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咪唑安定合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氯胺酮是小儿手术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但氯胺酮能增加脑血流量,升高颅内压和眼压,术后还可出现精神症状,用于小儿眼科手术曾有所虑。我们应用咪唑安定、氯胺酮复合麻醉,观察这种复合麻醉方法是否更适合小儿眼科手术。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4例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12岁,心、肺、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但副作用较多。利多卡因可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为多次静脉注射,但血药浓度波动大,药物蓄积,用药量不易调控。靶控输注(TCI)可维持血药浓度的平稳,而且用药量精确,操作简便,因而更适用于小儿的静脉麻醉。本研究拟观察斜视矫正术患儿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TCI的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因单纯肥大性扁桃体炎引起严重呼吸困难(附11例报告)孙刚,涂万金我院自1982年至1991年4月共作小儿眼科手术麻醉453例,有11例在氯胺酮辅以r-OH静脉麻醉后出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和抬头呼吸,口唇发绀,心率加快,经鼻和面罩给氧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这两种小儿手术中的复合麻醉法的比较,探讨怎么样更有效和安全的对小儿手术进行麻醉.方法:200例小儿外科病儿用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PI组=100)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KT组=100),P1组用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通过回路或加压面罩半开放吸入吸氧和异氟醚至手术结束.KT组用咪唑安定0.1-0.2 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睡后,再以0.1%的氯胺酮液,术中维持直至术毕前10分钟停掉.通过对麻醉时间,麻醉的苏醒时间,循环,小儿的呼吸,以及在小儿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对比,得出结论: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麻醉时间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麻醉时间相似.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静脉麻醉法的苏醒时间.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呼吸抑制比较明显,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在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明显比氯胺酮静脉麻醉法低.所以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更适合应用在小儿手术中,它的安全性高,而且在小儿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羟丁酸钠对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升高眼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胺酮静脉麻醉致眼压升高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内眼手术时的应用。我们将羟丁酸钠(γOH)与氯胺酮复合应用,观察对眼压的影响,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小儿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4月~12岁。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0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体重均有可比性。术前肌注阿托品001mg/kg、氯丙嗪05mg/kg和异丙嗪05mg/kg。观察方法 甲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后注射γOH80mg/kg;乙组先静脉注射γOH,后注射氯胺酮,剂量同甲组。每组用药前测眼压(苏州医疗器械厂MC型眼压计)一次。每组注射氯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以来的3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行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HR、SpO_2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中有2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及麻醉后病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3.34%,其中有2例因麻醉浅术中出现憋气、喉痉挛又行二次手术。结论: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在小儿麻醉中不失为其它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持续泵注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5例。L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氯胺酮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SpO2值均维持在95%以上。麻醉后及术中各时段MAP、HR均明显升高。K组患儿T2~T4时MAP、HR均高于L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L组明显短于K组,L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组。术中影响手术体动例数L组明显少于K组(P<0.05);苏醒期躁动及肢体乱动例数K组多于L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例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泵注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诱导迅速、可明显减少氯胺酮用量、苏醒较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 mg/kg,维持:P-K组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2 mg/kg;M-K组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 min ECG、BP、RR、SpO2各值。结果两组在用药后均出现呼吸抑制,M-K组20min后逐渐正常。P-K组10 min后渐正常。M-K组从末次给药算起至小儿完全清醒时间为(110±30)min,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占70%。P-K组手术结束后10~15 min唤醒试验满意,无哭闹、呼叫睁眼,未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结论通过本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微泵静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苏醒迅速,可控性强,是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小儿整形外科手术中寻找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最佳搭配方案。方法 选择 36例外耳再造术患儿 ,随机分为四组 ,各组均用异丙酚和氯胺酮不同搭配比例维持麻醉。观察各组病人的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麻醉恢复情况 ,同时记录异丙酚与氯胺酮的平均用量。结果 与第二、三、四组相比 ,第一组的异丙酚与氯胺酮用量多、麻醉恢复拔管时间较长、同时麻醉后出现头晕、复视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 (P <0 0 5 )。第二、三组异丙酚用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氯胺酮用量则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第三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P <0 0 5 )。结论 在小儿整形外科手术中选用适当搭配比例的异丙酚与氯胺酮 (手术前期用异丙酚 6mg·kg-1·h-1、氯胺酮 1 2mg·kg-1·h-1麻醉维持 ;手术中后期用异丙酚 6mg·kg-1·h-1、氯胺酮 0 8mg·kg-1·h-1维持 ;手术后期用异丙酚 6mg·kg-1·h-1维持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步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速率 )复合静脉麻醉是一理想而且经济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评估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小儿手部外伤及畸形矫正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单纯氯胺酮麻醉组;Ⅱ组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Ⅲ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结果 Ⅲ组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较Ⅰ,Ⅱ组稳定;而且Ⅲ组患儿苏醒快且平稳,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外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更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小儿骨科的发展,臂丛神经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效果肯定。但小儿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常难以合作,需合理应用辅助药物作基础麻醉。近年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已见报道,镇静作用理想。本文研究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并与单纯氯胺酮或异丙酚作比较,观察共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并与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七氟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氯胺酮)。观察手术中手术切皮时至手术结束时的脉膊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MRR),以及麻醉诱导所需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稳定性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但术中RR和SPO2,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可作为小儿上肢骨折适宜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术前舌下含化埃托啡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曹守才,王浩,李淑艳我们采用盐酸二氢埃托啡术前含化复合氯胺酮麻醉于小儿手术,并与单纯应用氯胺酮组对照,报告如下。选择择期手术病例(鞘膜积液、疝等),观察组19例,年龄8月~6岁,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7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喉罩下吸入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肯定,且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先天性青光眼手术的麻醉处理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先天性青光眼手术的麻醉处理41例陈美兰,王卫群,行良武我们于1987~1993年对先天性青光眼89例住院患者,随机抽样41例81眼,在氯胺酮麻醉后观察眼压变化并施行抗青光眼术。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  相似文献   

16.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陈新忠,王保国氯胺酮具有使用方便、作用迅速、止痛确切等优点,但有增高颅内压(ICP)的副作用,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有顾虑。我们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冬眠合剂或哌氟合剂,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  相似文献   

17.
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加用咪唑安定对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氯胺酮(Ktm)基础麻醉是常用的小儿麻醉方法。但按常用剂量(6mg/kg)肌注时,部分小儿入睡不深,影响静脉穿刺和阻滞麻醉操作。文献报道Ktm加咪唑安定(M2)肌注2~3min后可达足够睡眠程度[1],但未提及苏醒时间是否延长。我们观察了M2对Ktm...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临床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并发症少。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尽快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基本条件。1资料与方法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随机抽取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患者250例,其中0~1岁32例,~5岁102例,~8岁89例,~12岁16例。单纯氯胺酮麻醉101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149例。2护理2.1术前护理:①做好详细的术前评估。详细阅读病历,了解患儿病史及病情的发展状况;掌握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询问患儿的用药情况及药敏结果,了解…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丙酚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年阿兴*郭玉良*张炳熙*董越*王砚华*眼科手术操作精细,需要患者安静不动,有些手术还要求眼球固定,眼压不增高。小儿往往不能合作,通常要在全麻下完成。为此,我们应用了异丙酚、芬太尼和局麻,并使用喉罩,取得初步经验,报道如下。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小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组),观察:(1)2组患儿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后30 min分(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2)2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1)2组患儿Sp O2各时间监测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各时间监测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患儿T1、T2、T3监测点HR、MAP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1、T2、T3监测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七氟烷组苏醒时间短于氯胺酮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胺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