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发病率高、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临床症候群,症状的多样性和病因的复杂性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不确切,此文主要就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精神、心理治疗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1年5月~2006年6月诊断为FD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0例中有75例Hp检测者,阳性20例,阳性率2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FD的Hp感染率与正常人群无差别,制酸药及促动力药联用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资料显示,本病以青壮年女性居多,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占26.9%。作者按其临床特点分4组进行治疗,总有效率76.9%。作者强调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器地性病变,内镜检查尤为重要,并认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症应归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面应严格遵循个体原则,对有明显精神因素得要着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应针对各自的临床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1年5月~2006年6月诊断为FD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0例中有75例Hp检测者,阳性20例,阳性率2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FD的Hp感染率与正常人群无差别,制酸药及促动力药联用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莫沙必利、雷尼替丁、谷维素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百忧解。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显效率达56.4%,总有效率达87.8%,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9.7%和62.5%(P〈0.05)。结论莫沙必利、百忧解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彤雁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3):180-181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dyhpepsin,FD)的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和治疗作一概述。1发病机理1.1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是FD的主要发病机理。早在1980年国外有学者报告FD患者存在着胃电活动异常(胃动过速),胃窦部运动异常伴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如王振华等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结果证实42.9%有胃排空延迟,并且发现各时间段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1]。朱瑞平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FD患者17例,发现较正常对照组15例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频率、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对465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组,设计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68.3%,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0.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优于西医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上腹不适综合征,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肝胆道及胰腺等器质性疾病,西医治疗一般选择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及胃肠动力药.在用上述药物疗效欠佳且易复发的情况下用中药旋覆代赭石汤治疗气滞型功能消化不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具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早饱感和餐后上腹饱胀,伴食欲减退、嗳气、恶心或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式对阴道免疫防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恰当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术式提供参考。方法:经腹子宫切除术99例分为研究组(37例,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62例,全子宫切除术),检测其术前及术后1个月阴道分泌物中免疫因子(SIgA、IL-2、-10)含量及病原微生物。结果:两组术后阴道分泌物中免疫因子含量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12.1%和39.6%,细菌性阴道病3.0%和18.8%。研究组阴道炎症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免疫防御功能易受损而发生阴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6):577-580
目的:观察补气消痞针法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胃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疗效、安全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0例F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法组和必利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莫沙必利治疗,针法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气消痞针法治疗,主穴为气海、关元、建里、足三里、中脘、内关,针法为先泻、后补。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计算两组腹胀、上腹痛、上腹热、厌食、早饱等临床症状评分,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记录恶心、嗜睡、出汗、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MOT、GA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针法组明显高于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针法组明显低于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法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法组和必利组分别有7例和5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气消痞针法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D疗效好、安全性高,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MOT、GAS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位置较特殊、孕期子宫破裂风险较高的输卵管妊娠.邓高丕教授认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主要病机为少腹瘀血;治疗注重辨病证及辨病期,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方药可选宫外孕1号方(主要由丹参、桃仁、赤芍等组成)或宫外孕2号方(主要由丹参、桃仁、赤芍、莪术、三棱等组成),同时可配合蜈蚣、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以... 相似文献
15.
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抑郁新药氟西汀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诊断为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 97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 (4 7例 )和对照组 (5 0例 ) ,试验组给予氟西汀和多潘立酮 ,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 ,两组疗程均为 8周 ,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药物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4、6、8、1 2周末进行症状评价及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 ;对照组积分下降不明显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 4周后两组间比较 ,试验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在 2周后有效率达 3 4% ,8周和 1 2周时分别达到 83 %和 82 % ,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氟西汀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该研究对胸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受损的原因进行调查总结并对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进行择期胸腹部大手术并入住ICU的患者205例并检测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集束化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胸部手术与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1.96 d(P<0.05),有效咳痰人数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增加41%(P<0.05),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9.49%(P<0.05).结论 手术刺激、疼痛、肺动脉高压及膈肌运动均可对术后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对照组75例,以疏肝和胃法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及胃排空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46%)明显优于对照组(72%,P<0.05);(2)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由(31.14±11.81)降低到(8.58±6.39),治疗组对改善FD症状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3)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8.58±6.39)明显低于对照组(13.77±9.21,P<0.01);(4)治疗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由(31.26±7.07)ppm降低到(10.83±7.89)ppm,治疗组经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10.83±7.89ppm)低于对照组(15.81±11.24ppm,P<0.05);(6)治疗组的胃排空障碍好转率(89.36%)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为免疫风湿病中的常见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难以治愈。现代医学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及生物制剂往往因疗效不十分满意,或出毒副作用较大,而难以推广或长期使用。而针灸疗法因具有一定疗效、且无副作用的优点。作为针灸领域的独特疗法——腹针,究竟能否担当治疗的重任?本文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加百忧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对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加用百忧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沙必利与百忧解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合中药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门诊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35例,以电针火罐治疗为主;针药组35例,除应用针刺等治疗外,加用口服逍遥丸合归脾丸。其中针药组脱落3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每个疗程针刺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的疗效均有所提高,以第3个疗程疗效最佳,且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亚健康的较好方法,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