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P)作用下大鼠大脑额叶皮层TNF-α、IL-1β、IL-6和NFκBp65表达的变化并讨论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EP照后1 h组、EP照后6 h组和EP照后24 h组。通过HE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确定EP(400 k V/m,200个脉冲)连续辐照3 d后在不同组大鼠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的组织学变化、额叶皮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鱼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经EP辐照6 h后,大脑额叶皮层内异常神经元数目增多,异常神经元细胞核边移,胞质与细胞核深染。(2)ELISA结果显示:EP辐照后,大脑额叶皮层内TNF-α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以辐照后6 h明显(P0.05),但24 h后逐渐恢复。各实验组IL-1β和IL-6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辐照后1 h升高最明显(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辐照6 h后大脑额叶皮层内NFκBp65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可以引起大鼠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和炎性反应使IL-1β和IL-6含量增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NFκB活化并启动炎性反应,从而引起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MP)辐照造成大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为防治EMP脑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EMP 30 min组、EMP 1 h组、EMP 3 h组、EMP 6 h组、EMP 24 h组。通过HE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经过EMP辐照处理后的形态变化,以及MyD88和JNK表达所受到的影响。本实验中EMP辐照系统的参数为:场强700 k V/m,电压上升时间为3. 5 ns,脉宽为14 ns,重复频率为1 Hz,每次照射脉冲400 p,每天照射1次,共照射3 d。结果:(1) HE染色结果显示:经EMP辐照处理后,EMP 1 h组和EMP 3 h的海马CA1区异型细胞增多、细胞明显深染,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形状多变,核仁不明显; EMP 6 h组和EMP 24 h组异型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形状扁平,细胞质常有空泡,细胞核分布偏移。(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MP辐照处理之后,EMP 3 h组的海马组织蛋白样品中,MyD88含量明显增高(P 0. 05),于EMP6 h组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EMP 3 h组中p-JNK的含量开始持续增高,EMP 24 h组中p-JNK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 0. 05),并未出现下降趋势。结论:EMP辐照可以引起大鼠脑组织受损,这种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yD88表达及促进JNK向p-JNK转化所引起,且两者不同的持续时间可能引起EMP造成脑损伤的主要机制随时间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氟烷预处理是否通过增强大鼠海马内M2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电磁脉冲所致神经元损伤。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异氟烷预处理组(IP组)和电磁脉冲照射组(EMP组)和异氟烷预处理加电磁脉冲照射组(IP+EMP组)。各组于照射后24 h进行尼氏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Arg-1的表达;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EMP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尼氏体明显减少,而与EMP组相比,IP+EMP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尼氏体明显增多增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EMP组海马内Arg-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EMP组相比,IP+EMP组Arg-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EMP组海马内Arg-1的表达减弱;而与EMP组相比,IP+EMP组Arg-1的表达明显增强。EMP组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较CON组增加(P0.05),IP+EMP组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较EMP组减少(P0.05)。结论:异氟烷预处理可通过增加M2型小胶质细胞,减少脑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减轻EMP所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电磁脉冲辐射(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和神经行为学的改变。因此,研究EMP对CNS短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和Morris水迷宫技术,研究了场强为400 kV/m,脉冲为200次的EMP辐射后短时间内对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辐照射后6 h的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显示,神经元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多;核膜有不同程度凹陷、破损及皱缩。胞质内有明显的线粒体肿胀;胞内粗面内质网呈囊性变、脱颗粒。EMP辐射后24 h时,部分神经元出现染色质浓集、边移,甚至细胞核明显皱缩而失去结构,类似凋亡细胞特点,并有凋亡小体出现。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MP损伤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动物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400 kV/m的EMP可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损伤,且导致实验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MP)辐照后海马神经元形态、大鼠海马神经源素2(Ngn2)和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EMP 7 d组、 EMP 14 d组(n=12)。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Ngn2、 MeCP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MeCP2、 Ngn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EMP 7 d组和EMP 14 d组锥体细胞减少,神经元边界模糊,细胞核轮廓模糊不清。与EMP 7 d组相比, EMP 14 d组海马神经元结构破坏更严重;与对照组比较, EMP 14 d组和EMP 7 d组Ngn2、 BDNF、 PSD95含量降低,而MeCP2表达增加。结论 EMP暴露导致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损伤, MeCP2表达增加, Ngn2、 PSD95、 BDNF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6.
转录因子NF-κB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大鼠组织炎性介质的表达特征及其和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factorkappaB)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脂多糖(lippolysaccharice,LPS)内毒素休克大鼠肝肾组织转录因子NFκB、炎性介质ICAM1、VCAM1、iNOS的表达。结果LPS内毒素休克大鼠肝肾组织转录因子NFκBp65,炎性介质ICAM1、VCAM1、iNOS阳性细胞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炎性介质ICAM-1、VCAM-1、iNOS阳性细胞率与NF-κBp65阳性细胞率成正相关。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dithiocarbmate,PDTC)抑制转录因子NFκB的内毒素休克大鼠炎性介质ICAM1、VCAM1、iNOS阳性细胞率低于LPS组。结论核转录因子NFκB在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休克炎性介质的表达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性Heymann肾炎 (AHN)肾间质内NF -κBp6 5的活化及意义。方法 :8- 10周龄Wis tar雌性大鼠 2 0只均分为 2组 ,肾炎组予皮下免疫Fx1A/CFA ;对照组予皮下注射CF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NF -κBp6 5的活化及其与肾组织病理改变、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 :肾炎组大鼠肾间质病变评分、肾小管 -间质NF -κBp6 5的活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肾小管NF -κBp6 5阳性数与尿蛋白水平和肾间质病变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7138和 0 6 376 ,P <0 0 5 )。结论 :NF -κBp6 5的活化可能参与AHN的小管 -间质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F -κBp6 5激活、I-κBα 解离和COX - 2表达的改变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2h再灌注后不同时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2h再灌注不同时程模型 ,按规定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进行电镜 ,HE染色和NF -κBp6 5、I -κBα和COX - 2的免疫组化 ,用RT -PCR法测定NF -κBp6 5和COX - 2的基因表达 ,应用Westernblot测定I-κBα 的蛋白水平。结果 :对脑缺血 2h再灌注 2 4h大脑海马的电镜研究发现 :包绕微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足突退行性变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特征性的多个向管腔内伸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NF-κ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bFGF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24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NF-κB的表达。结果sham组海马及皮质偶见凋亡细胞,NF-κBp65在细胞核内无表达,在胞浆内极少表达;I/R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NF-κBp65在细胞内有所表达,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bFGF组大脑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较I/R组明显增多。结论bFGF显著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上调脑缺血诱导的NF-κB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佐剂关节炎(AA)大鼠心肺功能变化与NF-κBp65/TNF-α、TGF-β1/Smad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模型对照(MC)组,向MC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19 d后,观察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肺NF-κBp65、TNF-α、TGF-β1、Smad2、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大鼠足趾肿胀,AI升高,心肺功能参数降低,心肺组织NF-κBp65、TNF-α、TGF-β1、Smad2、Smad4蛋白表达升高,Smad7降低(P0.01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A大鼠心肺功能参数与NF-κBp65/TNF-α、TGF-β1/Smad通路存在关联。结论 AA大鼠心肺功能损伤可能与NF-κBp65/TNF-α、TGF-β1/Smad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EP可能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均=10):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与其它二组等量生理盐水;LPS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ALI模型;EP+LPS组,于静脉注射LPS前1h腹腔内注射EP(40mg/kg)。所有动物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4h颈动脉放血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blot测定其NF-κBp65的表达,用ELISA测定其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增加,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降低(P0.05)。结论:EP通过下调大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了TNF-α和IL-lβ的释放。EP可减轻ALI大鼠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酰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p65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用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25-35,Aβ_(25-35))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细胞模型。实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β_(25-35)组,Aβ_(25-35)+乙酰葛根素(浓度分别为:0.1,0.4,1.6μmol/L)剂量组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乙酰葛根素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乙酰葛根素对NF-κBp65和i NOS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乙酰葛根素对NF-κBp65和i 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β_(25-35)诱导后小胶质细胞由静息状态转变为阿米巴样,乙酰葛根素可减轻细胞发生的形态改变。乙酰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炎性因子NO的产生,抑制NF-κBp65和i NOS的表达。结论:乙酰葛根素可以改善BV-2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减轻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电磁脉冲(EM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N9细胞分为Control组、DHA组和EMP组和DHA+EMP组,N9细胞根据分组接受DHA孵育或EMP辐照处理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LDH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 NOS的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各组培养基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EMP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下降(P 0. 05),LDH浓度增高(P 0. 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增高(P 0. 05),LDH浓度下降(P 0. 05);与Control组和DHA组相比,EMP组小胶质细胞i NOS蛋白表达上调(P 0. 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小胶质细胞i NO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5);与Control组和DHA组相比,EMP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增加(P 0. 05),而与EMP组相比,DHA+EMP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减少(P 0. 05)。结论:DHA减轻EMP所致细胞损伤,抑制N9细胞过度活化,并且减少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酵母多糖所致大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中,NFκBp65的活性与肾小球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MOF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通过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油悬液建立模型。24h后,取血检查肝、肾功能及进行血气分析,并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进行HE染色、PAS染色、PASM染色及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检测肾小球中NFκBp65的活性。结果:MOF模型组血PO2、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LT和sC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观察显示,MOF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呈明显的增生性改变,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及其周围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内NFκBp65的活性明显增强,且与肾小球内的细胞数、基底膜系膜区的面密度呈正相关;而与毛细血管袢的面密度呈负相关。结论:酵母多糖所致大鼠MOF中肾小球的损伤可能与NFκBp65的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研究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甲基化Cp G结合蛋白(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_(1-42)(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24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选择合适的Aβ_(1-42)的终浓度。(2)用Aβ_(1-42)(终浓度为20μmol/L)及TLR4拮抗剂TAK-242(终浓度为1μg/m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单纯Aβ_(1-42)处理组(Aβ_(1-42)组)、Aβ_(1-42)处理后TAK-242干预组(TAK-242组)。24 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3)实验分组同(2),24 h后收集培养液,分别干预生长良好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每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结果:(1)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处理后,N9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的表达量随Aβ_(1-4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TAK-242组的细胞分泌TNF-α、IL-1β水平较Aβ_(1-42)组显著降低(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Aβ_(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4)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与Aβ_(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减弱。结论:Aβ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由于这种炎性反应使得神经元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从而损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NF-κB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化酶-2(COX-2)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核蛋白中NF-κBp65在不同时点及3-AB干预癫痫大鼠后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IL-1β、COX-2 mRNA和蛋白水平在3-AB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大鼠海马核蛋白内NF-κBp65在癫痫后2h开始增高(P0.05),持续12h(P0.05),24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应用3-AB后,NF-κBp65在核蛋白中含量明显下降(P0.05);癫痫发作6h海马组织内IL-1β、COX-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高(P0.05),3-AB干预显著降低IL-1β、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癫痫发作可诱发海马组织NF-κB的核转位及IL-1β、COX-2的表达,3-AB能明显抑制癫痫诱发的NF-κB核转位及IL-1β、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诱导免疫耐受对主动性Heymann肾炎(AH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Wistar雌性大鼠30只平均分3组,AHN模型组和口服诱导免疫耐受组大鼠分别予PBS、Fx1A灌胃,然后皮下免疫Fx1ACFA,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尿蛋白水平,并用SandwichELISA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脾淋巴组织和肾小球内核因子NFκBp65的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AHN模型组和口服诱导免疫耐受组大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均明显增强,肾小球基底膜(GBM)明显增厚、尿蛋白水平明显增多,肾小球内和脾淋巴组织NFκBp65的活化明显增加,但与AHN模型组比较,口服诱导免疫耐受组DTH明显减低,尿蛋白水平减低,肾组织病变程度和NFκBp65的活化程度有所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1);肾小球内NFκBp65的阳性细胞数与脾淋巴组织NFκBp65活性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口服诱导免疫耐受减轻了AHN肾小球的病理损害,可能与口服诱导免疫耐受对脾淋巴细胞和肾小球内细胞NFκBp65的活化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0、4、8、12、16、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海马内NF-κB、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海马内NF-κB含量在4 h开始升高(P<0.05),8 h达峰值(P<0.05),12~16 h开始回落(P<0.05),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力竭组海马内BDNF含量12 h及16 h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训练后0 h组大鼠海马内NF-κB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增多(P<0.05),8 h组达高峰(P<0.05),12~2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减少(P>0.05)。海马内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则在力竭后24 h内持续表达且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12 h达峰值(P<0.05),其余力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可以活化海马内NF-κB信号转导系统,后者可能与运动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2)力竭运动可能通过诱导海马内BDNF的表达上调,对抗力竭运动性脑损伤,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电磁脉冲辐照前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进行观察,以探讨电磁脉冲对细胞损伤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将新生的Wistar(24小时内)乳鼠解剖镜下分离出海马组织,将海马神经细胞稀释成1×106个/ml浓度的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种植到六孔板中,2 ml/孔.培养14天后,高场强EMP模拟源(有界波模拟源),场强为6×104V/m,脉冲上升时间为20 ns,脉宽为30μs,频率包含0~100MHz.以2.5次/min,辐照2分钟.并于辐照后即刻固定细胞,应用日本岛津(SHIMADZU)公司的SPM-9500J3型原子力显微镜对细胞表面进行接触式连续扫描.结果:电磁脉冲辐照后即刻就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大小不一、类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穿孔,穿孔最大口径和深度可达281.56 nm×89.90 nm×17.76 nm.结论:电磁脉冲辐照后可直接导致海马神经元细胞膜的穿孔,提示细胞膜可能是电磁脉冲生物效应的靶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症(AD)大鼠前额叶皮层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Aβ_(25-35)处理组(Aβ)。Aβ_(25-35)+西红花苷组(Aβ+crocin)。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右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Aβ+西红花苷组从次日开始每天于固定时间腹腔注射西红花苷(40 mg/kg),连续注射14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前额叶皮层PSD-95、BDNF、Trk 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 0. 01)。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1)。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组海马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显著性减少(P 0. 05);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明显增加(P 0. 05)。结论:西红花苷可以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增加前额叶皮层BDNF和Trk B的表达,使学习记忆相关蛋白PSD-95的表达增加,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