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足迹法和IDEAL定位法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行ACL重建术的患者,手术前根据股骨隧道定位方法随机分为个体化解剖重建组(解剖组)和IDEAL重建组(IDEAL组)。记录术中移植物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估表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再手术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0个月,平均(26±5.6)个月。术后3、12、24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IKDC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Lachma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再断裂及再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分别为96.2%、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足迹法和IDEAL定位法ACL重建均能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两种股骨隧道定位方法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隧道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的角度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影响.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18只.重建时股骨隧道分别在定位角为30.、45.、60.下定位并重建,于术后4周、8周和12周时测量股骨隧道的宽带,计算骨隧道扩大率.结果:各组于术后4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60.90±0.65)%、(61.80±0.12)%和(61.23±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54.90±0.85)%、(55.33±0.87)%和(55.39±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51.56±0.13)%、(51.81±0.98)%和(52.11±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隧道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角度的变化对骨隧道的扩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前瞻性对比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解剖重建和传统重建的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252医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ACL断裂患者62例予以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治疗。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19~51岁,平均(30.90±9.18)岁。根据拟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的股骨隧道定位点不同分为解剖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前随机抽取,采用解剖重建定位方式建立股骨隧道者32例,采取传统的单束重建定位方式建立股骨隧道的对照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9.50±2.63)个月的随访,最后随访时,解剖重建组:全部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7~73分,平均(50.18±15.60)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的82~100分,平均(95.83±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全部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5~74分,平均(49.93±18.16)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的74~100分,平均(88.00±8.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解剖重建组与对照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随访结束时的Lysholm评分前者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关节镜下ACL股骨止点的解剖重建近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中应用不同方式(横穿钉技术和界面螺钉)固定移植物对术后胫骨骨隧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患者移植物胫骨端固定采用横穿钉固定技术(Rigidfix),对照组患者采用界面螺钉技术(intrafix)固定胫骨端移植物。术后第1天、第3月、6月、12月拍摄X线片测量胫骨隧道大小,Lyshlom评价膝关节功能,轴移试验和KT-1000评价关节松弛度。结果 204例患者获得12月以上的随访。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3月,试验组的胫骨隧道直径扩大均值较对照组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月、12个月后对比,试验组的胫骨隧道直径扩大均值要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KT-1000检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按照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端使用rigidfix固定和Intrafix在患者术后关节稳定性,关节功能恢复上疗效相近,由于其更靠近隧道内口固定,可以明显减少肌腱在胫骨隧道摆动,降低胫骨隧道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杨波  孙显荣 《吉林医学》1991,12(4):248-248
<正> 陈旧性膝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萎缩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多,效果均不满意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Tones 和 Ellison 曾有报道,我们采用新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治愈一例,术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兔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影响,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 2组。B组于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ALX) 80 mg/kg,48 h后再予120 mg/kg;A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糖尿病建模后,2组均取自体跟腱重建ACL。通过大体观察、血糖变化、组织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icro CT、qRT-PCR等评估糖尿病对ACL重建术的影响。结果:大体观察见A组关节腔内移植腱表面光滑、质匀,B组表面毛糙、质脆、色黄。糖尿病造模后至术后8周,B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维持稳定,明显高于A组(P<0.01)。组织学发现术后8周时B组胰岛数目及胰岛细胞明显减少(P<0.01)。术后4周,A组骨隧道及周围BMD值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8周,2组BMD值均有升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Micro CT发现,术后4、8周,A组骨隧道截面积分别为(4.544±0.056) mm2、(3.667±0.095) mm2,明显小于B组的(4.734±0.044) mm2、(4.247±0.069) mm2(P<0.05)。结论:应用ALX诱导的糖尿病兔重建膝ACL模型,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稳定的方法;糖尿病兔ACL重建术后骨隧道及周围骨密度减少,骨隧道生长滞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膝关节人工韧带进行研究。为使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简便易行,曾以丝线、肠线、不锈钢丝和动物组织等为材料,不仅在整形外科学领域,并且在动物学领域内进行了研究。然而,成为临床实际应用的却是在各种化学合成纤维的研制之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不同时间屈膝对骨隧道孔径大小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周屈膝组(术后2周开展屈膝训练,17例)和4周屈膝组(术后4周开展屈膝训练,18例).测量术后膝关节磁共振上骨隧道的孔径大小...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对比前交叉韧带直接止点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单束重建对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3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单束重建的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不同分为研究组(在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置入克氏针)26例,对照组(在髁间窝外侧壁过顶点远端7 mm处置入克氏针)24例。自手术治疗起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髌股关节退变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弃拐完全下地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差异(F=12.098,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无差异(F=0.895,P=0.403);(3)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F=0.715,P=0.456)。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国...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系统常见损伤之一,伤后关系疼痛、稳定性差、自然修复困难,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功能活动,是困扰创伤医学界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建武  李晓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79-180
膝关节交叉韧带是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如不及时修复,可引起半月板退变、软骨磨损、关节不稳及退行性变。而膝交叉韧带有其特殊的生物环境及血供特点,损伤后自愈能力极差。因此,对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病人应早期手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稳定结构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技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5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8岁;经膝关节镜下确诊后,采用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法评估,术前(42.3±4.3)分,术后(88.3±5.2)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技术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可靠,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报告16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包括物品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经过充分准备和术中正确熟练配合,16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仪器器械的完好,术中的正确配合,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固定方式对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于贺州市中医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方式的38例患者为Endobutton组,采用Rigidfix横穿钉固定方式的32例患者为Rigidfix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隧道扩大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Tenger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1年组间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nger评分及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侧-侧差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D1值显著大于Rigidfix组(P<0.05),D2值、D3值、D4值与Rigidfix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虽低于Rigidfix组的21.88%,但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与单束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前交叉韧带股骨双隧道胫骨单隧道双束重建术做一客观评价.方法 对30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韧带重建手术,根据病人的病情、医生建议和患者意愿,分成2组,单束重建组(A组)和双束重建组(B组)各15例.分别记录各组病人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9个月时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时、6个月时、9个月时两组患者的IKDC评分(P值分别为0.458,0.387,0.265)和Lysholm评分(P值分别为0.857,0.938,0.58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相对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在提高膝关节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上没有优势.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都能良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内膝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关节镜内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11例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内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前后采用Lyshlon膝关节评分法比较。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平均得分由术前43分提高到术后91分。结论 膝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发关节不稳定应该进行重建手术。人工韧带更符合后交叉韧带的功能要求,便于着急镜内操作,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关节镜内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11例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在关节镜内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前后采用Lyshlom膝关节评分法比较。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平均得分由术前43分提高到术后91分。结论 膝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发关节不稳定应该进行重建手术。人工韧带更符合后交叉韧带的功能要求,便于在关节镜内操作,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