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F-κB活化及iNOS基因表达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肺组织核因子 κB (NF κB)活化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空白组、盐水对照和胰腺炎组。以 3 5 %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ANP模型 ,并将N 乙酰半胱氨酸(NAC ;30 0mg/kg体重 )于造模前和后 1h用于ANP模型 ,造模后 12h取材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NF κB活性。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ANP肺组织iNOSmRNA表达 ,同时观察血淀粉酶、肺及胰腺组织湿 /干重比率、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病理改变等。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几乎无NF κB活化及iNOSmRNA的表达 ,ANP时肺组织NF κB活化及iN OSmRNA高表达 ,NAC对肺NF κB活性有抑制作用 ,可使肺iNOSmRNA表达降低 ,并可降低淀粉酶、胰腺组织湿 /干重比率及肺MPO。肺组织NF κB活化与iNOSmRNA表达及肺iNOSmRNA表达与MPO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9及 0 6 6 (P <0 0 1)。结论 肺组织NF κB活化及iNOSmRNA过度表达可能是ANP肺损害发生的原因之一。NAC可能通过抑制肺NF κB活性及iNOSmRNA的表达 ,减轻肺损害。  相似文献   

2.
皮瓣缺血再灌注期间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 κB活性变化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PDTC处理组于再灌注前及早期,分2次静脉注射PDTC(3 0 0mg/kg体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检测皮瓣NF κB活化情况,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I/R组再灌注后NF κBp65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F κB活性于再灌注1、3h显著增强;PDTC处理组再灌注1、2h阳性细胞数(7.90±3 .73、10 .60±3 .2 0 )较I/R组(19.5 0±6.93、18.5 0±5 .68)明显减少(P均<0 .0 1) ,再灌注1hNF κB活性受到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较I/R组明显改善。结论 NF κB活化可能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皮瓣I/R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64只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DTC 5 0mg/kg组、PDTC 2 0 0mg/kg组。实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DTC连续 3d ,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或不予处理 ;分别在术后 1、2周取材 ,比较内膜增生程度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NF κBp65mRNA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mRNA的表达 ,原位杂交定位ICAM 1的mRNA表达 ,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65、ICAM 1蛋白产物表达。结果PDTC明显抑制内膜增生 (P <0 .0 5 ) ,2 0 0mg/kg组受抑制程度明显 ,与 5 0mg/k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抑制率 3 1%~ 5 4%。PDTC能够抑制 p65及ICAM 1的mRNA表达 (P <0 .0 1) ,p65和ICAM 1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各对照组 (P <0 .0 1) ,抑制率 44 %~ 68%。 结论 PDTC可显著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 κB激活、减少黏附分子基因及蛋白产物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FK5 0 6能否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的结合活性。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血供被阻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左半肝缺血 90min ,再灌注分 0、30min ,1、2、4h等时点。实验组术前静脉注射FK5 0 6 ( 0 .3mg/kg体重 ) ,观察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FK5 0 6处理组间肝组织中NF κB的结合活性 (凝胶滞留电泳方法 )。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NF κB与其特异性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增高且具有时相性 ,再灌注 1~ 2hNF κB结合活性较强 ,再灌注 4hNF κB结合活性减弱。FK5 0 6可以抑制NF κB与其特异性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结论 FK5 0 6通过抑制NF κB的结合活性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核因子-κB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肠黏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并进一步探讨肠黏膜屏障受损机制。笔者将 60只大鼠随机分成 5组 :假手术组 (I组 ) ;其余 4组分别为AP成模后 3h(II组 ) ,6h(III组 ) ,12h(IV组 )和 2 4h(V组 )组。分批处死动物后 ,取末端回肠 ,观察病理形态变化 ,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黏膜核因子 -κB的表达。结果示ANP大鼠 3h内小肠黏膜细胞NF κB的表达增加不明显 ,且回肠黏膜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 ;6h后小肠黏膜细胞内NF κB的表达明显增加 ,至 2 4h时维持在较高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显示 ,ANP 12h后小肠黏膜上皮出现明显损伤。提示ANP大鼠 6h后小肠黏膜细胞NF κB的表达明显增加 ;肠黏膜NF κB表达的增加早于肠黏膜上皮出现的明显损伤 ;ANP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可能与肠黏膜细胞中NF κB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核因子-кB(NF-кB)活化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作用和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NF-кB活性的调节及其对ANP肺损伤的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为对照组、ANP组、PDTC1组和PDTC2组。ANP模型制备参照一种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对照组同样操作胆  相似文献   

7.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影响。方法 将 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假手术组 (n =6) ,假手术 静脉注射组 (n =6) ,SAP组 (n =12 )和试验组 (n =12 )。各组于造模 6h后 ,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 ,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 κB激活水平及胰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AP组和试验组的胰腺细胞内NF κB呈激活状态 ,存在胰腺细胞凋亡 ,与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试验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NF κB激活及细胞凋亡水平与SAP组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SAP发病机制中 ,NF κB是多种炎症介质的始动因子 ,PDTC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细胞中NF κB的激活 ,促进胰腺细胞凋亡 ,减少胰酶释放 ,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
重组腺病毒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腺病毒介导IκBα基因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的调控作用。 方法 应用重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IκBα)预处理大鼠 ,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肝组织 ,提取组织核蛋白 ,与r-3 2 PATP标记的NF κB特异性探针共同反应 ,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方法(EMSA)检测NF κB/DNA结合活性 ;提取肝组织总RNA ,用RT PCR法检测IL 1β、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烫伤组致伤后 0 .5hNF κB/DNA结合活性显著增强 ,至伤后 2 4h ,仍保持较强结合活性。AdIκBα预处理组 ,大鼠NF κB/DNA结合活性略高于正常 ,但显著低于烫伤组。RT PCR分析 ,大鼠烫伤后 0 .5h与对照组相比 ,IL 1β、TNFα表达显著升高 ,持续至伤后 2 4h ;AdIκBα预处理组 ,IL β和TNFα表达显著低于烫伤组。  结论 大鼠严重烫伤后 ,肝组织细胞内NF κB迅速活化 ,IL 1β和TNFα的表达随之显著增强 ;经AdIκBα预处理能显著抑制大鼠严重烫伤后肝组织NF κB的活化 ,并下调IL 1β、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 (NF κB)、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CAM )在戊四氮 (PTZ)点燃大鼠点燃前即癫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4只Wistar雄鼠随机分为C(对照组 ) ,P1( 4d) ,P2 ( 10d) ,P3 ( 16d)四组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PTZ点燃大鼠癫痫形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 ( 4、10、16d)海马内NF κB、NCAMmRNA表达变化。结果 NF κB、NCAM在对照组 ,点燃过程中的第 4、10、16天的mRNA量均逐渐增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NF κB、NCAM在点燃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说明在癫痫形成过程中有多种因子参与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NF-κB激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从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途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众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 ,心肌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60min ,期间取心室肌。同时 ,稳定阶段在实验组Krebs Henseleit碳酸盐缓冲液 (KHBB)里应用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照组测定心肌NF κB的DNA结合活性、胞质IκB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mR NA的表达。分别测定两组在短时间缺血后NF κB的DNA结合活性和TNF 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短时间的单纯缺血即引起细胞质IκBα水平的明显降解 ,同时有相对应的NF 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加 ;再灌注后 ,虽然细胞质IκBα的水平有恢复 ,但是却有更强的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首次明确激活的心肌NF κB有 p65 p5 0和p5 0 p5 0两种形式。此外 ,在实验组 ,NF 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受抑 ;相应的 ,TNF αmRNA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分析了心肌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 κB经历了两种不同激活途径 ,但没能确定p5 0 p5 0的确切作用。同时 ,确定NF κB的快速活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众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IL 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1)mRNA的变化 ,探讨其在ANP并发肠道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并观察生长激素 (GH)对NFκB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SO) ;ANP组 ;ANP +GH组。GH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GH溶液(0 75U/kg体重 ) ,非治疗组则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大鼠胆胰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ANP模型。提取肠组织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研究术后 6,12 ,2 4h肠黏膜TNFα、IL 1β、iNOS、ICAM 1、MCP 1mRNA表达。术后 3 ,6,12 ,2 4h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 ANP组大鼠肠黏膜TNFα、IL 1β、iNOS、ICAM 1和MCP 1mRNA表达较SO组增高 ,其中TNFα和IL 1βmRNA表达于术后 6h达峰值 ,且较SO组差异显著 (TNFα :1 0 3± 0 17vs0 3 4± 0 0 7;IL 1β :0 91± 0 0 8vs 0 3 9± 0 0 6,P <0 0 5 ) ;iNOS和ICAM 1mRNA表达于术后 12h达峰值 ,较SO组差异显著 (iNOS :0 62± 0 10vs 0 0 4± 0 0 2 ;ICAM 1:1 48± 0 3 3v  相似文献   

12.
补体系统的激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被既往的研究所证实[1] ,我们通过对大鼠SAP膜辅助蛋白(MCP ,CD46)、衰变加速因子(DAF ,CD5 5 )、2 0KDa的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HRF2 0 ;CD5 9)表达的观察,来阐明RCA在SAP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SAP模型的建立及取材:体重180~2 0 0g健康Wistar大鼠5 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AP 3、6、12、2 4h组) ,每组10只。2 %的戊巴比妥钠(1ml/kg)腹腔内注射麻醉,胆胰管内匀速注入5 %的牛磺胆酸钠(1ml/kg) ,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直接取材。SAP组分别…  相似文献   

13.
地西泮-氯胺酮对烧伤小鼠肝组织c-Jun、NF-κB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地西泮 氯胺酮麻醉对烧伤小鼠早期肝组织c Jun、NF κB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干预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烧伤组、麻醉对照组、预处理组 (麻醉后 1 5min烧伤 )、后处理组 (烧伤后 1 5min麻醉 )。背部 1 5 %~ 2 0 %Ⅲ°烧伤 ,麻醉采用地西泮 氯胺酮麻醉。用westernblot在蛋白质水平测定烧伤后 4h肝组织总蛋白c Jun、NF κB的变化。结果 单纯烧伤组肝组织总蛋白c Jun、NF κ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较单纯烧伤组低 ;NF κ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c Jun与正常对照组相差不显著 ;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c Jun、NF κB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小鼠烧伤后肝组织核因子c Jun、NF κB明显升高 ,而烧伤前后给予地西泮 氯胺酮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表明地西泮 氯胺酮麻醉干预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可能与抑制c Jun、NF κB有关。  相似文献   

14.
N-乙酰-L-半胱氨酸对供体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 (NF κB)抑制剂N 乙酰 L 半胱氨酸 (NAC)对大鼠供体肺在保存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 ,随机分为离体肺用低钾右旋糖酐 (LPD ,对照组 )液和含NAC的LPD液(实验组 )灌洗后于 4℃保存 16h两组。建立离体肺再灌注模型 ,循环灌注 1h。再灌注期间每隔 15min进行供体肺氧合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气道峰压 (PAwP)测定 ;再灌注后进行肺组织湿干比 (W/T) ,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测定 ;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测定肺组织NF κB、黏附分子 (ICAM 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再灌注 6 0min后实验组Pa0 .2 降低和PAwP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 0 5 ) ;再灌注后 ,实验组比对照组W /T、MPO明显降低 (P <0 . 0 1) ;NF κB、黏附分子 (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减少 (P <0 . 0 1或 <0 . 0 5 )。结论 应用NAC进行供体肺保存能有效地抑制NF κB和ICAM 1的表达 ,明显改善肺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 (ALI)肺泡巨噬细胞 (PAM)核因子 (NF) κB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地塞米松 (Dex)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2 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Dex干预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分别检测PAM核提取物中NF κB的活性和PAM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6、IL 1 0的含量。结果 NF κB活性和TNF α、IL 6、IL 1 0的含量创伤组分别为 (2 987.85± 1 63 .85)ng/L、(2 35 .6± 30 .8)ng/L、(398.8± 2 4 3 .6)ng/L、(2 4 6 .4± 30 .5)ng/L ,较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 <0 .0 1或P <0 .0 5) ;Dex组NF κB(1 968.2 7± 69.42 )ng/L、TNF α为 (1 68.2± 48.8)ng/L、IL 6为 (2 1 0 .3± 2 8.6)ng/L较创伤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 ) ,但IL 1 0 (2 2 7.2± 38.6)ng/L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NF κB激活和分泌高水平细胞因子在创伤性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ex发挥抗炎作用与其对NF κB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脂多糖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脂多糖(LPS)在水肿性胰腺炎(AEP)重症化的作用及其对核因子(NF) κB激活的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LPS(10mg/kg体重)对AEP大鼠进行干预,并与未干预AEP大鼠和正常大鼠进行比较。在复模后分别于12、2 4、3 6、72h用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了NF κB激活的水平。同时进行胰腺病理分级。结果 LPS干预组中的NF κB激活的水平在各个时间段均有所增高(P <0 .0 5 )。LPS加剧了组织炎性浸润程度,使AEP大鼠发生重症化。结论 NF κB的活化作为始动因子激活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引起胰腺组织快速的炎症反应。LPS可以作为研究AEP重症化的预处理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环孢素A(CsA)对核因子κB(NF κB)活性与白细胞介素 2 (IL 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用凝胶电泳迁移抑制试验 (EM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分别测定肝移植后受者脾细胞NF κB的活性以及移植肝标本中IL 2mRNA的表达 ,并以病理形态学变化作参照。结果 在Wistar大鼠间肝移植的对照组中 ,仅第 5和 7d能检测到较低的NF κB活性 ,各观察时间段肝组织中IL 2mRNA处于低表达状态。在SD大鼠→Wistar大鼠肝移植模型中 ,术后未用CsA者各观察时间段均能检测到明显的NF κB活性 ,肝组织中IL 2mRNA也处于高表达状态 ,而应用CsA者 ,Nκ B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P <0 .0 5 ) ,IL 2mRNA的表达同样也受抑制 ,两者具有明显一致性。结论 CsA可以抑制NF κB活性 ,进而下调IL 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氯化钆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氯化钆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 )肺损伤的影响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该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化钆预防组( 10mg/kg)、氯化钆对照组 ( 10mg/kg)。假手术组仅翻动腹腔脏器数次即关腹 ;模型组经胆胰管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 ( 1ml/kg ,0 .1ml/min)诱发AHNP ;氯化钆预防组在AHNP造模前 1d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溶液。 3组动物于术后 3h ,6h分批取材 :( 1)经腹主动脉取血 ,测定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 1(假手术组加测血AST和ALT) ;( 2 )取右肺一部分匀浆 ,测定MPO ;另一部分经 10 %甲醛固定 ,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取左肺进行肺泡灌洗 ,分离收集并纯化肺泡巨噬细胞 ;提取核蛋白后采用化学发光ELISA法检测NF κB (p65 )的表达情况 ;( 4 )留取胰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氯化钆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溶液 2 4h后处死 ,取血测定血AST和ALT。结果 氯化钆预防组在造模后 3h及 6h ,肺组织MPO水平、血清TNFα及IL 1水平、肺泡巨噬细胞NF κB(p65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均为P <0 .0 1) ;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显著减轻。血清淀粉酶及胰腺病理改变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预防性应用氯化钆可明显减轻AHNP大鼠所并发的肺损伤 ;肝脏Kupffer细  相似文献   

19.
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 κB (NF κB)异二聚体 p5 0 /p6 5核移位 ,以及核抑制因子κB(IκB)α降解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 30 4 ,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刺激内皮细胞 ,并以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对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刺激 30、6 0、12 0、4 80min后内皮细胞 p5 0 /p6 5核移位情况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刺激 30、6 0、90、12 0min后内皮细胞IκBα蛋白降解的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 30min后 ,p5 0、p6 5即发生核移位 ,30~ 6 0min达高峰 ,2h后恢复至刺激前状态 ;而烧伤血清刺激 30min后 ,IκBα发生降解 (P <0 .0 1) ,刺激 4 5~ 6 0min后最为明显 ,2h后表达逐渐恢复。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 30、6 0min后 ,p5 0、p6 5的核移位和IκBα降解。  结论 烧伤血清可导致内皮细胞NF κBp5 0、p6 5发生核移位 ,并使IκBα降解 ,进而活化NF κB ,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DTC对这一系列变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Jia CK  Zheng SS  Shi SH  Zhang AB  Xie H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52-1055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环孢素对核因子κB (NF κB)的活性与γ干扰素 (IFN 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 ,分别测定移植后环孢素处理前后脾细胞NF κB的活性及移植肝中IFN γ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后 ,在Wistar Wistar同基因移植组中 ,仅在 5d和 7d时间段检测到较低的NF κB活性 ,各时间段肝组织中仅有较弱的IFN γmRNA表达 ;SD Wistar急性排斥组中 ,各时间段均检测到明显的NF κB活性 ,肝组织的IFN γmRNA也处于高表达状态 ;SD Wistar急性排斥加用环孢素治疗后 ,显著的抑制了NF κB的活性 (P =0 0 0 1) ,肝组织IFN γmRNA的表达也同样受到显著抑制 (P <0 0 0 1) ,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815 ,P <0 0 1)。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IFN γmRNA表达的变化 ,至少部分是由于NF κB活性改变所致 ,环孢素可以降低NF κB活性 ,进而抑制IFN γmRNA表达 ;阻断NF κB分子途径是治疗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