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包括IGF多肽(ICF-1、IGF-2)、两种IGF受体、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6)以及一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I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与IGFBP结合成无活性复合物存在,IGFBP具有延长循环水平的IGF半衰期和稳定IGF血浓度的作用。IGFs中的IGF-1及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与妇产科的关系密切。IGFBP-1,既往又称胎盘蛋白-2、  相似文献   

2.
Zhang P  Liu B  Li G  Wu L  Yu M  Ou Y  Wang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2):65-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和IGF结合蛋白 3(IGFBP 3)与胎儿生长的关系 ,以及IGF在胎儿生长受限 (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0例分娩FGR胎儿 (FGR组 )、10例分娩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分娩正常儿 (对照组 )的产妇 ,抽取 3组产妇分娩后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 ,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 3组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IGF Ⅰ、IGF Ⅱ及IGFBP 3的水平。结果  (1)FGR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130 5± 2 6 0 ) μg/L、(2 40± 0 42 ) μg/L及(5 5 79± 84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6± 1 7) μg/L、(1 5 4± 0 31) μg/L及 (86 9± 183) μg/L。 (2 )巨大儿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9 7± 44 6 ) μg/L、(2 43± 0 2 5 ) μg/L及(5 5 6 2± 742 )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9 6± 2 3 9) μg/L、(2 19± 0 2 9) μg/L及(16 82± 130 )μg/L。(3)对照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7 9± 70 7) μg/L、(2 41± 0 36 )μg/L及 (5 5 86± 6 7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8 9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胰岛素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雌二醇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增生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 1。用含不同浓度孕酮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分泌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BP 1。结果 :1.增生晚期间质细胞培养液中IGF 1的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1.39±0 .33μg L ,低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2 .0 3± 0 .5 3μg L) (P <0 .0 1) ;10 0ng L雌二醇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8± 0 .36 μg L ,低于 10 0g L雌二醇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3.4 2± 0 .75 μg L) (P<0 .0 1)。 2 .分泌晚期间质细胞液中IGFBP 1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0 .16± 0 .5 8μg L ,低于对照组 (P <0 .0 1) ,高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10± 0 .4 8μg L) (P <0 .0 1) ;10 μg L孕酮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0± 1.17μg L ,低于 10 μg L孕酮组 (P <0 .0 1) ,高于 10 μg L孕酮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5 0± 0 .2 8μg L) (P <0 .0 1)。 结论 :1.胰岛素促进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 1;2 .胰岛素抑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BP 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PTZ)致癫疒间大鼠血清胰岛素(INS)及海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水平表达的影响及二者与体重变化的关系,探讨托吡酯引起体重下降的机制。 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于2005 03—2005 09将11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TPM对照组,PTZ组,TPM治疗组,每3d测1次体重,在2、4、6周末应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INS水平,免疫组化法测海马IGF 1表达。 结果TPM对照组、TPM治疗组在第3周末较其它两组出现体重下降,4周末降至最低点(P<005);在4周末TPM对照组、PTZ组、TPM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TPM治疗组与PTZ组相比,血清INS明显降低,海马IGF 1阳性神经元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6周末TPM治疗组与空白组、TPM对照组相比血清IN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PM治疗组与空白组、TPM对照组、PTZ组比较,海马IGF 1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托吡酯能使大鼠体重减轻,但不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NS水平、升高脑海马IGF 1水平实现的。另外,癫疒间大鼠血清INS降低,海马IGF 1阳性神经元细胞数水平升高,二者是否参与了癫疒间的病理生理过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IGFBP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在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EO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3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2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0例EOC手术病理标本中IGF1、IGF1R、IGFBP3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EO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IGF1、IGF1R、IGFBP3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EOC的表达依次增强,IG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3.08%,25.00%,80.00%;IGF1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0.77%,33.33%,84.00%;IGFB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8.46%,41.67%,86.00%,三者在EOC组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P<0.01)。(2)IGF1R在EOC中的表达阳性程度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腹水/腹腔冲洗液阳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IGFBP3表达的阳性程度与临床分期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3)IGF1R在EOC中的表达程度与IGF1表达程度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中存在IGF1、IGF1R、IGFBP3的过表达,三者共同参与了EOC的发生发展过程;IGF1R与EOC不良预后的重要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显著的正相关,IGF1R可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尿GH检测对矮小儿童诊断的意义。 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于2004-11—2005-06对106例矮小儿童进行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试验前收集所有受试者夜间12h(20:00~8:00)尿。另选取19例正常青春发育期前儿童为对照组。对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GH分泌异常的56例矮小儿童,用ELISA方法检测相应的血清GH、IGF 1及尿中GH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根据垂体功能复合刺激试验的GH检测结果将矮小儿分类,包括完全性GH缺乏症(cGHD)25例、部分性GH缺乏症(pGHD)9例和GH神经分泌功能障碍(GHND)22例。GHD组患儿血清IGF 1、尿GH水平与正常儿相比明显降低(P<001)。pGHD和GHND组患儿血IGF 1水平波动较大,无统计学差异。GHND组患儿尿GH水平按ng/g肌酐(Cr)计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相(P<005),而按ng/12h尿量计算值虽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GHD组患儿尿GH水平按两种方法计量值均介于正常和GHD患者之间,与正常及GHD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GHD和pGHD组患儿尿GH的ng/g Cr计量值与其血GH峰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cGHD=0556,P<005;rpGHD=0423,P<005),GHND组患儿尿GH的ng/g Cr计量值与其血中GH峰值无相关性(P>005)。 结论尿GH水平测定无创、简便,配合IGF 1等指标的检测,对于矮小儿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 IGF)轴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变化。 方法2004年1~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经超声心动图或手术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患儿及20名健康小儿血中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检测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 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IGF 1、IGFBP 3质量浓度下降,有紫绀及心衰者下降更为显著;GHBP浓度在有紫绀及心功能不全的患儿中下降。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GH IGF轴发生紊乱,存在生长激素抵抗或不敏感。GHR下调可能是生长激素抵抗或不敏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 (IGFBP 1 )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2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7月解放军 2 0 2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 6 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 1 8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IGFBP 1水平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FBP 1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GFBP 1水平及胎盘组织中IGFBP 1表达 ,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P均 <0 .0 1 )。妊娠期高血压 ,子疒间 前期轻度、重度患者血清中 ,IGFBP 1水平及胎盘组织中IGFBP 1表达均逐渐升高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血清IGFBP 1水平与胎盘组织IGF BP 1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孕妇血清中IGFBP 1水平升高、胎盘组织中IGFBP 1表达增强 ,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的联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004-02—2004-12在天津医科大学总院就诊的34例肥胖儿童和3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血清脂联素与人体参数、体脂分布及糖代谢中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结果(1)肥胖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2)脂联素与性别、年龄无相关关系;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69,r=-0405,P<001);与BMI、腰臀比和S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30,r=-0282和r=-0350,P<001);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64和r=-0357,P<001);与HOMA R呈负相关(P<001),与HOMA β无相关关系。(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OMA R是影响脂联素最为显著的因素,R2=0122;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9(P<001)。 结论肥胖症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是影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 R的重要因素。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营养物质的供应、胎盘功能、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被认为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循环中的IGF绝大多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结合。目前的研究表明,IGFBP不仅仅作为IGF的载体,而且还是IGF的活性调控因子,起抑制或增强IGF的作用。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与早产儿早期营养、生长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1例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后第8、15天的血清IGF I质量浓度。同时监测早产儿的体重、Kaup指数以及每天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母乳量。结果早产儿出生后第8天血清IGF I质量浓度与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出生后3~7d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的量呈正相关(P<0.05)。第15天血清IGF I质量浓度与出生后8~14d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的量呈正相关(P<0.05),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不相关(P>0.05)。早产儿在出生体重、胎龄、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的量同等的情况下,摄入母乳量对血清IGF I质量浓度有正性影响(P<0.05)。血清IGF I质量浓度随着早产儿的日龄而上升,与体重增长速度和Kaup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 I质量浓度受到早产儿摄入能量、蛋白质、母乳量和日龄的影响,是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调控激素,IGF I可作为反映早产儿早期营养和生长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和健康正常体重儿童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质量浓度的差异,探讨BDNF与儿童肥胖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等于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单纯性肥胖儿童(37例)和健康儿童(31例)血清BDNF质量浓度与胰岛素(INS)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LEP)质量浓度。比较两组儿童血清BDNF、INS、LEP的差异,分析血清BDNF质量浓度与血清LEP质量浓度和INS浓度的关系。 结果(1)两组儿童的体重指数(BMI)、BDNF、INS及LEP均差异显著(BMI:F=175.05,P<0.01;BDNF:F=12.35,P<0.01;INS:F=21.71,P<0.01;LEP:F=48.89,P<0.01),肥胖组BMI、INS及LEP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肥胖组BDNF明显低于健康组。(2)影响LEP的因素依次为BMI、丙氨酸转氨酶(ALT)、BDNF(R2=0.5946,F=0.31,P<0.01);影响INS的因素依次为BMI、BDNF(R2=0.2647,F=11.34,P<0.01)。去除BMI、ALT影响后,BDNF与LEP、INS负相关(BDNF与LEP:r=-0.2455,P<0.05;BDNF与INS:r=-0.2878,P<0.05)。 结论(1)肥胖儿童血清BDNF缺乏,未发现“BDNF抵抗”的特点。(2)学龄前儿童血清LEP、INS受BMI影响最大,还受血清BDNF影响。BDNF是二者独立的负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盘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 1)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两者在FG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利用Brown法测定尿雌激素/肌酐(E/C)比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胎盘组织IGF - 1表达水平。结果:FGR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儿体重、胎盘重量及胎盘功能呈负相关(r=- 0 .388,P <0 .0 5 ;r=- 0 .36 9,P <0 .0 5 ;r=- 0 .32 9,P <0 .0 5 ) ;FGR组胎盘组织IGF - 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 5 ) ,且与胎儿重量、胎盘重量及胎盘功能呈正相关(r =0 .6 49,P <0 .0 1;r =0 .4 44,P <0 .0 5 ;r=0 .6 0 6 ,P <0 .0 1) ;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盘组织IGF - 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 0 .385P <0 .0 5 )。结论:孕妇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及胎盘组织IGF - 1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FGR的致病原因之一,血清皮质醇可能通过影响胎盘组织IGF - 1表达水平而导致FGR。  相似文献   

14.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中IGFs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体外研究雌、孕激素对IGF - 1、IGF -IR以及IGFBP - 1表达的影响 ;探讨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并为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雌激素 (E2 )和孕激素 (P)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后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中IGF - 1、IGF -IR以及IGFBP - 1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在Ishikawa细胞中IGF - 1、IGF -IR和IGFBP - 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②E2可使癌细胞中IGF - 1和IGF -IR表达增强 ,在E2 浓度为 1 0 -8M时作用最强 ,IGF - 1和IGF -IR表达量约可达刺激前 2 5倍 (2 2 5± 0 1 0 ,1 89± 0 0 2 )。E2 浓度为 1 0 -8M时 ,作用 2 4h后IGF - 1表达最高 (2 4 9± 0 0 3) ;作用4 8h后IGF -IR表达最高 (2 2 9± 0 0 3)。③P可使癌细胞中IGFBP - 1表达增强。当P的浓度为 1 0 -6M时IGFBP- 1表达最强 :IGFBP - 1表达强度可达刺激前的 1 8倍 (2 6 6± 0 0 4 ) ,此浓度作用 2 4h后IGFBP - 1表达最强(2 98± 0 0 3)。结论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分泌IGF - 1和IGF - 1R ,孕激素可上调子宫内膜癌细胞的IGFBP - 1 ,且二者均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与胎儿生长受限 (FGR)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 30例FGR孕妇 (FGR组 )和 8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的血清及脐血瘦素、IGF Ⅰ水平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GR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FGR组血清IGF 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FGR组脐血瘦素、IGF 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 ;两组孕妇血清瘦素、IGF Ⅰ水平与脐血瘦素、IGF Ⅰ水平无相关性 (r =0 1 85 ,r =0 2 6 2 ,P >0 0 5 ) ;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 =0 36 4 ,P <0 0 5 ) ,与胎盘重量无相关性 (r =0 1 94 ,P >0 0 5 ) ;脐血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重量呈正相关 (r =0 4 75 ,r =0 4 86 ,P <0 0 5 )。结论 FGR孕妇脐血瘦素水平降低与胎儿脂肪沉积减少有关 ,脐血瘦素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体重的一项指标。血清与脐血IGF Ⅰ的分泌相对独立 ,提示IGF Ⅰ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脐血IGF Ⅰ水平降低 ,可能是导致FGR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IGFs与其受体(IGF—R)及结合蛋白(IGFBPs)组成IGFs系统,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受IGF—R及IGFBPs的调控。IGFs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妇科肿瘤诊断、肿瘤发生预测、肿瘤预后与疗效判断及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糖耐量状态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不同葡萄糖耐量状态的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年 龄、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2~2004年于广州市儿童医院初诊并住院诊治的肥胖儿童52例,分为36例糖耐量正常(NGT)肥胖组和16例糖耐量受损(IGT)肥胖组。测定两组肥胖儿童和4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空腹血清脂联素、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糖和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肥胖组儿童均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OGTT 2h血糖和胰岛素。 结果正常对照组、NGT肥胖组及IGT肥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HOMA IR依次升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与TG、LDL C、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并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与NGT肥胖组相比,IGT肥胖组儿童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 (IGFs)是卵巢局部诸多调节系统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参与卵泡发育、优势卵泡选择及排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可以调节卵泡发育及卵巢性激素的合成 [1, 2]。因此,IGF I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本研究对 36例PCOS患者血清IGF Ⅰ水平进行测定,旨在探讨IGF Ⅰ在PCO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002年 1月至 2002年 11月就诊于我院PCOS患者 36例,年龄 19 ~34岁,平均 ( 27 86±3 55 )岁。其中原发不孕 28例,继发不孕 5例,…  相似文献   

19.
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0 例确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CD68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巨 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ADPN)、血浆胰岛素(Ins)浓度,计算体质 指数(BMI),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并与相关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或偏相关分析。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血浆MIP-1α、MCP-1水平高于 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外周血CD6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In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单纯性肥胖组血浆MIP-1α、MCP-1水平分别与BMI、腰围(WC)和InRI呈正相关 (P < 0.05)。血ADPN分别与BMI、WC和InRI呈负相关(P < 0.05)。外 周血单个核细胞CD68阳性率与BMI、WC和InRI无相关性( P > 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患儿体内存在低程度炎症反应,肥胖儿童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 与胰岛素抵抗及中心性肥胖相关,可以作为肥胖相关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中内皮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妊高征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 5例不同组别的研究对象血浆中内皮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内皮素 1(ET 1)在重度妊高征组中显著升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各组间无差异 ,神经肽Y(NPY)在妊高征各组中较正常组升高 ,中、重度妊高征组降钙素基因肽 (CGRP)较正常组为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在重度妊高征组显著低于正常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P 3)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细胞因子间关联性分析发现ET 1与VEGF、NPY及CGRP相关联 (r分别为 - 0 2 87P <0 0 5 ,0 2 6 5P <0 0 5 ,0 5 4 4P <0 0 1)。结论 ET 1和IGF 1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ET 1与NPY呈正相关 ,提示妊高征的病理过程与ET 1及NPY等缩血管神经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