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T,B超,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采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本文回顾分析了99例梗阻性黄疸的CT、B超及ERCP三种方法检查结果并作比较,着重讨论B超,CT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优点。1资料与方法笔者收集了1991年~1998年有手术病理结果的梗阻性黄疸对例,其中6例肝癌参照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作研究会制定标准诊断,以上病例均做CT及B超检查,其中78例低位梗阻的患者行ERCP检查。本组病例男67例,女32例。年龄20-82岁,平均56.7岁。采用美国GE·MaxⅡ型全身CT机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范围从隔项至肾静脉,层…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王增华,姜淑梅,鹿瑶,王宏1资料与方法1985年至今我们应用ALOKASSD-256和GERT-2600型线阵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诊断梗阻性黄疸63例(肝外胆道高位梗阻18例,低位梗阻45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是...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B超诊断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B超诊断再分析聂光辉,汪志光1资料和方法本组388例患者均为我院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住院手术患者,经随访证实,其中男216例,女17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3岁,最后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348例,胆总管蛔虫24例,胰头癌12例...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附20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医学影像技术中,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虽然有CT,MRI等,但与之比较,B超对肝内外胆管扩张的敏感度更高,且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准确率高,是黄疽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方法。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是我院自1993年以来部分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刀例,女136例,年龄26~82岁。采用AIDKASSD620630型,EUB-4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SMHz,患者均禁食吕小时以上,取仰卧位,右前斜位等多个切面扫直。2结果明总管梗阻lot例。其中结石111例,胆总管(壶腹)癌18例,胰头癌18例,胆总管蛔虫13例,胆总…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9~72岁,平均55.8岁。其中胰头炎3例,胆管炎5例,胆总管结石17例,胰头癌9例,胆管癌7例,壶腹癌3例,肝转移癌4例,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CE1600i型全身CT机,层距10mm,层厚10mm,重点部位用5mm薄层扫描。扫描前空腹口服15%泛影葡胺500~1000ml。临床怀疑胆道结石者口服水500~1000ml。所有病人均平扫后增强扫描。2 结果2.1 CT表现 梗阻性黄疸的共同CT表现为梗阻部位以上胆管不同程度扩张。CT术前正确诊断病因37例,占881%。慢性胰头炎3例,CT术前诊断2例。表现为胰头限局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是多种疾病所致的一种征象,临床上鉴别梗阻性黄疸有一定的困难,CT检查是鉴别梗阻性黄疸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外科手术治疗及治疗方案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收集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2年10月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梗阻性黄疸4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B型超声仪检查梗阻性黄疸,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及其邻近组织结构,有助于对梗阻部位及梗阻病因的鉴别与诊断。现对我院近年来经B超检查并由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20例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声像图表现以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B超,PTC对梗阻性黄疸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疽均为肝内外胆管内病变、结石及肝外组织压迫所致的胆道梗阻引起,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疼痛,黄疽进行性加深,皮肤搔痒,血清胆红素增高等。本文选择的病例为无痛性梗阻性黄疽,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做B超检查和PTC检查。本文依据其检查结果并对照手术记录和手术诊断着重对两种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工资料及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间以梗阻性黄疽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以渐进性黄值为主诉,或伴随腹部隐痛或皮肤搔痒等症状。共计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58岁。所…  相似文献   

10.
B超,ERCP,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B超、ERCP、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0例梗阻性黄疸的B超、ERCP、CT检查对比分析,讨论各检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果:B超检查对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低;CT检查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比ERCP低;ERCP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病因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优于B超和CT检查,特别是对发生在胆管下段梗阻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并可通过直视及活检确诊乳头癌。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将其作为筛选病例的首选方法;B超检查难以确诊的则选用CT、ERCP检查,其中以ERCP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为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黄疸临床较为常见。CT、B超广泛应用于诊断梗阻性黄疸,尤其是CT检查能够显示胆管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和原因。现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26例梗阻性黄疸病例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26例梗阻性黄疸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6~78岁。胰腺癌42例,胰腺炎7例,胆管癌18例,胆管息肉1例,胆囊癌1例,胆管结石38例,胆管炎症6例,胆道蛔虫病2例,壶腹癌6例,外科术后狭窄2例,肝癌3例。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附4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的良恶性鉴别以及CT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着重对肝内胆管扩张的不同表现与良恶性梗阻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在40例梗阻性黄疸中,28例为良性梗阻,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扩张者26例,占92.8%;12例为恶性梗阻,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扩张率占100%。结论:“枯树枝”与“指套样”胆扩张虽然不是鉴别良有恶性梗阻的特异现象,但是结合B超、临床以及化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提高诊断符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B超、PTC及螺旋CT三者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合理应用,使用程序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1年7月~2004年12月间收活的7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使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诊断过程及结果。结果全组均先采用B超检查,了解梗阻的位置、程度及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对其中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者32例进一步采用PTC检查均成功,明确病因者30例、占93.8%。对胆管扩张不明显者46例行螺旋CT检查,明确病因者44例,占95.7%。全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3.6%(73/78)。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应先常规使用B超后,根据梗阻情况及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进一步选用PTC或螺旋CT检查,可有效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超声和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和CT诊断梗阻黄疸的价值。方法 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超声检查76例,CT检查57例,梗阻部分为三段;上段为肝门处胆囊水平以上的肝内外胆管,中段为胰腺以上的胆总管,下段为胰周围的胆管。将超声、CT对梗阻部位及病罟的诊断分别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数据的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超声、CT对梗阻部位诊断蜷伏铉分别为90.8%、91.2%,对结石及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  相似文献   

15.
影像学对明确引起梗阻性黄疸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间住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69例,对其中术前影像学资料均具备的19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根据B超和CT容易鉴别,但对其准确定位与病因诊断常感困难,本文对梗阻性黄疸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与B超、CT进行对比,探讨ERCP对其定位与病因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男性55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6岁。 本组81例中具有腹痛者59例,发热34例,黄疸81例。腹痛、黄疸、发热同时具备者25例,黄疸伴发热34例,黄疸伴腹痛59例,单纯黄疸22例。胆红素定量35~680μmol/L,平均250.4μmol/L。  相似文献   

18.
B超诊断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总胆管梗阻性黄疽的B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的296例总胆管梗阻性黄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B超检出率92%(273/296),诊断准确率88%(261/296)。结论:B超诊断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aphy,ERCP),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或择期)行内镜治疗。结果:69例行ERCP,67例成功,成功率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6例,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18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总管癌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失败的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26例,2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一次成功,1例需2次取石.亦成功;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18例).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2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总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硬化性胆管炎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5例、逆行胆道感染1例,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梗阻性黄疸的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黄介飞  孟宪镛 《新医学》1991,22(3):120-121
一般实验室检查①血清胆红素增高,常>85.5微摩/升,甚至可>513微摩/升。尤其是结合胆红素增高。测定并计算1分钟胆红素和总胆红索的比值,对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溶血性黄疸时1分钟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时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