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谷氨酰胺酶活性不同的两种门冬酰胺酶(L-AS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L-ASP耐药)和RS4;11 (L-ASP敏感)的细胞毒性,探讨门冬酰胺酶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对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 (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野生型门冬酰胺酶(WT)和低谷氨酰胺酶活性的突变型门冬酰胺酶(MT)。(2)用CCK-8试剂盒检测WT和MT对Jukat细胞和RS4;11细胞的增殖毒性。(3)绘制WT和MT作用下Jurkat细胞的生长曲线。(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T和M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与WT相比,MT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和门冬酰胺酶活性比值明显降低(0.9%±0.1%vs.12.2%±2.8%,P <0.05)。(2) 1.0 IU/mL的WT和MT处理Jurkat细胞48h抑制率分别为(96. 07±1.19)%和(45.60±4.38)%,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WT和MT对RS4;1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27±0.012) IU/L和(0.116±0.014)IU/L,差异无显著性(P=0.331)。(3)生长曲线显示0.1 IU/mL的WT显著抑制Jurkat细胞增殖,0.1 IU/mL的MT不能抑制Jurkat细胞增殖。(4) 1.0 IU/mL的WT和MT处理Jurkat细胞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27±6.89)%和(13.02±3.87)%,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L-ASP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可以增强L-ASP对Jurka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但不能增强L-ASP对RS4;11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出血症(HDN)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反映机体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住院的HDN患儿30例,确诊时采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sysmexCA-1500血凝仪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静脉滴注维生素K1每天3mg,3天后复查以上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20例(66.6%)、颅内出血9例(30.0%)、穿刺部位出血不止7例(23.3%)、脐端渗血6例(20.0%)、消化道出血且合并贫血1例(3.3%)。本组HDN患儿治疗前后PIVKA-Ⅱ、PT、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率(%)比较分别为(93.3比10.0)、(73.3比13.3)、(70.0比33.3)、(83.3比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及FIB治疗前后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IVKA-Ⅱ(ng/ml)、PT(s)、APTT(s)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9.8±2.9)比(45.6±25.0)、(15.2±1.9)比(21.6±4.4)、(46.9±12.5)比(61.3±12.9)、(91.8±14.6)比(52.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和FIB数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N患儿补充维生素K1后,PIVKA-Ⅱ、PT、APT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率及数值均有明显改善,是HDN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而TT和FIB对HDN的诊断和治疗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的机制 ,对1 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用L—Asp治疗前后检测了血浆凝血酶元时间(P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和外周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与用药前比较 ,用药结束后一天的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T仍在正常范围 ;FIB显著降低 ;Plt显著增高 ,但仍在正常范围。用药结束后一周后的PT、APTT、TT已恢复正常 ,但FIB仍低于正常。结果表明 ,L—Asp主要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引起蛋白质成份的凝血因子减少 ,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且对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以及不同体重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为判断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中,纳入170例胎龄28~42周、出生8 h内入院的新生儿,其中男性87例,女性83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极低出生体重组。按是否小于胎龄分为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于生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TT)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早期早产儿组的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晚期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值均<0.05),FIB水平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值均<0.05);晚期早产儿组的APTT、PT水平均高于足月儿组(P值均<0.05),但两组间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极低出生体重组的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低出生体重组及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FIB水平低于低出生体重组及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低出生体重组的APTT、PT水平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但两组间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足月适于胎龄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产儿出血发生率高于足月儿[26.6%(29/109)与8.2%(5/61),χ^2=9.019,P=0.003]。结论新生儿凝血指标有胎龄和体重差异,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新生儿凝血功能越不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门冬酰胺酶 (L as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凝血、抗凝功能影响。方法 对96例ALL患儿测定L asp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抗凝血酶Ⅲ (AT Ⅲ )及蛋白C(PC)。PT及APTT应用血凝分析仪测定 ,血浆AT Ⅲ及PC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L asp治疗后PT延长 18例 ,缩短 2 2例 ;APTT延长 2 1例 ,缩短 17例 ;AT Ⅲ活性降低 5 1例 ,PC活性低 2 0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L asp对ALL患儿凝血及抗凝功能的影响是双向的 ,且导致抗凝功能障碍者比例高于凝血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期间凝血功能检测的必要性及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采用L-Asp治疗的196例ALL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分析应用L-Asp前后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抗凝血酶Ⅲ(AT)及D-二聚体的变化;血凝异常与肝转氨酶及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关系;血凝异常的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血凝和出血倾向的影响。结果①L-Asp应用2次后,两组均有少数患儿出现APTT延长;L-Asp应用4次后,干预组APTT、FIB、及AT异常率分别为11.2%、11.2%和7.5%,而对照组分别为25.8%、43.8%和23.6%。②对照组与干预组在L-Asp应用前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均在正常水平,L-Asp应用6次时,两组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以对照组下降明显。对照组FIB及AT含量与血清蛋白质总量呈高度正相关。③血凝异常的程度与转氨酶升高程度无相关性。④对照组1例出现血凝异常的同时伴有颅内出血。而干预组无1例血栓形成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ALL患儿应用L-Asp后APTT延长,FIB及AT显著下降,而与D-二聚体水平、肝转氨酶升高程度无关,与血清蛋白质水平密切相关。预防性新鲜冰冻血浆可以减少血栓/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出凝血系统的功能改变和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设计,按照小儿/新生儿SIRS新定义将收住ICU的患儿分为SIRS组(24例)、非SIRS组(21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8例).SIRS组按预后再分为死亡组(10例)和生存组(14例),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共10项反映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结果 (1)SIRS组中PT、APTT、TAT、TM、DD、TPA水平均较非SIRS组及对照组升高(P<0.05);AT-Ⅲ、PC水平均较非SIRS组及对照组降低(P<0.05),非SIRS组P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PLT、FBG水平在SIRS组、非SIRS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SIRS患儿中,死亡组与生存组各出凝血指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SIRS患儿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活化、抗凝活性的降低和纤溶系统的活化;(2)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是疾病早期针对性反映患儿凝血系统所处状态的良好指标;(3)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意义尚需大样本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 (AL)出凝血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了 48例初诊AL患儿的血小板 (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 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Fg)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有出血和无出血组 ,PLT均值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3P试验阳性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APTT、TT、PT及Fg异常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急淋组中 ,标危急淋 (SR ALL)同高危急淋 (HR ALL)相比较 ,PLT均值、APTT、TT、3P、Fg的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相比较 ,PT和 3P试验阳性结果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值各为 <0 0 5和 <0 0 1) ) ,而PLT均值、APTT、TT、Fg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 :AL患儿多由PLT减少而表现有出血 ,有、无出血者的PLT均值差异极具显著性。即使临床无典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表现 ,也可出现各种出凝血指标异常。检测PT、APTT、TT、3P、Fg简便易行 ,在儿童AL出凝血诊断上 ,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生早期凝血功能与胎龄的关系,为早产儿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记录451例单胎早产儿围生期高危因素(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自发性早产)及出生后基本情况(日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于出生后2 h内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根据早产儿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109例、中期早产儿组111例、晚期早产儿组231例,分析和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自发性早产等围生期高危因素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组早产儿各凝血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均随胎龄增加呈降低趋势,纤维蛋白原(FIB)则随胎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PT、APTT、FDP、DD与胎龄呈负相关(P0.05),FIB与胎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早期凝血功能主要与胎龄有关,早产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处于不断变化、成熟的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复查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 12 6例 ,在入院后 2 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D 二聚体 (DD)含量和血小板 (PLT)计数。分别以SIRS符合项数及预后、疾病严重程度分组 ,观察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 ,SIRS新生儿中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及病死率明显增高 ,PT、TT、APTT、DD也增高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危重症组PT、TT、APTT、DD与非危重症组比较 ,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机制的活化 ,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 ,病情越重 ,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Hemophilia A is the commonest inherited coagulation defect in human beings, whereas congenital hypofibrinogenemia is a much rarer disease. Occurrence of these two inherited diseases in the same family has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 Younger sibling of a known case of Hemophilia A presented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ly occurring echymotic spots having prolonged PT, APTT, TT and very low absolute fibrinogen level with normal factor VIII level ultimately diagnosed as a case of congenital hypofibrinogenemia.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Glucocorticoids and L-asparaginase (L-ASP)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chemotherapy of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Both cytotoxic drugs are well-known to induce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in hemostasis, especially affecting the inhibitors of coagulation including antithrombin III (AT III), protein C and protein 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prospective study were to analyze the course and degree of the changes of several coagulation proteins during induction therapy of 16 patients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Berlin-Frankfurt-Münster (BFM) ALL protocol 2000. The induction protocol included a 7-day mono-therapy with glucocorticoids followed by 4 weeks with additional vincristine, daunorubicin and E. coli L-ASP (Medac) which was administered at a dosage of 5000 IU/m (2) 8-times at 3-day interval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This analysis is the first to show that 5000 IU/m (2) of the Medac L-ASP leads to a less pronounced decrease of the plasma AT III and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s during induction therapy (after the 5 (th) L-ASP dose), as compared to previous BFM protocols which used the Medac L-ASP in a dosage of 10 000 IU/m (2).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ollowing a mono-therapy with glucocorticoids the AT III, protein C and protein S levels increased while the fibrinogen level decreased. As the D-Dimers remain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during the 3 weeks of L-ASP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a thromboembolic event, we also concluded that despite of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anticoagulant proteins, there might be a balance between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thus the D-Dimers may eventually serve as a helpful indicator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经验、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以期对未来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102例ALL患儿入组。分析超敏反应对疗效的影响,总结凝血功能异常及暂时性高血糖(TH)的应对措施,对L-Asp相关胰腺炎(AAP)病例作简要总结。结果(1)34例(33.3%)出现超敏反应,多数程度较轻且发生于诱导期以后的治疗过程中。(2)PT延长16例(20.3%),APTT延长17例(21.5%),FIB不同程度降低,50例(63.3%)低于1g/L,4例(5.I%)低于0.5g/L。(3)70例(68.6%)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11例(10.8%)诊断TH,其中4例(36.4%)有高血糖家族史。(4)4例(3.9%)发生AAP,1例再次应用L-Asp后未出现AAP。结论(1)超敏反应组和无超敏反应组的预计5年OS和EFS差异无显著性。(2)L-Asp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凝血功能改变原则上在无严重合并症时可不行预防性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3)高年龄组(≥6岁)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发生TH的可能性更大。(4)AAP发生后48 h内症状缓解、淀粉酶和脂肪酶低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及影像学未提示假性囊肿或坏死者可尝试再次应用L-Asp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CPB)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在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0×104 U/kg。选择肝素化前、CPB结束后1 h、6 h、24 h共4个时间点,检测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PT在CPB结束后 1 h(18.7±0.7 s vs 15.5±0.5 s)及6 h(17.5±0.6 s vs 15.0±0.6 s)显著延长;APTT在CPB结束后6 h(38.7±3.1 s vs 35.3±3.1 s)及24 h(34.2±3.0 s vs 31.1±2.6 s)显著延长(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引起患儿CPB术后PT及APTT延长,影响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改变及相关因素,指导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检测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一病房2004年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3例病人的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免疫分型、临床指标及诱导治疗早期(2周内)并发症,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结果有30例(47.6%)病人化疗前有凝血指标改变:1、与临床出血表现、血小板减少无明显关系(P>0.05),2、与白细胞增多、肾脏浸润、谷草转氨酶/尿酸升高无明显关系(P>0.05)、与组织肿瘤负荷大、乳酸脱氢酶上升有明显关系(P<0.05);与免疫分型T细胞型有明显关系;与危险度无明显关系(P>0.05)。3、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异常与诱导化疗2周内出现的与DIC发生倾向有明显关系(P<0.01),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可有凝血指标改变,1、临床出血表现、血小板数量并不能反映、替代凝血指标改变,2、发生凝血指标改变的高危因素可能有高肿瘤负荷、高LDH、T细胞型白血病,3、凝血指标的改变提示了诱导化疗2周内DIC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重视其变化,积极纠正,是减少临床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疗程和常规疗程(短疗程)消炎痛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方法设计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体重≥1250g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随机分为短疗程组(对照组)[0.2mg/(kg.次),确诊后即刻、12、36h各用1次]和长疗程组(试验组)[0.15mg/(kg.次),确诊后即刻、12、36、48h各用1次]。在治疗前后监测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评估临床症状和心脏彩超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为动脉导管的关闭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一个疗程消炎痛治疗后试验组动脉导管关闭率高于对照组(75.0%比64.3%,RR1.17,95%CI0.823~1.654),少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比32.0%,RR0.22,95%CI0.053~0.938)。两组患儿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在消炎痛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80ng/L比295ng/L,P〈0.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疗程消炎痛治疗早产儿PDA的疗效与短疗程相当,且降低了少尿的发生率,并未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在应用消炎痛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2008年中国小儿血液病协作组制定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疗建议CCLG-ALL 08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08方案治疗儿童ALL的相关毒副作用。方法 114例新诊断的ALL患儿采用CCLG-ALL 08方案诊治,分为诱导缓解(VDLD)、早期强化(CAM)、巩固治疗、延迟强化(DIa & DIb)和维持治疗5部分,采用CTCAE v4.0评估药物相关毒副作用。结果 毒副作用主要见于VDLD方案,以肝功能损害(87.7%)、口腔溃疡(20.2%)、高血糖(20.2%)、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21.1%)、纤维蛋白原降低(34.2%)为主,其重度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7%、0、1.3%、0.8%、2.7%。L-ASP过敏发生率在延迟强化DIa方案(28.0%)显著高于VDLD方案(7.9%),其中15例换用培门冬酶后未再发生过敏反应。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降低;无骨坏死和肌病发生;无脏器功能衰竭发生;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CCLG-ALL 08方案药物相关毒副作用常见于VDLD方案,毒副作用轻微且可逆,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提示此方案治疗儿童ALL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化疗期间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的概率及高危因素,以及药物性高血糖与药物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2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共收治594例ALL患儿,以2005年5月1日为分界线,之前的197例ALL初治患儿和43例复发再治患儿应用XH-99方案;之后的354例患儿按儿童ALL-05方案进行化疗。在应用L-ASP联合化疗期间检测空腹血糖,对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患儿采取暂缓L-ASP化疗,减少激素剂量,以及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措施。结果共12例患儿发生药物相关性高血糖,发生率为2.02%;发生高血糖患儿与未发生高血糖患儿比较,中位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岁对5.0岁,P<0.01)。两种治疗方案患儿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2例药物性高血糖患儿经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未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患儿中发生药物相关性胰腺炎2例。结论 ALL患儿采用L-ASP联合化疗期间,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率约2%,年龄是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重要因素,药物性高血糖可控制。[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15-417]  相似文献   

19.
2岁5个月男孩,反复鼻衄,凝血功能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提示APTT纠正试验为即刻不能纠正,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凝血酶原活性低,诊断为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予激素、丙种球蛋白、维生素K1治疗后病情好转,随访至今已6个月,未再出现鼻衄,凝血酶原活性恢复正常,狼疮抗凝物检测仍为阳性。该病较罕见,临床上有出血症状伴凝血功能异常者,建议积极完善APTT纠正试验、狼疮抗凝物、凝血因子稀释试验等检查,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从而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M分型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R带或C带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EL-AML1、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 在160例儿童ALL中,76例为L1型,73例为L2型,5例为L3型,6例不能分类。在核型分析的151例中,75例(49.7%)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包括超二倍体16例,假二倍体12例,亚二倍体26例,染色体易位21例。后者包括t(4;11)7例,t(9;22)6例,其他少见易位8例。进行过免疫表型分析的128例中,64例(50%)为B系表达,38例(29.7%)为T系表达,14例(10.9%)为T、B混合表达,6例为B系、髓系混合表达,3例为T系、髓系混合表达,其他3例。套式RT-PCR检测到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11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2例。125例ALL患儿分别接受DO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或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其中116例(92.85)获得完全缓解(CR)。CR达2年以上者16例,1年以上者28例,6个月以上者17例。结论 MICM分型由于能反映ALL的本质,因而比FAB分型更精确、完善,并且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ALL患儿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