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本课题选择了30例在接受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了静脉降温观察。结果发现:静脉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同时,本课题尚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低温液体滴注试验,评估滴注前,中,后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U波倒置,与左室功能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1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35例,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胸导联U波倒置分观察组:(U波倒置)55例,其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对照组:(无U波倒置)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0~70岁.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关于心电图U波形成的原因学说各异,仍在探讨中。形成机制尚未明了,但已被认识到的是:U波是在T波之后0.02~0.04秒出现的与T波方向一致的小回波,与T波一样是心室肌复极所产生的波形。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在心肌缺血时U波可降低,双向、消失、倒置。常见原因多为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瓣膜病、先心病和肺心病。同时伴有其它心电图异常,而其中最密切的是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银黄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单次给药剂量组32例健康志愿者分为7个剂量组,各组例数分别为2、4、6、6、6、4、4例,分别给予注射用银黄40、120、240、320、400、480和560 mg。多次给药剂量组12例健康志愿者分为2个剂量组,每组6例,分别给予注射用银黄240 mg及400 mg,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观察受试者用药后不同时段的体温、心率、血压、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在用药前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指标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定性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结果共44例健康志愿者完成了耐受性试验。用药后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单次、多次试验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过敏反应。44例受试者中发生2例轻度不良事件,其中1例受试者(单次给药480 mg组)发生头晕,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结论注射用银黄在40~560 mg范围内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为560 mg。多次给药240 mg及400 mg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的耐受性较好。推荐Ⅱ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为240~400 mg/d。  相似文献   

5.
在心肺复苏(CPR)的治疗中,药物复苏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肾上腺素作为重要的复苏药物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因其抢救成功率较低,国内外进行广泛的研究,血管加压素作为非肾上腺素类血管收缩剂在CPR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院在2003~2005年对收治的33例心脏停博(CA)患者进行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A 20 min内33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组,采用标准剂量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8.1±20.3)岁,绝对CA时间(9.83±7.3)min;血管加压素组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55.7±21.3)岁,绝对CA时间(10.2±7.8)min;血管加压素加肾上腺素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6±20.5)岁,绝对CA时间(10.2±7.5)min。患者均在急诊室或病房发生CA,并经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证实,有心室颤动者先予电流直击除颤,若不成功,则按CPR正规技术进行抢救,所有患者均建立外周浅静脉通道,并持续心电、血压监测。1.2方法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剂量40 U...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本课题选择了30例在接受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了静脉降温观察(即在患者静脉中滴注低温液体,起降温作用)。结果发现:静脉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P<0.01),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同时,本课题尚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低温液体滴注试验,评估滴注前、中、后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后结果表明:静脉降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尤其适合于中枢性高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U波倒置与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U波倒置组和非U波倒置组,另选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测心室舒张功能,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U波倒置69例(43.5%),明显多于对照组(18例,9.0%);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分级越高、U波倒置例数越多、倒置深度越深;U波倒置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53.29±7.47、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76.83±8.98,E/A 0.73±0.11,射血分数(EF)63.23±8.39,E峰和E/A明显低于对照组、A峰明显高于对照组,EF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血压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心室舒张功能有密切关系,U波倒置越深、高血压分期越高,心室舒张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心电图QRS波群电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肢导联低电压33例(33%),其中左胸导联低电压27例(27%),右胸导联低电压3例(3%),肢导联和左胸导联低电压26例(26%);全导联低电压11例(1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可能为药物引起的心肌损伤表现,化疗时应给予关注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院前心肺复苏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的疗效。方法:78例院前心脏骤停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B组15例和C组20例。A组采用标准剂量0.02 mg/Kg肾上腺素;B组采用小剂量血管加压素20 U 标准剂量0.02 mg/kg肾上腺素;C组采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40 U 标准剂量0.02 mg/kg肾上腺素。各组在应用复苏药物的同时,均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出现室颤予以电除颤,等。结果:自主心律恢复成功率和自主心律恢复时间:A组分别为13.95%(6/43),(9.1±2.8)min;B组分别为33.33%(5/15),(5.6±2.3)min;C组分别为40.00%(8/20),(5.0±2.4)min,B、C组与A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院前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有利于提高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应当把它作为院前急救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后电位、又叫U波,一般认为是心室舒张的机械性结果,由心室牵张时形成的后电位产生;亦有认为与心肌传导纤维或乳头肌复机有关。U波方向与T波一致,若U波倒置且合并心绞痛时,则提示心肌缺血可能。现将我院自03年以来48例U波倒置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