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糖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及其JNK、AKT信号途径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凋亡的JNK及AKT信号途径作用机制。方法HUVECs细胞分别在生理浓度葡萄糖(5mmol/L) (NG)、高葡萄糖(30mmol/L) (HG)、高糖加JNK特异性阻断剂SP6 00 12 5 (10 μmol/L) (HG +I)条件下培养72h。Hoechst332 5 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V FITC试剂盒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定量;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细胞p JNK、p- c- JUN、p AKT水平。结果高葡萄糖培养72h ,内皮细胞凋亡率为13 .31% ,显著高于对照组5 . 6 9% (P <0 . 0 1)。高糖条件下内皮细胞p JNK、p c JU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 . 0 5 ) ,而p AKT显著降低(P <0 . 0 1)。SP6 0 0 12 5应用后,与高糖组比较p JNK无显著变化、p c JUN含量降低(P <0 .0 5 ) ,而p AKT升高(P <0 . 0 1) ,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被抑制(8. 38% ,P <0 . 0 1)。结论高糖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激活JNK及其下游c- JUN ,而抑制AKT的活化,而JNK活化程度对AKT信号通路可能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大鼠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糖浓度(12、18和25 mmol/L葡萄糖)和不同刺激时间(0、12、24和48 h)对JNK通路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JNK抑制剂SP600125组(25 mmol/L葡萄糖+SP600125 10、20 μmol/L)和高渗组(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培养48 h,应用MTT测定细胞增殖、Weastern blot测定JNK磷酸化水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c-jun基因表达。结果 高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JNK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高糖显著地促进了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0.44±0.02 vs 0.31±0.02, P<0.01),并上调了c-jun的基因表达和PCNA蛋白水平。 SP600125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和JNK通路的激活。结论 JNK信号通路部分地介导了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下, 氯沙坦对CTGF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系膜细胞株(MMCs), 用高糖(25 mmol/L葡萄糖)刺激细胞分别作用24 h、 48 h、 72 h,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ERK1/2的表达.再将细胞分为低糖组(5.6 mmol/L葡萄糖), 山梨醇组(5.6 mmol/L葡萄糖+19.4 mmol/L山梨醇), 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 氯沙坦组(25 mmol/L葡萄糖+10-5 mol/L氯沙坦)以及 ERK抑制剂组(25 mmol/L葡萄糖+ 25 μmol/L PD98059), 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ERK1/2的表达, 72 h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 CTGF mRNA表达量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刺激小鼠系膜细胞后, ERK1/2磷酸化的蛋白表达逐渐增高, 呈现一定时间依赖性.与低糖组相比, 高糖组磷酸化ERK1/2、 CTGF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 而与高糖组相比, 氯沙坦组以及ERK抑制剂组磷酸化ERK1/2的蛋白表达以及CTGF的蛋白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糖组相比, 高糖组CTGF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 而与高糖组相比, 氯沙坦组以及ERK抑制剂组CTGF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 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沙坦可抑制高糖对CTGF的诱导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 MA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肌肽(L-carnosine)对高糖培养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正常和高糖培养细胞72 h,放射免疫法测定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然后分别换不同浓度葡萄糖和L-carnosine培养,测定胰岛素分泌;(2)细胞分为C组(11.1 mmol/L glucose)、H组 (33.3 mmol/L glucose)、H+A组(33.3 mmol/L glucose +1 mmol/L L-carnosine)和H+B(33.3 mmol/L glucose+ 20 mmol/L L-carnosine)组培养72 h,Br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RT-PCR测定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1)高糖组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 20 mmol/L L-carnosine显著增加正常和高糖组胰岛素分泌(P<0.01),且呈正相关(P<0.01);(2)高糖组细胞增殖和凋亡均增加(均P<0.01),但总体数目减少;1 mmol/L L-carnosine使增殖增加,凋亡减少(P<0.01);(3) 高糖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增加,bcl-2 mRNA明显减少(P<0.05);1 mmol/L L-carnosine使前者明显减少(P<0.05),后者明显增加(P<0.01);不同浓度L-carnosine均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结论: 高浓度L-carnosine可单独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的L-carnosine可增加NIT-1细胞增殖并减少高浓度葡萄糖所导致的凋亡。Caspase-3和Bcl-2可能参与了L-carnosine保护NIT-1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苯丙酸诺龙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胰岛细胞的作用,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培养的NIT-1细胞按不同葡萄糖浓度(5.6、11.1、16.7和27.6 mmol/L)分为4组,分别用10μg/mL苯丙酸诺龙处理48 h,之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Western blot检测Nampt和FOXO1蛋白表达和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胰岛素分泌。结果用苯丙酸诺龙处理48 h后,1)低糖条件下细胞G0/G1期阻滞明显改善(P0.01);2)高糖条件下细胞G2/M期阻滞得到缓解(P0.01);3)高糖氧化应激状态下,苯丙酸诺龙促进胰岛细胞Nampt表达(P0.05)和抑制非磷酸化的FOXO1蛋白表达(P0.01),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结论苯丙酸诺龙能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改善胰岛细胞生存状况和促进胰岛素分泌,这些效应可能与促进细胞内Nampt表达和抑制FOXO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高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HMC)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的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主要作用环节。方法:用含有5.5 mmol/L、25 mmol/L葡萄糖和100 nmol/L胰岛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HMC细胞,即为对照组(NG)、高糖组(HG)、胰岛素干预对照组(NI)和胰岛素干预高糖组(HI)。4 h后检测SGK1的表达、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24 h后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HG组、NI组和HI组SGK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G组(P<0.01),高糖主要导致IRS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增高(P<0.01)。胰岛素干预后,HI组IRS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HG组(P<0.05),而IRS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出现部分抑制(P<0.05)。高糖促进CTGF和FN的表达,胰岛素加强高糖此作用。结论:胰岛素和高糖能够通过不同的分子途径促进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SGK1的表达,并最终促进ECM的合成;胰岛素的这种作用与IRS1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B细胞抗原受体(BCR)介导的细胞凋亡,探索其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阐明B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3H掺入法检测细胞生长,应用FACS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nti-IgM刺激引起Daudi细胞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 anti-IgM可导致人B淋巴瘤Daudi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的数量与anti-IgM浓度呈正相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ti-IgM刺激引起Daudi细胞内氨酸蛋白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速度与浓度相关;但随时间的延长,变化状况趋于稳定;在48-72h,许多被激活的,呈现磷酸化的栈氨酸蛋白分子又回复到低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的静止状态,另外,虽然JNK1和ERK2蛋白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但JNK/SAPK的重要下游分子之一,c-Ju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63和73位点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立即长高并维持在高水平状态。结论 anti-IgM刺激激活JNK/SAPK,JNK/SAPK通路可能参与了anti-IgM引起的Daudi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酶受体mGluR5特异性激动剂CHPG对人胚胎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神经球直径测量分析CHPG对人N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ERK,JNK和p38 MAPK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GluR5激动剂CHPG促进人胚胎皮质NSCs增殖;CHPG组与对照组相比,S期与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G1/G0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HPG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5);CHPG组与对照组相比,ERK1/2和JNK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但是p38 MAPKs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mGluR5激动剂CHPG促进人胚胎皮质NSCs增殖,同时伴随着ERK和JNK的磷酸化激活。  相似文献   

9.
背景:间歇性高糖可阻滞胰岛β细胞生长,增加β细胞的凋亡,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对大鼠胰岛素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方法:实验对大鼠胰岛素细胞进行培养,分为正常糖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和间歇性高糖组,分别含葡萄糖5.5,30,30和5.5 mmol/L间歇换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糖对照组相比,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均明显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细胞的生长(P < 0.01),增加大鼠胰岛素细胞的凋亡(P < 0.01),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细胞周期更多滞留在G0/G1期(P < 0.01),能显著减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 < 0.01)。与恒定性高糖组相比,间歇性高糖以上各指标作用均更显著( < 0.01)。结果证实,间歇性高糖能够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yclin D1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弱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衰老Klotho蛋白对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设置PBS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组、33.3 mmol/L葡萄糖组、0.1μmol/L Klotho+33.3 mmol/L葡萄糖组、1μmol/L Klotho+33.3 mmol/L葡萄糖组和10μmol/L Klotho+33.3 mmol/L葡萄糖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同时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33.3 mmol/L葡萄糖能够显著降低HUVECs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中ROS的含量,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的活性,同时降低NO分泌,诱导ET-1、ICAM-1分泌及细胞中NF-κB蛋白的表达(P0.05)。不同浓度Klotho蛋白和33.3 mmol/L高糖同时作用HUVECs时,细胞活力逐渐上升,ROS和MDA含量以及LDH活性逐渐下降,SOD和GSH活性则逐渐上升,同时NO分泌增加,ET-1、ICAM-1分泌及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抗衰老Klotho蛋白能够提升高糖作用下HUVECs的细胞活力,减少高糖诱导的ROS生成及氧化损伤,恢复HUVECs的正常分泌功能,并通过减少NF-κB蛋白表达发挥抗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p38MAPK参与千金藤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千金藤素(CEP)致Sprague-Dawley(SD)乳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信号途径。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千金藤素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观察CEP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测 CEP对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3个主要信号分子c-Ju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 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利用ERK和p38 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验证两种分子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在CEP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1)CEP能够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地抑制心肌细胞的活性。(2)CEP作用于心肌细胞,出现细胞核碎裂现象和caspase-3激活。(3)CEP作用下p38 MAPK和ER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JNK的磷酸化状态未发生显著改变。(4)p38 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显著减轻CEP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不能影响CEP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p38 MAPK参与CEP致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棕榈酸诱导胰岛素瘤细胞MIN6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及其磷酸化在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瘤细胞MIN6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胰岛素瘤细胞MIN6分别在含有不同棕榈酸浓度(0~0.5 mmol/L)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孵育,培养基中加或不加PI3K/PKB的阻断剂LY294002;TUNEL法观察凋亡并计数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MIN6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PKB)及其磷酸化蛋白p-PKB(Ser473)的表达;RT-PCR法检测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MIN6细胞凋亡随着培养基中棕榈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LY294002可增强其凋亡程度;棕榈酸抑制MIN6细胞的PKB在473位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抑制BCL-2mRNA的表达并促进BAXmRNA的表达。结论棕榈酸可能通过抑制PKB磷酸化的激活而诱导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不同浓度尼古丁(Nic)条件下高糖/高脂(HGHL)对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Nic(6×10^-8、6×10^-7、6×10^-6mol/L)2 h后,HGHL(33 mmol/L葡萄糖和500μmol/L棕榈酸酯)培养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3及caspase3的表达及ERK1/2、JNK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细胞凋亡和上清液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HL和尼古丁联合HGHL均显著抑制细胞活力,增加上清液中LDH水平(P<0.001);HGHL及Nic+HGHL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cl-2/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在Nic+HGHL组,ROS水平表达最显著(P<0.001);HGHL能激活MAPK磷酸化,Nic+HGHL组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ROS清除剂(NAC)能显著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01)。结论尼古丁、HGHL能导致H9C2细胞损伤并增加其凋亡,其发生与ROS及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高糖(25 mmol/L葡萄糖)诱导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并观察淫羊藿苷在高糖条件下对Akt T308磷酸化、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膜转位及葡萄糖摄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取,小干扰RNA敲减p38 MAPK的表达。结果:(1)淫羊藿苷改善高糖对胰岛素刺激的Akt T308磷酸化的不利影响,显著升高Akt T308磷酸化水平,具体表现为,以25、50和75μmol/L的淫羊藿苷处理细胞24 h,可见淫羊藿苷以剂量依赖方式提高Akt T308磷酸化(P0.05或P0.01);而以50μmol/L的淫羊藿苷处理细胞12、24和36 h,可见淫羊藿苷以时间依赖方式提高Akt T308磷酸化(P0.05或P0.01)。此外,淫羊藿苷处理(50μmol/L,24 h)显著提高GLUT4在质膜上的表达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P0.01);(2)高糖作用下,淫羊藿苷可显著提高p38 MA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1);(3)高糖作用下,采用特异性抑制剂或基因沉默方法抑制p38 MAPK活性或蛋白表达可显著降低淫羊藿苷对胰岛素刺激的Akt T308磷酸化(P0.01)、GLUT4质膜转位(P0.01)及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淫羊藿苷通过刺激p38 MAPK磷酸化减轻高糖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会损伤胰岛β细胞。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是内源性的硫氧还蛋白(Trx)抑制蛋白。已知高糖刺激可引起TXNIP表达上调,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而游离脂肪酸对TXNIP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软脂酸对TXNI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使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软脂酸充分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使用添加0.5 mmol/L软脂酸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INS-1胰岛细胞24 h,测定细胞TXNIP的表达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可能的调控因子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软脂酸组TXNIP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软脂酸组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软脂酸组的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使用不同的NF-κB抑制剂PDTC和SN50均可阻断软脂酸诱导的TXNIP表达上调。结论: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可通过增加NF-κB磷酸化而上调TXNIP的表达,从而诱导INS-1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间歇性高糖影响胰岛素瘤细胞INS-1细胞周期进程的相关蛋白的作用,了解其干预细胞增殖变化的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糖组,即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RPMI-1640(1640培养液)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组,培养于葡萄糖浓度30 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间歇性高糖组,即每24 h轮换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mmol/L或30.0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培养液含葡糖糖浓度30.0 mmol/L并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间歇性高糖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各组细胞在37℃、体积分数5%CO2条件下培养7 d。细胞增殖活性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糖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26,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12%±3.72%)和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73%±4.04%)的G0/G1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糖组(48.75%±3.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恒定性高糖组(56.54%±3.50%)及间歇性高糖组(65.54%±3.63%)(F=20.05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1±0.02)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3±0.07)cyclin D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46±0.03)无差异,但明显高于恒定性高糖组(0.31±0.02)及间歇性高糖组(0.18±0.03)(F=29.28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1±0.05)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2±0.03)p2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19±0.05)无差异,但明显低于恒定性高糖组(0.40±0.03)及间歇性高糖组(0.51±0.04)(F=40.296,P=0.000)。结论艾塞那肽使在间歇性或恒定性高糖条件下,INS-1细胞周期进程正性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升高,并减少细胞周期抑制性的蛋白p21的表达水平,这一变化可能有利于减轻间歇性及恒定性高糖对INS-1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从而促进了细胞周期进程,增强了INS-1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JNK蛋白与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RHL能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升高;RHL能够激活caspase-3、caspase-7和PARP,并激活磷酸化的JNK表达,磷酸化的JNK表达增加在RHL的诱导凋亡中起主要作用。结论 RHL通过激活JNK-caspase-PARP信号通路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赖氨大黄酸解决了大黄酸不溶于水的问题,有望成为临床肿瘤辅助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高糖培养基培养HAECs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ol/L)的左卡尼汀对HAECs进行处理。以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对HAECs的caspase-3活性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对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及磷酸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高糖培养诱导HAECs产生凋亡并显著抑制细胞活力。高糖培养的HAECs中产生内质网应激,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酶1(IRE1)及活化转录因子6(ATF6)信号通路均被显著激活,能够通过下游caspase-4/3级联瀑布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左卡尼汀能够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HAECs细胞凋亡,使细胞存活率升高,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左卡尼汀可显著降低高糖培养HAECs诱发的内质网应激,通过下调位点1蛋白酶(S1P)及位点2蛋白酶(S2P)表达降低其对ATF6剪切形成的促凋亡因子ATF6 p50的水平;而左卡尼汀并未对PERK及IRE1信号通路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抑制高糖对HAECs凋亡的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的ATF6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193a-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ECs细胞,建立高糖(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 HRECs细胞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anti-miR-NC、ani-miR-193a-3p组、模型+miR-NC组、模型+miR-193a-3p组、模型+LY294002。RT-qPCR检测miR-193a-3p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磷酸化的磷酸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iR-193a-3p、Bcl-2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c-caspase-3、p-PI3K和p-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低表达miR-193a-3p促进c-caspase-3、p-PI3K和p-AKT表达,抑制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P0.05)。高表达miR-193a-3p可减轻高糖处理对HRECs凋亡、c-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P0.05)。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减轻高糖处理对HRECs凋亡、c-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miR-193a-3p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HRECs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高糖诱导HUVECs凋亡模型,给予rhBNP、rhBNP+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rhBNP+ERK通路抑制剂U0126干预,观察rhBNP对高糖诱导下HUVECs自噬、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体外高糖诱导HUVECs,细胞活力被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均显著降低,ERK信号通路活性显著减弱(P0.05或P0.01)。1 mg/L rhBNP干预后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LC3-II/LC3-I比值提高(P0.05),beclin-1表达增加(P0.01),Bax/Bcl-2比值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ERK蛋白水平增加(P0.05)。加入ERK抑制剂后,beclin-1自噬蛋白表达减弱(P0.05),提示rhBNP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蛋白表达进而调节HUVECs的生物学活性。结论:高糖抑制ERK信号通路,自噬降低,凋亡增加;rhBNP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发生,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