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2,(2):115-120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推动高血压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基层就诊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所有门诊高血压患者就医数据, 分析患者的主要人口学特征、患者门诊就医机构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84.21万例, 其中39.03%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5.16%仅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17.34%仅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其余38.47%在两种及以上类别的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影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选择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居住地、中草药使用、中成药使用、多重用药、门诊化验检查需求。结论目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基层就诊格局已初步形成, 但影响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较多。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拓展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 引导患者基层就诊。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弹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对引导患者流向的效果,以及分级诊疗政策落实现状,发现问题,为分级诊疗和医疗保障政策提出建议。方法:选择北京市区、黑龙江省密山市和虎林市、甘肃省陇西县作为样本地区,收集各现场新农合年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SPSS 23.0对样本地区2013—2015年新农合年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弹性计算。结果:(1)各现场患者对收入与医疗服务价格缺乏弹性,门诊量-住院价格弹性较高。(2)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就医与其收入水平和医疗服务价格相关性不高,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就医习惯。结论: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对引导患者流向有一定效果,但在县域内效果不明显。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薄弱和政策保障不到位是落实基层首诊的主要障碍。建议将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结合病种限治政策同步推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对其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方法自行编制“医疗意愿调查问卷”,对来院就诊的165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患者就诊决策的主要因素。熟人介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途径。多数患者认为大型医院医疗费用高,私立医院或诊所的缺点是医疗技术差。结论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院需明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发展良性的医疗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下北京市居民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为促进与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市550位参保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差异化医保报销下居民就医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若参保人因常见病或多发病就医,门诊或者住院实施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时,分别有63.82%和59.09%的参保人认为该政策会影响其门诊或住院行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层服务能力对居民在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下的就医选择行为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差异化医保补偿方式对居民基层就诊和住院有一定引导作用,但鉴于目前医保报销比例差距不明显,且易受个体经济状况、倾向特征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异质性的影响,该政策不足以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施对于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收集的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方法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其影响。结果:2017年4—10月,三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12.11%;二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2.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11.49%。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事服务费的调整和基层用药目录与三级医院对接等主要措施,使得门急诊患者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下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层是否有动力接收病人,以及能否接住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宋健人口模型的优化,预测上海市2013-2028年参保人口的年龄结构,建议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3岁。在此基础上,预测调整退休年龄对上海未来医保基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乔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3,16(9):36-43
提高医保统筹层次能扩大基金覆盖范围,但也可能会导致无序就医。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职工医保统筹层次提高对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实施职工医保省级统筹会导致患者就医机构上移,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对于高收入和健康的患者,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导致患者就医机构上移作用更明显,存在“穷人补贴富人”和“不健康患者补贴健康患者”的现象;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使得报销比例提高和就医环境改善,导致患者就医机构上移,并且下级政府的道德风险纵容了患者就医机构上移。因此,在实施省级统筹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防范患者的道德风险,也要应对下级政府的道德风险,从而使得患者有序就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十余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住院人次的连年攀升,迅速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医院间竞争,甚至形成过度医疗,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基于全民医保即将实现的大背景下,研究门诊统筹、起付线及支付指标等医保费用支付政策对住院人次影响,从而提出合理调整相关医保政策,确保合理诊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医保患者次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为指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方法在采用“准试验设计”原理基础上,应用Box和Tiao提出的时间系列干预方法,对2003--2007年间60个月的某市医保患者次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拟合ARIMA模型,进行政策干预效果的定量分析。结果在进行拟合时间系列干预模型和控制SARS等干扰因素之后,医保患者次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明显降低。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在临床实践中能够降低医保患者次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2010年的横断面调查,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和就医费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8个县随机抽取了6 216名25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了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量的影响。结果:享受高血压补偿政策和即时报销政策的患者倾向于前往更低层次的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报销比例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就诊费用升高(P=0.080),而享受高血压补偿政策导致费用下降(P=0.005)。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针对高血压制定相关补偿政策和报销政策,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A市和B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异地就医住院的结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及双重差分(DID)识别策略,估计了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免备案”对异地住院人次、住院总费用及医保基金支出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取消备案会促使更多的本地参保人异地就医,且异地住院总费用显著增加(P<0.05),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对“异地”与“本地”患者实施差异化的支付水平有助于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调查医联体建设背景下慢病患者就医选择的特征及状况,为了解患者的就医选择、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建设提供依据,探讨促进医联体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对北京市某医联体慢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样本量为781名患者,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病患者的就医选择与人口特征、对医联体的感知、患者满意度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具体来说,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倾向特征,收入、医保情况等使能资源,自感病情,评估健康状况,对医联体的认知和体验等方面均显著地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结论:医联体建设能够有效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对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推进分级诊疗建设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但是,医联体建设在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物供给、双向转诊和宣传力度等方面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前后医保相关数据分析,了解改革后医保基金压力和居民个人就医负担变化,为稳妥推进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整群抽取医保资料,对比分析就医费用变化。结果:改革后参保城镇职工住院患者总费用和次均费用、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总费用和次均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均下降;门诊次均费用增长,药品次均费用下降、医疗服务项目增长。不同类型医保在不同类型医院费用变化不同。结论:改革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能够承受改革带来的压力、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的预期,但受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下降的影响,患者实际就医负担增加,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实际报销费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还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某三甲妇幼保健院医保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探讨影响医保患者就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发现医保服务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2021年9月—12月住院期间医保患者就医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数据的分布进行探索,并对影响就医的因素进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患者就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出入院手续办理、病房环境舒适度、医保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医保结算效率、医保报销清晰度等。结论 医疗水平、环境设施与医保服务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医院应重点改善出入院手续办理、病房环境以及医保报销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医保住院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9)
目的比较天津某医院靶向药进入医保前后癌症患者住院费用和医保支付情况,为政策的制订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对靶向药进入医保前后各7个月医保患者的费用明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靶向药进医保后住院次均药品费、手术费、检查费增长,其余无变化,次均总费用增长;费用构成上药费占比大幅度上升,手术费比例小幅上升;医保基金支出增加,医保支付比例升高,自费比例下降。结论住院次均费用增加,考虑到纳入医保后医院有靶向药,不需要再单独自费购买,这部分负担住院数据无法体现,总体上靶向药进医保使患者负担有所下降。靶向药进医保后价格依然昂贵,靶向药用药条件严格,部分用药检查随之增加,患者负担还较重,医保资金支出增加,基金压力增大;政府应多种途径促使靶向药品进一步降价,规范用药前相关必要检查,对必要检查纳入医保,降低癌症患者负担;医疗机构住院次均总费用、药占比上升;管理部门考核医疗机构时要考虑靶向药带来的实际影响,不能一刀切,剔除靶向药对药占比的影响、医保基金要单独核算,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医保基金收支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探讨通过构建医疗保障制度Pro Model仿真模型,模拟并预测未来五年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方法:构建医疗保障制度Pro Model仿真模型。以2010—2014年黑龙江省医保数据为基础数据,同时以2014年数据为基准,保持各变量2010—2014年间增长趋势,预测未来五年的医保收支状况。结果:模拟预测显示,2018年黑龙江三大医保基金整体收支面临失衡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保将入不敷出;城镇职工医保虽然保持收支平衡,但结余额也逐渐减少。结论: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风险管理是当前医保制度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卫生统计》2017,(1)
目的通过对2013年"北京市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高血压患者两周就诊数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两周就诊机构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Ada Boost和分类树组合分类器对高血压患者两周首次就诊机构进行分类,获得变量相对重要性排序结果,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计算错分率,错分率的可接受程度为0~0.3,选择错分率最小的模型进行结果解释。结果本次1128例患者中,两周首次就诊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占75.7%。选用的AdaBoost和分类树组合分类器的模型错分率为0.177。经Ada Boost和分类树组合分类器对10个自变量按照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其中排名最高的三个变量依次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家人常去医疗机构,并绘制能够分别说明这三个变量的分类树。结论对于北京市两周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来说,首诊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家人常去医疗机构是影响其是否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