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急性左心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还给予急性通气治疗(面罩下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37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中有效3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H值、PaO2、PaCO2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和体征,救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的急诊处理方式及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将收治的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衰竭合剂、立其丁、硝普钠及速尿等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各类药物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临床急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无创机械通气(NIPPV)在不同病因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NIPPV组(24例)与常规治疗组(24例);NIPPV组为使用无创呼吸机组,常规治疗组为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2、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PaCO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血压、呼吸频率、HR及临床症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降低[分别为(125±16)mm Hg(1 mm Hg=0.133 kPa)比(168±19) mm Hg,(120±18)mm Hg比(167±20)mm Hg)],舒张压降低[分别为(71±10)mm Hg比(97±12)mm Hg,(74±11)mm Hg比(95±14)mmHg],SpO2升高[分别为(0.98±0.02)%比(0.76±0.11)%,(0.90±0.10)%比(0.78±0.15)%],PaO2升高[分别为(91±6)mm Hg比(54±8)mm Hg,(76±9) mm Hg比(55±9)mm Hg],LVEF升高[(50±10)%比(32±14)%,(45±6)%比(3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NIPPV组HR、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aO2、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NIPPV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8%(23/24)比75.0% (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联合常规疗法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机械通气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然后观察及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能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预后,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每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则采取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患者的心功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11±1.22)、(8.13±0.52)d,均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7.21±1.21)、(10.13±1.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1年9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7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BiPAB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0 min内开始使用BiPAP加药物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1、24h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脑钠肽水平及住院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BiPAP治疗组1、24h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1h后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插管率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应用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罗帕酮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普罗帕酮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房颤,胺碘酮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电图复常时间、心衰纠正时间、房颤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普罗帕酮治疗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胺碘酮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普罗帕酮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组心电图复常时间、心衰纠正时间、房颤消失时间分别为(1.16±0.23)d、(3.21±1.05)d、(12.41±1.12)h,均短于普罗帕酮治疗组的(2.21±0.21)d、(5.17±1.52)d、(24.21±2.1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罗帕酮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纠正房颤,促使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观察并记录上机前及上机后30 min、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等情况.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创通气后3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可迅速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2h后各项指标继续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患者中32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有效率88.9%(32/36).结论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并可避免许多患者插管行有创通气的痛苦,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观察并记录上机前及上机后30 min、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等情况.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创通气后3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可迅速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2h后各项指标继续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患者中32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有效率88.9%(32/36).结论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并可避免许多患者插管行有创通气的痛苦,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观察并记录上机前及上机后30 min、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等情况.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创通气后3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可迅速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2h后各项指标继续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患者中32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有效率88.9%(32/36).结论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并可避免许多患者插管行有创通气的痛苦,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观察并记录上机前及上机后30 min、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等情况.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创通气后3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可迅速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2h后各项指标继续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患者中32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有效率88.9%(32/36).结论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并可避免许多患者插管行有创通气的痛苦,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李军 《中国实用医药》2020,(10):154-155
目的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17±1.05)h、(26.24±5.81)min、(116.18±26.07)min、(12.45±3.06)h,均短于对照组的(4.26±1.67)h、(42.36±8.23)min、(163.79±28.53)min、(17.33±2.8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较好,可加快药物起效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意识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5例常规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强心类药物及鼻导管吸氧等治疗。经常规治疗2h后,患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可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2h后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2例患者病情好转而出院;其余3例患者虽低氧血症已经纠正,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心率失常,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1例脑复苏效果差而放弃治疗死亡。结论重度急性左心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救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依照治疗方式分组,两组均接受吗啡静脉注射的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H值、PaO2、心率(HR)、血气分析(SaO2)以及呼吸频率(RR),并对病症疗效、缓解时间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在pH值、HR、SaO2以及RR等情况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症状缓解时间(13.6±2.26)d,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0%,症状缓解时间(20.9±1.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实施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能够大大增加治疗有效率与抢救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肺炎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效果。方法50例重症肺炎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24 h尿量)、各症状(心率、喘止、呼吸衰竭纠正)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78.45±6.56)次/min、呼吸频率(17.23±3.87)次/min、平均动脉压(88.12±8.21)mm Hg(1 mm Hg=0.133 kPa)、24 h尿量(1211.31±58.90)ml,均优于对照组的(92.09±9.77)次/min、(28.09±5.56)次/min、(70.55±7.62)mm Hg、(765.42±50.7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时间(6.79±1.22)d、喘止恢复时间(2.77±0.23)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3.45±0.27)d均短于对照组的(9.78±1.55)、(6.12±1.30)、(7.12±1.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579、12.688、16.063,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呼吸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能够加快各症状缓解,改善各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SAP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两组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14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4.04±3.38)d与对照组的(15.13±2.82)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5,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37.75±9.00)h、肠鸣音恢复时间(42.50±9.00)h均短于对照组的(43.41±11.25)、(47.75±10.0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显著,并可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0.5±0.1)d、症状消失时间(1.6±0.7)d和苏醒时间(2.1±0.8)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0.7±0.3)d、(3.4±1.3)d、(4.7±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症状消失速度快,患者苏醒较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70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5),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组(B组,n=35),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分析两组动脉血气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 NIPPV组2~3h及24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CO2、PO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理论插管率NIPPV组)较常规治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NIPPV组较常规治疗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诊治方法及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48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64例,对照两组有效救治时间、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结果 A组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显著早于B组[(13.46±2.13)min比(62.5±6.21)min,P<0.05].A组治疗1h后有效率优于B组,为93%比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4h内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为1.98%比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院前急救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阻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