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鳞状上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主要发生部位为鞍上区,少数位于鞍内。由于其生长方式及特点,开颅手术一直是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颅咽管瘤分型认识的不断深入,经蝶窦入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采用,并且体现出开颅手术所不具有的各种优点。本文就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经蝶窦入路手术适应症、效果、优点及相关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蝶手术治疗的12例颅咽管瘤资料。手术前后检查视力视野、检测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尿量、尿比重。结果本组患者全切10例,次全切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视力改善明显,与术前相比内分泌情况无明显恶化。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结果,手术并发症少,并且对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及下丘脑、垂体柄等周围重要结构损伤较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时我科从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颅咽管瘤患者,结合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效果和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翼点入路11例中,8例全切除,近全切除3例.额下入路3例,2例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前纵裂入路3例,经胼胝体入路6例,经终板入路4例,均全切肿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84.6%),血电解质紊乱(61.5%)和癫痫(15.4%).术后随访3~30个月,21例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增加颅咽管瘤手术全切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极大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经蝶入路治疗 18例颅咽管瘤患者 ,术前行CT或MR检查 ,肿瘤直径 2~ 7cm ,其中Samii分型Ⅰ级 5例 ,Ⅱ~Ⅳ级 1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分切除 4例 ,无手术死亡 ,术中脑脊液漏 3例 ,术后尿崩 6例 ,出院时恢复。结论 经蝶入路既适用于鞍内型颅咽管瘤 ,也适用于部分鞍内 鞍上型颅咽管瘤 ,疗效较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技巧、疗效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中15例获得全切,1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脑脊液鼻漏,仅1例并发短期尿崩,无严重水电解质失衡.随访资料显示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肿瘤主体部分位于鞍内,向蝶窦方向扩张,或向鞍上扩张但以囊性为主的,适合采用经蝶入路;术者丰富的经蝶入路经验和娴熟的显微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颞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颞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32例颅咽管瘤,常规或扩大翼点入路14例,额下入路3例,额皮层切开经侧脑室-室间孔和额下联合入路5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胼胝体-穹窿间和额下联合入路2例,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全切的关键.对于Samii分型Ⅰ、Ⅱ级应用额下和翼点入路;Ⅲ~Ⅴ级(无扩展)采用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窿间入路;Samii分型Ⅲ~Ⅴ级(有扩展)的肿瘤可通过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联合额下入路、经额皮层造瘘-室间孔入路联合额下入路或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均能达到全切除.  相似文献   

11.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联合入路切除巨型颅咽管瘤(>6cm)7例,其中4例全切除,无一例死亡。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可分为横轴生长型和纵轴生长型。前者采用额下-翼点-颞下联合入路,后者采用额下-侧脑室联合入路。尽管肿瘤巨大,但采用联合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也能做到全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13例颅咽管瘤患者均采用经右侧翼点入路手术,合理利用四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结果11例肿瘤达到全切,1例囊实性和1例实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分别行γ-刀治疗);1例术后9d死亡。随访6月~2.4年,12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翼点入路可满意地切除颅咽管瘤,术后辅以放疗或γ-刀治疗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并发症和治疗结果,总结临床处置过程中的体会.结果 31例患者经翼点入路、1例经前胼胝体入路完成手术.经术中观察及术后CT和MRI复查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4例,高钠高氯血症18例,低钠血症5例,高热11例.临床痊愈出院12例,好转出院19例,死亡1例. 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术前即有明显下丘脑功能损害者,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鞍区颅咽管瘤采用翼点入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10月至2002年11月我们手术治疗颅咽管瘤35例,现将我们的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分为4种类型:鞍内型、鞍上脑室外型、脑室型和复杂型。手术采用额下入路36例,前纵裂入路12例,翼点入路115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0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56例(83.9%),次全切除14例(7.5%),部分切除16例(8.6%)。术后出现尿崩症89例,其中暂时性尿崩症62例;视力恶化30例;手术死亡4例(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18例;GOS预后评分:5分150例,4分23例,3分5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0例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该手术入路适用于有蝶鞍扩大靠近鞍底的肿物,即使有明显颅内扩展者亦可采用。本组病人手术前后均经CT、MRI等检查,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另3例对囊性肿物进行部分切除及持久引流。1例经蝶窦入路未找到肿瘤,以后改行经颅手术。本组病人无手术后死亡,平均随访2.7年,情况良好。作者认为,合理地应用本手术入路可改善颅咽管瘤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对5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和改良翼点入路34例,额下入路11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6例,前纵裂-终板联合额下入路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57.1%),近全切除17例(30.4%),大部分切除7例(12.5%).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2.1%),电解质紊乱26例(46.4%).结论 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为基础的颅咽管瘤全切除方法,并通过长期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态。方法根据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生长部位及扩展方向将翼点入路进行改良,对121例颅咽管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中83例进行12-8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全切除、近全切率分别为79.3%、19.0%,术后最常见的肿瘤残留部位位于肿瘤与第三脑室底部前端连续处。术后最常见的下丘脑反应为尿崩症(86、8%)及低钠、高钠血症(68、6%),其中高钠血症预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但经过处理术后反应多可良好控制。围手术期死亡3例(2.5%)。11例随访期内复发,复发率13%。随访期患者复发最常见于术后2年内。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及大小,选择各种改良翼点入路进行积极的全切除,多数颅咽管瘤可以得到良好的长期控制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因肿瘤大片钙化并粘连严重仅行部分切除。术中保留垂体柄12例,被肿瘤完全侵蚀的垂体柄切除4例,未见垂体柄或垂体3例。术后视力改善11例、恶化1例。术后1例出现额叶血肿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16 d死于重度肺部感染。术后16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14例出现垂体功能障碍,均给予对症治疗。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对于以中线生长为主、无明显偏侧生长的大型和巨大型鞍区颅咽管瘤,前纵裂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手术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