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景英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3(11):2376-2376
我院自1986~1999年共收治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PACS)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及全草。前些时候因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被停用后,不少人对鱼腥草能否口服药用和食用心存疑虑。事实上鱼腥草是可以继续口服药用和食用的,它不仅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而且也是一种味道鲜美的佳蔬。 相似文献
5.
6.
利用ISSR标记分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标记对70份鱼腥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所有引物扩增产物均具多态性,22个ISSR引物共得到352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16条DNA片段。其中,92.3%的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4~58条DNA片段,平均可扩增出14.8条多态性片段,峨眉蕺菜与蕺菜中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相似程度最高,其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值达0.618。蕺菜中,除染色体数目为54的细胞型外,其余细胞型的类间GS值几乎均是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最小。栽培蕺菜类群遗传多样性略高于野生类群。聚类分析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所有材料共划分为8类。根据ISSR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主要同染色体数目有关,也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据此认为,鱼腥草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ISSR标记可作为构建鱼腥草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之一。鱼腥草药材道地性与环境因素有关,但更大程度上由其遗传因素所决定。本文中还讨论了蕺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 相似文献
7.
8.
鱼腥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是临床应用极其广泛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常以黄酮或槲皮甙作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但不能反映药材中其它成分的情况,难于真正控制其质量.鉴于植物药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而其活性成分常常不甚明确的情况下,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是评价植物药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1、2].本文应用RP-HPLC方法对鱼腥草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0版《中国药典》中鱼腥草的入药部位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腥草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常用中药 ,2 0 0 0版《中国药典》 部中规定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 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1 ] ,可见本品的药用部位只限于地上部分。对此 ,笔者从本品的生态特征中各个部位所占整个植株的比重所含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等三个方面来对本品的药用部位提出异议 ,以供商榷。1 生态特征从生态特征来看 ,本品根部只占整个植株的 5 %~ 7% ,地下茎和地上茎约占整个植株的 70 %~ 85 % ,叶与花穗约占整个植株的 8%~ 2 5 %。2 有效成分从有效成分来看 ,本品全草含挥发油 ,油中…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采用ICP-MS测定鱼腥草不同生长期各部位重金属镉、铅富集量,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鱼腥草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10月鱼腥草生长期内各部位样品,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各部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鱼腥草地下茎中镉、铅均在10月富集量最低;地上茎中镉在10月份富集量最低,7月份次之,其铅在7月富集量最低,10月次之;叶中镉在10月份富集量最低,7月份次之,其铅在7月富集量最低,10月次之。结论从安全性、有效性、产量综合考虑,建议7月(果期)、10月(倒苗前)作为鱼腥草药用部位最佳采收期,地下茎宜在10月割取地上部位后采收。 相似文献
13.
鱼腥草素泡腾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腥草素泡腾片的研制上海练塘中药厂(201711)徐海霖,叶永坚三白草科蕺菜属蕺菜HouttuyniacarclataThunb,又名鱼腥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肺炎,支气管炎以及炎症痈肿等病鱼腥草受贮存时间的影响,疗效差异很大,故目前已由合成鱼腥... 相似文献
14.
15.
Tween-80对鱼腥草注射液及鱼腥草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对鱼腥草挥发油和鱼腥草注射液的影响.方法:重点针对醛基化合物和新生成的物质.从不同产地药材、不同贮存温度、不同贮存时间的角度,对鱼腥草挥发油、鱼腥草注射液、吐温80与鱼腥草挥发油的混合溶液进行1H-NMR的测定和谱图比较.结果:4个产地鱼腥草的挥发油均存在3个醛基的1H-NMR单峰,但在与吐温80混合后这些醛基峰基本消失,并在δ8.30处出现了新的1H-NMR峰.鱼腥草注射液在醛基吸收区域未见明显的1H-NMR峰,但在δ8.30处有微弱的1H-NMR峰,该δ 8.30峰在鱼腥草注射液于40℃恒温放置1到3个月后峰面积显著升高;结论:吐温80会使鱼腥草挥发油中的醛基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并生成新的物质,鱼腥草注射液中含有微量的该新物质,并在40℃放置1个月后该新物质的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全草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鱼腥草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sterculin A(3),stigmast-4-ene-3β,6β-diol(4),stigmast-4-en-6β-ol-3-one(5),stigmasterol(6),3,5-didecanoyl-4-nonyl-1,4-dihydropyridine(7),十七烷酸(8),二十三烷酸(9)。结论:化合物1-5和8,9均为首次从三白草科植物中分得的成分,化合物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18.
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五批鱼腥草注射液进行了两年的留样观察,筛选出的最佳生产工艺是药液pH值调至7左右,加抗氧剂NaHSO_3,螯合剂EDTA-Na_2和通氮气。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腥草始栽于《名医别录》,《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无毒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广泛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症的治疗。现代临床对鱼腥草的研究更深入.新的剂型应运而生,同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相传,在春秋时期,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才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以报亡国之仇。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食,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