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性患者,41岁,体重50 kg,血型“A”,PRA<10%。术前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采用心脏移植手术。供者为26岁男性,供、受者的ABO血型相同。供心热缺血时间7 m in,冷缺血时间230 m in,吻合方法采用双腔静脉法。返回ICU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不稳定,肺动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术后入住ICU的患者128例,其中瓣膜置换术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128例患者中12例(占9.4%)出现脱机困难,设为研究组(N组,n=12),余为对照组(n=116)。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心脏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等因素。结果研究组高龄(〉65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烟、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前心功能差、合并肺基础疾病等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右心衰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衰竭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人实施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前受者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PAP),术中、术后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连续心排量(PAP、CVP、CCO).[结果]术后30 h出现典型右心衰竭表现(症状、体征及压力监测),积极综合治疗心衰纠正.[结论]选择合适的供、受体,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术式,连续、动态的围手术期监测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右心衰竭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洪  卢年芳  郑瑞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2941-2944,2965
目的:通过比较 ASV (适应性支持通气)和SIM V-PS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快通道脱机中的研究,从而为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脱机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二尖瓣置换术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纳入研究。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常规转入 ICU ,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ASV组和SIMV-PSV组,分别给予ASV和SIMV-PSV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程序脱机。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快通道的成功率。结果:共53例患者入选该研究(ASV组26例,SIMV-PSV组27例)。 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呼吸力学指标:ASV组与 SIMV-PSV 组相比,第一阶段的平均气道内压力[(7.3±1.3)cmH2O VS (10.6±1.5)cmH2O],肺组织动态顺应性[(70.6±13.2)ml/cmH2O VS (50.7±10.3)ml/cmH2O],P0.1[(1.7±0.3) cmH2O VS (3.5 ± 0.8)cmH2O]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205.8±85.6)min VS (328.2±91.0)min];快通道成功率明显增高(84.6% VS 55.6%)。结论:ASV模式能改善呼吸力学指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快通道的成功率,ASV模式为心脏术后的一个安全而理想的脱机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作者科室2011-05/2013—02月的40例心脏移植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况、术后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移植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在呼吸机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收治的30例脱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分析其脱机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30例脱机困难患者中共有22例脱机成功,且脱机成功患者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次数主要集中在1~5次;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别为(82.17±9.93) mmHg、(97.80±2.66)%、(391.27±47.31) mm Hg、(10.00±1.8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8.60±7.88) mm Hg、(85.77±3.60)%、(279.05±37.53) mm Hg、(6.37±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分别为(63.20±4.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我科6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病人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实施护理,解决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严重低心排、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问题的实践过程.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确立证据,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理念对预防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病人实施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指导护理专科路径,确保病人安全质量有效性,而且可充实护理人员知识,提高心脏移植术后存活率保障手术、复苏、康复顺利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2例术后入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ICU的患者,均在达到撤机标准后进行撤机,根据48 h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撤机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回归分析。结果:9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老年患者中,24例48 h内撤机失败,发生率26.1%。失败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吸气压、氧分压、吸氧浓度均高于成功组,氧合指数低于成功组,行急诊手术、脑外科术后、住院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成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外科术后、住院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APACHE-Ⅱ评分高、吸气压高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外科术后、住院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APACHE-Ⅱ评分高、吸气压高是老年术后患者撤机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8月至2005年4月完成的9例心脏移植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在ICU行右心漂浮导管监测,评估肺血管阻力(PVR)及对药物(硝酸甘油或前列腺素E1)的治疗反应,术后用正性肌力药、肺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治疗右心功能不全.结果9例受体术前的PVR为2.4~5.7Wood.5例术后出现了右心功能不全或右心衰竭,1例术后第8天死亡,8例病人于术后8~14小时脱离呼吸机,术后2~5天下床活动,住ICU时间:5~12天.结论心脏移植术后针对高危病人,控制补液或加强利尿以减少前负荷,经肺动脉导管输注肺血管扩张剂,减轻右心后负荷,同时予以正性肌力药物加强术后右心功能支持,是防治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在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LVAD)的经验。方法收集8例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转子泵和离心泵各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6例脱机,3例存活出院,脱机率和出院率分别为75%和37.5%。辅助流量27~67(43)m l/(m in.kg),出院患者平均辅助流量为55 m l/(m in.kg)。辅助时间2.5~50(28)h。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肾功能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感染等。死亡原因为MOF、肾功能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结论离心泵和转子泵用于术后短期辅助中均取得满意结果,及时进行有效的左心辅助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成功进行左心辅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对心脏术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心脏术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效果进行临床治疗比较.结果 辅以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能较快改善心脏术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是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美敦力SSR303心肌内心电图在心脏移植术后观测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双腔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电极植入病人右室心肌表面,连接起搏器,术后观测美敦力SSR303心肌内心电图R波振幅的变化(8例).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6dR波振幅明显降低,第8d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第11d死干急性肾衰;余5例患者术后R波平均振幅较基数无降低,均长期存活;1例术后1周出现R波平均振幅下降达10%以上连续3天考虑急性排斥反应,应用抗排药物4天后,R波振幅明显回升,长期存活.结论 心肌内心电图可以进行永久无创性监测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了心内膜活检的次数.  相似文献   

15.
右心衰竭病死率高,诊断及治疗困难。随着人们认识逐渐深入。右心室辅助装置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右心室辅助是指将右室或右房的血流引入泵体,泵体驱动血流流入肺动脉,从而完全或部分替代右心功能,达到辅助循环支持的一种措施。本文将对右心室辅助装置(包括可用于右心辅助的双心室辅助装置)构造、工作原理、研究进展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陈培  王茂筠  杨恂  梁斌苗 《四川医学》2008,29(3):283-285
目的 观察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脱机困难的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在该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疗效.方法 46例COPD脱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rhGH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予以rhGH皮下注射8IU/d,连续7d.对治疗前以及第3、10天的血液生化指标以及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病死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rhGH组治疗10d后,血浆清蛋白浓度,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rhGH组治疗3d后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rhGH组的通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脱机成功率增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 可考虑在脱机困难的COPD患者中使用rhGH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杨敏  刘中民  刘泳  卢蓉  郭建华 《上海医学》2001,24(12):757-759
辅助循环技术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离心泵或人工心肺机转子泵左心转流和体外膜肺氧合 (ECMO)等方法 ,是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措施 ,使其存活率达到 30 %~ 5 0 % [1 4 ] 。本院自 1997年 8月~2 0 0 0年 8月共完成 9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其中 8例因低心排不能脱离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CPB)或术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采用辅助循环治疗 ,3例存活。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4~ 72岁 ,平均 (6 3.6±9.5 8)岁。心功能 (NYHA)Ⅱ级 1例 ,Ⅲ级 3例 ,Ⅳ级 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ASV和SIMV+PSV模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研究,为临床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脱机模式。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纳入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常规转入ICU,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SV组和SIMV+PSV组),分别给予ASV和SIMV+PSV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的脱机程序脱机。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报警次数、人工操作次数、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共31例患者完成该研究,其中ASV组16例,SIMV+PSV组15例。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223.9±22.1)min VS(302.9±30.2)min]、呼吸机报警次数[(2.0±1.3)bpmVS(4.0±1.8)bpm]人工操作次数[(4.8±1.4)bpm VS(8.2±3.4)bpm],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呼吸力学指标: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气道峰值压力[(15.8±1.4)cmH2O VS(20.4±1.3)cmH2O],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V模式能加速气管插管的拔除,简化操作,ASV模式作为一个脱机模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0例心脏移植术监测护理的体会。方法通过对10例心脏移植术后受者进行监护治疗,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症治疗.使受者度过心脏术后右心功能不全、感染、急性排斥等并发症。结果9例受者痊愈出院,1例受者出现急性供心衰竭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加强术后监测和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心脏移植成功率,提高心脏移植术后受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脏辅助装置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室辅助装置 (VAD)或人工心脏是应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的泵功能。不仅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或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度治疗 ,而且可以促进心衰病人心功能的恢复 ,并最终撤离人工心脏。目前国内尚未有长期使用的报道。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起连续应用体外植入式人工心脏治疗 5例心脏病病人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本组 5例病人 ,男 3例 ,女 2例。年龄 11~ 5 2岁 ,所有病人术前均经内科治疗无效后植入人工心脏。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 3例 ,其中 1例为心肌病患儿 ,反复心衰 ,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