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滑脱并OP患者6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入选患者均行经TLIF,实验组术后第5天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1次,并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时复查,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评价、测定腰椎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ross Laps)和骨钙素。结果两组术后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6、12个月时实验组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实验组椎弓根螺钉松动、椎间融合器下沉及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至术后12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融合率分别为90.63%(29/32)和93.33%(28/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融合时间为(4.5±0.9)个月,对照组为(4.2±0.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实验组BMD较术前轻度增高(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实验组BMD升高较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BM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实验组血清βCross Laps、骨钙素水平在各个时间点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唑来膦酸联合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伴OP患者疗效显著。唑来膦酸可有效提高腰椎BMD,降低内固定失败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对植骨融合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n=52)和鲑鱼降钙素组(n=50)。唑来膦酸组接受PKP手术和唑来膦酸治疗,鲑鱼降钙素组接受PKP手术和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骨密度(BMD)T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椎体高度、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BMD T评分均比术前增高,且在术后6、12、24个月唑来膦酸组高于鲑鱼降钙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比术前改善,且在治疗后1、3、6个月鲑鱼降钙素组优于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之间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更好,鲑鱼降钙素的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静滴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7例,在C型臂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静滴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并对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19.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8.21±1.29,下降至术后2.12±1.08(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74.17±12.20降至术后的24.58±6.10(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能有效维持。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1±0.33)cm恢复到术后的(2.12±0.28)cm(P<0.05);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62±0.37)cm恢复到术后的(1.92±0.41)cm(P<0.05);Cobb角由术前的(20.35±7.56)°改善为术后的(13.88±6.67)°(P<0.05)。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未发现邻近椎体及其他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D、钙剂,同时采用轻度按摩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及骨松宝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t值、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57.78%)(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1.97±0.65)〕分低于对照组〔(3.35±1.12)〕分(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标准心理组分、标准生理组分等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征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采用聚醚醚酮(PEEK) Cage植入行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ALIF,PEEK Cage前路植入.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和JOA评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2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JOA评分从术前(12.7±2.9)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24.9±3.4)分(P<0.0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6.1±1.2)mm增加至术后的(8.1±1.7)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3.5±1.6)mm增加至术后的(15.4±1.8)mm(P均<0.05);所有手术间隙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采用PEEK Cage置入行A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植骨融合好,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该院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42例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每月均进行随访及X线拍摄,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183 min,平均(133.32±5.23)min;术中出血量为372~1523 ml,平均(629.52±123.21)min;36例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复位,6例通过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采用ODI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90.47%(38例)及92.86%(39例);融合成功37例,融合率88.09%,融合时间为3~16个月,平均(7.35±3.82)个月,11.9%(5例)未融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传统后路环状融合术和简化后路环状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开始使用椎弓根钉系统辅助后路环状融合术治疗60岁及以上单节段腰椎不稳症80例,58例进行2年以上随访,其中28例采用了横突间植骨的传统后路环状融合术(PLIF+PLF,A组),30例采用不进行横突间植骨的简化后路环状融合术(PLIF+FF,B组)。术前和术后1、3、6、12、24个月应用X线评价腰椎状态及植骨融合情况,并应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功能情况。 结果 A组手术时间(185.3±56.6)min,术中出血量(376.3±92.9)ml;B组手术时间(146.4±46.3)min,术中出血量(234.3±64.5)ml,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2.37和37.49,均P<0.01)。A组28例中27例获骨性融合,融合率96.4%,B组30例中28例获骨性融合,融合率93.3%,两组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和3个月,B组腰痛VAS评分比A组显著降低(t=3.178和2.158,P<0.05),其余3个时间点两组之间腰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个时间点A、B两组间腿痛VAS评分及ODI值均无统计学差别(均P>0.05)。 结论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老年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不进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的简化后路环状融合术与传统的后路环状融合术相比,可获得相似的融合率和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创伤显著减少,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8例颈椎感染患者,其中化脓性颈椎感染10例,结核性颈椎感染35例,布鲁杆菌颈椎感染7例,不明原因颈椎感染6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17~79岁,平均(62.7±12.4)岁。术后采用Eck植骨融合和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 术后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24.9±6.4)个月。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bar{x}$±s”表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颈部VAS评分术前平均为(5.3±0.8)分,术后1个月为(2.3±0.8)分,术后6个月为(0.9±0.5)分,末次随访为(0.6±0.5)分,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5,P=0.00)。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1.0±0.9)分,术后1个月为(13.6±1.0)分,术后6个月为(15.6±1.0)分,末次随访为(15.9±0.8)分;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0, P=0.00)。36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植骨融合手术节段基本达到Ⅰ级融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声嘶,给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随访观察1个月后痊愈。2例化脓性颈椎感染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切口感染,经再次清创后痊愈。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均未产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现象。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感染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唑来膦酸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静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变化。结果治治疗后两组VR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V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相较于治疗前1 d其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GP均有所提高且NBAP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B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实施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可扩张通道系统(X-Tube)行神经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均为单一节段病变,均采用X-Tube经后旁正中入路行单侧PLIF内固定术。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45~170 min,术中出血80~140 mL,术后引流量为60~120 mL,术后下地时间1~2 d。随访9~12个月。VAS术前平均为(6.7±1.8)分,术后5 d、3、9个月分别为(3.4±0.6)、(2.1±0.9)、(1.3±0.4)分,与术前比较,P均<0.01。ODI功能障碍评分术前为(44.3±6.7)分,术后3、9个月分别为(19.1±0.9)、(15.3±0.4)分,与术前比较,P均<0.05。术后9个月采用Bndwell法评价腰椎融合程度Ⅰ级者6例,Ⅱ级者5例。结论经X-Tube行PLIF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1例分娩后出现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方法将31例分娩后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仑膦酸钠组,16例,接受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 mg,1次/周治疗;阿法骨化醇组,15例,接受阿法骨化醇(阿法迪三)0.25μg,2次/d治疗。31例患者均口服元素钙600 mg和维生素D 125 IU(钙尔奇D)600 mg,1次/d。以腰背痛和骨密度变化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1年和2年随访时进行骨密度测定和X线胸腰椎正侧位摄片。结果阿仑膦酸钠组入组16人,治疗2年最终随访12人。阿法骨化醇组入组15人,治疗2年最终随访11人。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阿仑膦酸钠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腰椎骨量[(0.768±0.183)g/cm~2]与治疗前[(0.739±0.140)g/cm~2])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股骨颈骨量[(0.750±0.227)g/cm~2]与治疗前[(0.728±0.175)g/cm~2]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法骨化醇组患者治疗1年后腰椎骨量[(0.785±0.214)g/cm~2]与治疗前[(0.752±0.167)g/cm~2]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股骨颈骨量[(0.761±0.243)g/cm~2)]与治疗前[(0.743±0.191)g/cm~2]比较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哺乳期出现反复持续的腰背疼痛。分娩后哺乳的前5个月是骨丢失的高峰期,分娩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活性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后骨量明显改善,并以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小切口椎弓根钉棒椎间融合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00例,其中小切口椎弓根钉棒椎间融合技术组50例,传统开放组50例。分别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疼痛视觉VS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对各影像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VAS疼痛等评分指标均比传统开放手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1)。小切口组ODI由术前的(84.4±5.3)%减小到术后末次随访的(7.7±1.3)%;传统开放组ODI由术前的(85.9±3.9)%减小到术后末次随访的(19.2±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小切口椎弓根钉棒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减少了椎旁组织的广泛剥离,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腰痛少等优点,疗效确切,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短节段植骨融合+后路经多裂肌微创入路长节段短钉内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腰椎结核中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行上述手术的17例多节段腰椎结核患者。采用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植骨融合情况评价手术疗效。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24~3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8±5.4)个月,均达到临床治愈。2例患者出院6个月时出现椎旁腰大肌脓肿形成,经腰大肌脓肿病灶清除术、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后愈合;其余15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异常。17 例患者术前VAS评分[(7.9±1.4)分]、ODI评分[(72.5±7.9)分]、后凸Cobb角[(22.5±7.6)°]、ESR[(47.3±11.3) mm/1h]、CRP[(32.6±9.4) mg/L]均明显高于末次随访时的(2.1±0.9)分、(30.3±6.6)分、(10.8±4.4)°、(6.1±3.2)mm/1h、(2.8±2.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1、4.18、21.24、2.44、20.11,P值均<0.001)。术前出现神经症状的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均为E级。术后6个月14例患者植骨区融合达到Ⅰ级、2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融合率达到94.1%(16/17);末次随访时均达到Ⅰ级融合,椎间完全骨性融合,无复发及假关节形成。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后路经多裂肌微创入路长节段短钉固定术临床应用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设为治疗组,另外选择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d、术后6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心室收缩末面积(AreaES)、右心室舒张末面积(AreaED)、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以及在同等条件下测出健康成人对照组的上述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0±13.9)岁vs.(40.87±15.5)岁,P=0.849]。治疗组术前右心室收缩末面积、右心室舒张末面积、三尖瓣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28±4.30)cm^2 vs.(7.27±2.41)cm^2,P=0.000;(28.98±6.68)cm^2 vs.(15.15±3.63)cm^2,P〈0.001;(2.58±0.67)cm vs.(2.25±0.45)cm,P=0.045;(16.5±0.3)cm/s vs.(14.2±2.9)cm/s.P=0.0041.而RVFAC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34%±7.26%vs.52.63%±6.77%,P=0.007)。治疗组介入治疗后第1天三尖瓣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0.46)cm vs.(2.58±0.67)cm,P〈0.01;(12.7±2.6)cm/svs.(16.5±0.3)cm/s,P〈0.01];术后6个月RVFA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50.76%±3.56%vs.47.34%±7.26%,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早期已经出现右心功能受限,介入治疗后右心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成人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估成人房间隔缺损右心功能需要不同指标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 m、术后6 m、术后12 m和术后18 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 m(平均22 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患有动力缺失性骨病(ABD)的老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观察其提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评估其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AB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ABD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年龄〉60岁,iPTH〈100μg/L)24例,使用低钙腹膜透析液(百特PD4,钙1.25mmol/L)治疗,回顾分析治疗18个月中患者血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骨密度、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使用低钙透析液治疗后,第1个月血iPTH水平开始上升,第2个月血i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131.10±75.78)vs(46.16±22.58)ng/L,P〈0.01],第6,9,12月逐步上升,在第12至18个月中保持稳定,并在目标安全范围内(150-300ng/L)。在12个月内iPTH水平上升至150-300ng/L的患者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第2,6,9,12个月分别为53.5%,57.2%,66.7%,72.9%;到12个月以后,达标率无明显变化(第15个月和第18个月分别为71.6%和73.3%)。治疗后第2个月血钙、血磷水平以及钙磷乘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血钙:(2.12±0.18)VS(2.60±0.21)mmol/L,血磷:(1.43±0.49)vJ(1.96±0.53)mmol/L,钙磷乘积:(48.79±20.03)vs(63.36±19.14)mg2/d12;P〈0.01];治疗后AKP由治疗前(107±72)IU/L升高至(176±89)IU/L(P〈O.05)。治疗前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12.5%。治疗中无严重低钙抽搐、精神状态改变、低血压和骨折等情况发生。结论对ABD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能有效升高其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从而达到治疗ABD的目的,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有所增高,提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ABD的同时,需要加强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及与雌激素B受体(ESR2)基因Alu Ⅰ多态位点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入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一次及钙尔奇D600mg每天一次治疗一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2-4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RFLP检测ESR2基因Alu Ⅰ多态性。结果67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一年治疗,患者腰椎2-4和髋部的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腰椎24上升(5.48±4.68)%、股骨颈上升(1.77±4.72)%、大转子区上升(3.81±5.10)%、转子间上升(2.60±3.14)%、总髋部上升(2.50±3.14)%(P值均〈0.01);在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ESR2基因Alu Ⅰ位点的AA基因型,Aa基因型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4%和89.6%。治疗前后腰椎和左髋各部位骨密度变化百分比在aa和Aa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疗效显著,腰椎骨密度的升高超过髋部,但骨密度的变化与ESR2基因Alu Ⅰ多态性不相关,不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多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SR)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36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试验组(n=18)和安慰剂组(n=18),分别给予SR 2g/d及安慰剂,共12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的骨密度。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SR 6个月后,SR组腰椎的骨密度增加1.98%,安慰剂组增加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R组总髋部的骨密度增加2.22%,安慰剂组增加0.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使用SR 12个月后,SR组腰椎的骨密度增加4.08%,安慰剂组降低0.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SR组总髋部的骨密度增加3.17%,安慰剂组降低0.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共有4例提前终止研究(SR组2例,安慰剂组2例)。结论 SR能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服用顺应性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6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7ml。结果X线检查显示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折复位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iGill-Melzack评分测试疼痛缓解81%;术后2d的VAS评分为(2.43±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术后2d的MiGill—Melzack评分为(2.434-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对18例患者随访3~6个月,疼痛未复发,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