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中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腹横肌阻滞用药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接受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不接受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各组患者入室稳定状态(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后30 min时(T2)、气管拔管10 min后(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监测术后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及静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拔管时间、麻醉后护理单元(PACU)停留时间。结果 T2时间点A组患者的MAP低于B组和C组(P<0.05);T3时间点,A组患者的MAP低于B组和C组,且B组的MAP低于C组(P<0.05);T2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患者,根据罗哌卡因浓度随机分为0.250%组、0.375%组、0.5%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2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超声引导两点法分别注射0.250%、0.375%及0.500%的罗哌卡因20m L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合计共40m L,C组无TAP阻滞,各组拔除气管导管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记录拔管后1h(T1)、术后6h(T2)、24h(T3)、48h(T4)的静息VAS疼痛评分,以及PCIA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罗哌卡因0.250%、0.375%、0.500%组T1-T4时VAS评分静息时均明显降低(P<0.05);PCIA泵使用量均明显减少(P<0.05)。与罗哌卡因0.250%组比较,罗哌卡因0.375%、0.500%组PCIA泵使用量明显减少;T4时罗哌卡因0.500%组PCIA泵使用量(102.8±0.5 m L)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术后48h内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浓度0.500%罗哌卡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阻滞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6月本院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19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两组均行相同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阻滞镇痛(罗哌卡因+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术后1、3、6、12、2 4h(T_1、T_2、T_3、T_4、T_5)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两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T)、PCIA有效按压次数(D_1)、PCIA按压总次数(D_2)以及舒芬太尼使用量(V)。结果:两组T_1、T_5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_1、D_2均少于对照组,T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腹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阻滞的直肠癌患者行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阻滞镇痛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的镇痛效应、整体转归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 1月至2016年5月择期行LC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0.375%浓度罗哌卡因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下诱导和术中维持.手术开始前,实施双侧超声引导的TAP阻滞;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维持镇痛,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和病房后,患者有疼痛主诉时给予帕瑞昔布钠和舒芬太尼镇痛.分别记录术后首次使用额外镇痛药的时间、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和帕瑞昔布钠使用总量、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LC术后两组接受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行TAP阻滞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用量、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高浓度相比镇痛效果相当,建议降低浓度以提高TAP阻滞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郑珈琳  罗世忠  钟庆  郭昌立  张玲 《西部医学》2013,(12):1788-1790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实施单次腰麻下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60例,计算机排序随机分为A组(0.5%罗哌卡因3 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和C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48小时内各随访时点的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产妇满意度评分.48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频率.结果 产妇在术后6及12小时时点NRS运动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余时点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RS静息时评分各时点组间比较皆无差异(P>0.05).各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72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率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0.5%罗哌卡因3 mg/kg剂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产生良好的12小时左右的产科术后镇痛,但更长时间的持续镇痛需要改进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晓俞  申华素  王平  吴振 《重庆医学》2021,50(23):4058-406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并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后切皮之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进入手术室(T1)、实施麻醉(T2)、切皮(T3)、术中探查牵拉(T4)、术毕(T5)]的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不同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镇痛药的补药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后离院评分系统(PADSS)≥9分的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1时的MAP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T5的MAP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4时的MAP、心率明显高于T2、T3、T5(P<0.05),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48 h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补救次数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2h视觉模拟评分(VAS)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DSS≥9分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B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可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且术后疼痛较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恢复质量(QoR-40)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双侧TAPB+静脉自控镇痛)和对照组(n=60,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QoR-40评分、围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逐渐上升,以术后12 h达到高峰,术后24 h后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两组心率(HR)较术前明显上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HR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TAPB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  相似文献   

8.
上肢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麻醉方法多选用臂丛肌间沟法。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我科用于2005年7月~2007年9月采用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2例行上肢手术患者,年龄17~75岁,男59例,女13例,ASAI-Ⅱ级,术前生化检查大致正常,ECG正常。1.2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入室开放静脉通路,输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平卧,头转向健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的经产妇分为两组,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0.25%罗哌卡因(R组30例)和0.25%罗哌卡因+40 mg纳布啡(RN组30例)。术毕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并连接静脉镇痛泵(PCIA)。记录两组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及咳嗽疼痛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RN组与R组比较,术后2、6、12 h时静息VAS评分较低(P<0.05);术后2、6、12、24 h时咳嗽VAS评分较低,Ramsay镇静评分较高(P均<0.05)。RN组术后24 h与R组比较,PCIA中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减少,距离手术结束首次按压PCIA时间延长,术后通气时间、拔出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P均<0.05)。RN组术后48 h与R组比较,恶心呕吐及寒颤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两组均未见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引起的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强化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95%有效浓度(EC95)。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拟行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的33名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注射罗哌卡因20 mL。初始罗哌卡因浓度为0.50%,浓度变化梯度为0.05%,根据前1例患者的阻滞效果采用序贯法决定下1例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记录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手术开始(T_1)、切开腹膜(T_2)、放置透析管(T_3)、手术结束(T_4)。结果 31例患者完成研究,2例退出。31例患者中18例(58.0%)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满意,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EC50为0.269%(95%CI:0.222%~0.291%),EC95为0.342%(95%CI:0.307%~0.497%)。麻醉中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未见头晕、耳鸣等局麻药不良反应,无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腹膜置管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安全有效,使用20 mL罗哌卡因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EC50为0.269%,EC95为0.342%。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 0 .2 5 %罗哌卡因组 (R组 )和 1%利多卡因 0 .1%的卡因 (L组 )。均选择T2~ 3或T3~ 4 行一点硬膜外穿刺 ,先注入 5ml试验量 ,5min后无异常R组注入 2 0~ 2 5ml,L组注入 10~ 15ml,测定阻滞平面 ,麻醉平面满意后开始手术。监测指标包括HR、SP、DP、MAP、ECG、SpO2 、感觉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质量评定和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ASA分级、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感觉阻滞平面范围、脊神经阻滞节段数有明显差异。麻醉起效时间R组明显慢于L组。结论 :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能完全满足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问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硬膜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效果较好,适宜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横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剖宫产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0例,A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1.5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B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2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C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2.5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同时给予所有产妇镇痛泵辅助镇痛。记录观察所有产妇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产妇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腹横肌平面阻滞(T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产妇(P<0.05),24 h后C组产妇的VAS评分低于B组产妇(P<0.05);与B、C组产妇相比,A组产妇的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多,镇痛效果满意度较低(P<0.05),同时B组产妇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多于C组产妇(P<0.05);3组产妇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质量浓度为2.5 g/L的罗哌卡因横纹肌阻滞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对比分析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单纯全麻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分析和整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实施的100例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相关资料,根据其中手术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50例单纯全麻手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50例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患者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后呼唤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麻醉异常情况(术中知晓、呼吸抑制、过度镇静、苏醒时躁动、术后呕吐等)发生率以及苏醒后0.5 h、12 h、24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①两组呼唤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异常发生率相当(P0.05);②观察组术后0.5 h的VAS评分(2.5±0.3)分、12 h的VAS评分(2.1±0.3)分、24 h的VAS评分(1.5±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麻醉中,单纯全麻与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联合麻醉下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特别是运用于小儿会阴及下肢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罗哌卡因是一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低的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本研究将0.25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评价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布比卡因相比较.  相似文献   

17.
郭钦  宋吉贵 《广州医药》2003,34(1):45-47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主要以感觉神经阻滞为主的局麻药。 2 0 0 0年 10~ 12月 ,我们分别应用 0 5 %和0 75 %的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为 1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例择期女性乳腺手术病人 ,年龄 2 6~ 70岁 ,平均(45 1± 14 9)岁 ,体重 4 5~ 6 5kg ,按手术发生时间顺序 ,分别应用 0 5 %和 0 75 %的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0 5 %罗哌卡因组 (Ⅰ组 )中 5例病人均为乳腺癌 ,4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手术 ,1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 0 75 %罗哌卡因组 (Ⅱ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下腹部手术患儿 60例 ,年龄 4月至 1 0岁 ,ASA ~ 级 ,随机分为 3组 :1 0 .2 5%罗哌卡因 ( 组 ) ;2 0 .3 75%罗哌卡因 ( 组 ) ;3 0 .3 75%布比卡因 ( 组 )。经骶裂孔穿刺成功后 ,分别注入局麻药 ,术中效果欠佳者辅助氯胺酮及安定。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时间。结果 :1肌松程度 、 组明显优于 组 ;2氯胺酮及安定用量 , 、 组明显少于 组 ;3不良反应 、 组发生率明显低于 组 ;4运动阻滞时间 3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合适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安全、有效 ,与布比卡因比较对循环影响小 ,运动阻滞轻  相似文献   

19.
<正>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特别是运用于小儿会阴及下肢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低的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本研究将0.2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评价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布比卡因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 将吉水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 2月收治并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48 h疼痛评分、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气腹前(T0)至气管拔管后1 0 min(T3)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 h内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略低于对照组的8.11%(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较好,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神经阻滞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亦不会增加不良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