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者进一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缬沙坦(80 mg/次),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缬沙坦(16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入院第1天及治疗3、6个月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LVPWD、IVSD、CO、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LVPWD、IVSD、CO小于对照组,LVESV、LVEDV、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CK-MB、Mb、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CK-MB、Mb、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清GDF-15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GDF-15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GDF-15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缬沙坦(80 mg/次)相比,大剂量缬沙坦(160 mg/次)能更有效地抑制AMI患者心室重构并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血清GDF-15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讨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取7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甲组(n=39)和乙组(n=39)。甲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防治的作用。结果用药后甲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与乙组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重构,预后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血流储备分数(FFR)0.80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FFR0.80的冠心病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室瓣-室间隔间距(EPS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个月期间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LVEDD、LVESD、LVFS、LVEDV、LVESV、LVEF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LAD、EPSS、LVM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LAD、LVEDD、LVESD、EPSS、LVFS、LVM、LVEDV、LVESV、LVEF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LAD、LVEDD、LVESD、EPSS、LVFS、LVM、LVEDV、LVESV、LVEF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LAD、LVEDD、LVESD、LVEDV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LAD、LVEDD、LVESD、EPSS、LVM、LVEDV、LVESV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可有效降低FFR0.80冠心病患者心肌耗氧量,抑制患者心室重构并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肌肌钙蛋白Ⅰ自身抗体(cTnIAA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AⅡ级(n=62)、NYHAⅢ级(n=47)、NYHAⅣ级(n=34),并于同期随机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院时各组血清c Tn IAAb A 450 nm值,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左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不同NYHA分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AAbA 450 nm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越高,血清c Tn IAAb A 450 nm值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分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LVMI水平均大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越高,患者心室重构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LVMI越大,LVEF越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AAb与心室重构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LVMI均呈正相关性(r=0.637、0.598、0.517、0.562、0.632,P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r=-0.622,P0.05)。结论血清cTnIAAb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分析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同期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0.5 h、1 h、1.5 h及2 h内再通成功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纠正心电图的异常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43例,其中高剂量(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72例为观察组,低剂量(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71例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纤维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心室重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和心功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同时,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原性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的hs-CRP、TGF-β、LVEDV、LVESV、LVEDD、LVESD和NT-proBNP均显著下降,LVEF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107例,根据T2DM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合并T2DM,n=50)和观察组(合并T2DM,n=5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后总引流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LA、LVEDD、LVESD、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LVEDD长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LA、LVESD、LVEDV、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低剂量安体舒通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剂量效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AMI患者93例,随机分为安体舒通20mg/d组(31例)、安体舒通40mg/d组(32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应处理,随访6个月后观察各组心室重构的程度。结果:各组分别有28例、30例和26例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6个月后三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无明显变化(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F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为协变量,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40.0%和3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929)。结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心室重构疗效,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安体舒通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螺内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剂量效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螺内酯20 mg/d组(31例)、螺内酯40 mg/d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6个月后观察各组心室重构的程度。结果各组分别有28例、30例和26例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6个月后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为协变量,治疗后上述5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1%、40.00%和30.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929)。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药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心室重构疗效,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螺内酯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01至2014-10在本院接受CRT的三度AVB患者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反流(MR)分级等多项指标,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术后LVEF逐渐上升,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LVEF增加(4.92±5.24)%(P0.05),术后12个月LVEF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增加(5.02±6.52)%(P0.05);LVESV较术前逐渐降低,术后6个月LVESV下降(25.02±17.95)ml(P0.05),12个月时LVEVS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下降(24.79±22.49)ml(P0.05);其他指标亦有改善,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LVEDV下降(25.61±24.24)ml(P0.05),LVEDD下降(3.22±2.91)mm(P0.05),LVESD下降(4.43±2.86)mm(P0.05),MR分级下降(0.49±0.76)级(P0.05),上述指标在术后12个月进一步降低,与术后6个月对比,LVEDV下降(28.18±22.36)ml(P0.05),LVEDD下降(4.17±3.14)mm(P0.05),LVESD下降(4.92±4.40)mm(P0.01),MR分级下降(0.22±0.55)级(P0.05)。结论 :CRT可逆转合并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AVB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的变化,探讨缬沙坦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湖南株洲凯德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缬沙坦,n=50)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n=49),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及心室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治疗6个月与1个月比较,血浆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6个月的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同时间段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VESD及LVEDD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均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抑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和肽素的分泌,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根据24h收缩压BPV的总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CV)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高CV组(CV〉12.16%)和低CV组(CV≤12.16%),记录两组BPV值。所有患者均于24h内及18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的BPV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另选3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PV值均增大(P〈0.05),高CV组显著高于低CV组(P〈0.05~0.01);在治疗180d时,高CV组LVEDV、LVESV及LVEF显著高于低CV组(P〈0.05)。LV-EDV、LVESV与24h收缩压BPV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63、0.594,P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收集DCM患者120例(DCM组)和健康体检者7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球形指数(SIs)、左心室舒张末球形指数(SId)、LVEF、心外膜脂肪厚度等,比较2组各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 DCM组LVESD[(53.0±9.6)mmvs(33.2±4.5)mm]、LVEDD[(68.5±9.3)mmvs(38.3±3.0)mm]、LVESV[(79.5±13.6)ml vs(42.0±10.5)ml]、LVEDV[(165.0±18.6)ml vs(98.2±14.0)ml]、LVESVI[(49.2±10.7)ml/m2 vs(30.6±9.6)ml/m2]、LVEDVI[(101.8±10.0)ml/m2 vs(61.4±9.0)ml/m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LVEF[(31.5±7.2)%vs(64.9±6.4)%]、SIs[(1.3±0.2)vs(2.0±0.3)]、SId[(1.3±0.2)vs(1.8±0.2)]和心外膜脂肪厚度[(4.9±1.1)mmvs(7.8±2.0)m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DCM组心外膜脂肪厚度与LVESD、LVEDD、LVESV、LVEDV、LVEDVI、LVESVI、SIs、SId呈正相关(P<0.05)。结论 DCM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左心室重构明显相关,与左心室功能不全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芪苈强心(QLQX)胶囊和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室重塑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饲养4周的44只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心衰模型大鼠分成5组:心衰模型组、QLQX胶囊低剂量(0.25 g/kg.d)组、QLQX胶囊高剂量(1.0 g/kg.d)组、美托洛尔(10 mg/kg.d)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1/日,连续4周后,测心率及超声心动测定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计算全心质量指数(HW/BW),酶免法测定脑钠肽(BNP)。结果与心衰模型组相比,高剂量QLQX胶囊组和美托洛尔组均可显著性缩小LVESD、LVEDD,升高LVEF、LVFS,(P0.05);高剂量QLQX胶囊组与心力衰竭模型组相比HW/BW和BNP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高剂量QLQX胶囊与美托洛尔一样均能改善心衰大鼠的左室功能,并在短期内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兔肌浆网钙泵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制作家兔慢性心衰模型。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稳心颗粒组(Sham—drug)、心衰组(HF)、心衰稳心颗粒组(HF—drug)。仅游离结扎右颈总动脉和分离腹主动脉,并不造成主动脉瓣返流和腹主动脉缩窄为假手术处理,稳心颗粒组于主动脉瓣返流术后第二天开始喂药稳心颗粒。连续给药8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兔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检测肌浆网钙泵(SERCA2a)和受磷蛋白(PL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大(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P〈0.05),HF—drug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HF组(P〈0.05),LVEF、LVFS高于HF组(P〈0.05)。与Sham组相比,HF组心肌SERCA2a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O.05);然而,HF-drug组心肌SERCA2a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与HF组(P〈O.05)。而PL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4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衰家兔SERCA2a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SERCA2a的活性,可能是稳心颗粒改善心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cal infarction,AMI)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及对A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266例,根据入院后空腹Hcy浓度的三分位数间距将患者分为A组(Hcy<15.6μmol/L)83例,B组(15.6~24.6 μmol/L)组93例和C组(Hcy>24.6μmol/L)90例.测定患者入院时即刻NT-proBNP浓度,并于入院48 h内及半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动态追踪观察3组患者随访期间内(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随Hcy浓度升高,NT-proBNP浓度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 or P<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Hcy与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r=0.380,P<0.05).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三组患者累积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 vs.86.0% vs.77.8%,Log rank=6.630,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NT-proBNP均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MI患者Hcy、NT-proBNP浓度与梗死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Hcy、NT-proBNP对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在不同时间窗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连续入我院行直接PCI的AMI患者95例。按行直接PCI时间分为:AMI后A组(〈6h)45例,B组(6-12h)15例和C组(〉12h)35例。分别比较A、B、C三组的术后心衰发生率、总死亡率。于PCI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A组的术后心衰发生率、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A组的LVEF(%)(57.51±6.9)明显高于B组(52.25±4.27)和C组(47.7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45.89±4.23)明显低于B组(49.0±3.1)和C组(52.4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PCI术时间越早,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越好,心衰发生率、左室重构和死亡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Sham组(n=12)、AMI组(n=12)和尿激酶原组(n=12).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AMI模型.建模后,尿激酶原组大鼠每天经尾静脉注射2.5 mg/kg尿激酶原,Sham组和A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对左心室功能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再灌注治疗成功的患者共60例,随机(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I治疗组30例,瑞替普酶组30例,两组均于人院即刻、12h、24h、72h以及7d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后3d、6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PCI治疗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较瑞替普酶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急诊PCI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瑞替普酶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和瑞替普酶治疗均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室功能,但急诊PCI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每组5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和超声心电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LVMW)、左心室后壁厚度、心排血量、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E)与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A)比值等参数。检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人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水平,并记录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西孟旦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米力农组(94.2%vs 73.1%,P=0.004)。左西孟旦组治疗后6MWT明显高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SV、心排血量、LVMW、LVEF和E/A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7.7%vs 23.1%,P=0.030)。左西孟旦组治疗后galectin-3和syndecan-4水平明显低于米力农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CHF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