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士懋教授乌梅丸应用点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梅丸乃《伤寒论》厥阴篇主方,自古至今,历代医家多用于治蛔厥。吾师李士懋教授究其组成,研其机理,拓宽其应用范围,治疗多种疾病,每多效验。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组成。乌梅乃方中主药,用醋浸则更益其酸,味酸...  相似文献   

2.
李士懋应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李士懋教授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治疗的28例亚健康状态患者的情况,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2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临床各项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3.
扈有芹认为中医诊治冠心病不应囿于活血化瘀等西医思维,强调胸痹心痛发病病因"不止于心,亦不离于心,五脏六腑皆可作胸痹心痛",肝寒、肝热等肝经病变也可引发胸痛,此为母子相传。临证时坚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在准确把握病机基础上,将乌梅丸的应用拓展至冠心病。笔者将扈有芹应用乌梅丸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依据、证候要点、加减应用及典型案例等加以阐述,以期对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樊遂明 《光明中医》2009,24(8):1579-1579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经寒热错杂蛔厥症方剂,具有温脏补虚驱蛔之功.但并非杀虫而设,清柯琴云:"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之法……岂只吐蛔一症耶.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运用乌梅丸经验常熟市城建开发总公司卫生所(215500)孙渭萍关键词叶天士,乌梅丸1制方要义清代温热病大师叶天士对仲景方深有研究。他不但师仲景之学,且能在临床实践中独抒己见,发扬仲景制方之长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今就其《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运用经...  相似文献   

6.
李士懋运用乌梅丸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鹏 《中医杂志》2007,48(5):401-402
李士懋(1936~),男,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辨证中遵从中医理论以脉诊为中心,以脉解症,以脉解舌;辨证首分虚实,虚实之要在于脉之沉取有力无力;崇尚经方,尽量避免中西药混用干扰;倡温病本质为郁热,传变唯气分血分,治疗大法为精、透、滋。近5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系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并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肝居于胁,其经脉络胆,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心包为心之外围,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可达于下焦,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这样则上焦清和,下焦温暖,以促进肝脏机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病邪侵及厥阴,则肝失条达,心包亦受影响,病情较为复杂。邪从寒化,可见巅顶痛,干…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9)
刘文华主任跟师顾植山教授多年,叹服乌梅丸之妙用之余,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乌梅丸应用经验,认为只要符合“下利”“四肢厥冷”“定时发作”“苔根腻、脉弱”等即可应用乌梅丸,疗效奇佳,笔者将具体论治体会分享至同仁。  相似文献   

9.
阐述胡镜清对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和加减用药的规律,将其应用乌梅丸的独特见解和临床新用进行了总结。胡镜清研究员借鉴仲景乌梅丸的寒热并用法,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灵活选用更切合临床的药物加减,用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和郁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经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异病同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发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14-51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方由乌梅、干姜、细辛、川连、桂枝、川椒、人参、附片、当归、黄柏组成,主治蛔厥、久利之证。从乌梅丸的用药、立法来看,乌梅丸不仅可治蛔厥、久痢之证,还可治寒热错杂、正虚邪实之证。兹浅谈临床体会如下。1 胃脘痛李某,女,42岁。1991年5月11日初诊。主诉:近10个月来胃脘部疼痛隐隐,时轻时重,痛时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嗳气吞酸,脘腹胀满,食后加剧。形冷畏寒,日轻夜重,口渴喜热饮。经某医院胃镜诊为慢性胃炎。用西药后效果不显,改求中医治疗。刻诊:神疲乏力,舌苔黄白相间,微腻,脉沉弦。证属寒热互结,肝气不和,胃失和…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丸及其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 ,惜多囿于驱蛔、下利 ,乃小视其用。乌梅丸对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故探讨寒热并用之偶方乌梅丸及其所主病证 ,十分必要。1 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证病机的认识《伤寒论》厥阴一篇 ,病理深遂 ,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 ,历代医家皆喜研习 ,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1 .1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 ,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 ,治疗蛔厥确有良效 ,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 ,则失之局限。陈元犀曰 :“此为厥阴之总方 ,注家第谓蛔…  相似文献   

12.
何赛萍 《中医教育》2003,22(2):74-7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352条,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羠厥也。羠厥者,其人当吐羠。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羠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羠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羠。羠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方剂学教材一直将乌梅丸列入驱虫剂,但综观全方无一味驱虫药,而其组方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配伍特点,当属和法范畴,应列入和解剂。以下围绕乌梅丸的组方配伍特点作一讨论,以求对乌梅丸的进一步认识。1乌梅丸方义的综合认识乌梅丸虽编排于…  相似文献   

13.
14.
刍议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主治蛔厥及久利。后世方书均将此方列为“驱虫剂”,然历代医家验证,本方并不纯是驱虫之方,而是用来调整厥阴之寒热错杂证候的,为治厥阴病主方。清·柯韵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方由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制附子、当归、桂枝、干姜、蜀椒、细辛等药组成。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古今方剂专著都视乌梅丸为治虫痛的主方,因而把它列为“杀虫剂”或“驱虫剂”。这与张仲景的立方本意和临床实际都是不相符的。正如清代柯韶伯在论述乌梅丸立方大意时指出:“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  相似文献   

16.
冯鑫 《中医药导报》2003,9(7):11-12
作者介绍了李赛美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和更年期综合征的两则验案 ,阐述了李教授谨守乌梅丸所治厥阴病机 ,灵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陈跃琳  张正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33-1634
笔者通过临床应用乌梅丸或加减治疗痛经和肠痈两例病案,均取得满意疗效,从而体会到该方不仅为厥阴病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之本证方,亦因其组方立法严谨、寒热并行、配伍合理、加减化裁灵活,若能谨守病机,领会酸收息风之妙用,则可变通其法,得以广而用之。  相似文献   

18.
<正> 乌梅丸的治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作用,历代均有记载。仲景明言,乌梅丸不仅用治蛔厥,“又主久利”。由于仲景列该方于《伤寒论》厥阴病篇、蛔厥条下,加之其寒热并施,方中既有苦寒清热的黄  相似文献   

19.
乌梅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云春 《新中医》2004,36(4):67-6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具有寒温并用、安蛔止痛的功效,主治蛔厥证。笔者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发热、痢疾、胃脘痛等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新用     
安得辉  郑春叶 《新中医》2005,37(3):80-80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花椒组成,系厥阴病主方。主治蛔厥证属于寒热错杂而正气虚弱者。乌梅丸具有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苦通降,酸苦通泄之效,并非只为蛔厥、久利而设。笔者临床应用,凡见寒热错杂,正气亏虚各种病证皆可选用。兹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