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卓文敏  梁耀 《中国病案》2003,4(11):32-33
目的 感染性贫血往往笼统地分在D64.9,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其病因的发病机制往往是明确的,因此也应给予不同的编码。方法:对感染性贫血的不同类型结合临床表现根据ICD—10分类规则进行分类编码。结果 感染性贫血可分为三类二十几种不同类型及对应编码。结论 不同类型的感染性贫血应分开编码。  相似文献   

2.
闭塞性脑血管病国际疾病分类是多轴心分类,按阻塞的程度、部位(血管)、原因不同、编码各异,故不能只按原著卷三及一些分类软件查得脑血栓形成编码为I66.9、脑梗死编码为163.9,应根据不同情况及临床类型给予恰当编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疾病与手术编码及另编码问题。方法通过学习白内障疾病与手术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病历,按照分类原则进行准确的ICD编码。结果白内障疾病编码分类轴心有多重,应按发病时间、病因以及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和部位准确分类。白内障摘除术编码分类轴心也有多重,根据不同的白内障类型、不同的摘除方法及入路等准确分类到13.1-13.6的各个具体细目,伴有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另编码13.71,伴有玻璃体切除术应另编码14.73或14.74,伴有抗青光眼手术应另编码12.64,伴有角膜移植术应另编码11.6,白内障摘出术后人工晶体的二期置入手术只需编码13.72。结论编码员不但要掌握ICD编码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仔细阅读病历,才能做到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分类原则;方法结合编码工作的实践,将这类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上肢关节置换术分类在81这一类目的不同亚目,其修复术分类于81.97;下肢关节置换与修复术根据不同部位及修复的特指成分,分类在不同类目与细目。结论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分类要首先明确关节置换的部位和类型、其次应明确是首次置换还是关节翻修,然后再查找相应编码。  相似文献   

5.
董磊  王文达 《中国病案》2012,13(4):43-4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全国各地医院疾病分类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合理的编码。ICD-10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根据病因和是否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分类,而没有文字上的对MODS分类,但实质上MODS符合类目R65(SIRS)中对器官功能衰竭的描述。类目R65中infectious origin的中文翻译为传染性病因是不恰当的,应翻译为感染性病因。临床诊断多器官功能衰竭与MODS不是一个疾病,不要混淆。为了规范疾病编码,达到全国疾病分类代码统一[1],应给予MODS一个正确的、较为合理的编码,以解决此疾病编码混乱和错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褚云生 《中国病案》2012,13(8):29-30
肠炎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对肠炎的编码却存在诸多难点。ICD 10第1版执行假定分类原则,在我国肠炎假定为非传染性的均编码于K52.9。ICD 10第2版取消假定分类原则,意味着分类规则的改变,分类时应依照肠炎的发病病因,病因不同时,肠炎所对应的编码也不同,多达几十个不同编码。相当于增加了编码难度,编码员在对肠炎进行编码时应引起重视,切忌草率编码。  相似文献   

7.
谈贫血的国际疾病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秀 《中国病案》2005,6(6):32-33
目的在进行疾病编码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增进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加强同行交流.结果提高编码正确性、完整性,使疾病分类更好地为疾病统计的各种分析与调查,临床医疗、教学、科学研究等服务.结论贫血是临床的多发病,国际疾病分类相对复杂.我们在编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病案,了解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才能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8.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是原发性恶性肿瘤对患者神经系统或/和骨骼肌远隔效应(remote effects)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群,我们根据ICD-10双重分类(星剑号分类系统)的应用规则,对其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编码分析,并提出分类时应注意与病因不同、症状一样的疾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ICD-10的编码分类是多轴心分类,虽然疾病相同,但发展程度不同在编码上不仅有区别,而且在治疗手段上和卫生资源的消耗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只依赖ICD-10编码手册和病案首页上给的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编码,难于保证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失血性贫血的疾病分类资料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要保证疾病分类编码的正确,提高疾病编码人员之业务素质和认真核对ICD-10卷一中的注释是关键,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和各级相关领导的重视是保障。结论只有科学、规范、准确运用ICD-10的分类方法才能为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DRGs收费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先天性并指畸形临床分类及手术修复方式进行归纳,结合典型案例,根据ICD编码规则分析编码思路,以提高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准确率。先天性并指畸形疾病编码根据并指类型区分,单纯性并指畸形编码于Q70.1,骨性并指畸形编码于Q70.0,多指和并指畸形编码于Q70.4;手术编码则根据具体术式进行,单纯性并指分指术编码于86.85,骨性并指分指术编码于78.49;指蹼成形术编码于86.73;皮肤移植术根据移植皮肤的不同类型选择编码86.6-;术中进行的肌腱处理、关节重建等操作也应进行相应编码。编码员要仔细阅读病历,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准确区分并指类型及手术方式,严格遵循编码规则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病变类型决定手术治疗方式,病变严重程度导致手术难度存在较大差异。视网膜病变手术编码先根据疾病性质确定分类的亚目编码,再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类于相应的细目编码。在ICD-9-CM-3中视网膜病变的手术分类为视网膜病损破坏术14.2、视网膜裂伤修补术14.3、视网膜脱离修补术14.4、14.5、14.7。在编码过程中,同一个手术名称的手术目的不同,则手术编码可能不同,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巩膜加固术12.88与巩膜环扎、加压术14.4的本质区别,还要注意使用光凝固法治疗时,如果明确是氩弧光或激光就不能笼统的使用未特指类型的光凝固法。视网膜病变类型复杂,采取的治疗方式多样,手术编码时极易出错。编码员不仅要掌握视网膜手术的编码规则,还要掌握视网膜的相关临床知识,编码过程中要仔细阅读病案,理解手术目的,提高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的分型及其ICD-10编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方法,疾病的病因不同、临床分型不同,其编码也不同,颈椎病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不能把颈椎病笼统分类在ICD-10的M47.82,临床上把颈椎病分几型,同一型颈椎病病理发展及病因不同,编码则不同,在编码时必须认真阅读病案,给予不同类型颈椎病恰当的编码.使疾病分类更完善,更准确,以利于临床医疗统计的准确性,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教、研.  相似文献   

13.
白雪  张萌  周炯 《中国病案》2023,(5):42-46
为了更好的帮助卫生信息工作者了解ICD-11不同章节的分类结构和编码规则,使其掌握ICD-11核心编码技能,着重从章节结构、修订原则、重要概念与编码规则3个方面详细介绍ICD-11第5章。相比于ICD-11其他章节,ICD-11第5章整体变化不大。糖尿病节的编码结构和编码规则均发生改变,应着重学习掌握;应掌握垂体功能性肿瘤编码规则;代谢紊乱节在ICD-11中是病因学为基础进行修订,包含许多疑难罕见病。ICD-11基础架构及分类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掌握各章节分类结构、编码规则,进而灵活使用ICD-11的必要条件,所以学习本章应从ICD-11整体架构开始,在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发病机理后,深刻掌握不同疾病的分类及编码规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失血性贫血的病因不同,做出正确的ICD-10编码.方法 结合编码工作的实践,将此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将会出现在不同的ICD-10的类目或亚目中,其对应的ICD-10编码自然不同.结论 了解失血性贫血的病因,正确细分各种情况下的失血性贫血,是正确进行ICD-1O编码的关健.  相似文献   

15.
病理性骨折疾病编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骨折几种不同情况在ICD-10中分类编码的分析,帮助编码人员掌握病理性骨折的编码技巧,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分类到外伤性骨折的1114份病例做了回顾性分析,了解病理性骨折错误分类情况。结果应分类到病理性骨折的60份病例中,按照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和其他骨病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采取不同分类。结论为了提高编码的准确性,编码员要正确分析病案和理解编码原则,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杜剑亮  刘骏峰  陈倩 《中国病案》2014,(6):44-44,43
目的 加深编码员对骨肿瘤编码中应注意问题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方法 从骨肉瘤的部位编码、菱形号的理解、骨肿瘤WHO 分类和骨良性肿瘤的部位编码4 个方面对骨肿瘤ICD-10 编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骨肉瘤的部位编码应根据肿瘤实际发生的部位来确定;骨内性和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编码范围不应局限在M8812 或M918~M934;WHO 骨肿瘤分类指出了原发骨肿瘤组织学类型的范围,并应注意与ICD-10 动态编码的对应关系;骨良性肿瘤的部位编码除了血管瘤、淋巴管瘤和脂肪瘤以外均应为D16。结论 编码员应按照ICD-10 中规定的方法查找编码,并且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编码规则,编码才不容易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各部位止血术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方法利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对常见止血术,从主导词的选择到手术分类编码进行分析。结果疾病性质的不同、手术目的及操作方式不同、使用器械不同,手术操作编码也应不同。结论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掌握ICD编码知识,还要仔细研读病案,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才能做到编码准确,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编码质量,探讨该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准确编码,以提升编码准确率.方法 收集某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病案,共103例.结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规则和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编码准确性,分析错误编码的类型及原因.结果 通过...  相似文献   

19.
周黛婷 《中国病案》2012,13(2):54-55
目的交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疾病与手术分类编码的体会。方法学习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相关医学知识,结合我院近5年来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68例病例,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新版ICD-9-CM-3的工具书查找心脏起搏器的疾病与手术编码。结果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类型和植入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已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编码是Z95.0,更换脉冲发生器的编码是Z45.0,起搏器植入引起并发症的编码是T82.9。结论编码员应主动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码水平,才能正确进行疾病与手术分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技术的发展,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疾病分类、疾病诊断编码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CHS-DRG进组规则,分析淋巴瘤和白血病这两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进组情况:某些淋巴瘤的内科进组并非进入RS1淋巴瘤及其他类型白血病组,而是根据名称中的解剖部位进入了相应的系统章节。慢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时可进入RR1急性白血病组。肿瘤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和书写方式以及主要手术操作选择的不同都会导致进入不同的内科组或外科组。上述分析提示编码员应熟悉淋巴瘤和白血病的临床分型,及时更新疾病分类体系及其对应的ICD编码,同时应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强调疾病诊断中编码关注的关键点,以保证疾病诊断书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在编码工作中,编码员应恪守肿瘤类疾病主要诊断选择规则,保证编码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