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因素的分析,了解影响因素并在操作中避免这些因素,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期提高临床工作的检测质量。要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ELISA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1],而实验室标本测定的结果应忠实于其实际水平,若因为标本处理方式欠妥而对实际测定结果造成误差,则会误导临床诊疗[2].  相似文献   

3.
王青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40-140
通过对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因素的分析,了解影响因素并在操作中避免这些因素,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ELISA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潘义勤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54-1155
保证检验质量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加强沟通合理选项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前题 医师的合理选项是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前提.由于各种疾病有其不同的病因,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有其不同的病理表现,临床医师必须对实验方法学原理、临床诊断意义及干扰实验的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有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是指利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把各种实验工作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达到所要求的质量,保证实验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方法。质量控制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质量第一,事先控制,凭客观数据说话,实事求是。医学实验的质量控制是指在从事医学实验的工作中,为保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内部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可比性的有力保障。在男科实验室中,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男科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实验依据。因影响精液常规检查的因素很多,所以如何保证精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有力进行就成为实验室一直在研究和力求达到的目标。本文主要从精液分析自标本采集到检查报告发出的整个过程及实验室管理措施方面,阐述保障精液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层预防保健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可变因素随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重复性,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检测前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管理、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和标本运送等,对实验过程的监测、以及实验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质控物和实验结束后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等。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可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仪器的安全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FAB分型的不足,通过各种抗体的特异性表达以及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的特点,以及流式细胞术的实验室要求不高,深受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但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必须对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应制定好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和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方面、仪器校正、维护、保养的每天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以及发放结果的质量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和联系,减少误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赢得临床和患者的信赖与认可.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准确规范采集和处理标本,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V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操作过程.通过对HIV实验室室内质控图的分析,找到影响质控结果的因素.方法酶联免疫法(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质控血清检测结果均落在质控图中±2SD范围内).结论实验室室室内质量控制的完善,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建立好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使实验的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临床检验学的发展,检验项目越来越繁多,加强检验项目的 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检验专业广受关注的问题.临床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阶段可分为分析前阶段、分析中阶段、分析后阶段,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均至关重要.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需重视检验科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的重要性;分析中阶段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分析后阶段质量控制需完善报告单签发制度和紧急报告制度.完善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除了靠检验科室的保证外,同时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通常判断一个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多数人都认为是实验室分析的结果,这很不全面,实际上实验室分析在质量保证中只起到了一半的作用,检验质量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护士则能够控制分析前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生化检验工作中,如何保证检验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是检验科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质量控的方法、措施和步骤,强调要将全程质量控制的思想贯穿工作始终,通过实施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才是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比、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质量控制是指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必须的各种措施.为了保证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除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1] 立起合格的初筛实验室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地按此体系运行.  相似文献   

17.
郝莉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72-2673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过程。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终止;分析中质量控制,指接受标本开始至检测结果出来;分析后质量控制,是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再确认,保证合格报告发出,与临床医生合理的分析、解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前提,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资料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1],患者标本不合格,那么检验科是做不出反映患者真实病情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宋鸿泰 《当代医学》2008,14(20):45-46
目的为了输血安全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公信力,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方法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结论试验前质量控制是安全输血的第一要素。正确地规范化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是试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试验结果可信性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输血安全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公信力,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方法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结论试验前质量控制是安全输血的第一要素。正确地规范化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是试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试验结果可信性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谢志雄  张阳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97-2598
<正>检验结果审核作为分析后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检验人员工作中只注重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审核重视不够,当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合的情况时,不认真查找原因,想当然认为室内质控在控,结果必定"正确",给临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