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参数的参考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抽样人群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和分析,研究中国正常人CVHI的参考价值范围。方法:在进行中风预防干预前瞻性研究的同时,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华东、华南等六大行政区,26个城市筛选了无脑卒中病史和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正常对照者14480名(3-92岁),进行CVHI指标检测。将检测结果按照年龄、性别、地区和左右侧检测部位分组,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单侧95%参考值范围。结果:10对检测指标的95%参考值范围的分布特点是: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最大值(Vmax)、最小值(Vmin)、平均值(Vmean)的下限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脑血管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CP)等指标的上限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血流量(Qmean)和压力差(DP)无明显的年龄升降趋势;男性的Qmean、Vmax的下限和RV、DR、CP、DP的上限高于女性,而WV和Zcv的上限低于女性;左侧的Qmean、Vmean、Vmax、Vmin上限和WV、Zcv、CP的下限高于右侧,而RV、DR和DP的上限低于右侧;不同地区间各指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年龄、性别和左右检测部位CVHI检测指标的单侧95%参考值范围有明显差异,参考值范围应分组计算。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与脑卒中风险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和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东北、华北等六大行政区 35岁及以上的队列人群 2 5 355人 ,进行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 ,同时进行CVHI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积分。随访 7年中共发生脑卒中患者 2 2 8例 ,以脑卒中的发病作为观察终点 ,按危险因素暴露和CVHI积分分组 ,计算暴露与否发病的相对危险度 (RR)及其可信区间 (CI) ,并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饮酒史、吸烟史、CVHI积分 <75分的RR值分别为 3 .2 3(2 .48~ 4 .2 0 )、2 .53(1 .92~ 3 .33)、2 .38(1 .55~ 3 .64)、1 .32(1 .0 2~ 1 .72 )、1 .82 (1 .37~ 2 .41 )、1 .62 (1 .2 5~ 2 .1 1 )、1 .48(1 .0 7~ 2 .0 4 )、1 .76(1 .34~ 2 .31 )和 7.30(5 .43~ 9.80 )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被筛选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分别为 :CVHI积分异常、脑卒中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病史、年龄和性别 ;CVHI积分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 ,脑卒中的风险随着CVHI的积分降低而显著上升 ;协同作用分析显示 ,当CVHI积分 <75分和高血压合并出现时 ,脑卒中的RR值为 1 2 .55 ,表现  相似文献   

3.
使用CV-300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对417例40岁以上人员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DI)检测,结果显示:(1)本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异常,主要表现在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参数(Qmean、Vmean、Vmax、Vmin)的速度减慢,占异常者的41%;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参数(wv,2CV)的增大占22%;反映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的参数(DR)异常的占19%;反映颅内血管闭锁状态参数(CP、DP)功能异常的占8%。97%的CVDI异常者为多项参数异常。(2)本组高血压124人,占总人数的29.74%,CVDI均异常(3)身体质量指数(BMI)>24的有197人,其中178人CVDI异常,高血压124人中(BMI)>24的有78人。(4)CV-DI正常与否,与职业,吸烟,饮酒,高脂血症,中风家族史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从正常人至脑卒中发病前后不同时期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东北、华北等地区 35岁及以上 2 5 355例脑血管病研究队列人群 ,5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选自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CVHI检测为基线调查或脑卒中发病 1周内的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正常人群、高危人群、脑卒中前超高危个体以及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等 5组。比较分析各组人群的CVHI变化规律。结果 上述 5组人群的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 (Vmin)均值依次为 1 1 .39± 3 .2 7、9.66± 3 .1 8、6 .71± 3 .30、4 .1 3± 1 .2 7、6 .78± 3 .0 9;平均血流速度 (Vmean)和最大血流速度 (Vmax)为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 ;而外周阻力 (RV)依次为 62 .35± 2 1 .1 1、82 .32± 31 .1 6、1 2 2 .72± 52 .73、1 37.46± 49.56、1 1 5 .89± 55 .51 ,特性阻抗 (Zcv)、脉搏波波速 (WV)、动态阻力 (DR)和临界压 (CP)等指标为依次升高的趋势。 5组CVHI积分的异常 (<75分 )发生率分别为 1 3 .3 %、34 .7%、74.1 %、1 0 0 %和 66 .7%。结论 从正常人到脑卒中高危人群及脑卒中发病的不同临床阶段 ,脑血管血流速度呈现下降趋势 ,外周阻力等指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超重与肥胖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重或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病的易感性 ,尤其是脑卒中。超重和肥胖不仅使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增加 ,而且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 ,我们对超重或肥胖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D)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东北等地区 1 994年间开始建立的≥ 35岁的 2 5 355例 (男 1 3 2 59例、女 1 2 0 96例 )卒中队列研究人群 ,平均年龄 (54 7± 1 0 7)岁 (35~ 98岁 ) ,随访过程中发生卒中患者 2 2 8例 ;CVHD和体重指数 (BMI)为基线调查结果 (体重 /身高2 ) ,BMI<2 4 …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筛检试验评价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指标及最佳截断点。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北等地区35岁及以上的人群20333例,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时全部接受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并对诸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积分。检测随访目标人群卒中发病,随访4年共发生确诊卒中患者168例,以随访中临床卒中发生为金标准,用筛检试验方法评价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积分的预警效能及最佳截断点。结果 经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最佳积分值截断点应为75分以下。以75分为截断点,脑血液动力学检测后4年内预警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7.50%,67.70%,67.86%,2.21%,99.85%,2.71,0.18和0.55,其中预警脑血栓的敏感度和阳性预告值高于预警脑出血,在具有危险因素暴露的卒中高危人群中,阳性预告值是普通人群的2-3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临床检测积分值的变异系数为4.03%,两名医师临床检测积分值判定的符合率为97.62%,Kappa值为0.94。结论 血液动力学检测对卒中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其中脑血栓的预警效果优于脑出血。最佳分值截断点为75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和分析干预前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变化,为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南汇区三墩、万祥、书院3镇的35岁以上人群36 972例,筛选出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易感人群6 170人为目标.基线调查时进行CVHI检测,CVHI积分值70分以下的高危个体分别给予一般干预(一般干预组)和在一般干预基础上加脑安胶囊进行重点干预(重点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均有CVHI检测结果且积分值在70分以下的999例干预对象进行干预前后CVHI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一般干预组干预前后的CVHI平均积分值分别为49.7±18.8和73.4±26.6,干预后积分升高47.7%;重点干预组干预前后的CVHI平均积分分别为41,3±19.8和71.1±26.1,干预后积分升高72.2%.各干预组CVHI单项指标中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速度(Vmax)在干预后均显著升高;脉搏波波速(WV)、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及动态阻力(DR)干预后均显著降低.重点干预组多数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一般干预组.结论干预后CVHI总积分增高、各单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重点干预组效果优于一般干预组.干预措施能使脑血管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镇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基线数据,为完善以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异常作为高危人群筛检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按二阶段随机抽样原则选择某镇派出所登记的3个村≥40岁居民1857人作为样本人群,开展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和CVHI检测。[结果]派出所登记≥40岁人口数为2287人,实际调查1857人,应答率为81.2%。该调查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调查对象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存在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有33.7%的调查对象有相关疾病的家族史。上述人群CVHI的评分平均值<75分,达异常。CVHI评分在≥40岁各年龄组,均呈现随年龄而降低的趋势;高血压患者CVHI评分显著低于非高血压患者,不同BMI组间CVHI评分随着BMI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结论]某镇≥40岁的人群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病家族史等诸多脑卒中的危险因素,CVHI评分与年龄、血压、BMI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人群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 (CVHI)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东北等地区 3 5岁及以上的人群 2 53 55例 ,在基线调查时检测CVHI ,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 ,分析和描述CVHI在非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前和脑卒中患者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血管最大、最小值、平均血流速度和CVHI积分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和动态阻力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男性的最大血流速度、外周阻力、临界压高于女性 ,脉搏波波速低于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非脑卒中组的总积分、最小血流速度和外周阻力分别为95.0、10 .2 3和 75.8,脑卒中发病前检测组为 51.2 5、6.71和 12 2 .72 ,脑卒中患者组为 55.0、6.78和115.89,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 ,三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VHI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 ,脑卒中发病前后CVHI的主要检测指标出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项目名称 :卒中预警和预防策略研究起止时间 :1994~ 2 0 0 1年大众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是脑卒中的一级预防策略 ,但对于医疗资源尚不丰富的我国 ,科学的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在现阶段能获得更好的成本效果。高危人群预防策略的效果取决于敏感而特异的筛检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便于在人群中实施并能够准确识别人群中卒中高危个体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干预措施除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外目前未见有其他突破性进展。本课题组 1994年开始在国家“八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和军队有关基金的资助下 ,…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史与脑血管功能积分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史与血压水平,探讨高血压病与脑血管功能积分的关系。方法 以队列人群中基线调查的高血压病史、血压水平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值为基础数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8512例为研究对象,以统一的方法计算脑血管功能积分,以年龄、高血压病年数和血压水平进行分组,比较高血压病患病与否、不同患病年数及不同血压水平等不同组间脑血管功能积分值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段高血压病组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降低幅度为13.3分。在有高血压病史前5年内,随着患病年数增加,脑血管功能积分显著下降。随着血压水平上升,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呈明显下降趋势,当收缩压上升至140mm Hg或舒张压上升至95mm Hg时,脑血管功能积分低于75分。结论 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患病年数及血压水平与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均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差异和变化特征。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南汇区3个镇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现患调查,并进行CVHI检测,对检测指标进行统一积分,以1:3的比例根据年龄和性别在人群中选择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人群CVHI各检测指标和总积分的差异。结果:糖尿病人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总积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人(P<0.01),而脉搏波波速(WV),外周阻力9RV)、特异性阻抗(Zcv)、动态阻力9DR)和临界压水平(CP)等指标则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各单项检测指标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指标分别为DR、RV、Vmin、WV和Zcv。结论:糖尿病人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存在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总积分和最小血流速度下降,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和动态阻力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脑血流灌注成像在评价脑血管搭桥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接受脑血管搭桥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前后的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灌注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解手术前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以探讨CT脑血流灌注成像在评价脑血管搭桥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对本组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灌注值进行比较发现搭桥术后狭窄血管供血区的rTTP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而rCBF、rCBV在搭桥术前、术后则无明显变化(t=0.38、0.11,P均﹥0.05)。对本组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灌注值进行比较发现搭桥术后狭窄血管非供血区的rCBF、rCBV、rTTP值与搭桥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t=1.83、1.12、1.71,P均﹥0.05)。结论 CTP方法可成为脑血管搭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监测方法,尤其其中rTTP可作为反映血管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LI组)、脑梗死(CI)患者(CI组)共309例,分析三组ICVD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构成、年龄、性别以及CAS斑块性质与位置的关系。结果(1)CI组颈动脉超声检出的CAS远较TIA组高(P〈0.05),但三组患者CAS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三组ICVD患者CAS检出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LI组、CI组与年龄的关系较TIA组更为密切(P〈0.05)。超声检出CAS患者的硬化程度与年龄无相关性。(3)ICVD患者颈动脉硬斑检出率(93.34%)明显高于软斑和混合斑检出率(7.66%)。颈动脉分叉处(BIF)斑块总数及硬斑数也明显高于其他位置(P均〈0.05)。(4)性别与CAS无明显相关性。但60—69岁年龄段女性患者CAS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P〈0.05)。结论(1)CI组CAS检出率高于TIA组。(2)ICVD患者CAS检出率有年龄特征性,但CAS程度与年龄无相关性。(3)ICVD患者CAS斑块以硬斑为主,BIF是斑块高发部位。(4)总体上ICVD患者CAS检出率无性别差异,但60~69岁年龄段女性ICVD患者CAS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价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资料 ,收集四川省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 ,运用系统评价数据库软件 (ReviewManager 4 .1.1)进行Meta分析 ,将各研究的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的比值比 (OR)、相对危险度 (RR)进行合并 ,以合并的OR(RR)值为基础 ,运用统计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结果 以 5岁为一个年龄组 ,建立了 35~ 6 9岁分性别的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被动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饮酒、高脂饮食、喝奶、口服避孕药、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的定量评价标准 (危险分数转换表 )。无这些危险因素 (体育锻炼、喝奶除外 )者其危险分数均≤ 1.0 0 ,而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其危险分数均 >1.0 0 ,且危险分数随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危险分数转换表是计算脑血管病存在死亡危险的基础 ,后者可预测个体在未来 10年发生脑血管病死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芬太尼组、高剂量芬太尼组和低剂量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复合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复合组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1μg/kg,泵注时间10 min;低剂量芬太尼组和高剂量芬太尼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麻醉诱导时,低剂量芬太尼组和复合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高剂量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余用药相同.记录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 min (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将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T0~T3)SBP、DBP、HR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为各参数的波动值:△SBP、△DBP、△HR.记录诱导期间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复合组△SBP、△DBP、△HR[(26.9±14.8) mm Hg(1 mm Hg =0.133 kPa)、(10.7±8.9) mm Hg、(12.5±4.3)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40.4±15.6) mm Hg、(20.3±9.4) mm Hg、(30.1±15.0)次/min](P< 0.05),高剂量芬太尼组△SBP、△HR [(29.8±16.8) mm Hg、(19.5±7.4)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P<0.05),复合组△HR低于高剂量芬太尼组(P<0.05).麻醉诱导期三组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高剂量芬太尼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低剂量芬太尼组[30%(6/20)比5%(1/20),P=0.032].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既能够良好抑制插管反应,又不会导致插管后血压严重下降,达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标,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脑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治疗组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给予对照组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以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19±1.80),与对照组的(7.62±2.83)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搭桥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年龄变化规律与血管老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80医院、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个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进行无创伤脑血流动力学检查。按年龄、性别分组,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平均流速、最小流速、脉搏波波速、外周阻力等指标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共计29 931人,年龄范围20~94岁。男女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异常率(<75分)分别为23.4%和21.2%,平均值分别为(82.18±23.65)和(84.33±2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平均脑血流速度、最小脑血流速度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脉搏波波速、外周阻力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述指标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和65岁年龄组是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幅度加大的拐点,>65岁各年龄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持续大幅度降低。结论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与增龄密切相关,步入中年和老年,脑血管功能下降的幅度加大,>65岁脑血管功能持续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