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桂清  秦永胜 《中外医疗》2010,29(1):145-145,147
目的为了阐明我院损伤和中毒收治情况及外部原因构成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年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按ICD编码进行准确分类和统计。结果损伤和中毒病人占全部疾病谱的14.50%。在外部原因中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最高,其次,为意外跌伤他杀和他伤;在年龄和性别上来看,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结论损伤与中毒是住院病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连年占疾病谱的前3位。加强交通管理,施工和机器操作安全,减少青少年犯罪,增强儿童和老人的防范意识是减少损伤和中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65-865
自2001年以来,在我院疾病分类和死因顺位排序中,损伤和中毒病人均居首位,说明在我院服务区域内,损伤和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01年 ̄2005年这5年间收住院的8041例损伤和中毒住院病人外部因素进行了统计。1资料来源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及统计室医疗转归台账,数据真实可信。2结果和分析2.1对1997年 ̄2001年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前六位按表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2001年2002年机动车辆交通事故386650他杀他伤81103机动车以外运输事故43121意外跌伤4252自杀自伤3759意外中毒3312表2是5年交通事故病例总数按月分布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8-2010全年收治的损伤与中毒患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病案统计室的住院患者信息,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运用病案信息管理综合查询系统,对我院2008-2010年的损伤和中毒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的主要外部原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构成的30.3%,其高危年龄为18~45岁。他杀他伤居损伤和中毒外因构成第2顺位,占构成的17.5%。结论:中毒和损伤仍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医疗教学、科研、防治的重点。统计学分析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结果准确、可靠,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 1996~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前 10位疾病构成情况及 8779例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旨在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1 资料来源与方法以我院统计室 1996~ 2 0 0 0年的住院疾病分类报表为依据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 - 9)进行分类。资料完整、准确。2 结果与分析以我院 5年来的住院病人前 10位疾病的构成及位次 (见表 1)可以看出 :位居第 1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 ,其中 ,脑血管疾病最多 ,占总数的 5 6 32 % ,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也较多 ;损伤和中毒病例居第 2位 ,常…  相似文献   

5.
我院损伤和中毒病例前五位外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住院病人51459例,其中损伤和中毒病人9090例,占全部出院病人总数的17.66%,近几年来其构成比一直位居各系统疾病的首位。造成此类病人较多的外部原因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本文所用9090例损伤与中毒病例均为1995~1998年期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例。资料完整、可靠。  相似文献   

6.
王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65-865
自2001年以来,在我院疾病分类和死因顺位排序中,损伤和中毒病人均居首位,说明在我院服务区域内,损伤和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01年~2005年这5年间收住院的8041例损伤和中毒住院病人外部因素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7.
10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及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就1990年1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39880例(不包括非病人数)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情况及6594例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以我院病案统计室1990—1999年的疾病分类报表为依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分类。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二、结果与分析 10年来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的构成及位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位居第1位的损伤和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以便寻找防治措施,对我市两家综合医院1992~2001年十年间49 816例住院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损伤和中毒病人8 795例,占全部出院病人总数的17.65%,造成此类病人较多的外部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宋涛 《中国病案》2003,4(11):40-41
我院自1999-2001年间共出院病人37240人次,其中损伤和中毒病人为7807人次,占出院人数的20.96%。1999年与2001年相比,损伤和中毒病人增加了1.69%,成为我院近几年收治人数最多的一种疾病。现对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2842例住院病人损伤与中毒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细花 《中国病案》2005,6(10):45-46
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间,共收治损伤与中毒病人12842人次,占出院人数的12.8%,为排在疾病谱首位的疾病.现对引起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分析近20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对策.[病例报告]对1989—200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食物中毒统计表及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89—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75起,中毒人数为2 276人,其中死亡40人;中毒次数最多的年份为2003年,2004年次之;中毒人数最多的年份为1989年,1990年次之;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为1994年,病死率为10.76%,1995年次之.食物中毒发生季节在三季度为最多见,二季度次之.食物中毒场所中中毒次数和中毒人数均以集体食堂为居多,分别占总中毒次数和中毒人数的37.33%,33.33%,餐饮单位次之,死亡人数以农村家庭为多数.中毒食品以动物类食品为多见,占中毒次数的42.67%,植物类食品次之.在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中由微生物引起的中毒发生率为最高,分别占中毒次数和中毒人数的33.33%,56.90%.1989—1998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22起,死亡27人,其中属突发事件为18起,占总中毒次数的81.82%;1999—2008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53起,死亡13人,其中属突发事件为15起,占32.50%.[讨论]每年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到来之前应发布相应的预警公告,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餐饮业食品原料的索证管理,并加强相关人员的针对性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近20年三甲基氯化锡中毒现状及原因,为预防三甲基氯化锡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三甲基氯化锡中毒"为检索关键词,对1996-2016年期间发表的三甲基氯化锡中毒事故进行系统检索与分析.结果 近20年期刊发表的关于三甲基氯化锡中毒事故共30起,中毒患者共1203例,死亡10例.中毒方式主要是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其中职业中毒26起,事故主要发生于从事塑料行业的职工,有明确的三甲基氯化锡接触史;生活性中毒4起;食入性中毒方式的中毒人数最多,共1002例,职业性中毒201例;中毒人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结论 三甲基氯化锡中毒危害严重,生产中应积极防治三甲基氯化锡中毒.  相似文献   

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及抢救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抢救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曾应用解毒剂、复能剂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的10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毒程度为轻度55例、中度25例、重度中毒患者20例。结果经治疗后轻中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有10例死亡,抢救总成功率为90%。重度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要争分夺秒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重度中毒患者更要加倍重视,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其病情加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的最终确诊为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0例,另选取同时期内急性CO中毒患者1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分析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HMGB1水平变化及与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期血浆HMGB1水平为(14.23±10.32)ng/m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7.93±4.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CO中毒迟发性脑病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HMGBl水平与HDS以及ADL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r=0.610;r=0.605;r=0.607;r=0.610,P<0.05)。结论HMGBl参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炎症反应前过程,且与HDS以及ADL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池市食物中毒情况,掌握河池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为制订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河池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池市10年来食物中毒共发生114起,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以第三季度最多,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致病因子以微生物为多。结论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基层疾控机构食物中毒调查能力,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为本地区制定儿童急性中毒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儿童各年龄发育阶段作为分组依据,统计软件归纳整理急性中毒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中毒种类、中毒地点、中毒原因及途径、居住环境、发病季节,中毒发生后至入院的时间、院前急救、治疗转归等信息,一般资料分布采用构成比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特点。  结果  在427例急性中毒患儿中,男童234例(54.8%),女童193例(45.2%);婴儿期急性中毒6例(1.4%),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共369例(86.4%),学龄期以上共52例(12.2%);农村地区患儿共286例(67.0%),中毒种类前3位依次为农药112例(39.2%)、药物80例(28.0%)、杀鼠剂中毒63例(22.0%);城市患儿共141例(33.0%),中毒种类前3位为药物76例(53.9%)、生活化学品20例(14.2%)、农药16例(11.3%);中毒地点于家中411例(96.3%);发病季节上,春夏季节发病249例(58.3%);急性中毒患儿中98.1%经过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  结论  本地区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期、学龄前期儿童最为多见,经消化道误服药物、农药、杀鼠剂在本地区患儿中最为突出,应在春夏季节加强农村基层毒物管理及监护人安全宣教,以减少儿童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中青年昏迷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方法对160例急诊中青年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青年昏迷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各种外源性中毒共75例(占46.9%),其中酒精中毒44例,一氧化碳中毒5例,镇静剂中毒7例,海洛因中毒6例,农药中毒13例;其次为严重创伤32例(占20.0%),急性脑血管意外24例(占15.0%,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5例),癫痫4例(占2.5%),糖尿病及低血糖昏迷10例(占6.3%),肝昏迷2例及尿毒症5例(占4.4%),溺水6例及电击伤2例(共占5.0%);好转128例,死亡32例,其中严重创伤死亡12例(占37.5%),脑血管意外死亡7例(占21.9%),中毒死亡6例(占18.8%),溺水及电击伤死亡6例(占18.8%),尿毒症死亡1例(占3.1%)。结论急诊昏迷患者,早期明确病因诊断,及时针对病因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中毒的相关性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时期意外伤害的发生提出措施。【方法】针对本院PICU2010年全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中毒患儿93例病例进行分析、归纳儿童中毒的相关因素。【结果】在中毒的患儿中,男57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3.9±0.3)岁。药物中毒52例,毒物中毒41例。尽管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毒情况其差异没有显著性,不同季节儿童中毒情况其差异没有显著性,但1-4岁的中毒患儿共有46例,占总人数的49.5%,提示此年龄段为儿童中毒意外发生的高发年龄,且不同季节发生的中毒事件性质有着较大差别,不同地区发生中毒的性质亦有所不同。【结论】近年来,我国儿童的急性中毒呈上升趋势,并对儿童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外,随社会的发展,小儿中毒的种类也随之发生改变;随年龄的增长,小儿中毒的发生率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A one-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the poisoning cases admitted in the emergency wing of Guru Nanak Dev Hospital attached to Government Medical College, Amritsa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0-5-1997 to 9-5-1998. Out of 10,664 admitt emergencies, 3.19% were poisoning cases.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nearly 3:1. Majority (45.59%) of the victims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21-30 years, 69.12% were married and 51.47% belonged to urban area.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61.47% cases were conscious, 26.17% were partially conscious and 12.36% were unconscious. Majority (76.47%) of the victims committed suicide, in 20.88% cases manner of death was accident and homicide was reported in 1.76% cases. Commones poison was aluminium phosphide (38.23%) followed by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17.64%). The study observed increasing trend of suicide by aluminium phosphide and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whereas other poisons for committing suicide were less commonly used.  相似文献   

20.
蔺桂芳 《吉林医学》2004,25(5):19-20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中毒病人应用血液灌流 (HP)治疗的监测和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同时 ,实施HP治疗 ,治疗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监护措施。结果 :30例行血液灌流 35次 ,其中 5例治疗 2次 ,抢救成功 2 3例 ,占 76 6 7% ;死亡 7例 ,占 2 3 33% ,无 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重要有效手段 ,治疗过程中恰当的监护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有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