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改良Vater壶腹部切除的根治术治疗壶腹周围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壶腹部改良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部周围癌,减少非肿瘤器官切除,提高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95-1998年13例壶腹周围癌行扩大壶腹部切除的根治术的经验,经十二指肠后外侧入路,整块切除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封闭术,胆,胰,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或胆,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 1例经再手术治愈,随访术后半年以上9例,最长生存29个月,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1)该术式符合胰十二指肠解剖关系;(2)按肿瘤治疗原则能达到广泛程度清扫;(3)初行该术式者应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Vater壶腹癌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自1949~1985年三十六年中,35例壶腹部腺癌、2例良性腺瘤的病理特征、外科治疗及术后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37例患者中男26人,女11人.癌肿病人年龄为41~83岁.临床多表现为黄疸、体重下降、腹痛、大便潜血阳性、贫血及厌食等.9例因误诊为胆石症而做了胆囊切除术.多数病人术前做了上消化道内窥镜及ERCP检查,从而使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准确率由1969年前的27%提到73%.但这些检查对于局部淋巴结受侵与否尚不能做出评价.32例(88%)行  相似文献   

3.
对21例不能切除的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中的高龄、体弱、危重患者施行胆道外引流加胃造瘘术,术后将两管体外连接。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6d黄疸消退,胆管炎病情很快得以控制。随访16例,时间为4个月至24个月,最长存活2年。提示对不能切除的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中的危重患者采用胆道外引流加胃造瘘术对于缓解黄疸和胆管炎症状是有效的,同时避免了胆汁长期丢失的后患。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术中胆道内容物细胞学检查来诊断壶腹癌,应用2例结果满意,报告如下。方法剖腹后探查腹腔,证实腹内无明显转移征象后于十二指肠第一部之上方纵行切开扩张的胆总管,吸净胆汁,用胆道刮匙轻轻搔刮胆总管下端,将刮出之内容物收集后送细胞学检查,如发现癌细胞即可明确诊断。我们为2例胰头部肿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术中胆道内容物检查诊断为壶腹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手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7-2006年实施胆道手术逾2000例,43例术后出现黄疸,其中有3例为胆道结石并发壶腹癌,且在初次手术时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壶腹及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 对32例壶腹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Whipple手术。32例中术前因胆道梗阻合并感染行胆囊造瘘引流10例;术中胆囊造瘘引流16例,T管引流4例。多孔硅胶管插入胰管5cm支撑,另一端置空肠引流32例。与同期内未行手术治疗者19例对比。结果 术后胆瘘1例,胰瘘1例,无手术死亡者,全组平均随访5年,1、3、5年生存者分别为31例、17例、11例,5年生存率为3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作者于1979~1990年对55例因肿瘤不能切除而作胰腺胆道手术的病人,进行再次手术探查。其中38例是胰腺癌,17例壶腹周围癌,壶腹周围癌指壶腹部、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肿瘤。55%的病例是近三年的病人。原手术包括胆管旁路(43%)、胆囊切除术(29%)、胆道及胃转流(15%)、胃十二指肠手术(11%)及胰腺活检(2%)。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胰腺癌平均1~2个月,壶腹周围癌平均2~4个  相似文献   

8.
自上个世纪后半期以来,肝胆胰外科有了很大的进步,我院也先后开展了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内窥镜下鼻胆管引流,围手术期重症监护等,并对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进行有关研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回顾性分析1958-2003年四个时间段我院外科治疗的壶腹周围癌病例,以反映近年来这些新的诊疗技术对壶腹周围癌手术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局部切除治疗壶腹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近来对用局部切除术治疗乏特氏壶腹癌已引起注意。这种肿瘤少见,因此,单独一位临床医生不可能有足够的病例就不同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而作出评价。作者总结了联合王国西北地区的经验以便决定壶腹肿瘤作局部切除术是否是一种满意的处理方法。作者复习了1976~1981年在联合王国西北地区癌症登记处的病例,凡登记为壶腹周围癌或壶腹癌的所有病例均取出进行分析。对恶变或癌部位有可疑者均除外。按术式分三组:1组,局部切除术;2组,胰  相似文献   

11.
鉴于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尚有争论,作者复习了 M D Aderson 医院和肿瘤研究所治疗乏特氏壶腹癌的经验,藉以了解其存活率是否与文献报道的相同和手术治疗方式是否影响其长期存活率。临床材料,作者回顾1952年~1980年间36例男性和20例女性乏特氏壶腹癌患者资料,年龄为31~87岁。  相似文献   

12.
一、胰癌T1:原发肿瘤限于胰腺。 T1a :肿瘤最大径≤ 2cm  T1b :肿瘤 >2cm。T2 :肿瘤直接扩散至十二指肠、胆总管及胰腺周围组织。T3:肿瘤扩散至胃、脾、结肠或邻近血管。N0 :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Nx:局部淋巴结转移不能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或腹膜转移。二、壶腹癌T1:肿瘤位于壶腹。T2 :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壁。T3:肿瘤侵犯胰腺≤ 2cm。T4:肿瘤侵犯胰腺 >2cm或邻近器官。N及M分类同胰癌。胰癌与壶腹癌TNM分类@何振平InternationalUnionAgainstCancer(UICC);Spie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道金属支架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例患者经临床或病理诊断为壶腹周围癌,其中1例经病理学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临床诊断为胰头癌。影像学表现为胰管和胆管均有狭窄,经内镜先在胰管内置入塑料胰管支架,后胆道内置入可膨胀式金属支架,观察支架置放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胆红素、血尿淀粉酶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3例均顺利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及胰管支架,支架置放后总胆红素、血尿淀粉酶均有明显的下降,症状缓解。结论 胆道金属支架联合胰管支架可以解除壶腹周围癌患者的胆、胰管恶性狭窄与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壶腹癌病人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的失败类型,以及“局部失败”高危机的辅佐放疗的初步结果。1981~1990年麻省总医院共为41例壶腹癌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计男17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岁(36~81岁)。12例切除后还加用放疗。各项检查和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转移。局部复发“低危机”病人是指肿瘤局限于壶腹或十二指肠,切缘阴性,组织学分化中度或良好,无淋巴结侵犯。对这类病人不建议术后放疗。相反,肿瘤侵犯胰腺淋巴结,切缘阳性,组织学分化不良,是局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23例壶腹周围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治疗,其中3例行再手术切除,5例剖腹探查术中行射频消融,10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5例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本组壶腹周围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切除率为13%.2例术后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13个月,另1例术后至今6个月仍无瘤生存.20例通过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及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缓解.结论 对于壶腹周围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有助于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对不能手术者,可选择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17.
Vater壶腹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ater壶腹癌是指源于十二指肠乳头、乳头附近的粘膜、壶腹内的粘膜、胰腺大导管口及胆管十指肠壁间间部粘膜上皮的癌肿 ,因其解剖位置特殊 ,发病早期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所以 ,其手术切除率较高 ,总的手术切除率为 76.5 % [1]~ 1 0 0 % [2 ]。 5年生存为 34% [2 ]~ 5 5 % [3 ] ,预后较好。目前 ,胰十二指切除仍是治疗 Vater壶腹癌的最佳方式。近年来 ,随着对 Vater壶腹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对该病在治疗观念及手术方法上亦在发生转变和改进。1 Vater壶腹癌的手术治疗演进过程Halsted于 1 899年首次报道成功地切除了V…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局部切除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对4例壶腹腺癌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实施局部扩大切除术,将部分十二指肠降段,胆胰管远段,局部1cm厚度的胰腺组织连同壶腹周围癌一并切除,关闭十二指肠两断端,将近段空肠分别与胆胰管,胰头断面和十二指肠上部吻合,结果:标本切缘均无癌组织;术后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4-24个月随访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对早期壶腹周围癌能够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同时存在的两种不同组织来源的壶腹周围癌少见,作者收治2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Vater壶腹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ater壶腹癌的效果.方法:对49例Vater壶腹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7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7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64.7%和35.3%.癌肿局部切除组(1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1.5%和30.8%.二者在并发症发生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胆肠内引流术组因病情本身与前二者有不同,故生存时间明显较短.结论:每一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