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黏连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经过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而症状改善不明显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肩关节镜下关节囊黏连松解术,指导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并于手术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21例患者随访8-15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术后3周、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8±1.3)、(4.1±1.2)、(1.8±1.0)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23.4±10.3)、(48.2±13.1)、(73.1±8.3)分,术后与术前相比较肩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P〈0.05),该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黏连囊松解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理想方法,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肩关节腔内及肩峰下双注射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对门诊76例Ⅰ、Ⅱ期冻结肩患者,肩关节腔内及肩峰下双注射德宝松加利多卡因,注射后均进行系统的、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盂肱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使用VAS疼痛评分和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从首次治疗后经1~6个月(平均5.1个月)的门诊随访,Ⅰ、Ⅱ期冻结肩V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6.4±1.7),(3.4±2.1);(6.6±2.3),(3.7±2.1).Constant评分分别为:(32.6±12.7),(89.3±10.5);(28.9±11.2),(83.7±9.8).结论 行肩关节腔内及肩峰下双注射德宝松加利多卡因是治疗早期冻结肩的一个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89-92+97
目的 比较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与联合关节镜下囊内松解治疗骨质疏松合并冻结肩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外科及温州市运动医学中心,将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有冻结肩的3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行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B组行麻醉下肩关节松解联合肩关节镜囊内松解。对比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VAS[(1.16±0.83)分vs.(6.63±1.21)分],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主动:(156.58±16.16)°vs.(82.11±13.98)°;被动:(168.16±7.30)°vs.(105.79±14.27)°],CM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82.21±6.19)分vs.(43.79±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VAS[(1.65±0.79)分vs.(6.76±1.25)分],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度[主动:(151.64±9.41)°vs.(86.47±13.67)°;被动:(169.12±6.67)°vs.(108.53±17.48)°],CM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84.47±4.72)分vs.(43.0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与麻醉下肩关节松解联合肩关节镜囊内松解两种治疗方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有冻结肩患者均有显著疗效,最终选用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术者自身的经验与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关节囊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间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患者61例,男19例,女42例;年龄35~69岁,平均54岁。记录VA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结果 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切口均Ⅰ/甲愈合,VAS评分从术前(7.9±1.3)分提高到术后(2.1±0.9)分,UCLA肩关节评分从术前(13.8±3.9)分提高到(30.9±3.2)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未出现关节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因韧带关节囊松解后出现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磊  黄兆钢  王伟 《河北医学》2016,(11):1844-1846
目的:探讨在肩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肩关节镜下缝合桥术治疗的40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调查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等变化情况.结果:40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4个月,平均为(10.1±2.4)个月;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术后(1.75±0.63分)的VAS得分低于术前(3.87±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术后的UCLA得分(32.65±3.45分)和Constant得分(87.63±4.47分)均高于术前(32.65±3.45分、21.48±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内热针靶向松解联合液压分离与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疼痛科住院的45例冻结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2)给予超声引导内热针靶向松解联合手法松解,研究组(n=23)给予超声引导内热针靶向松解联合关节囊液压分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角度)及CM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肩关节前屈角度及外展角度、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2.43±1.12)分、(1.56±0.95)分、(0.69±0.6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5、3.044、2.689,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CMS评分分别为(77.52±7.99)分、(81.52±5.81)分、(86.61±4.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5、4.690、5.248,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针刀穿刺负吸技术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钙化性肩袖肌腱炎患者均采取超声引导穿刺负吸技术治疗。其中23例钙化灶位于冈上肌内,1例位于冈下肌内。24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最后1次随访时应用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评价系统(UCLA)和Constant评分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疗效。24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VAS评分:治疗前为(9.83±0.38)分,治疗6个月后为(0.08±0.41)分;UCLA评分:治疗前为(8.04±3.00)分,治疗后6个月为(34.26±3.21)分;Constant评分:术前为(32.74±21.61)分,术后6个月为(86.04±7.36)分。3个评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针刀穿刺负吸技术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注射治疗。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肌力评定及肩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肱二头肌肌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Constant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肱二头肌肌力和Constant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刀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肌力,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门诊选择86例肩周炎患者,依照门诊求诊不同随机分为2组:针刀组共52例,采用粘连挛缩带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推拿组共34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2组术后均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治疗后进行随访记录,根据肩关节评分标准以及疼痛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均(13.59±5.63)个月。治疗随访结果显示针刀组优良率为94.2%,治疗后Constant评分平均(69.53±8.49)分(41~78分);推拿组为61.8%,治疗后Constant评分平均(58.16±7.81)分(30~73分)。针刀组疗效明显高于推拿组。治疗以及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创伤小、疗程短、见效快、疗效可靠,容易为患者所接受,配合正确积极的主动功能锻炼,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五积散结合手法松解分期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济源康复医院收治的109例冻结肩患者,采取中药五积散辨证应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正确科学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肩关节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关节活动度情况,参照VAS评分和Constant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09例患者中,治愈86例,均为一次手法松解;好转17例,其中有2例间隔3周后进行了第二次手法松解;6例未愈。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五积散结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科学功能锻炼治疗冻结肩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达  石小玉 《中外医疗》2011,30(36):12-13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下痛点封闭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静脉麻醉下痛点封闭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麻醉后直接手法松解治疗.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 肩关节疼痛程度活动度2组都有改善,2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静脉麻醉下痛点封闭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能全面彻底松解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在减轻疼痛度,改善活动度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阿尔茨海默病同时伴有手功能运动障碍的患者30人,给予手部的松动治疗,每次20分钟,时间为3个月,治疗实施前和结束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简化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分、手部关节活动度测量进行评定。结果:3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手部松动训练,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进行手部针对性的关节松动训练能够改善其手部关节活动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应用复合树脂牙周夹板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以结扎丝、矫正丝及带钩齿弧结合复合树脂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患者27例,结扎固定后1个月复查,以后3~6个月复查1次,观察固定后的临床症状、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情况及咀嚼功能,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情况并判断结果。结果: 经过3~5年的临床观察,良好6例,进步4例,有效率达88.9%。结论: 该方法将松动牙连成一个整体,减少各牙的动度和应力,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有效地控制慢性牙周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采用Wexner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好地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由直接暴力造成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尤其累及髌骨下极骨折伴移位者,常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处理,难以获得髌骨下极的坚强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1])。我们对14例累及下极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钛缆限制环结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引导组织再生联合应用根内骨内种植的方法与单纯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引导组织再生 根内骨内种植治疗36颗牙,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38颗牙,术后3~6个月,观察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X线根尖片牙周新生骨量,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自身对比,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牙周有新骨形成,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之间比较联合组疗效好于单纯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治疗中重度牙周病,引导组织再生联合应用根内骨内种植术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引导组织再生术.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19例手术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切口切开手术治疗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初步分析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973年5月~1999年3月间19例采用大切口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病理证实。本组随访到8例患者,随访时间9月~8年5个月,平均随访4年5个月。3例膝关节、1例髋关节和1例踝关节患者术后复发。所随访到患者均未见有恶变。结论:①手术应彻底切除游离体,必要时可附加切口;②对于术前X线片显示较明显的钙化游离体,如钙化点分布较分散,术中有必要进行X线监测;③对于X线片未显示钙化影的,术前应进行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椎间孔内外口松解治疗微创术后神经根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针刀松解术,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疼痛、运动功能及直腿抬高试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高达90%,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2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刀椎间孔松解是微创术后治疗神经根粘连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根治嵌甲甲沟炎1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晋国  韩书北  郭庆峰  樊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23-4225,F0003
目的分析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探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63例(172趾)嵌甲甲沟炎患者采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矫正甲床畸形。结果 163例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其中81%的病例(132例)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所有患者趾甲生长外形良好,无甲根松动,无嵌甲复发,行走、运动时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是甲床畸形,矫正畸形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基础,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方法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万里明 《安徽医学》2016,37(12):1544-1546
目的 总结股疝的临床特点、股疝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7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以40岁以上女性多见,难复性股疝11例,嵌顿性股疝11例(5例为绞窄),易复性股疝5例;2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25例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中,行常规McVay疝修补手术8例,行嵌顿松解+单纯高位结扎5例(小肠切除术3例),行无张力修补术12例(嵌顿松解+无张力修补术2例),手术患者均采用开放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手术。痊愈患者25例,1例患者拒绝手术,保守治疗后出院,1例患者签字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随访手术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股疝症状不典型,极易嵌顿,病情进展快,尤其高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股疝治疗的关键,手术风险可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