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钢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10):769-771
对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常规检查难以发现。近年来,应用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联合检测微转移相关指标,提高了乳腺癌微转移的检出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早发现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并利用新辅助化疗手段,对研究其预后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常规检查难以发现。近年来,应用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联合检测微转移相关指标,提高了乳腺癌微转移的检出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早发现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并利用新辅助化疗手段,对研究其预后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美荣  韦成益  单国平  胡卫东 《肿瘤》2007,27(12):977-980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hSTC-1mRNA的表达,判断外周血微转移状况,探讨微转移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外周血中hSTC-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中ER、PR及VEGF的表达。结果:hSTC-1mRNA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3%(28/30),在外周血中的阳性率为37.3%(19/51);17例非肿瘤成年女性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hSTC-1的mRNA。血液中的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相关性(P<0.05),包括: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VEGF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到hSTC-1基因的表达,说明乳腺癌已发生血行微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关;这些因子决定乳腺癌的预后,因此hSTC-1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泌乳素诱导蛋白(PIP)被认为是乳腺癌较特异性的标记物,检测其在乳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对早期发现乳腺癌微转移具有提示意义.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在检测PIP表达时具有敏感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基础研究.联合检测乳腺珠蛋白、细胞角蛋白(CK)19等标记物可有效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的表达,建立取材于外周血早期诊断乳腺癌微转移的方法.方法采集65例乳腺癌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其有核细胞后进行细胞总RNA的抽提,运用巢式RT-PCR技术进行CEA mRNA的检测.结果以巢式RT-PCR终产物出现131 bp带定为阳性.65例乳腺癌患者中,26例CEA 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0.0%;37例乳腺良性疾病者CEA mRNA均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41,P<0.001).结论RT-PCR可以用于临床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CEAmRNA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特异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53例有明确临床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患者和16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总阳性率为28.3%,阳性率随着分期的升高而升高(Ⅰ期12.5%,Ⅱ期22.2%,Ⅲ期44.4%,Ⅳ期44.4%),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3.1%)CEAmRNA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18.7%),但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无一检测到CEAmRNA的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检测对外周血微转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尚无明显证据支持可以指导乳腺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作为标志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的可能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mRNA表达情况,另抽取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6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IPmRNA有21例表达,阳性率为30.4%,对照组中PIP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分期、病理类型、ER、P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PmRNA可能作为标志来检测乳腺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4例乳腺癌患者首先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CK-20 mRNA为阳性表达,给予CE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检测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评价化疗对肿瘤的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后14例(31.8%)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转为阴性,21例(47.7%)表达下降,9例(20.5%)未见明显变化,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化疗疗效临床完全缓解3例(6.8%),部分缓解34例(77.3%),疾病稳定7例(15.9%),无疾病进展病例;CK-20表达下降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相关,r=0.942。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发生,并可作为化疗疗效判定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人乳腺小黏蛋白(hSBEM)在良、恶性乳腺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探讨其作为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67例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以及20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SBEM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分析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和卵巢癌各5例组织中hSBEM的表达情况。结果hSBEM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2.54%(62/67)、87.50%(14/16)及88.05%(59/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BEM在非乳腺癌的其他癌组织中无表达。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SBEM检出率为50.75%(34/67),转移性及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SBEM表达率明显高于局限性乳腺癌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SBEM在健康人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均无表达。hSBEM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h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组织,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出hSBEM提示已有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可作为检测乳腺癌血行微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hMAM mRNA的定量检测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SYBR G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 me QuntitativeRT-PCR,Q-RT-PCR)技术定量检测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mRNA的技术,并应用于检测外周血hMAM mRNA,探讨其诊断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应用自行建立的SYBR Green I Q-RT-PCR检测技术,检测61例乳腺癌、3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6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10例检出hMAM mRNA表达,其癌组织HER-2阳性者占8例,HER-2阴性组未见hMAM mRNA阳性表达。HER-2阳、阴性组间外周血hMAM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HER-2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表达量范围1.98×102~6.21×103,中位数4.0×102,在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均阴性。结论:SYBR GreenI Q-RT-PCR技术可定量检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表达与其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相关。定量检测hMAM mRNA可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外周血hMAM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乳腺珠蛋白(hMAM)检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 lymph node negative breast cancer,ALNNBC)外周血中微转移,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检测62例ALNNBC、6例乳腺良性疾患和6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中hMAM mRNA的表达,并以MDA-MB415细胞为阳性参考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ALNNBC外周血hMAM表达阳性率为32.3%(20/62),乳腺良性疾患组和健康成人女性组全部阴性表达;该方法检测外周血微转移的灵敏度达1/106;C-erbB2基因阳性表达者微转移发生率高(P<0.01),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ER状态、p53表达等与微转移无关(P>0.05);复发转移组较无瘤生存组外周血中微转移率高(P<0.01).结论:hMAM可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ALNNBC微转移与C-erbB2密切相关;外周血微转移可以作为ALNNBC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和CK-19 mRNA的表达,建立取材于外周血早期诊断乳腺癌微转移的方法。方法:65例乳腺癌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其有核细胞后进行细胞总RNA的抽提,运用果式RT-PCR技术进行CEA mRNA和CK-19 mRNA的检测。结果: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4例乳腺癌患者首先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CK-20 mRNA为阳性表达,给予CE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检测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评价化疗对肿瘤的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后14例(31.8%)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转为阴性,21例(47.7%)表达下降,9例(20.5%)未见明显变化,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化疗疗效临床完全缓解3例(6.8%),部分缓解34例(77.3%),疾病稳定7例(15.9%),无疾病进展病例;CK-20表达下降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相关,r=0.942.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发生,并可作为化疗疗效判定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CK19在乳腺癌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CK19与原发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用RT_PCR法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的表达。常规病理检查32例患者的脉管瘤栓状况、分期 ,用Fish精确检验法检验其差异。[结果]CK19与脉管瘤栓形成或软组织浸润具有明显相关性 (P<0.05) ,与分期呈正相关。[结论]采用RT_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具有高灵敏度 ,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乳腺癌血道微转移灵敏 ,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乳腺上皮小黏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乳腺珠蛋白(humanmamma—globin,hMAM)和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4—13—2012-10—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首诊的患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采用巢式PCR技术对47例乳腺癌患者和4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SBEM、hMAM和CK19的mRNA进行检测;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对10例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mRMA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中27例乳腺癌患者的109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SBEM表达率分别为82.98%(39/47)和62.22%(28/45),χ2=5.005,P=0.021;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hMAM表达率分别为65.96%(31/47)和42.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0,P=0.022;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K19表达率分别为89.36%(42/47)和80.00%(3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2,P=0.211。免疫组化CK19在52个转移性淋巴结中强阳性表达,在57个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转移性淋巴结中检出5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灶;hMAM及SBEM在转移性淋巴结中表达比CK19弱,而且阳性细胞染色不均一。结论:SBEM、hMAM和CK19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生物学标志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缺乏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特异性,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微转移有一定临床意义;CK19可用于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微小转移灶。  相似文献   

16.
hMAM RNA 和CEA RNA 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正祥  张敬川 《肿瘤》2004,24(3):273-276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uman ammaglobin(MAM)mRNA和CEA RNA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RNA和CEA 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RNA和CEA 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0.8%、34.6%.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hMAM RNA、CEA RNA表达均为阴性.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MAM RNA、CEA RNA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hMAM mRNA和CD44V6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仑  杨华伟  曹骥  杨南武 《肿瘤》2005,25(6):581-584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oglobin,hMAM)mRNA及CD44V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中hMAM mRNA及CD44V6 mRNA,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和CD44V6 mRNA,同时对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hMAM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MAM-mRNA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2%、96.72%和93.7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检出率为45.90%,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hMAM mRNA在健康人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无表达;CD44V6 mRNA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MAM mRNA相对特异性地表达于乳腺组织,外周血检测出hMAM mRNA提示已有癌细胞进入血流,因此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转移的标志物;而CD44V6 mRNA作为血液中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19 mRNA检测对判断乳腺癌微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110例乳腺癌及4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并比较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差异,以及不同分期及治疗前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者,Ⅲ、Ⅳ期乳腺癌患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后;有淋巴结转移者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CK19 mRNA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发生的远处转移及微转移.  相似文献   

19.
hMAM mRNA和CEA mRNA 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正祥  张敬川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1):1235-1239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MAM mRNA和CEA mRNA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和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0.8%、34.6%.28倒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hMAM mRNA、CEA mRNA表达均为阴性.二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MAM mRNA、CEA mRNA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MUC1和CK7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MUC1和CK7为基因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探讨肿瘤基因标志物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MUC1和CK7mRNA表达。结果:1)检测15例正常人外周血MUC1、CK7mRNA表达,结果无假阳性;将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以1:10^5、1:10^6与正常外周血有核细胞混合,检测MUC1、CK7表达,结果无假阴性。2)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以MUC1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0_3%(11/35);以CK7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5.0%(12/35)。3)35例患者中有4例MUC1、CK7均表达阳性,7例仅MUC1表达阳性,8例仅CK7表达阳性,两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患者有交叉但不重叠。结论:以MUC1、CK7为基因标志物,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可能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及乳腺癌预后中具有意义,多种肿瘤基因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