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灌胃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炎症和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方法: 取IL-10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和未作基因敲除的背景鼠分为4组: 对照组(野生组WT)、加植物乳杆菌组(WT+LP)、IL-10基因敲除模型组(KO)、模型加植物乳杆菌组(KO+LP).4 wk开始对照组和KO组每日予PBS灌胃,WT+LP和KO+LP组予溶于PBS的LP灌胃,持续4-8 wk结束.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结肠行炎症评分和电镜亚显微结构观察,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归巢相关分子MAdCAM-1、ICAM-1、α4β7及CD3的表达.结果: 8 w k 后K O小鼠1 0 0%发生肠道炎症,且其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WT组均明显增高(mRNA: t = 39.42,8.83,25.53,45.78,均P<0.01;CD3、ICAM-1、MAdCAM-1蛋白: t = 19.04,29.57,12.29,均P<0.01).予以益生菌LP灌胃后,KO+L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KO组均明显降低(mRNA: t = 20.34;4.95;14.21;22.31,均P<0.01;CD3、ICAM-1、MAdCAM-1蛋白: t = 6.82,14.10,7.03,均P<0.01);WT+L 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较WT组均明显降低( t = 9.33,10.55,7.75,6.69,均P<0.01),而WT+L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ICAM-1和MAd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 植物乳杆菌能下调黏附分子在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中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状态,缓解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只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野生型(WT)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WT组(WT小鼠)和KO组(IL-34-/-小鼠),每组10只.通过连续称量记录14周两组的体质量,观察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10)基因转化大肠杆菌(E.coli/mlL-10)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IL-10基因序列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mlL-10),阴性组为空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0).60只♀balb/...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Poly I:C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oly I:C组各10只,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各组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表现,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脂多糖(LPS)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葡聚糖(FITC-D,MW:4000)及细菌移位方法来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变化。结果实验期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出现下降,饮水和进食明显减少且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Poly I:C治疗后,小鼠的体质量回升明显,且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症状明显减轻。相较于模型组,Poly I:C组血清中LPS的含量、细菌移位率及FITC-D渗透率均降低。相较于正常组,ZO-1、claudin-1细胞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降低且染色强度减弱。但给予Poly I:C治疗后,ZO-1和claudin-1细胞的染色强度显著升高。结论 Poly I:C可降低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对白细胞介素-10基因敲除(interleukin-10 knockout,IL-10-/-)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雌性IL-10-/-小鼠和WT小鼠各20只,各自平均分成2组,即WT组、WT+Lp组、IL-10-/-组和IL-10-/- +Lp组。WT和1L-10-/-组予0.5 ml PBS灌胃,WT+ Lp和IL-10-/-+ Lp组予0.02g Lp(0.5 ml)灌胃,每天摄入Lp1×109菌落形成单位(CFU),持续灌胃4周后实验结束。实验开始前(0周)及开始后每隔1周收集小鼠新鲜粪便1次,直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将小鼠处死,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并测量其结肠长度和湿重,切取新鲜结肠组织标本做病理切片及结肠黏膜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检测。并对小鼠新鲜粪便作选择性细菌培养,观察Lp在正常小鼠和炎症小鼠体内的定植情况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 与WT小鼠相比,IL-10-/-小鼠腹泻较重,体重亦明显下降(P<0.05),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而经Lp治疗后IL-10-/-小鼠腹泻得到缓解,体重亦明显增加(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所有IL-10-/-小鼠皆发生肠道炎症,经Lp治疗后肠道炎症得到明显改善,黏膜溃疡、上皮增生及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IL-10-/-小鼠经Lp治疗后结肠湿重及湿重与长度比出现明显变化(P<0.01),结肠水肿和增厚现象得到明显改善。IL-10-/-组小鼠结肠TNF-a和IFN-γ含量分别为(377.4±84.4) μg/g和(602.6±108.1)μg/g,均较WT组明显增加[(139.2±32.7)μg/g和(173.0±52.4)μg/g,P<0.05)]。Lp干预4周后,IL-10-/- +Lp组小鼠结肠TNF-α和IFN-γ的含量分别为(207.2±65.7) μg/g和(442.1±138.4) μg/g,均较IL-10-/-组显著降低(P<0.05)。IL-10-/-小鼠体内肠道菌群出现紊乱。结论 Lp能有效减轻IL-10-/-小鼠肠道炎症,对结肠炎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且这种治疗作用与Lp调节肠道菌群及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IL-2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均为20只。模型组、姜黄素组、SASP组大鼠分别以100 mg/kg 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肠;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姜黄素组、SASP组自造模第2天起每日分别予100 mg/kg姜黄素溶液及SASP溶液灌胃。造模第8天处死大鼠,采集大鼠结肠标本备检。评价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光镜下观察大鼠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组织学损伤情况(HS);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肠黏膜组织IL-2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肠组织IL-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DAI、CMDI、HS评分及IL-23蛋白、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与SAS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IL-23的表达,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青黛有效成分靛玉红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靛玉红高、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模型1、2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于造模7d时处死,其余各组于第7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时处死.ELISA法检测结肠...  相似文献   

8.
背景: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可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亦参与Treg细胞的分化调节。目的:探讨Fp对LFA-1基因敲除(LFA-1~(-/-))的结肠炎小鼠中Treg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同样遗传背景下野生型小鼠和LFA-1~(-/-)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治疗组、LFA-1~(-/-)对照组、LFA-1~(-/-)治疗组。小鼠饮用DSS溶液诱导结肠炎模型,治疗组小鼠予Fp灌胃。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L-10、TGF-β1含量,实时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10、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野生型治疗组结肠组织学评分显著下降(P0.05);野生型治疗组和LFA-1~(-/-)治疗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0、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1),TGF-β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LFA-1~(-/-)治疗组IL-10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野生型治疗组相比,LFA-1~(-/-)治疗组血清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0、TGF-β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Fp在LFA-1~(-/-)小鼠中可上调Treg细胞比例,促进Treg细胞分泌抗炎因子IL-10、TGF-β1。Fp治疗野生型结肠炎小鼠的疗效优于LFA-1~(-/-)小鼠,可能与LFA-1缺失对Treg细胞功能的发挥和细胞因子分泌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两歧双歧杆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ifidumS17)干预周期对IL-10-/-小鼠结肠上皮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成4组:WT组、WT+BBf(B.bifidum)组、IL-10-/-组和IL-10-/-+BBf组,周期设为2、4、6wk,5只/组,分别灌饲PBS液或B.bifidum溶液,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干扰素ν(interferon-ν,INF-ν)浓度,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和TER,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B.bifidum干预4wk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INF-ν浓度,结肠黏膜上皮通透性、TER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干预2wk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干预6wk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bifidum干预4wk可检测明确的肠屏障保护作用,增加干预周期,并不能增加肠屏障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体质量18-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2.25 g/kg)、中剂量组(4.50 g/kg)、高剂量组(9.01 g/kg).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其余4组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7 d诱导建立UC模型.第8天起,正常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四君子汤各组按不同剂量四君子汤灌胃,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分.第15天处死小鼠,ELISA法测量血浆中D-乳酸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四君子汤各组D A 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1),而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1).模型组结肠黏膜充血糜烂,而四君子汤能改善结肠黏膜损伤.模型组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四君子汤各组较模型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减少,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表达增多.四君子汤低剂量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occludin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君子汤可以改善DSS诱导的UC小鼠的临床表现、镜下表现,同时降低血浆D-乳酸含量、增加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灭活血吸虫卵对2,4,6一三硝基苯磺酸(t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基因及蛋白表达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BALB/C雌性小鼠50只分成对照组(10只)、TNBS+0.9%氯化钠溶液组(20只)和TNBS+血吸虫卵组(20只).TNBS+血吸虫卵组在造模前第3、14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冰冻灭活血吸虫卵10 000个(1 ml冰0.9%氯化钠溶液混悬液);TNBS+0.9%氯化钠溶液组给予相同体积的冰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后两组予TNBS溶液灌肠(100 mg/kg)建立结肠炎模型,建模后第7天处死存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大体形态和HE染色光镜下病理特征;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结肠组织的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分布.结果 TNBS+血吸虫卵组小鼠死亡率较TNBS+0.9%氯化钠溶液组明显下降(15%比30%).TNBS+0.9%氯化钠溶液组组织学评分为(4.21±0.40)分,较TNBS+血吸虫卵组和对照组高[(1.74±0.10)和(1.06±0.20)分,P<0.05].TNBS+0.9%氯化钠溶液组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TNBS+血吸虫卵组较TNBS+0.9%氯化钠溶液组显著增加(P<0.05).TNBs+0.9%氯化钠溶液组ZO-1蛋白相对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50.3%(P<0.05),而TNBS+血吸虫卵组较TNBS+0.9%氯化钠溶液增加41.1%(P<0.05);TNBS+0.9%氯化钠溶液组Occludin相对灰度值较对照组下降48.7%(P<0.05),而血吸虫卵组较TNBS+0.9%氯化钠溶液组增加23.6%(P<0.05).ZO-1、Occludin蛋白染色强度TNBS+0.9%氯化钠溶液组分布均较对照组间增强(P<0.01),而TNBS+血吸虫卵组染色强度信号分布较TNBS+0.9%氯化钠溶液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灭活血吸虫卵能在细胞水平加强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聚集及表达,通过稳定紧密连接蛋白,增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显著改善实验性结肠炎的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丁酸钠对TNBS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肠道黏膜的炎症损伤和修复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特征之-。丁酸盐为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参与了肠道黏膜内稳态的维持并具有抗炎效应。目的: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炎症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D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并予丁酸钠或美沙拉嗪治疗,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于急、慢性炎症期分批处死大鼠,行结肠组织学检查和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与黏膜修复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浆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丁酸钠治疗组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学表现有所改善.美沙拉嗪治疗组则有明显改善。丁酸钠治疗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结肠组织TGF—β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炎模型组(P〈0.05),VEGF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期血浆IL_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丁酸钠对TNBS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黏膜修复有-定促进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TGF-β1表达和调节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饮食喂养2、4和8周,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部分切片行Movat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外膜厚度的变化;部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阶段血管外膜及内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各个时间点的C57BL/6小鼠均未观察到内膜损伤的任何迹象,主动脉外膜厚度亦无显著变化,外膜均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高脂喂养2周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厚度增加,但在内膜仍无肉眼可见病灶,此时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呈现弱阳性表达;高脂喂养4周和8周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厚度逐渐增加,内膜出现泡沫细胞,纤维斑块,外膜及内膜损伤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延长,主动脉外膜及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也增加,但C57BL/6小鼠血管外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量少且稳定,各时间点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延长血管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5.
血脂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观察血脂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16只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n=8)和血脂康组(n=8),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8).血脂康组每只灌服血脂康4 mg/d,高脂血症组、正常对照组每只灌服生理盐水0.4 mL/d.连续灌胃14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脂,再用10%福尔马林灌注后,取主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发现,高脂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血脂康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高脂血症组相比则明显下降(P<0.05).图像分析结果发现,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斑块总面积明显增加(P<0.05);光镜下多为粥样硬化期,管壁厚薄不均,可见由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的脂纹脂斑期病变和由大量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粥样斑块期病灶;血脂康组病变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减轻,血脂康组与高脂血症组相比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P<0.05),主要为早期粥样硬化,管壁厚薄较均匀,未见明显脂纹脂斑及粥样斑块期病灶;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动脉壁,厚薄均匀,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结果提示,血脂康有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格列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32只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18只)和对照组(14只),两组均饲喂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17mg·kg-1·d-1,14周后获取静脉血和主动脉全长标本作生化和病理分析。主动脉根部1cm标本进行切片(横切面)HE染色,观察横切面动脉硬化病变的面积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半定量观察横切面斑块内TNFα和巨噬细胞的阳性率。其余大部分主动脉沿长轴剖开,苏丹Ⅳ染色,分析纵剖面斑块面积占主动脉的面积比。结果罗格列酮组脂纹病变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斑块总数目、纤维病变和粥样病变的数目无明显差异。横切面,主动脉根部的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纵剖面,罗格列酮组斑块面积占纵剖面主动脉面积之比明显小于对照组。罗格列酮组斑块内炎性因子TNFα水平和巨噬细胞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炎性因子TNFα的水平,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洱茶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40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普洱生茶组、普洱熟茶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只。相同遗传背景的10只同龄同体重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均喂以普通饲料,灌胃12 w后,牺牲动物收集静脉血和主动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动脉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做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相比:普洱生茶组与普洱熟茶组血清TG、TC、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降低;血清hs-CRP含量明显降低;HE染色显示普洱生茶组与普洱熟茶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小和数量较少。结论普洱茶(生茶和熟茶)有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和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其抗AS作用除与抗脂质过氧化外,可能还与抗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从黑天鹅分离H5N1亚型流感病毒株血凝素基因特性。方法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BM-TVecTor(美国Promeqa公司)412过夜连接重组质检转入dH5α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并推导出基因树序列。结果从黑天鹅分离出H5N1毒株血凝素的重链区与轻链区连接肽的序列为R—E—R—R—R—K—R,即含一串碱性氨基酸,共有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其中6个位于重链区的第9、10、23、165、193和296位点上;其余2个位于轻链区的第154和213位点上。其HA基因进化树与无论从家禽还是从人中分离的均有差异。结论从黑天鹅中分离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为对禽是高致病性的,他的HA基因不同于从人和家禽中分离出的H5N1毒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otch1在肺纤维化肠黏膜屏障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I组)、肺纤维化+Notch1抑制组(I+D组)。I组、I+D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造模,I+D组在造模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Notch1抑制剂DAPT。在造模后28 d全部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液、肺脏、回肠末端10 cm。血液离心后的血清用于ELISA测量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右肺、5 cm回肠石蜡包埋后采用HE、Masson染色,并测量肠黏膜、肠绒毛以及肠隐窝的高度。PCR测量左肺、5 cm回肠末端的Notch1mRNA含量。结果小鼠肺部HE染色、Masson染色、Ashcroft评分提示I组存在明显的纤维化改变,与N组、I+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小鼠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血清中T-SOD、GSH-PX含量明显低于N组、I+D组,肠道Chiu’s分级、血清MDA的含量明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PF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被破坏、黏膜损伤。小鼠肠隐窝深度的测量结果提示I组肠隐窝细胞增生明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肺组织、肠道组织中Notch1 mRNA的表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1表达增高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小鼠肺纤维化体内存在肠黏膜的损伤、坏死脱落,Notch1同时可以通过肠上皮隐窝增生介导肠上皮损伤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