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蛋白(a)[Lp(a)]由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组成。Lp(a)的血浆浓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与其基因多态性相关,具有个体及种族差异。Lp(a)有促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其血浆浓度与冠心病(CHD)密切相关,是AS及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烟酸缓释制剂是目前治疗高Lp(a)血症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6例入住ICU脓毒症患者的血清25(OH)D质量浓度,比较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25(OH)D缺乏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主要生化指标、ICU留住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5例(74.1%)血25(OH)D减少,其中100例(42.3%)25(OH)D不足,75例(31.8%)25(OH)D缺乏。(2)25(OH)D缺乏组与其余两组相比,ICU留住时间更长,APACHEⅡ评分、血降钙素原(PCT)、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培养阳性率以及28 d病死率更高(P<0.01)。随着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APACHE Ⅱ评分增高(r=-0.716,P<0.01),28 d病死率上升(r=-0.376,P<0.01)。(3)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以及25(OH)D缺乏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0 d、23.3 d和18.4 d(P<0.05)。(4)Cox分析显示,25(OH)D<20 μg/L(即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 1.205,95%CI 1.154,1.257,P=0.006)。结论  脓毒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或可作为脓毒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论文中应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易混淆者应予以标明。外文正体的使用场合:(1)计量单位和SI词头符号。(2)数字式中的运算符号、指数和对数函数符号、特殊常数符号、缩写符号等。例如:∑(连加),ln(自然对数),lg(常用对数),lim(极限),π(圆周率),max(最大值),min(最小值)等。(3)生物学中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及定名人。(4)化学元素符号。(5)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6)用作序号和编号的字母,如附录A,B组。(7)外文的人名、地名和书名,以及缩  相似文献   

4.
窄QRS( <0 12s)心动过速,包括 ( 1 )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AF); ( 2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tachycardia);(3)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 ( 4 )心房扑动 (at rialflutter,AFL); (5)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trialventricu larnode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 (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1]。而房室结参与的窄QRS心动过速包括后两种,即AVNRT和AVRT。对于不同机制的心动过速,相应的临床处理会有所不同。常规心电图检查简便易行,对于区别这两种心律失常,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Yang CG  Yu YC  Chen JJ  Sun J  Guo YB  Luo KX  Zhu YF  Hou JL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48-651
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回顾性调查,了解HBeAg(-)和HBeAg( )两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对1686例CHB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HBeAg(-)和HBeAg( )CHB患者ALT、HBV DNA定量、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HBeAg(-)CHB628例,占37·3%;HBeAg( )CHB1058例,占62·7%。HBeAg( )组ALT、HBV DNA总体上均高于HBeAg(-)组。HBeAg( )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总体上均轻于HBeAg(-)组。结论目前我国CHB病例以HBeAg( )者占多数。无论HBeAg(-)或HBeAg( )CHB,肝炎活动在病毒复制活跃时均重于病毒复制水平较低时。HBeAg(-)CHB肝组织学损害重于HBeAg( )CHB。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表面气囊张力(Tscm)的测定及其在人机同步性中的意义。方法2005年2月至6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以4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其重复呼吸期间的Tscm、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ET)、口腔压(Pm)和流量(Flow)变化,并观察头部转动对Tscm的影响。结果(1)在正常情况下,Tscm为0,出现压力变化时,他们的PCO2-ET平均为(47.0±1.3)mmHg(1mmHg=0.133kPa)。(2)努力呼吸时,左右Tscm变化是一致的,两者相关系数为0.80±0.08(P<0.001);而当头部向左、右运动时,两侧Tscm的起始时间存在差异,形态和大小也不一致,两侧Tscm的相关系数为0.16±0.23(P<0.001)。(3)Tscm与流速、潮气量和P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776和0.347(均P<0.001)。(4)与Tscm开始吸气时间比较,Flow和Pm分别迟(0.02±0.03)s(P=0.14)和(0.13±0.07)s(P<0.001)。与Tscm呼气时间比较,Flow和Pm分别迟(0.11±0.37)s(P=0.005)和(0.21±0.50)s(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表面气囊张力的测定有助于呼吸中枢驱动水平的监测,有可能成为呼吸机的触发、调控和切换信号。  相似文献   

7.
分析多糖和姜黄素对脂蛋白 (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 (a)代谢的影响 ,从刺猬腋下静脉注入甘露聚糖、壳聚糖、α -酸性糖蛋白和姜黄素 ,2min后注射12 5I-脂蛋白 (a)或12 5I-去唾液酸脂蛋白 (a) ,1h后处死动物 ,测定血、肝、肾、脾、胆汁和肾上腺的同位素含量。结果发现 ,脂蛋白 (a)去唾液酸后能大量进入肝脏 ,加速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使血中浓度迅速降低。α -酸性糖蛋白抑制组织对脂蛋白 (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 (a)的摄入 ,使血中脂蛋白 (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 (a)含量显著增高。壳聚糖和姜黄素增加肝脏和肾上腺对脂蛋白 (a)的摄取 ,使血中脂蛋白 (a)含量略降低 ,但对去唾液酸脂蛋白 (a)代谢无明显影响。甘露聚糖增加脾脏对脂蛋白 (a)的摄取 ,减少胆囊中脂蛋白 (a)含量 ,但增加肾脏和胆囊对去唾液酸脂蛋白 (a)的摄取 ,降低肾上腺对去唾液酸脂蛋白 (a)的摄取。结果提示 ,脂蛋白 (a)去唾液酸后能使脂蛋白 (a)分解代谢加快 ,脂蛋白 (a)分子中的唾液酸在结构稳定中起重要的作用。α -酸性糖蛋白抑制脂蛋白 (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 (a)代谢 ,而壳聚糖和姜黄素则促进脂蛋白 (a)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红细胞ATP含量,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Ca~(2 ),Mg~(2 )-ATP酶的活性与红细胞内钙、镁含量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观察EH患者和正常对照红细胞内ca~(2 ),Mg~(2 )水平,红细胞内ATP含量,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Ca~(2 ),Mg~(2 )-ATP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和红细胞内Mg~(2 )含量减低,红细胞内Ca~(2 )含量升高,(P均<0.05)。红细胞内ATP含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平均动脉压与Na~ ,K~ -ATP酶和Ca~(2 ),Mg~(2 )-ATP酶活性负相关(P<0.01),与红细胞内钙正相关(P<0.01);Ca2~(2 ),Mg~(2 )-ATP酶的活性与红细胞内Ca~(2 )含量负相关(P<0.01);红细胞内ATP含量与红细胞内镁含量正相关(P<0.05),与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之间无统计学联系。结论:高血压的发生与细胞膜离子的主动转运失常而致细胞内Ca~(2 )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而细胞内Mg~(2 )含量与细胞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清总钙(Ca)、血清无机磷(P)、血清pH校正至7.4时的离子钙(nCa~(2+))、全血离子钙(bCa~(2+))、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发现:(1)Ca反映bCa~(2+)误差常较大,但仍是一个有用的指标,nCa~(2+)反映透后bCa~(2+)可靠而反映透前bCa~(2+)常偏低。(2)I-PTH是判断MHD患者有、无甲状旁腺亢进(甲旁元)及甲旁亢程度的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并有助于判断短期钙剂治疗的疗效及血透前后的甲状旁腺功能变化。(3)ALP易受潜在肝病的影响,反映甲状旁腺功能变化不够敏感。在测定ALP的同时监测γ-GT可以提高ALP对肾性骨病的诊断价值。(4)在本组患者,血离子钙水平可以精细地调节甲状旁腺功能,因而维持适当的bCa~(2+)水平可能控制多数患者的继发甲旁亢。  相似文献   

10.
联合测定吲哚箐绿和D-山梨醇评价肝储备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正常肝脏和肝硬化肝脏的吲哚箐绿(ICG)肝固有代谢容量,并结合D-山梨醇无创测量肝功能性血流量、肝内分流率,全面评价肝储备功能。方法 制作大鼠肝硬化模型和肝脏隔离灌注模型,据HPLC法和Bergmeyer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量ICG和D-山梨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HPLC证实ICG包括ICG原形(ICGg)和ICG降解产物(ICGdp)两种成分,保留时间分别为8.9min和24.2min,两种成分光谱相似,但体内代谢不同。(2)据ICGg计算的肝固有代谢容量(Q_(INT,I))在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为(36.57±13.03)ml/min和(14.39±5.13)ml/min,肝硬化组Q_(INT,I)明显下降(t=7.08,P<0.01)。(3)肝功能性血流量(Q_(FUNC)),肝内分流率(Q_(IHS))在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为:(34.06±5.12)ml/min和(17.54±7.02)ml/min,(9.9±1.4)%和(47.5±20.9)%,肝硬化组Q_(FUNC)显著下降(t=8.41,P<0.01),Q_(IHS)显著增加(t=8.35,P<0.01)。结论(1)HPLC法可避免ICGdp的干扰,优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能用于肝固有代谢容量测定。(2)D-山梨醇肝清除率,是无创测定正常肝脏的总血流量,和肝硬化肝脏的肝功能性血流量、肝内分流率的实用可靠方法。(3)ICG与D-山梨醇联合使用,有助于全面评价肝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电子CT(电子计算X线断层扫描)的特点为利用碳(~(11)C)、氮(~(13)N),氧(~(15)O)等构成机体主要元素的同位素,获得总量的图象。这一新技术已在心血管领域中得到应用。本文对此作一简介。局部心肌代谢的研究利用碳(~(11)C)和氮(~(13)N)研究局部心肌能量代谢是正电子CT的主要研究范围。通常采用~(11)C棕桐酸盐与糖类似物质-~(18)F~-2-氟2脱氧葡萄糖(~(18)FDG)研究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肌利用脂肪酸,糖,乳酸等作为能量的来源。禁食时,食后及缺血状态下,其利用率各异,与仅以糖为能量来源的脑不同,总的代谢情况较为复杂。 1.脂肪的代谢: Go1dstein等在兔的左心房内注入~(11)C  相似文献   

12.
脂蛋白(a)[Lp(a)]结构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水平Lp(a)是一种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体内存在氧化型Lp(a)更易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存在异质性,研究显示其危险性可能是由于apo(a)等位基因水平差异引起的,而且apo(a)的多态性影响到Lp(a)水平的临床测定,如何降低apo(a)对结果的影响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目前针对高Lp(a)水平的人群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但降脂治疗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及LP(a)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9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6例(A组),糖尿病肾病(DN)患者83例(B组);正常对照组30例(NC组)。检测各组患者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进行单一因素方差分析。119例糖尿病患者组以LP(a)为因变量,与各检测指标作简单线性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获得B组的最适临界点(cutoff值)。结果 LP(a)水平在A组、B组升高明显(P﹤0.01)。尿微量白蛋白(UMA)、GGT与LP(a)关系最密切。LP(a)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在最适cutoff值为200 mg/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4%、76.8%。结论 Lp(a)与T2DN密切相关;可以被视为该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有可能成为T2DN的一个早期预防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匹韦林(RPV)对抗病毒治疗(ART)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接受包含依非韦伦(EFV)或洛匹那韦/利托纳韦(LPV/r)或奈韦拉平(NVP)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出现不良反应后更换为RPV的HIV感染者,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观察换药12周后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共159例艾滋病病人换用利匹韦林方案,其中男150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39.07岁,平均治疗时间为3.24年。基线PSQI评分为(8.89±3.41)分,焦虑评分(HAD-A)为(7.71±3.85)分,抑郁评分(HAD-D)为(8.929±4.12)分;超过7分者:睡眠障碍26例,焦虑24例,抑郁31例。12周PSQI评分为(4.679±2.40)分,HAD-A为(3.79±2.38)分,HAD-D为(4.68±2.79)分;超过7分者:睡眠障碍14例,焦虑7例,抑郁13例。睡眠障碍(F=27.330,P 0.001)、焦虑(F=23.724,P 0.001)、抑郁(F=26.056,P 0.001)的基线和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线甘油三酯3.96(±2.77),总胆固醇5.39(±0.80),高密度脂蛋白1.22(±0.29),低密度脂蛋白2.85(±0.83),12周时甘油三酯2.59(±1.39),总胆固醇4.72(±0.86),高密度脂蛋白1.12(±0.42),低密度脂蛋白2.69(±0.64),其中甘油三酯(F=6.299,P=0.015)和总胆固醇(F=10.477,P=0.00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匹韦林对EFV、LPV/r或者奈韦拉平不耐受的病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细胞迟后除极(DAD)、触发活动(TA)和离子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利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模型组),另选取10只SD大鼠制作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解法急性分离2组大鼠心室肌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对模型组是否给以大蒜素干预分为心力衰竭组(未给药)及给药组(200.0μmol/L大蒜素)。膜片钳技术观察心力衰竭组、给药组及对照组细胞DAD和TA的发生,并记录相关离子流(I_(ti),I_(Ca,L),I_(NCX))的改变,以Flou-4AM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 (1)对照组、心力衰竭组及给药组细胞上DAD和TA发生率依次为[13.3%(2/15),0.0%(0/15)]、[60.0%(9/15),26.7%(4/15)]和[40.0%(6/15),13.3%(2/15)]。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细胞DAD和TA发生率显著增加;与心力衰竭组比较,给药组细胞上DAD和TA发生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0.0%和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15,P0.01)。(2)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心室肌细胞上I_(Ca,L)、I_(ti)和I_(NCX)电流密度均增加,而与心力衰竭组比较,给药组上述电流均减少,其中I_(ti)内向峰电流密度从(-1.05±0.06)pA/pF降至(-0.53±0.05)pA/pF(n=10,P0.01),I_(NCX)内向电流密度从(-5.8±0.7)pA/pF降至(-4.2±0.4)pA/pF(n=10,P0.01)。同时,给药组通过大蒜素加速通道电流的稳态失活过程,降低I_(Ca,L),I_(Ca,L)的峰电流密度由(-17.2±0.9)pA/pF降为(-13.5±1.0)pA/pF(n=15,P0.01)。(3)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细胞静息态钙浓度、钙瞬变幅度和胞内钙最高50%的时间等参数显著升高;与心力衰竭组比较,上述参数在给药组细胞中均显著降低(n=15,P0.01)。心力衰竭组细胞内钙瞬变衰减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而应用大蒜素后,得到显著恢复(P0.05)。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减少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阻滞I_(ti)和I_(NCX)电流,从而降低心力衰竭后DAD和T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ATP结合盒式转运(ATP-binding cassette,ABC)蛋白1基因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K~+、Ca~(2+)、Na~+和Mg~(2+)的转运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安氏隐孢子虫基因组中PCR扩增CaABC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CaABC1,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中表达,设空白组(未转染质粒组)、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C1组)和转染组(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CaABC1组)。用溶液离子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IE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K~+、Ca~(2+)、Na~+和Mg~(2+)的浓度。结果扩增出544 bp的CaABC1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GFP-C1-CaABC1。转染小鼠IEC后,空白组未观察到绿色荧光,对照组和转染组均观察到绿色荧光。在细胞内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5.51±0.51)、(1.98±0.06)、(108.33±1.33)和(0.93±0.03)mmol/L,对照组分别为(6.25±0.70)、(1.90±0.13)、(107.73±1.79)和(0.87±0.05)mmol/L,转染组分别为(14.84±0.90)、(3.40±0.14)、(127.64±1.49)和(1.72±0.20)mmol/L。在细胞外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12.72±0.83)、(3.72±0.03)、(116.83±1.04)和(2.02±0.18)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11±0.90)、(3.58±0.06)、(115.89±1.86)和(1.71±0.41)mmol/L,转染组分别为(5.77±0.21)、(1.29±0.18)、(96.21±1.19)和(0.64±0.02)mmol/L。转染组K~+、Ca~(2+)和Mg~(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ABC1蛋白具有协助转运K~+、Ca~(2+)和Mg~(2+)离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丹皮酚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HPLC),并研究丹皮酚在肝癌前病变大鼠病程不同阶段的药动学。方法:给予大鼠二-乙基亚硝胺(DEN)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单次灌胃丹皮酚,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丹皮酚的血药浓度,运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在大鼠肝、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丹皮酚低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依次增加,最大血药浓度(Cmax)依次增加,总体清除率(CL)依次降低,分布容积(V)依次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依次降低;中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AUC依次增加,C_(max)依次增加,V依次降低,MRT依次降低,由d_(000)-d_(028)-d_(056),CL降低,由d_(056)-d_(112),CL增加;高剂量组:由d_(000)-d_(028)-d_(056)-d_(112),AUC依次增加,C_(max)依次增加,CL依次降低,V依次降低,MRT依次降低。肝脏内皮细胞和肾上皮细胞EST增加,肝细胞EST减少。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丹皮酚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血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IR)及多种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897例,所有体检者量身高、体重、血压,测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25(OH)D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不同25(OH)D水平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5(OH)D与IR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25(OH)D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性别呈正相关,与年龄、BMI、lg(HOMA-IR)、lg(FINS)负相关,其中lg(HOMA-IR)与25(OH)D的相关系数r为-0.18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Lg(HOMA-IR)与25(OH)D独立相关。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25(OH)D可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逐渐下降,且易合并IR和多种代谢紊乱。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益于多种代谢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03 ̄2004年来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共72例(男68例女4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即杓型组(n=37,男35例女2例)和异常昼夜节律组,即非杓型组(n=35,男33例女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右侧颈总动脉(RCCA)、颈内动脉(RICA)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内径(D),并计算各自的IMT/D值,测定右侧颈动脉分叉处(RBIF)的IMT,观察并记录双侧颈动脉系统斑块的大小、数量。结果(1)两组年龄(Age)、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天平均收缩压(24hMSP)、全天平均舒张压(24hMD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的RCCA及RICA的IMT、D、IMT/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颈动脉分叉处IMT,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P<0.001)。(3)两组总斑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多发性斑块检出率非杓型组显著高于杓型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0.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机械通气(MV)治疗时通气压力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常规给予较低通气压力和加强药物治疗;治疗组13例,适当增加通气压力。观察血压、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调整MV后30分钟时,治疗组收缩压迅速由(95±12)mmHg升至(130±15)mmHg(P<0.001),呼吸频率(RR)由(38±11)次/min降至(27±6)次/min(P<0.005),心率(HR)由(126±15)次/min降至(105±12)次/min(P<0.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2小时后治疗组的升压药用量减少(70±15)%,对照组则增加(20±5)%;同时在吸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的PaO2由(81±12)mmHg升至(140±15)mmHg(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的改善。24~48小时内治疗组11例患者(85%)停用升压药,对照组2例(22%)停用。最终治疗组100%的患者好转出院,对照组为45%(P<0.05)。结论与低压力通气相比,适当增加MV通气压力不仅可迅速改善重症心源性水肺肿伴休克患者的低氧血症,也可迅速升高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