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病人自控镇痛 (P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国内最常用的方法为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本文观察 17例实施过 PCEA的患者再次硬膜外麻醉时的效果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 ,进行评价。1 临床资料17例患者 ,男性 6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9岁~ 6 4岁 ,均为接受过 PCEA治疗的患者。本次手术原因 :术后刀口裂开 5例 ,肠梗阻 4例 ,术后出血 3例 ,术后 2 a内再次患病手术 5例。上次 PCEA方式 :采用负荷剂量 (5 ml) +持续剂量 (2 ml/h) +PCA剂量 (1ml/次 )。安全锁定时间为 2 0 min,镇痛时间4 8h~ 96 h。镇痛液配…  相似文献   

2.
杨少平 《中原医刊》2003,30(7):30-30
我院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于腹部术后镇痛 2 5 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硬外阻滞下共施行腹部手术 60 5例 ,年龄14~ 74岁 ,ASAⅠ~Ⅱ级。术前均常规给予鲁米那 0 1g ,阿托品 0 5mg肌肉注射。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2 74例 ,B组为术后PCEA镇痛组 2 5 8例。两组年龄和体重无显著差异。1 2 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穿刺点L1~L2 或L2 ~L3 。阻滞液为 1 5 %利多卡因与 0 2 5 %布比混合液。术中给予哌替啶 5 0mg、异丙嗪 2 5mg。手术结束后A组拔出硬外导管 ,术后肌肉注射哌替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拟比较等效剂量吗啡和曲马多用于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 ,ASA ~ 级 ,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0岁 ,体重 46~ 70 kg。1.2 治疗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 m g,苯巴比妥钠 0 .1g。入手术室后行 T8~ 9穿刺 ,硬膜外朝头端置管 3cm,从硬膜外导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5 ml,确定硬膜外阻滞有效后为患者行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 ,气管内麻醉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 :芬太尼 0 .0 0 4m g· kg- 1 、咪达唑仑 0 .2 mg/ kg、维库溴胺 0 .0 …  相似文献   

4.
盘兰姣 《广西医学》2002,24(10):1703-1703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效果好 ,对心血管系统毒性小 ,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 1,2 ) ,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病人 ,但其常见副作用有尿潴留 ,给术后病人护理和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而引起护理上的重视 ,现将尿潴留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6 7例 ,年龄在 2 0~ 3 5岁 ,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器质性病变 ,ASA ~ 级 ,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 3 4例 ,对照组 3 3例。1 .2 方法 :观察组 :术后使用 PCEA (吗啡 1 0 mg 氟哌啶 5 mg 生理盐水 5 0 ml)按 2 ml/min速度控制 ,2 5小时后撤镇痛泵。对照组 :术后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白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R)、切皮后5min(T1)、术后1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测定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T2~B时间点的Cor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5);观察组T4时间点的Cor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11,P〉0.05)。观察组T1~T4时间点PRL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23,P〈0.05);观察组rr4时间点PRL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0,P〉0.05)。观察组在T1~T4的IL-6水平与T0、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82;t=9.842、11.321、13.095、15.494,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外周静脉血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Ⅱ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PCIA;Ⅲ组麻醉方法同Ⅱ组,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3组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Th1、Th2细胞胞内因子γ-干扰素(IFN-γ)、IL-4的水平,用CD3 CD8-IFN-γ 标识Th1细胞,用CD3 CD8-IL-4 标识Th2细胞,通过计算IFN-γ %/IL-4 %来测Th1/Th2值.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h1/Th2值在T2时明显降低(P<0.05),Ⅱ、Ⅲ组在T3时Th1/Th2值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Ⅱ、Ⅲ组Th1/Th2值在T2时高于Ⅰ组,Ⅲ组Th1/Th2值在T3和T4时均高于Ⅱ组.结论: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皆出现Th1/Th2值的降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辅以术后硬膜外镇痛能够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的过度分化.  相似文献   

7.
李镇维  严爵基 《华夏医学》2003,16(3):366-367
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刺激使机体应激反应增高 ,重者影响呼吸、循环改变 ,不利于术后恢复和创口的愈合 ,甚至会出现并发症。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 ,应用吗啡、布比卡因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4 5例 ,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 5例 ASA ~ 级择期肺叶切除、食道癌根治、肝叶切除、胆总管取石、胃结肠癌根治、肾输尿管取石、全宫摘除等手术 ,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 ,年龄 15~ 6 7岁 ,体重37~ 6 8kg,无阿片类药物过敏史 ,无严重心脑疾病者。1.2 硬膜外 PCEA镇…  相似文献   

8.
超前应用氯胺酮和曲马多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胸手术术前及术中持续应用氯胺酮及曲马多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9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 ,随机分 3组 ,每组 30例 ,K组为氯胺酮组 ,T组为曲马多组 ,P组为对照组。 3组术后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术后测定VAS、Prince Henry评分 ,记录首次应用PCEA时间、PCEA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累积用量。结果 VAS :T组在术后 0~ 2 4h各个监测点显著低于P组 (P <0 .0 5 ) ,K组与P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rince Henry评分 :与P组相比T组在术后 0~ 12h各点和 4 8h的评分均较低 (P <0 .0 5 ) ,K组仅 0h、30min和 1h的低于P组 (P <0 .0 5 )。首次要求PCEA时间 :T组明显晚于P组 (P <0 .0 1)和K组 (P <0 .0 5 )。PCEA有效按压次数 :T组患者术后12h、4 8h明显少于P组 (P <0 .0 5 ) ,K组与P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后镇痛药累积用量 :T组明显少于P组 (P <0 .0 5 )。结论 在开胸手术中 ,以术前单次辅以术中恒速静注的方式应用曲马多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氯胺酮则无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59-659
本文将氟哌利多、地塞米松两药联合用于曲马多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观察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曲马多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腹部手术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25岁 ̄62岁,体重44 ̄65kg,ASAⅠ ̄Ⅱ级;其中胆囊手术40例,结肠、直肠癌手术38例,胃癌手术22例。麻醉方式均采用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选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5mg/kg,麻醉诱导插管,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加氧气和维库溴铵。术中从硬膜外导管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与0.12%丁卡因混合液3 ̄5ml,术毕留硬膜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硬膜外预注不同剂量可乐定对术后PCEA的影响。方法  6 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 ,随机等分 4组 :R0 组为术前硬膜外单纯罗哌卡因药物 2 5ml;R50 组含 5 0 μg可乐定 ;R10 0 组含 10 0 μg可乐定 ;R150 组含 15 0 μg可乐定。PCEA配方为 0 .2 %罗哌卡因 10 0ml +吗啡 10mg +氟哌啶 3 .5mg ,自控量 3ml/次 (吗啡0 3mg/次 ) ,锁定时间 10min ,4h限量 40ml。记录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他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4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相同 (P >0 .0 5 ) ;术后第一疼痛时间R10 0 和R150 组有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 2 4h总药量、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术后镇痛副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乐定在 5 0~ 15 0 μg剂量范围内 ,临床上表现无确切的超前镇痛效应 ,对术后PCEA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芬太尼在皮下与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皮下与硬膜外两种给药途径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胆道或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皮下(PCSA)组和硬膜外(PCEA)组,每组30例,PCEA组于诱导前行T8-9或T9-10间隙硬膜外穿刺。预置剂量(关腹后注入),PCSA组静推芬太尼0.05~0.10mg,PCEA组硬膜外腔给芬太尼4—6μg/ml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5~10ml。配方,PCSA组,芬太尼男性8~10μg/(kg·d)[女性6~8μg/(kg·d)]+2%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至100ml;PCEA组,芬太尼0.4-0.6mg+布比卡因125mg+氟哌利多2mg+生理盐水至100ml。镇痛泵设置,背景剂量2ml/h,追加量1ml,锁定时间5~10min。采用VAS和Ramsay评定法评分,记录术后4、8、16、24、48h的VAS和Ramsay评分。结果:各时间点的VAS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皮下和硬膜外两种给药途径镇痛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静脉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年龄大于6 5岁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PCEA组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术后硬膜外布比卡因 +芬太尼自控镇痛 )和PCIA组 (单纯全麻 +术后静脉吗啡自控镇痛 )。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CEA组安静和咳嗽时VAS评分比PCIA组低 (P <0 .0 1) ,病人满意度高 ,肛门排气时间 ,PCEA组 ( 34±11)h显著短于PCIA组 ( 4 6± 15 )h(P <0 .0 5 )。术后恶心呕吐PCEA组 5例 ,PCIA组 6例。两组血压、心率稳定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CEA和PCIA均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 ,PCEA比PCIA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我科对 2 0例胸科手术病人应用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方法并与单纯全麻进行了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胸科手术病人 40例 ,年龄 38~ 6 3岁。ASA(美国麻醉协会分级 ) ~ 级 ,其中食管癌根治术 2 5例 ,肺叶切除术 15例 ,随机分成全麻组 (对照组 )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组 (联合组 )。1.2 麻醉方法对照组分别静注安定 0 .2 m g/ kg、硫喷妥钠 6 m g/ kg、芬太尼 4μg/ kg、琥珀胆碱 1.5 m g/ kg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术中用 1%普鲁卡因加 0 .0 2 %阿曲库铵静滴维持 ,间断静注氟芬合剂。联合组取 T5 ~ T8间隙 …  相似文献   

14.
陆永红  王志刚 《华夏医学》2001,14(4):492-493
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与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混合液在术后患者的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中已被广泛应用 ,笔者在此基础上加地塞米松 ,试图增强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选择剖宫产病例 40例 ,年龄 2 1~ 38岁 ,体重 5 2~ 76 kg,ASA ~ 级 ,无凝血机制障碍。术前常规 Atrpine 0 .5 mg肌注 ,L uminal 0 .1肌注。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 L2~ 3,向头置管 3~ 3.5 cm,术中硬膜外用药为 2 %利多卡因 ,平面在 T6 以下 ,麻醉效果好 ,不辅加其它麻醉镇痛药。术后留硬膜外管并与 PCA装置连接行 PCEA…  相似文献   

15.
刘伟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42-744
目的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 (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PCEA组在手术结束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 (吗啡 1mg + 0 9%生理盐水至 5ml) ,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0 2mg ,锁定时间为 2 0min ;PCI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负荷量 (吗啡 0 5~ 1mg)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1mg ,锁定时间为 5min。术后 4、8、12、2 4h进行观察 ,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 (VAPS)、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术后 2 4h用药总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 ;术后疼痛评分PCIA组在术后 4、8、12h高于PCEA组 ;PCIA组术后镇静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略高于PCI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组患者术后各时相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都在正常范围 ,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PCIA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且易发生明显镇静。对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曹殿青  莫坚  蔡伟华 《广西医学》2004,26(8):1116-1117
目的 对比观察硬膜外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n =2 0 ) ,A组使用 0 15 %罗哌卡因 2mg吗啡 /10 0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 (PCEA) ;B组使用 0 15 %布比卡因 2mg吗啡 /10 0ml进行PCEA。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 6h、12h、2 4h、36h、4 8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运动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A组术后运动评分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0 15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镇痛 ,作用确切 ,运动神经阻滞轻微 ,优于同等浓度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7.
钟方 《广西医学》2004,26(9):1356-1357
我院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剖胸手术的麻醉处理,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30例ASAⅠ~Ⅱ级高血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8~6 8岁,体重4 8~81kg。随机分为A、B两组。术前按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为高血压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系统的内科降压治疗,抗高血压药都服至手术日的早晨。其中全肺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术11例,食管癌切除术6例,纵隔肿瘤切除术8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阿托品0 .5mg、哌替啶5 0mg。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间隙选在T6~9之间,留置硬…  相似文献   

18.
黄平  陈敏 《广西医学》2003,25(6):1068-1069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 PCEA)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很有裨益 ,同时也给护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我科2 0 0 1~ 2 0 0 2年对部分术后病人实施了 PCEA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并对相关并发症有了新的认识。现谈谈对 PCEA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PCEA治疗 72例 ,均为骨科脊柱和下肢术后病人 ,由麻醉科置泵带回病房。其中男 48例 ,女 2 4例 ,年龄 1 8~ 71岁 ,脊柱手术 2 1例 ,下肢手术 5 1例。镇痛液配伍是 0 .1 2 5 %布比卡因 1 0 0 ml+ 1 0 mg吗啡。一次性镇痛泵容量为 1 0 0 ml,输注速度为 2 ml/h。术前病人呼吸和循环…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们自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对开胸手术病人应用吗啡及吗啡复合液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对比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5 0例 ,其中男 35例 ,女 1 5例。平均年龄47 2± 6 8岁 ,平均体重 5 4 9± 7 6公斤。手术包括 :肺叶及全肺切除术 34例、食道贲门癌根治术6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4例、胸腔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 2例、胸廓改形术 4例。1 2 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鲁米那0 …  相似文献   

20.
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聘仙  刘中华 《广东医学》2001,22(10):887-888
目的 评价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在开胸手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 2 0 0例患者分为PCEA组 (简称P组 )和传统止痛组 (T组 )各 10 0例 ,P组用 0 12 5 %布比卡因 +0 0 0 15 %丁丙诺啡 +0 0 0 5 %吗啡混合液 ,通过Graseby 930 0PCA泵 ,按LCP模式给药 ;T组按病房医生医嘱传统给予麻醉性镇痛药。分别观察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组 2 4h吗啡用量 ( 1 0 1± 0 2 6 )mg ,丁丙诺啡 ( 30 5± 80 2 ) μg ,VAS评分为 1 8± 0 5 ,镇静评分 1 5± 0 5。T组 2 4h哌替啶用量为 ( 15 0± 6 0 )mg ,VAS 6 4± 1 2 ,镇静评分 0 5± 0 8。两组在ST -T、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开胸术后PCEA镇痛效果好 ,有利于呼吸功能恢复 ,并发症少 ,优于传统止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