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前助听器的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听力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的耳聋患者可使用气导式助听器来重新获得声音。虽然目前气导助听器的适应症不断在扩大,但仍不能满足各种耳聋患者的需求。当外耳道至中耳的鼓膜-听骨链系统受到损伤或合并有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外中耳畸形和病理原因导致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腮腺炎或听神经瘤导致的单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等,依靠气导式助听器均无法获得满意的听觉补偿[1]。而无法使用气导助听器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通过骨导增益来获得良好的听觉效果,此时骨导助听装置是此类患者获得听觉补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1历史起源 听力障碍病因众多,听力损伤程度不同,治疗手段各有千秋,听力改善效果不一。尽管科学家发明了各种新技术,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改善听力,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无效、严重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单侧聋(singlesidedeafness,SSD)等患者,目前尚无理想的临床治疗手段(包括传统气导助听器、听力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多种植入式听力装置已批准用于传导性、混和性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本文介绍满足不同耳聋患者需求的骨锚式助听器 ,中耳植入术 ,耳蜗植入术和听觉脑干植入术以及其适应症 ,禁忌症 ,听力评估参数与耳聋康复方法的选择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用助听器帮助重听和耳聋患者恢复实用听力已受到很大重视,但对感觉神经性聋患者来说,采用通常的听力检测和选配助听器仍有不少问题。因此,在选配助听器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测(听阈、不适阈、舒适域、听反射阈等)以了解其残余听力的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采用传统的听力计和声阻抗计对48例17~58岁、病程0.5~30年的患者的75耳感觉神经性聋进行上述项目检测,并以15例21~35岁的健康人耳作对照。方法是,刺激信号采用纯音频率500、1000、2000和3000Hz,先分别测出可听阈、舒适域的下界和上界及不适阈。再用阻抗计  相似文献   

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530例单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骨导听力损失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耳蜗的损害.530例患者均未接受过耳科手术治疗,对侧耳为正常耳(作对照耳),其中男328例,女202例;年龄10~56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50年,平均20.19年.所有病例均采用Mad-sen—OB 822纯音测听仪在隔声室对患耳和正常耳进行听力测试,并对骨导听阈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影响骨导听力的因素做相关分析.所有患者中有334例(63.01%)发生骨导听力损害.0.5~4 kHz每个频率的骨导听力均有损失,主要损害在2~4 kHz的骨导听力损害程度与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导致耳蜗损害,并以蜗底损害为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77例(10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和20例(40耳)无耳部疾患的青壮年进行骨导听力测试,其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组、胆脂瘤-骨疡型组骨导听阈均值t检验明显高于无耳部疾患的青壮年组(P<0.001);但单纯型组、胆脂瘤-骨疡型组骨导听阈均值比较除1000Hz外,其余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10年以下组、11年以上组骨导听阈均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骨导听阈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121耳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比较患耳之骨导听力改变。结果表明:所有病例术后骨导听阈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手术范围及复杂程度的增加,骨导听阈升高显著,0.25-4kHz平均听阈升高数值,在鼓膜修补组(I组)、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Ⅱ组)和电钻下联合进路胆脂瘤清除+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Ⅲ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三组间平均骨导听阈升高大于15dB者所占比例依次有所升高,其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Ⅰ、Ⅱ组骨导听阈升高无频率差异,Ⅲ级导听阈升高各频率不均衡,以4kHz骨导听阈的升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镫骨术后听力尤其是骨导听力改善情况,比较分析镫骨手术不同术式及长短期手术效果,为临床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耳硬化症行镫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共56耳,重点关注听力情况。术后6周~6个月和术后1年复查听力。结果 术前气导阈值(56.2±11.1)dB,骨导阈值(22.2±7.9)dB,骨气导差(34.0±8.9)dB;术后气导阈值(33.1±10.9)dB,骨导阈值(19.9±8.3)dB,骨气导差(13.2±7.9)dB。23例(41.1%)术后骨气导差≤10 dB,45例(80.4%)骨气导差≤20 dB。术后0.5、1和2 kHz频率的骨导阈值分别下降了1.0、3.1和3.9 dB,而4 kHz频率的骨导阈值提高了0.6 dB。1和2 kHz频率的术后听力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t 1 kHz=2.536,t 2 kHz=2.666,P 均<0.05)。结论 镫骨手术可明显改善耳硬化症患者1和2 kHz频率的骨导阈值,缩小骨气导差。不同镫骨手术技术对于改善术后听力无明显区别,术后长期听力可以获得较好保持。  相似文献   

9.
美尼尔氏病的耳聋有波动性变化的特点,尤其在早期,常呈低频下降及不规则的波动变化。美尼尔氏病的缓解期亦可出现听力波动。病变进展时听力损失呈平坦曲线,言语识别力下降明显,听力波动较少。遇此情况就不存在全部缓解。美尼尔氏病除了听力损伤以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  相似文献   

1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影响的临床观察吉云薇通过对67例(7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力下降进行临床观察,就有关骨导听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和检测方法1.1测试对象对照组:任意选择20~40岁无耳疾的青壮年20人(40耳),自觉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发生缓慢进行的老化过程。研究发现增龄性的言语感知能力下降与外周听功能改变、认知能力减退、中枢听处理改变有关[1]。本文通过对480耳的常频纯音听力测试,仅从骨导听阈变化观察听力增龄性改变的起始阶段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听力障碍是我国常见残疾之一,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听力障碍患者共2780万。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听力障碍,目前临床上已研究、开发、应用了多种技术以提高听力。气导助听器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听力下降,但对于外耳、中耳感染者及不愿配戴者并不适宜;听力重建手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规方法,但不乏手术失败、听力改善效果不佳者;  相似文献   

13.
正常听力成人骨导听性稳态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①通过正常听力成人乳突和耳后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测试信号行为阈值的测试,研究骨振器位置与反应阈的关系并建立该信号骨导的正常听力级;②通过单频及多频刺激方式骨导ASSR的反应幅值及阈值的比较,研究刺激方式对骨导ASSR的影响。方法ASSR测试信号为0.5、1、2、4kHz短音(0.5kHz的上升/下降时间为4ms,1、2和4kHz为2ms,无平台),其重复速率分别为77、87、93、101Hz,经B71骨振器给出。将正常听力成人分为两组,实验1组(30人),分别记录0.5、1、2、4kHz ASSR测试信号在乳突、耳后的骨导行为阈值;实验2组(12人),分别采用单、多频刺激方式,记录其0.5、1、2、4kHz的反应阈以及刺激强度为50dBnHL时的反应幅值。结果①骨振器位于乳突与耳后的骨导行为阈值无显著性差异,0.5、1、2、4kHz的骨导行为反应阈分别为62.6&#177;4.8、47.1&#177;4.8、46.8&#177;6.2、32.4&#177;5.1dB re:1μN(ppe),取该反应阈的均值作为本研究所使用信号的骨导正常听力级,记作0dBnHL;②在刺激强度为50dBnHI。时,不同刺激方式间反应幅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单、多频刺激方式间骨导ASS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1、2、4kHz阈值分别为96.7&#177;9.7、70.3&#177;11.6、60.6&#177;7.4、52.8&#177;7.2dBr e:1μN(ppe),各频率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骨振器位于乳突与耳后对行为阈值没有显著性影响;②在刺激强度为50dB nHL时,单、多频刺激方式的反应幅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单、多频刺激方式下,骨导ASS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颅内压力可经耳蜗导水管和内耳道的筛板传人外淋巴间隙。过去认为,耳蜗导水管由一障膜所关闭,近来研究发现有时并无这种障膜存在。婴儿和成人的耳蜗导水管大小形状也不尽相同。作者推测,某些成人可能有婴儿型的耳蜗导水管持续存在,使颅压变化更易传人鼓阶。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导和骨导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导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导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导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177;7.4)dBnHL和(6.19&#177;4.98)dB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177;4.76)dBnHL和(5.60&#177;5.07)dBnHL。30dB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导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闭锁组气、骨导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导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相似文献   

16.
65岁以上人群中有1/3存在着与老化有关的听力问题,而目前对听力损害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了解得不多。“听力损害”或“听力损失”为听觉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变坏,“听力丧失”指因听觉功能的变化引起对语言和环境声音的感受出现障碍。而“听力障碍”指对日常生活造成妨碍的听力变化。作者对178名年龄65岁以上病人作了听力学和有关功能方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61耳)合并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术后0.5、1、2、4kHz骨导听力的变化及其与病程、是否合并胆脂瘤、术式、是否行听骨链重建的关系。结果61耳术前骨导平均听力在4kHz处损害最为严重,术后4个频率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以2kHz处最为显著,术后骨导改善阳性(4个频率无一频率骨导听力下降,且有至少二个频率的骨导听力提高10dB以上)有32耳,阳性率为52.5%。病程长短及是否伴有胆脂瘤与术后骨导听力改善与否无明显相关。行听骨链重建的病例骨导听力提高明显优于未行听骨链重建病例。未行乳突切开的鼓室成形术和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骨导改善较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明显。结论伴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鼓室成形术后部分患者骨导听力可以提高,其术后听力改善程度与病程长短及是否伴有胆脂瘤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镫骨手术对耳硬化症病人高频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Rosen开始用镫骨撼动术治疗耳硬化症,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后术式不断改进,目前通常采用镫骨底板钻孔活塞植入术。术后80%~90%以上的患者效果显著,气骨导间距减小或消失。但是,耳硬化症患者术后骨导听力下降的原因仍是争论的焦点,部分学者认为耳硬化症镫骨术后高频(>4000Hz)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能与年龄所致的老年性聋有关,与相应年龄组正常人相比其骨导下降无差异,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镫骨手术创伤或耳硬化症病灶侵及耳蜗所致。为研究镫骨手术对高频听力的影响,回顾分析从1985~1996年耳硬化症患者中筛选的38例患者40耳…  相似文献   

19.
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径路或各级神经元受损,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称感音性或神经性聋。临床上用常规测听法未能将两者区分时可合称感音神经性聋。单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profound unilatera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单侧蜗神经发育不良致单侧耳聋患者采用骨导助听器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9名2022年9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骨导助听器验配患儿的14耳资料,其中6名患儿为先天性小耳畸形,3名为单侧蜗神经发育不良致感音神经性耳聋。验配助听器前后分别进行声场纯音测听、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父母版(speech,spatial,and other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 for parents,SSQ-P)问卷评估。使用STATSTM 2.0统计软件分析患儿验配前后的听阈和父母问卷得分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在验配骨导助听器前后的听阈均呈显著差异,小耳畸形组(P<0.05),单侧耳聋组(P=0.005)。两组间验配后听阈无显著差异(P=0.47)。SSQ-P父母问卷得分在短期验配后均有改善。单侧耳聋组验配后的空间听觉能力问卷得分改善弱于小耳畸形组。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单侧蜗神经发育不良致单侧耳聋患儿均能从骨导助听器验配中获益,其中单侧耳聋患儿的获益低于小耳畸形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