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迎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4-154,156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73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36例粪便标本中,291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9.54%。291例中6个月至2岁251例,占42.83%,由此表明,6个月至2岁组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的具体情况与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共计10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对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度等多种因素和轮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在全部的婴幼儿腹泻患儿中,有30例患儿感染了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0.0%。男性与女性患儿感染率进行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岁的患儿感染率要比≥2岁的患儿要高,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秋季和冬季感染率要比春季、夏季高,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和患儿的年龄、季度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在为患儿进行治疗时要了解患儿的发病特点,给予全面的身体检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的发生,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方法应用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层析双抗夹心技术对就诊的6岁以下腹泻患儿2662例(男1709例,女953例)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62例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6.47%,其中6~12个月和>1岁且<2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7.8%和12.6%,占了婴幼儿 A群轮状病毒阳性患儿的83.3%;按年龄段分,各个年龄组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其中>1岁且<2岁组幼儿的阳性率最高,为41.0%。在秋冬季最易感染,特别是10~12月份和1月份,阳性检出率均超过为50%,占全年轮状病毒感染的81.7%;男女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对婴幼儿急性腹泻及早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是婴幼儿感染性腹泻重要的辅助诊断措施,可及早采取相应治疗及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型,以便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7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本组27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有菌痢45例,阳性率为16.2%;轮状病毒感染188例,阳性率67.6%。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3岁年龄组患儿与<6个月年龄组以及3岁~6岁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转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春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南京市春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2001年3-4月就诊于某儿童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腹泻的病原学研究。结果:在225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细菌检出率为18.7%,轮状病毒检出率为8.4%。消化不良性腹泻占27.1%,其它无明确病因的腹泻占45.8%。结论:春季婴幼儿腹泻中除消化不良性腹泻外,细菌和轮状病毒感染仍是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00例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伟 《海南医学》2009,20(11):104-104,103
目的了解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轮状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并对1岁以下患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2007年感染率为22%,2008年感染率为25%,总感染率为23%。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0月到12月为发病高峰,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23%;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主要病源之一,母乳喂养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的程度相对较轻。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时存在菌群紊乱,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对症处理和调节肠道菌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1个月~5岁之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该院2008~2010年住院部儿科及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813例腹泻的患儿粪便中检查536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9.6%;其中秋季779例,检出RV阳性标本320例,占41.2%;冬季544例,检出RV阳性标本174例,占32%;年龄段在0~0.5岁婴幼儿感染率达到26.2%;0.5~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46.7%,随着年龄增大,轮状病毒感染率随之降低。结论 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秋冬季为感染高发期。从粪便中检测RV抗原,对婴幼儿感染性与病毒性腹泻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湖州市轮状病毒(RV)感染所致腹泻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住院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654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4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者188例,阳性检出率28.75%.84.57%的RV腹泻发生在6~<24月龄的腹泻患儿.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组男女人群都可感染,其中0~2岁婴幼儿感染率最高.应加强对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监测,尤其是对婴幼儿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陆岩平 《甘肃医药》2014,33(2):98-99
目的:研究探讨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40例腹泻的婴幼儿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统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及微生物种类,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腹泻婴幼儿中1~5个月组患儿感染率为40.38%,6—12个月组患儿感染率为62.22%,1N2岁组患儿感染率为58.16%。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轮状病毒,第二位为腺病毒,第三位为大肠埃希菌,第四位为志贺菌属,经统计学检验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明确婴幼儿的腹泻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易发年龄段及易感微生物,可为婴幼儿预防及治疗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国慧  宋文琪  徐樨巍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22-1223,1225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2008-2009年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来北京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A群RV抗原,分析RV腹泻在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受检患儿共8 704例,检出RV感染患儿共2 533例,总检出率为29.1%(2 533/8 704),男女阳性检出比为1.4:1。受检患儿分为〈6月、6月~2岁、2~3岁和〉3岁共4组,其RV检出率分别为15.2%、30.5%和23.9%和12.8%。3岁以下儿童RV腹泻人数占RV腹泻总人数的95.9%。RV腹泻病例全年均有接诊,检出率在2008年11月份(58.8%)和2009年2月份(40.0%)呈现两个高峰,最低为8月份(2.5%)。经便培养证实,RV合并肠道致病菌感染者13例,混合感染率为0.5%(13/2 533),均为6月~2岁婴幼儿。结论北京地区3岁以下儿童为A群RV的易感人群,其中6月~2岁婴幼儿为RV与细菌混合感染的易感人群,2008-2009年RV腹泻始终未断发生,在2008年秋冬季和2009年春季出现两个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1.
宁沛雯 《当代医学》2011,17(24):60-60
目的对西安地区儿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的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770份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254份,阳性率33%。其中0~12个月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244份,占阳性率的72%。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西安地区引起幼儿病毒性腹泻、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并且高发于1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2.
<正> 为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1995年以来就诊的2054例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常规、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54例均为5岁以下急性腹泻初诊患儿。其中1岁以下634例(30.87%),1~2岁40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分析A组轮状病毒( rotavirus,RV)腹泻患儿感染的情况,及其与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关系分析。方法 对3 116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随机抽取3 480例A组RV感染腹泻患儿为实验组及316例非RV感染腹泻患儿为对照组进行LI检测,并按年龄和腹泻持续时间分组。结果 31 166例腹泻患儿A组RV感染率为34.76%(10 832/31 166),新生儿RV感染率较高为74.1%(1 258/1 698),1~4月份检出率较高;A组RV腹泻患儿年龄与LI率呈负相关,腹泻的时间与LI率呈正相关, 实验组LI总阳性率为47.67%(1 659/3 480),对照组LI总阳性率为43.98%(139/316),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出生至1岁腹泻患儿和腹泻时间超过6 d患儿LI率较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RV是6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 1~4月份及新生儿检出率较高;A组RV感染腹泻时会引起LI率增加, 且出生至1岁和腹泻时间超过6d患儿更为明显,临床上应防止并发症、对症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318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松  刘秀卿 《河北医学》2009,15(6):698-700
目的: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31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06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33.3%。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6周组为14.3%,6个月至2岁组为36.0%,2~5岁组为12.5%。经X2检验,P〈0.01,表明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4.6%,女性患儿感染率为30.1%,经U检验,P〉0.05。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本文中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每年的10~12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为44.9%,每年的其它月份的感染率为8.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和每年的10~12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本地区A群HRV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05年8月~2007年7月婴幼儿腹泻粪便中的A群HRV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群HRV在腹泻婴幼儿中的感染率38.9%,秋季到春季是高发季节,不同年份的高发月份和感染率有所不同,A群HRV主要感染0-2岁婴幼儿,总体患儿性别间无差异。结论秋季到春季应高度重视A群HRV引起的儿童腹泻,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接种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门市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我市制定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江门市某医院就诊的908例腹泻病例为监测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908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1.06%,其中诺如病毒GⅠ、GⅡ组检出率分别为4.40%、26.65%,GⅠ、GⅡ组混合感染为0.44%。诺如病毒各年龄组均可感染,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较高,病毒四季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态势,秋冬季节感染率明显较高。结论 2011-2013年江门市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呈高发态势,毒株以GⅡ组为主。加强腹泻患者特别是婴幼儿诺如病毒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粪便.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确诊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426例腹泻儿童中,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420例,占29.45%.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2-36月龄婴幼儿,占96.91%.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高发期.由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1.1%,呼吸系统并发症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最明显的特点是年龄性和季节性,患者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应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采取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腹泻婴幼儿的检测资料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形成病因、病原分布情况等。结果:150例腹泻患儿的致病菌阳性率为78.7%,其中轮状病毒及大肠埃希菌致病菌感染较多,分别占总数的38.1%和25.4%,而在有致病菌分布的腹泻患儿中,6个月~3岁年龄阶段的患儿致病菌阳性率为88.3%,明显比3个月~6个月以及3岁~6岁年龄阶段的患儿阳性率高,P0.05。结论:致病菌感染引发腹泻的患儿多为6个月~3岁的年龄阶段内,主要致病菌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腹泻,大多是由A型轮状病毒和B型轮状病毒引起的。 A型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这种腹泻发生在秋冬季,也称之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病毒来源于该病患儿及不显现腹泻的病毒携带者,其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传染性很强,污染食物入口感染,冬季还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而发病,婴儿从出生后3个月就可能受到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腹泻亦称为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多由细菌病毒感染,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早期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现将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