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j月收治的154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6例,在常规抗凝治疗与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再给予厄贝沙坦;对照组76例,在给予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房颤复发率和治疗前后左房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25例(30.26%)房颤复发,治疗组有10例(12.82%)房颤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头痛1例,乏力1例,对照组头痛2例,乏力1例,未经特殊治疗,均自行好转。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房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颤的复发率,也可以对患者左房径起到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砀山县人民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所有患者每月于门诊随访一次,共连续随访一年,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房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压均控制良好,且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房颤复发率24.0%(12/50),对照组复发率50.0%(25/50),两组复发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可以减少房颤的复发,是一种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它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现在治疗房颤的手段包括药物、电复律、起搏器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等方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房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降压的同时能使房颤得以控制,在此通过研究和临床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的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d+胺碘酮0.2g/d,对照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只服胺碘酮0.2g/d,随访一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复发性间隙: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发作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持续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叭沙坦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优于单用小剂量胺碘酮。 相似文献
6.
钱德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6):2408-2410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房颤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胺碘酮+厄贝沙坦)45例和对照组(单用胺碘酮)40例。结果(1)两组治疗后窦性心率维持率比较:治疗第3、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两组比较,观察组37例(82.22%),对照组24例(60.00%),观察组窦性心率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为(37.22±1.25)mm,治疗后12个月为(37.01±1.45)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为(37.65±14.2) mm,治疗后12个月为(34.62±1.24)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预防房颤复律后复发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左房径的变化.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应用胺碘酮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在常规抗凝的基础上均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逐渐减为维持量,0.2g/次,1次/d.试验组同时加用厄贝沙坦75~150 mg/次,1 次/d.对照组不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类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观测终点为房颤复发或满12个月.结果:试验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3.33%比47.5%,p<0.05);治疗前后左房径无显著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对房颤复律后复发有预防作用,尤其对心房电重构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在治疗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从2001~2007年在我院诊断为房颤和伴有房早的器质性心病的患者共278例,分2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心室率,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另一组加用厄贝沙坦150mg, Qd,观察病人发生永久性房颤和初发性房颤的发病率,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 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永久性房颤及初发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观察组,n=35)、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对照组,n=35),随访1.0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9、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后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第9、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房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心衰并发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后,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乙酰毛花苷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00%,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6.00%要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结论对心衰并发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康医学》2016,(2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及房颤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及DB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max和P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优于胺碘酮联合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0例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剂量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比较治疗后第3、6、9、12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年门诊治疗及随访,第3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9、12个月,两组间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维持窦性心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疗效。方法将110例快速房颤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60例与对照组(心律平)50例,治疗组:首次给予负荷剂量150mg胺碘酮静注,后用1.0mg/min滴注维持。对照组:用70mg心律平静注,继以0.28mg/min滴注维持。2h内观察转复、心率和复律时间等情况。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P〈0.01),总有效率也高于心律平组(P〈0.05),2组复律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比心律平更加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汤瑞婷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10):26-2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使用胺碘酮,负荷量:0.2,每日3次。口服。共l周,0.2,每日2次。共1周。有效或显效者从第3周开始服用维持量,0.2,每日1次,口服。结果:显效78.2%,有效2.7%。总有效率90.9%;无效9.l%。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疗效肯定,能使房颤复律,未复律者能有效减慢心室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1例年龄≥60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和胺碘酮 厄贝沙坦组(Ⅱ组,n=46).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18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8.4%,与Ⅱ组(90.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18个月,Ⅰ组窦性维持率分别为72.1%,65.1%,60.5%,55.8%.Ⅱ组分剔为88.6%,86.4%,81.8%,79.5%,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Ⅱ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房颤治疗应用中的疗效,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3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住院,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快速房颤以及单纯性房颤,不包括病窦综合征的58例进行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胺碘酮给药便有显著效果的有19例,占32.8%;连续用药1周内,转复成功的有21例,占36.2%;连续用药2周转复成功的有12例,占20.7%;未能转复成窦性心律的有6例,占10.3%,但心室率都控制在100次/分以下,总有效率达89.7%。结论胺碘酮是目前临床治疗房颤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的药物,其在所有药物治疗房颤中是最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房颤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心房纤颤发生率为 3%~ 17% ,主要发生于梗死后第一周 ,其发生多与窦房结供血不足 ,心房缺血或梗死 ,左心室大面积梗死等有关[1] 。对已缺血的心肌造成不良影响 ,需积极控制心室率或恢复窦性心律。我们采用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房颤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因AMI收入CCU并发快速房颤患者 16例 ,其中男 10例 ,女 6例。年龄4 8~ 76岁 ,平均 (6 2 .3± 10 .8)岁。梗死部位 :前壁 9例 ,前侧壁 4例 ,下壁并后壁或右室 3例。房颤发生距AMI发病时间为 3~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观察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7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心功能状况及房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厄贝沙坦组患者的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Dd)、左室重量指数(LVMI)值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患者(P<0.01),厄贝沙坦组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氨氯地平组(P<0.05),房颤发作频率及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房颤第一次发作间隙明显长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房颤发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同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胺碘酮后复律成功的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胺碘酮维持窦律,B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随访1年,并观察心房有效不应期、左室重构和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厄贝沙坦组在减少房颤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组,高血压合并房颤与单纯高血压相比,其AERP显著缩短(P〈0.05),厄贝沙坦治疗后,其AERP明显延长(P〈0.05),而单用胺碘酮治疗AERP改变不明显。结论:厄贝沙坦有利于胺碘酮复律后的维持,可能与AERP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