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spinal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MPE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髓MPE (WHOⅠ级)。随访9例,时间3~60个月;1例出现局部转移,但无临床症状,继续随访;余8例病人无复发。结论脊髓MPE是临床少见的室管膜瘤类型,手术全切肿瘤是病人获得良好预后的主要因素,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和术中超声的运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全切率,无法全切的病人建议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Ⅰ-Ⅲ级。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皮下积液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平均2年;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改善不明显3例,加重1例。肿瘤复发3例,均再次行显微手术治疗,并行放射治疗。结论圆锥、终丝起源的室管膜瘤与脊髓、马尾神经黏连紧密,肿瘤切除程度及术中是否有脊髓神经损伤是决定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神经电生理监测配合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并防止术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包膜外整体切除技术在脊髓室管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2月应用包膜外整体切除技术手术治疗的14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脊髓功能。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1例。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术后7 d,脊髓功能改善4例,稳定7例,恶化3例;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改善9例,稳定4例,恶化2例;术后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11例,稳定2例,恶化1例。结论 在脊髓室管膜瘤手术中,包膜外整体切除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肿瘤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0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中,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复发4例,其中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McCormick分级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2例;JOA评分改善率在67%~75%。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率,应用半椎板切除术有助于保护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Mc 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颈段6例,颈胸交界区3例,胸段10例,腰段16例。35例中,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2例。30例出院后随访1年,肿瘤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Mc 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术中熟练运用手术技巧以及肿瘤切除后行椎板复位,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例原发和复发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共接受17次手术,首次手术全切3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接受放疗7例,同时接受化疗2例.术后平均随访38.1个月,无死亡病例,原位复发2例,播散转移2例,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容易复发和播散转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全切除病变建议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圆锥区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7例脊髓圆锥区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51.9%),次全切除4例(14.8%),部分切除9例(33.3%)。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室管膜瘤(WHO分级Ⅱ级23例,Ⅲ级4例)。术后随访(40.44±28.7)个月;全切除14例中,1例术后3年复发;未全切除13例中,3例保持稳定,10例进展。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状态McCormick分级Ⅰ级14例,Ⅱ级7例,Ⅲ级2例,Ⅳ级2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脊髓圆锥区室管膜瘤,早期在神经功能良好的状态下全切除肿瘤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条件允许,建议行全基因组检测,结合组织学分型,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切除术,术中以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监测辅助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5例,脂肪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随访6~1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恢复1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的7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室管膜瘤2例,脑膜瘤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室管膜囊肿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显微外科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脊髓室管膜瘤中,肿瘤主体位于颈段12例,胸段7例,腰段3例。其中15例在肿瘤头端和,或尾端合并有脊髓空洞,囊性空洞呈分隔状5例,2例瘤体内有囊变。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7例。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综合评价,好转14例,稳定7例,加重1例。结论对脊髓室管膜瘤应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能否全切与瘤体大小无明显关系,主要取决于肿瘤与脊髓的粘连程度;手术不能全切者术后辅以局部放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血管造影,其中完全栓塞或部分栓塞9例.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再次确认相关血管,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1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明显改善12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术前血管造影栓塞和术中荧光血管造影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手术技术和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至2005年治疗的10例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髓室管膜瘤6例,胸髓室管膜瘤3例,1例术后复发肿瘤累及胸、腰髓并累及椎旁。平均累及脊髓9.4个节段。双下肢截瘫4例,高位截瘫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呼吸困难4例。MRI可见脊髓空洞形成8例。手术采用椎板复位9例,C-D钉棒系统脊柱后路内固定1例。术后患者肌力恢复7例,无改变3例。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术后复查MRI无肿瘤残留9例,1例部分椎旁肿瘤残留。结论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达到镜下多节段室管膜瘤全切,患者术后症状大多数可以明显改善。多节段椎板切开术后应考虑椎板复位或脊柱内固定,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颈段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高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均行显微外科切除,术中均采用联合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辅助肿瘤切除.结果 手术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或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22例,随访3个月至6年,神经功能改善16例(73%),稳定无变化4例(18%),加重2例(9%),随访期间无复发;术中诱发电位结果:真阴性18例(18/19),假阴性1例,真阳性2例(2/3).结论 尽早显微手术切除是高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有效治疗措施,术中联合SEP和MEP监测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地稳定和改善神经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eroneurosurgcial management for intmmedullary spinal ependymomas in the superior cervical spinal cord.MethodsClinical data of 23 patients with intramedullary ependymoma in the superior cervical spinal cor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ery assisted with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and 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Results Total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17 cases,subtotal removal in 5 cases and partial resection in 1 case.No patients died.A follow up of 3 months to 6 years by out-patient review and telephone interview were performed in 22 cases: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improved in 16 cases(73%),no changes occurred in 4(18%),deteriorated in 2(9%)and none was recurrence.Results of introperative monitoring:18 patients presented true negative findings,while 2 patient presented true positive findings,1 false positive findings.Conclusions Early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for intramedullary ependymoma in the superior cervical spinal cord.The combined applications of intraoperative SEP and MEP monitoring can increase removal rate,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儿童椎管内肠源性囊肿(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自1996年至2004年收治的5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为儿童,确诊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全切,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无一例死亡。经病理报告证实均为肠源性囊肿,术后神经根痛症状基本消失。随访0.5-2年,无一例复发。脊髓损伤的Frankel分级,E级4例,D级1例。结论 儿童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MRI特征,其最佳治疗方法是早期确诊并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ISCC)的临床过程、影像学特点、治疗策略.方法 对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993年5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的81例ISC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SCC占同期脊髓血管病的8.7%;男:女=1.6:1;平均发病年龄为35.7岁;病灶位于胸段56例(69%),颈段23例(28%),腰段2例(3%);64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48个月,神经功能改善23例,未变化35例,恶化6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 (1)ISCC好发于青壮年,胸段多见,颈段次之;(2)大部分ISCC在MRI有特征性的表现;(3)对症状明显、病灶位于脊髓背侧、非出血急性期的ISCC提倡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髓肿瘤的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二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颈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确诊,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均行MRI复查.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29例,大部分切除3例,其中2例为星形细胞瘤,1例为脂肪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死亡者.结论 MRI对颈髓肿瘤的诊断具有最重要的价值.据此可以明确肿瘤的大致类型、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髓肿瘤的有效方法,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操作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脊髓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显微手术切除的12例脊髓PA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髓PA(WHO分级Ⅰ级).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29.3±16.1)个月.末次随访,5例脊髓功能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舞蹈活动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例儿童因舞蹈活动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年龄5.5岁~7.5岁,平均(6.33±0.68)岁。入院ASIA分级A级2例,C级4例,D级2例。CT未见脊柱骨折或关节脱位。脊髓MRI扫描示损伤水平在T1~L1节段,脊髓缺血、肿胀,呈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6例伤后12 h内入院(ASIA分级A级2例、C级3例、D级1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激素静脉冲击治疗。6例(入院时ASIA分级C级4例、D级2例)伤后6个月恢复至E级,2例入院时ASIA分级A级伤后6个月仍为A级。结论 儿童舞蹈活动可导致脊髓损伤,具有年龄相关性,损伤机制可能与脊柱极度弯曲导致局部血管痉挛缺血相关,远期预后与原发性损伤程度相关,MRI检查显示病变弥漫且进展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