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在高血压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9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缬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及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常规用药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脂代谢情况、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Cr和24h尿蛋白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Cr和24h尿蛋白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和P<0.01),但联合用药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常规用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LDL-C和HDL-C血脂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常规用药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联合用药组患者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用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TG和HDL-C水平则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RP、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和P<0.01),但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6/48),常规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5/4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在高血压肾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积极意义,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脂和抗炎作用,缬沙坦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保护患者肾功能。此用药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在治疗高血压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进行对照分析。依据随机摸球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持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抽取肘静脉血标本,测定血脂和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上升(P <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r、BUN水平及24h尿蛋白均下降,而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Cr、BUN水平及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以进一步改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及肾功能,减少尿蛋白,从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及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UN、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差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4 w后,两组BUN、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TC、LDL-C均有所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HDL-C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不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及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患者能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诺和龙(1 mg/次,3次/d,三餐前20 min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晚8点左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5 mg,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的饮食运动治疗,疗程12 w。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N患者的SBP、DBP、FPG、2 h PBG和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Scr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提高DN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钢研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150例,男性87例,女性63例,年龄38~79岁,平均(60.3±8.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G、TC、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ET水平均降低,NO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CRP、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CHD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0年住院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生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2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CIM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胃肠不适、皮疹、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缩小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重度高血压人群降压治疗中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疗效。方法:60名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厄贝沙坦150mg/日与阿托伐他汀20mg/日(治疗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厄贝沙坦150mg/日(对照组),在基线、半年及一年后分别测量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年后,治疗组TC由5.36mmol/L下降至4.56mmol/L,LDL-c由3.51mmol/L下降至2.5mmol/L,对照组TC由5.44mmol/L下降至5.28mmol/L,LDL-c由3.46mmol/L上升至3.54mmol/L(组间比较P<0.05)。1年后治疗组Hs-CRP从2.03降至1.53mg/L,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发生较对照组有下降,但P>0.05。结论: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合并轻度高胆固醇血症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时,在联合降压的同时强化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TC、LDL-c及Hs-CRP,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55例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达到高血压1级及以下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7)和对照组(n=28),实验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 mg/d和氨氯地平,对照组只给予氨氯地平.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24 h动态血压、空腹血脂和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 两组治疗后12周,24 h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白昼和夜间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1),SBP和DBP平滑指数也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MAU、β-2-MG和NA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AU:(42.2±14.9)vs实验后 (18.2±12.1) mg/L,β-2-MG:(6.2±1.4)vs实验后 (3.5±0.8)mg/L,NAG:(28.5±14.7)vs实验后 (17.9±9.5)U/L,P均<0.01],并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对照组仅MAU较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一定的协同降压作用,并可能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两组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肾损害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各30例,除给予常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外,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d,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在给予缬沙坦80mg/d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汀10mg/d。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50d肱动脉血压、血脂、肝功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结果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缬沙坦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仅有轻微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仅有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均降低,但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单独使用缬沙坦或加用阿托伐汀均可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联合用药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肾损害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各30例,除给予常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外,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d,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在给予缬沙坦80mg/d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汀10mg/d。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50d肱动脉血压、血脂、肝功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结果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缬沙坦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仅有轻微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仅有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均降低,但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单独使用缬沙坦或加用阿托伐汀均可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联合用药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55例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达到高血压1级及以下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7)和对照组(n=28),实验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d和氨氯地平,对照组只给予氨氯地平。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24h动态血压、空腹血脂和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24h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白昼和夜间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1),SBP和DBP平滑指数也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MAU、β2-MG和NA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AU:(42.2±14.9)vs实验后(18.2±12.1)mg/L,β2-MG:(6.2±1.4)vs实验后(3.5±0.8)mg/L,NAG:(28.5±14.7)vs实验后(17.9±9.5)U/L,P均<0.01],并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对照组仅MAU较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一定的协同降压作用,并可能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对慢性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在慢性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1次/d口服,联合用药组在缬沙坦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1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Scr、BUN、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肾功能明显改善,联合用药组Scr[(286.37±84.72):(327.52±92.63)μmol/L]、BUN[(8.35±5.24):(9.46±6.14)mmol/L]、24h尿蛋白[(0.89±0.71):(1.52±0.84)g/L]、血脂均较缬沙坦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轻肾病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损害,其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晨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具有晨峰高血压的患者13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清晨平均舒张压、晨峰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清晨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清晨平均舒张压及晨峰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清晨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清晨平均舒张压及晨峰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压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2例水肿,对照组2例水肿,2例头痛,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血压晨峰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比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血浆TG、TC、LDL-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后者的作用更强、疗效更显著、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韩晴  张丹  彭燕  严晓琴  李书国 《山东医药》2012,52(43):86-8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口服培哚普利4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UAER及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脂和抗炎作用减少尿白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的降压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予缬沙坦加氟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氨氯地平加氟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心脏彩超各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用氟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病人有明显降压效果,并且可在短期内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90例,随机分为A组(应用拉西地平)和B组(应用拉西地平+阿托伐他汀),疗程为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后动态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B组降压更明显,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疗效总有效率A组为77.7%,B组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有协同降压作用,降压幅度较单用拉西地平高。  相似文献   

20.
熊瑛  罗丹  李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30-5031
高血压、冠心病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密切相关,长期的高血压常伴有血脂异常,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并加速冠心病进展,导致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1].因此,防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迫切而意义重大.本文就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