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失眠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但失眠人群中有73%的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或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警告,在那些有失眠问题至少1年的病人中,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很高。抑郁症可以造成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以造成或加重抑郁症。  相似文献   

3.
孙清廉 《长寿》2006,(2):36-36
中华医学会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病率达42.7%,约有3亿中老年人患有或轻或重的睡眠障碍。患失眠。很多人就要吃安眠药,然而由于许多人不知怎样正确使用,甚至盲目吃药,因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所以怎样安全使用安眠药,对失眠患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赵振清 《工企医刊》2005,18(5):70-70
对精神病人来讲,睡眠的好坏常子示病情的好转、波动或恶化。良好的睡眠可促进病情恢复,严重的失眠又可使病人焦虑、烦躁、苦恼并易发生意外。现对2004年10月我科住院睡眠障碍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探索,减少睡眠障碍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燕筠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83-2084
睡眠障碍是人类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所有年龄组中,老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57%有睡眠障碍。Bixler等在美国洛杉矶地区调查了1006户有代表性的家庭,发现50岁以上人群中失眠发生率为39.8%。美国老年人镇静催眠药的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35%-40%,而老年人口只占总人数的12%。老年人睡眠障碍在很大程序上损害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睡眠障碍作为预防医学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光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53-354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占睡眠障碍的97.5%[1].失眠症不仅是睡眠质量紊乱,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过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外报道,10% ~ 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的睡眠质量问题[2],国内报道16.5%的青年学生有失眠症状[3].为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并探讨其失眠原因,笔者对1 628名长春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的睡眠质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消除引发失眠因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福新 《大众健康》2007,(10):31-31
误区一 药物万能 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表现、治疗、预后等均有别于其他疾病,不少精神病人或家属仍寄希望于医生开药服用便能治好精神疾病,而未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尤其是神经症、反应性精神障碍等疾病中的治疗作用。通常,患者家属不愿意提供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心理因素,认为用药物就可以解除失眠、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殊不知,药物虽可缓解一些症状,但必须与心理治疗相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报道,辽宁省城乡居民焦虑障碍12个月患病率为3.97%。焦虑障碍己经成为居民患病率最高的一类精神疾病[1J。而农村妇女焦虑症状发生率为8.13%~25.3%,高于国内常模。焦虑情绪是焦虑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为了解农村妇女焦虑情绪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及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对辽宁省凤城市农村妇女进行了相关心理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和分析某野战部队官兵的睡眠状况,为提高官兵生活质量、减少事故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官兵睡眠状况调查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对某野战部队1050名官兵进行睡眠情况和失眠情况调查.结果 失眠症患病率为10.7%;最常见的失眠症状是易醒(占41.6%)、入睡困难(占36.2%)和早醒(占32.6%).主...  相似文献   

10.
易衰人群神经衰弱多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多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甚至神经衰弱。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在失眠人群中有73%的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或进行治疗.神经衰弱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志 《大众健康》2011,(12):86-87
心理因素多是睡眠元凶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琦介绍,在我国,患者失眠症状有轻重长短之别,但其中有60%~70%的人得的是“情绪性失眠”,主要是因为失眠自身的情绪因素和心理问题,影响了睡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那么不仅失眠问题难以得到改善,还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类精神疾病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3%,8.09%和11.26%。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12月患病率分别为2.01%、3.97%和3.27%。男性情感障碍(OR=0.59,95%0=0.48~0.72)和焦虑障碍(OR=0.46,95%CI=0.39~0.53)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酒精使用障碍显著高于女性(OR=23.67,95%CI=15.71~35.67)。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城市居民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OR=1.54,95%CI=1.21~1.95)。14.60%和1.40%患者一生中曾患有2类或3类疾病,情感障碍与焦虑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共病率分别为41.96%和10.87%。结论辽宁省每11个居民中约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提到帕金森病(以下简称PD),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手脚不自主震颤(抖动),这是PD最常见的运动症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帕金森患者常常合并明显的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异常、便秘、抑郁等表现,甚至研究发现PD患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首先,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莫过于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次日早醒以及睡眠不能持续、醒来次数增加。PD患者严重的震颤往往会加重入睡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这类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患者入睡,却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和潜在危害。如今,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出现睡眠问题。据统计,全球27%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38.2%。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决失眠问题,镇静催眠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在精神科门诊中经常发现,由于人们对某些精神病人早期的病态思维和行为改变缺乏认识,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导致行凶、放火和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现代的诊断技术尚不能为此病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只能根据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来判断。具体有如下几点: 睡眠和记忆障碍。精神病人的失眠与神经衰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阜新市城市18—65岁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阜新市2724名18-65岁城市居民进行了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0.14%。各类精神疾病总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39%,9.06%和13.71%。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分别为4.36%,7.86%和4.80%,终身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场所恐怖(3.81%)、特殊恐怖(3.70%)和重性抑郁(3.67%)。男性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低于女性(OR=0.63,95%CI为0.45—0.88),酒精使用障碍高于女性(OR=12.33。95%CI为6.17.24.63)。离婚者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均升高。结论精神疾病已成为阜新市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失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失眠的概念 1.1 失眠的主观标准(临床标准)主诉睡眠生理功能障碍:白天疲乏无力,头胀,头昏等症状,系由睡眠障碍干扰所致;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天不适(短睡眠者)不视为失眠。  相似文献   

18.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出现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以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者较健康人多,有文献报道约9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伴有失眠的睡眠结构紊乱,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妨碍了神经功能恢复,还增加了血压升高、再出血和再梗死的危险。我们自2008年2月至12月对20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并对其中106例睡眠障碍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老年精神心理疾病专家指出: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郁、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的最常见疾病。我国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口中,老年痴呆症患病率为4%-5%;60岁以上人口中,老年抑郁的患病率为2%-5%;有80%-90%的老年人主诉存在睡眠障碍。但是多数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比较重视躯体疾病的检查治疗,而忽视精神心理疾病,其中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20%。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成年人中,失眠的患病率已高达38.2%,其中一部分的失眠患者伴有抑郁等各种问题。一项调查发现,四成以上的失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长期失眠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也在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