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应用两种静脉入路对13例病人的17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3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1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最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1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在栓塞治疗后其它眼部症状消失,但动眼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随访3个月到26个月未见复发。3例残留瘘口的病例均于术后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仍有翼丛引流。其他病例未行脑血管造影复查。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股静脉-岩下窦、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直接开放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可控微弹簧圈和ONXY胶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7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临床症状消失。1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翼丛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行压颈治疗后症状消失。栓塞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头痛伴呕吐及外展神经麻痹,1周后缓解。5例患者术后随访3~26个月症状未见复发,其中4例均于术后3月复查DSA未见异常,1例残留瘘口的患者术后6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残留瘘口消失。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最佳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的影像学结果、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7%和100%,并发症主要有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脱发等;治疗时间分别为(6.77±2.49)h和(3.75±1.63)h;治疗费用分别为(16.9±4.8)万元和(10.3±5.7)万元.结论 Onyx胶结合弹簧圈技术有望安全可靠的替代单用弹簧圈子栓塞治疗CSDAVF.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52岁男性,因间断头痛3个月伴右眼视物模糊、结膜充血1周于2020年7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双眼视力、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左眼运动正常,右眼外展受限。头颅CTA显示右侧颞部头皮下静脉、眶上静脉、右眼上静脉增粗,右眼眼肌肌腹较左侧增粗,颅内脑实质未见异常。DSA示右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分支和脑膜中动脉分支,向同侧眼上静脉和海绵间窦引流(图1A、1B)。  相似文献   

5.
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2例,女8例。年龄36~58岁,平均49.3岁。10例患者均有结膜充血,5例有突眼,6例有明显的颅内杂音,3例有动眼神经麻痹并伴复视。全部病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6例,颈内、外动脉同时参与供血4例,单一眼上静脉引流4例,眼上静脉、皮层静脉及岩下窦引流6例。3例行CT增强扫描或CTA检查见海绵窦区高密度影,均可见增粗的眼上静脉。  相似文献   

6.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横窦-乙状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静脉入路到达患侧的横窦-乙状窦,用微弹簧圈填塞病变静脉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经静脉入路治疗横窦-乙状窦区DAVF共16例。病变累及横窦-乙状窦交界处者11例、横窦者3例、乙状窦者2例。根据Cognard分类,IIa型3例,IIb型1例,IIa b型12例。单纯应用静脉入路7例,经静脉入路前先采用经动脉途径栓塞者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再经动脉途径栓塞者1例。瘘口完全闭塞13例,瘘口残留3例,但瘘口流量已减少95%以上。15例(94%)在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1例栓塞后出现颅内出血死亡,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4~23个月,临床症状无复发。11例行造影复查:3例残留瘘口者2例消失,1例曾行3次造影复查瘘无明显变化,由于无临床症状,未再行栓塞治疗;另外8例造影复查未见复发。结论对于适当选择的横窦-乙状窦区DAVF病例,经静脉入路闭塞病变静脉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 方法 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9例.均经静脉途径予以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9例中治愈8例,症状好转1例,无加重和死亡.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及加重者. 结论 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CDAVF20例,均经静脉途径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本组20例均治愈,栓塞后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防3个月~1年,20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应用Onyx胶联合弹簧圈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反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3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单纯用颈动脉压迫法治疗。结果:28例中,23例应用上述方法治愈,治愈率为82.1%。4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好转。结论:应用颈动脉压迫法及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经动脉途径,采用真丝线段或真丝线段加NBCA胶栓塞治疗。其中3例同时经静脉途径采用微弹簧圈(GDC、MDS和游离弹簧圈)或弹簧圈加真丝线段栓塞海绵窦结果本组。11例中有1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其中8例解剖治愈(瘘口消失);1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绵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策略。方法对18例海绵窦区DAVF病人根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情况,分别采用经动脉或静脉入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共行19次栓塞。完全闭塞11例,部分闭塞7例。随访3个月~5年,治愈病例无复发,好转病例无恶化、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海绵窦区DAVF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SDA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未显影的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5例插管成功并达到完全致密栓塞;2例导管虽插入海绵窦,但海绵窦分隔致导管位置与瘘口不相通,而改行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行栓塞治疗。7例病人均治愈,随访5~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是CSDAF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使岩下窦未显影,也有相当部分病人可插管和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7例双侧CSDAVF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14侧CSDAVF中,完全栓塞13侧,次全栓塞1侧。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加重1例,外展神经麻痹加重1例。术后随访6个月,14侧瘘口均未显影,1例动眼神经麻痹基本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部分恢复。结论 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CSDAVF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单侧更常见;有效使用弹簧圈及Onyx胶对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5例,次全闭塞3例。4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经DSA确诊的CS-DAVF患者34例,其中17例经动脉入路,15例静脉入路,2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采用Onyx栓塞17例,弹簧圈栓塞6例,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7例,1例采用Gluebran栓塞。结果 17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患者中,Class分级1级栓塞10例,2级栓塞6例,3级栓塞1例;15例经静脉脉入路栓塞患者中,1级栓塞10例,2级栓塞2例,3例栓塞失败;2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患者中,1级栓塞1例,2级栓塞1例。31例成功栓塞的患者术后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Onyx误栓同侧大脑中动脉。18例经DSA随访3~36个月,14例1级栓塞的患者未见复发;4例2级栓塞者2例瘘口完全闭塞,2例仍见瘘口。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S-DAVF首选方法,依据供血动脉、瘘口特点及引流静脉选择不同途径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7例CS-DAVF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17例CS-DAVF均完全栓塞。术后早期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5 例(29.41%),其中头痛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外展神经麻痹1 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7.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6 例,1分1例(遗留动眼神经麻痹)。结论 经静脉入路使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效果良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