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木天蓼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硅胶色谱、HPLC等技术对木天蓼根茎进行分离及纯化,通过1 H-NMR及13C-NMR等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天蓼根茎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β-O-乙酰熊果酸(1)、α-亚麻酸(2)、豆甾-4烯-3酮(3)、月桂酸(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及表儿茶素(7).[结论]化合物1,2,3,4,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莫哈韦丝兰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莫哈韦丝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1-O-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4-allylbenzene(3)、2-O-(4-hydroxybenzoyl)-2,4,6-tr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4)、对羟基苯甲酸(5)、原儿茶酸(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丁香酸(8)、对羟基苯甲醛(9)、原儿茶醛(10)、麦芽酚(11)、5-hydroxymaltol(12)、5-羟甲基糠醛(13)和4,4-二甲基-1,7-庚二酸(14)。[结论]化合物2~4、7~14为首次从丝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绵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制备,并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结构。[结果]从绵萆薢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Tachioside(1)、Isotachioside(2)、3,5-二甲氧基熊果苷(3)、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4)、淫羊藿次苷D2(5)、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6)和腺苷(7)等7个单体成分。[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薯蓣属中分离得到,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蔓荆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MCI)、反相ODS(ODS)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蔓荆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单体成分,分别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1),ficusal (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 (3),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β-D-(2′-O-p-hydroxybenzoyl)glucoside (4),(7R,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pyranoside (5),松脂醇(pinoresinol)(6),1-syringaresinol(7)。[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牡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继续对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益母草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E)-4-hydroxy-dodec-2-enedioic acid(1)、益母草碱(2)、水苏碱(3)、次黄苷(4)、鸟苷(5)、左旋色氨酸(6)、苯丙氨酸(7)。[结论]1、4、5、7为从益母草种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荷叶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荷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质谱、核磁以及文献比对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荷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sarmentol F(1);(3S,5R,6S,7E,9R)-7-megastigmene-3,6,9-triol(2);(3S,5R,6R,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3);3S,5R-dihydroxy-6R,7-mestigmadien-9-one(4);3S,5R-dihydroxy-6S,7-mestigmadien-9-one(5);R-(-)-去氢催吐萝芙叶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49-25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叶锦鸡儿的乙酸乙酯、水层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羽扇豆-20(29)-烯-3-酮(1)、高丽槐素(2)、芒柄花素(3)、丁香脂素(4)、毛蕊异黄酮(5)、落叶松脂醇(6)、丁香脂苷(7)及下箴桐碱(8).[结论]化合物1,4,5,7,8为首次从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鲜皮中的脂肪酸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鲜皮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脂肪酸类单体成分,分别为亚油酸(1)、1-O-linoleoyl-glycerol(2)、油酸(3)、棕榈酸(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白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路边青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6-O-P-桂皮酰)葡萄糖苷(Ⅰ)、5-羟甲基糠醛(Ⅱ)、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Ⅲ)、β-谷甾醇(Ⅳ)及乌苏酸(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路边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米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国槐米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1)、原儿茶酸甲酯(2)、没食子酸(3)、4-甲氧基-3,5-羟基苯甲酸(4)、枸橼苦素(5)。[结论]2、3、5为从槐属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石斛碱(1)、石斛醚碱(2)、邻苯二甲酸丁酯(3)、松脂素(4)、N-反式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N-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穆坪马兜铃酰胺,6)、N-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N-反式香豆酰酪胺(8)、N-顺式香豆酰酪胺(9)、山药素III(10)、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11)。结论 化合物35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9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以及KPC-2基因在克雷伯菌属中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个阶段(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克雷伯菌属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CARB ChromID平板和改良Hodges试验检测碳青霉烯耐药表型,PCR检测细菌的KPC-2基因表达。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质粒传播性。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技术分别用于分析质粒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第一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3株产酸克雷伯菌首先获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第二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出现相同的获得性耐药。PCR显示10株细菌均携带KPC-2型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显示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的质粒可以传递到受体菌,且与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质粒具有同源性。ERIC-PCR结果显示7株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同源性。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KPC-2型碳青霉烯酶。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质粒,该质粒具有传递性且与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质粒相同。肺炎克雷伯菌中耐药株的传播形式为同一克隆传播,而在克雷伯菌属中不同菌种间耐药传播途径为同一质粒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合成2类两亲性壳聚糖(chitosan,CS)衍生物,自组装成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药物的新型递药载体。方法 先将CS与碘甲烷反应生成N-三甲基壳聚糖(trimethyl chitosan,TMC),然后在TMC的氨基上引入长链脂肪酸(软脂酸和癸酸),合成了两亲性的N-脂肪酰-N-三甲基壳聚糖(N-fatty acyl-N-Trimethyl chitosan,FA-TMC)衍生物。通过FT-IR、1H-NMR和元素分析法,对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N-位取代度进行表征,同时以疏水性药物蛇床子素(osthole,OST)为模型,探讨其胶束增溶特性。结果 实验合成了2类6种不同的新型CS衍生物,分析显示季胺化程度和脂肪酰基接枝率对FA-TMC的胶束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对于超声法制备的OST载药胶束,季胺化程度为62.00%、软脂酰基接枝率为13.37%的N-软脂酰-N-三甲基壳聚糖(N-palmitoyl-N-trimethyl chitosan,PA-TMC)和季胺化程度为43.06%、癸酰基接枝率为22.00%的N-癸酰-N-三甲基壳聚糖(N-caprinoyl-N-trimethyl chitosan,CA-TMC)的包封率分别为76.67%、79.11%,载药量分别为19.01%、19.08%,可使OST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两个数量级。结论 FA-TMC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增溶载体,其在水中能自组装形成胶束,并对OST有明显的增溶作用,为OST制剂深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伍中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或使疗效降低,而“十八反”是重要的配伍禁忌,也是现代药性理论争议最多的问题,且至今尚未形成较统一的判断标准和结论。主要介绍了“十八反”中有关海藻、芫花反甘草的毒性和机制研究,探讨了影响“十八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确定其特定部位的安全药理实验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几个热点DNA条形码候选序列对葫芦科植物的鉴别能力。方法 使用ITS2、rbcLmatKpsbA-trnH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葫芦科植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种内和种间的变异、barcoding gap,并采取相似性探索BLAST 1和最近距离Nearest Distance 方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别能力。结果 ITS2序列对葫芦科33个属、90个物种、182个样本进行分析,其鉴定成功率较高,在属水平为100.0%,在物种水平为88.5%;psbA-trnH序列对201个样本进行分析,其鉴定成功率在属水平为93.0%,在物种水平为73.1%,但其可以补充部分ITS2不能分析的物种区域。结论 ITS2和psbA-trnH是适合葫芦科植物鉴别的一个较好的DNA条形码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以三七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等为原辅料制成的保健食品七花牌七灵宝软胶囊,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方法 根据人口服推荐用量,设样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00、400、800 m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同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ig 给予10、20、40 mg/mL的七灵宝软胶囊溶液,给药体积为20 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每天1次,连续30 d。结果 该样品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影响;具有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的作用;能减少或抑制疲劳小鼠血清尿素氮的产生;具有促进小鼠的肝糖原储备的作用;能减少小鼠运动后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结论 七花牌七灵宝软胶囊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元时期《灵枢经》流传情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灵枢经>古称<九卷>、<黄帝针经>,系<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北宋时期到史崧本刊出之前的传本则多为<黄帝针经>或简称<针经>.对<灵枢经>在北宋、南宋及金元时期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考查,并把金元时期医家著作中引用<灵枢经>及<针经>部分与现行史崧本<灵枢经>进行对照分析,认为<针经>自身可能有不同传本,今本<灵枢经>可能来自<针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和实验动物的气管分泌物,并与传统方法做对比。结果多重PCR扩增出多杀巴氏杆菌(356 bp)、支气管鲍特杆菌(237 bp)、支原体(266 bp)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42 bp)的目的条带。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性为10 pg,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敏感性为1 pg,特异性检测未从其他病原菌中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建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的不同组合,45只实验动物气管检测出15只多杀巴氏杆菌阳性,9只肺支原体阳性,但传统培养方法和血清学方法未检测出阳性标本。结论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必经通道, 肠道中不仅存在着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 还含有许多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 包括消化道上皮细胞存在的结合酶和消化道菌丛产生的酶, 这些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吸收过程等。因此, 胃肠道对药物的有关代谢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研究方法也不断改进。现就目前药物在肠道中代谢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结直肠癌多由此演变而来。"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基于此理论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机及论治思路,认为阳气亏虚及阳郁不伸所造成的"阳化气"不足为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本,"阴成形"异常是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标。临证治疗当以温通阳气为先,贯穿始终,并结合阴邪侧重的不同,辨证施以多法消减阴形,复失调之气化,同时注意日常调养生息固护机体阳气,最终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