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各部位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门诊宫腔镜下观察异常子宫出血须行诊刮及部分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宫腔内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各部位内膜增生情况不同;ER、P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宫底>子宫体部>子宫角部>宫颈峡部;ER、PR在子宫腔内各部位分布情况的不同具有相关性.结论 对于宫底部高ER、PR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或子宫内膜热球剥脱术(uterine balloon thermablate,UBT).术中谨慎并彻底地处理宫底与双侧宫角部的子宫内膜组织,破坏其内膜的结构,避免复发和恶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型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方法 门诊宫腔镜下观察需行诊刮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病理切片,HE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ER、PR分布不同,单纯增生病变部位ER、PR含量高于正子宫内膜组织部位。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不同;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宫腔镜下观察并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的患者40例,同时取同一患者非息肉部位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切片,HE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良性息肉增生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两组,符合条件的病例2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VEGF、MVD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息肉增生组ER、PR、VEGF、MVD含量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结论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增生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的ER、PR、VEGF、MVD含量不同,VEGF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每组各40例,对两组治愈率、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异常绝经后阴道流血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寻找其致病原因,以指导临床救治的实践工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阴道异常流血患者94例,从宫颈外口插入镜头,依次观察宫颈管、子宫前后壁、宫底、宫角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对异常部化行定位活检、诊刮,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无明显异常,行诊刮术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有异常,则镜下定点取活检。对于有明确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结果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萎缩性子宫内膜炎,然后依次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增殖以及宫内节育器。结论宫腔镜技术在阴道异常流血中,可以准确诊断,完全可以在老年妇女中推广应用,但应注意选用尽量细小的宫腔镜,缩短手术时间以免心脑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76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在宫腔镜下行电切术治疗,参考组采用扩宫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患者机体损伤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96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治疗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刮宫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成功率100%,与对照组为9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子宫异常出血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8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16例。所有病例术前1个月及术后3个月服用妇康片7.5mg/d。随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子宫黏膜下肌瘤总有效率92.10%(36/38),子宫内膜息肉总有效率84.61%(22/26),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总有效率93.75%(15/16)。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等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复发少。  相似文献   

9.
刘伟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628-3629
目的:探讨使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26例患者中行子宫肌瘤电切术31例(24.6%),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28例(22.2%),行子宫内膜电切术27例(21.4%),行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30例(23.8%),行子宫肌瘤电切术加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0例(7.9%)。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5%;平均手术时间(21.5±1.1)min,平均出血量(38.7±3.1)mL,术后患者满意度达92.6%。随访结果显示,126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对各类子宫异常出血疾病均有良好疗效,手术时间短,创口微小。治疗过程中进行妥善的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压力,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配合度,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雌、雄激素受体(ER、PR)和M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表达,探讨三者在子宫内膜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ER、PR和MMP-1的表达。研究组:84例EMS的异位内膜和44例在位内膜;对照组:32例子宫肌瘤者正常子宫内膜。结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P〈0.01、P〈0.05),而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在位内膜组织ER、PR表达却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结论ER、PR和MMP-1在异位内膜和EMS在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有无差异。方法门诊宫腔镜下观察需行诊断性刮宫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取其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单纯型增生和增生期子宫内膜2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VEGF、MVD含量,采用Leica 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VEGF、MVD含量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结论患者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的VEGF、MVD含量不同,VEGF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多发、单发肌瘤与周围正常肌层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46例子宫单发肌瘤、50例子宫多发肌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肌层组织的ER、PR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于其周围正常肌层。子宫多发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于单发肌瘤。结论子宫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对子宫单发、多发肌瘤患者,应用激素类药物或抑制剂时不能统一用量,治疗时尽量减慢或抑制子宫肌瘤生长,从而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3.
罗秀清  罗胜勇 《安徽医药》2018,39(12):1487-148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整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妇科诊治的168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宫腔镜检查与术后诊刮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不同年龄段疾病特点。结果 除外宫内节育器异常,160例AUB患者的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8.13%,优于超声诊断总符合率(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和剖宫产子宫切口缺陷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17%和100.00%。不同年龄段AUB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囊腺样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直接精准的诊断方法,优于阴道超声检查,对AUB诊治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AU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18例检查中,确诊IUD形态异常13例,占5.96%;位置异常37例,占16.97%;子宫腔异常63例,占28.90%;子宫内膜病变113例,占51.83%。B超、宫腔镜、病理检查总符合率分别为49.61%、69.88%、91.56%(P<0.005)。结论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与IUD形态、大小、位置、宫腔形态及内膜变化有关。对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具有直观、创伤少、准确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并进行了B超、电子官腔镜检查的86例病例。结果B超报告子宫内膜正常者42例,宫腔镜诊断宫内膜息肉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小息肉2例,病理报告与宫腔镜诊断相符。B超发现异常情况44例,经宫腔镜检查活检、诊刮的病理报告异常的有32例,宫腔镜对诊断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较高分别达100%、83.33%、100%,宫腔镜诊断宫内膜增生、宫内膜萎缩的准确性分别达61.9%、50%。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漏诊率为0,腹部结合阴道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0.6%,漏诊率9.3%。结论宫腔镜检查只有结合B超并与定位组织活检、诊刮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贺丰杰  李小宁  张倩  白俊 《天津医药》2012,40(8):793-795
目的:探讨凋膜止崩液官腔靶向给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雌性大鼠48只,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实验小剂量组和实验大剂量组,建立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增生症模型.凋膜止崩液官腔内给药后3d处死,留取子宫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ERα及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ER、ERα、ERβ的表达高于空白组,实验大、小剂量组ER、ERα、ERβ的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大剂量组ER、ERα和ERβ水平低于实验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凋膜止崩液通过下调ER、ERα及ERβ阻断了雌激素发挥效应的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的持续性增生从而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  相似文献   

17.
阴道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阴道B超、宫腔镜联合组织病理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的64例患者,对其进行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阴道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现率为34.4%(22/64);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病变发现率为96.9%(62/64);组织病理学异常发现率为98.4%(63/64)。结论宫腔镜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检查只有与阴道B超、组织病理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宫腔镜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个体治疗的实用价值。方法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排除与剖宫产手术无关的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等的异常子宫出血58例患者,收入院进行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结果58例患者中子宫出血主要原因:①剖宫产切口憩室并憩室腔积血34例;②剖宫产切口息肉12例;③剖宫产瘢痕妊娠5例;④剖宫产切口处血管异常4例;⑤子宫下段缝线残留3例。结论宫腔镜可以作为剖宫产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个体治疗的首选,在直视下有利于正确判断出血病因,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包括子宫腺肌症3例,子宫肌瘤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采用射频热凝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均行必要的检验,并诊刮送病理排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直径<5 cm,多发肌瘤和腺肌症患者子宫<孕2.5个月。治疗时间3~5 min,治疗后在院观察48~72 h,并预防感染。治疗后1、3、6和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 1例单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和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无效,经再次射频治疗后治愈;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和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无效后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他患者,保留部分子宫内膜者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全部凝固者达到人为绝经,患者不再有月经来潮。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能迅速控制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对移植肾脏无不良影响,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预后好、不易复发,而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