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总结相应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0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然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这100例患儿中,有78例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有85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有25例患儿出现喘息的症状,有65例患儿的肺部出现干湿啰音或喘鸣音。我院使用阿奇霉素对这100例患儿进行治疗后,有51例患儿的治疗结果为痊愈,有28例患儿的治疗结果为显效,这100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9%。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进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及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等对其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其患有支原体肺炎后,可早期使用阿奇霉素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或减少其发生后遗症,进而促进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英春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2):34-35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亦不少见。我科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共收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现在治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为23.91%,发病年龄以2~5岁最常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和口服的方式给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并不低,临床上应重视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4.
赵喜良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5):27-28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亦不少见,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患儿经过综合治疗,临床治愈90例,好转6例.其中9例患儿出现用药后主要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同年龄段皆可发生,血清检测学为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手段,红霉素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兰敏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0):35-36
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童时期肺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且容易反复感染,有效地防治本病是当前儿科临床课题之一,本文就支原体肺炎治疗进行分析,总结。阿奇霉素为治疗mp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浅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现将我院 1999- 0 1~ 2 0 0 0 - 12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2 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5例 ,女性 13例。年龄 <3岁 7例 ,~ 6岁 7例 ,~ 14岁 12例。四季均有散发病例 ,但以冬春季节发病偏高 (69% )。1.2 临床表现 2 6例均有发热 ,大多为持续高热 ,少数为不规则发热或低热 ,干咳 2 4例 ,多为刺激性干咳 ,食欲不振 18例 ,呕吐 8例 ,腹痛 5例 ,胸痛 4例 ,皮疹 4例 ,四肢关节痛 2例。肺部体征改变 :双肺呼吸音粗 16例 ,肺内散在中、小水泡音 10例。1.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 相似文献
8.
目的:具体总计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提出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为后期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条件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其总体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患儿临床表现:手足口疱疹(最为明显)、发热、恶心呕吐、咳嗽、咳痰、抽搐、下肢无力等;经过临床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临床治疗中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来说,做好其临床表现的观察处理、治疗分析,是控制该病蔓延、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根据。方法:将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7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研究分析发现,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口疱疹、发热、恶心呕吐、咳嗽、抽搐、下肢无力;经有效的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仔细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做好相应的处理,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 (M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致病原之一。近年来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升高 ,已占小儿肺炎总数的 30 %左右 ,并且只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才能取得明显疗效。我们对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儿科呼吸道疾病门诊和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 6 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 ,男 37例 ,女 2 3例。年龄~ 3岁 2 3例 ,~ 6岁 18例 ,~ 9岁 9例 ,~ 12岁 10例。平均年龄 5 6 2岁。1 2 临床表现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 ,发热 4 6例 ,热型多为驰张热 ,发热时间 3~ 10天不等。所有…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12 0例MP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肺外并发症与疗效、住院天数的关系。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小儿MP感染疗效痊愈率高 ,达91 7% ,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 ,肺部体征明显 ,肺外并发症多。疗效与患儿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P <0 0 5 ) ,影响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入院时体温、咳嗽性质和肺部听诊体征 (P <0 0 5~ 0 0 0 2 )。结论 入院时无发热或低热、咳嗽时间长、肺部闻及湿音的患儿需要更长康复时间 ,如果合并肝功能损害 ,其疗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林文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8):908-909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937年从人体中分离到此做生物。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迄今为止已分离到150余种,其中寄生性的有90多种,而人体支原体至少有15种。对人已明确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有3种,即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人型支原体(M.hominism)和溶脲脲原体(U.urealytic-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婴幼儿感染的比例呈增加趋势,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误诊。年长儿病程长(2~4周),肺外并发症多,病情严重乃至死亡。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应用,免疫制剂的应用,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五个方面[1],现就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对症和抗生素的治疗作一简述。1对症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突出表现为咳嗽频繁而剧烈,不仅影响小儿睡眠和休息,同时增加家长的顾虑,除给予充分的液体,湿化气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8年3月~2003年3月共收治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现收治临床表现特点分析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1例,女47例,年龄2个月~15岁。小于3岁的28例,4~9岁的49例,10~15岁31例,其中4~6岁最多,全年均有发病,秋末、冬春流行。临床表现:肺部主要症状及体征,咳嗽占100%,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为主,少痰,婴幼儿喘息多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表现有:局部叩浊,浊音区呼吸音减低,干啰音、喘鸣音、中小水泡音,症状重体征轻。发热几乎100%,表现特点高热持续不退,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肺外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循…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将儿科门诊2006年1~l1月怀疑有MP感染的患儿3865例,年龄从1个月~16岁,进行咽部脱落细胞MPDNA检测或血中MP抗体检测。结果有841例感染MP,MP感染率是21.7%,其中男21.1%,女22.6%,男女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可伴随有多系统损伤;有的反复干咳,有的高烧不退,肺部体征不明显,但早期胸片有异常。结论MP感染无并发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6周效果好。MP从体内清除要2~12周。 相似文献
17.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休肺炎的临床诊治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428例肺炎患儿血清和咽分泌物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IgM检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诊治。结果:MP肺炎发生率22.3%,9~12岁MP感染率最低,3~6岁最高,10~12月是发病高峰月,2003年发生率最高,临床以咳嗽和发热为主要症状,ELISA法检测MP-IgM为特异性诊断指标,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95.4%患儿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休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有趋小倾向,秋冬季发病率高,切断呼吸道飞沫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10至11月我院爆发的院内感染MPP患儿28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结果:28例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伴发热22例,喘憋8例,气促9例;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表现,如恶心、呕吐、腹泻、鼻窦炎、口腔溃疡、中耳炎、皮疹、心律失常等。辅助检查MP—IgM均阳性。所有患儿经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MPP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并做好积极的防治工作,以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治疗策略.方法 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 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 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b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