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2007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4-2007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AS9.0软件对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4-2007年福建省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565184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105447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38543张,累计重卡总数3065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9个;未及时报告率为18.66%,未及时审核率6.83%,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5%,县(区)零缺报率0.46%;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70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0.95h;报告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质量较好的为厦门、福州,较差的为南平、宁德。结论2004-2007年福建省疫情报告质量逐年得到提高,但报告质量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南平、宁德疫情报告质量需要加强。医疗机构的未及时报告已是直接影响福建省网络直报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属地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温州市2004-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4-2007年温州市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县(区)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平均报告时间、医生2日内未填卡率、医生未当天填卡率、未及时审核率、平均审核时间和综合指数(率)的报告质量指标。结果网络直报用户以2007年最多;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医生未及时填卡率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报告率为2.33%,较2004、2005和2006年有明显下降,平均报告时间为0.83 d,较2004、2005和2006年明显缩短;未及时审核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审核率为0.09%,未及时审核卡片数明显减少,平均审核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审核时间为3.12 h;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指数逐渐缩小。结论温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目的 对2006年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体系,直接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Ianguage,SQL)对监测数据库进行查询与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4 986 932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855 990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186 721张,累计重卡总数6008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351个.全国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率为17.16%,未及时审核率3.74%,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3%,县区零缺报率3.63%.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69 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43 min,且1~12月份的报告质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报告质量差距显著,东部地区报告质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结论 与2005年相比,2006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有明显提高,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报告信息质量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亟待加强.另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质量需要加强,而不仅仅是形式审核.  相似文献   

4.
2008年云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华  刘志涛  郝林会  黄甜 《疾病监测》2009,24(12):964-966
目的分析云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定期进行传染病报告质量4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云南省2008年1-12月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卡片174659张,未及时报告率为6.99%,未及时审核率为1.501%,重卡率为0.0025%,县(区)零缺报率为0%,4项指标报告质量综合指数为2.12%。结论节假日期间传染病报告和审核不及时是影响云南省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专病报告系统和疫情报告管理系统间管理标准和协调是另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方法 按终审日期为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导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内全部法定传染病个案卡片,不包括已删除卡片,采用SAS 9.1软件对个案信息按月和年对县(区)零缺报率、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09年全国67 671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6 487 969张,县(区)零缺报率月平均为1.65%,西部地区占绝大多数;报告及时率为98.09%,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中位数为0.86 d,审核及时率为99.69%,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中位数为0.10 d,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及时性较差;月平均重卡率为0.02%,与2008年相比,报告卡信息错误率有大幅下降。 结论 2009年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维保障,特别是西部地区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强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和科学管理。对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的评价应该结合现场综合开展,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2006年太原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福华  赵桂金 《疾病监测》2007,22(8):562-564
郝福华目的 通过对2006年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评价,发现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太原市2006年1~12月各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所辖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重卡数据,将报告卡导出为Excel格式,统一评价标准和方法,分地区进行相关内容统计分析,并利用质量指数法评价各地区报告信息质量.结果 2006年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无未审核卡及县(区)零缺报,各县区均存在未及时报告与审核卡;从诊断至报告各时间段均出现时间逻辑错误;报告卡填报完整性以学生和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不符合要求率最高.结论 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管理质量评价是发现影响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因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6-2007年山西省平遥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平遥县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探讨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平遥县2006年和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及所辖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格式,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 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未及时审核率分别为1.71%和0.20%;填卡医生姓名空缺率分别为3.43%和1.78%;患者工作单位空缺率分别为6.93%和3.36%。结论 平遥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2007年比2006年有显著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在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方面及审核及时性和报告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萍  郭岩  郭青  张春曦 《疾病监测》2010,25(11):912-914
目的 评价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报告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完成评价。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与分析。 结果 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和重卡率为3.04%、0.64%和0.01%,较2005年分别下降89.76%、92.90%和91.67%。中部地区报告质量提升明显,西部地区报告质量较差。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审核及时性逐年提高,2008年分别为0.57 d和43 min。传染病病例报告完整率达94.53%。 结论 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逐年提高。但各地仍需通过定期开展督查与评价、保障运维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与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尤其对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2005-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5-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完成评价。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与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和重卡率为3.04%、0.64%和0.01%,较2005年分别下降89.76%、92.90%和91.67%。中部地区报告质量提升明显,西部地区报告质量较差。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审核及时性逐年提高,2008年分别为0.57 d和43 min。传染病病例报告完整率达94.53%。结论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05-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逐年提高。但各地仍需通过定期开展督查与评价、保障运维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与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尤其对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状况,评价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 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库资料,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范为依据,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不同职责,对直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锦州市网络报告率由2006年的26.96%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100%;未及时报告率由2006年的30.20%下降至2010年的0.17%;未及时审核率由2006年的5.72%下降至2010年的0.04%;重卡率由2006年的0.06%下降至2010年的无重卡。 结论 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是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和漏报情况仍然存在,提示仍有必要加强对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军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全军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军范围内抽取26家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漏报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军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21.40%,丙类传染病漏报率(31.48%)高于乙类传染病漏报率(19.5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16.78,IP/I=0.000)。医疗机构中门诊、住院部、化验室传染病漏报率依次升高(I/Isup2/sup=65.99,IP/I=0.000),分别为16.99%、24.42%和35.98%。军区总医院和中心级医院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20.74%和2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级医院在传染病报告卡报告质量方面无差异,但完整率和准确率均高于及时率。乙类传染病报告及时率(65.78%)高于丙类传染病(48.9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24.31,IP/I=0.000)。结论全军传染病报告工作不容乐观。各级医疗机构应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其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侯春霞  张松梅 《疾病监测》2010,25(12):1000-1002
目的分析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9年法定传染病漏报原因,提高传染病报告率,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方法对茂名市2007-2009年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调查,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本等记录,对传染病登记数及报告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茂名市法定传染病总漏报率为12.67%,以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为淋病、痢疾、病毒性肝炎。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执法检查;医疗机构加强奖惩和自查制度落实、建立功能科室和临床医生的结果反馈机制,是减少漏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马生武  华尔丹 《疾病监测》2011,26(2):145-147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南州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 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 - 2009年年均发病率为 650.6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4/10 万;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是本地区的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依次为243.53/10万、96.26/10、56.80/10万。 结论 以病毒性肝炎和梅毒为主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以及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本地区危害最大的重点传染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4.
黄淑琼  蔡晶  杨雯雯 《疾病监测》2016,31(9):786-790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湖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现场调查结果,结合网络直报数据,运用TOPSIS法从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5个指标评价湖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结果 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综合质量逐年提高,报告一致率近3年呈下降趋势;TOPSIS分析显示县级医疗机构报告综合质量明显低于乡镇级和市州级医疗机构。结论 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准确性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我国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情况,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提供依据。评估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水平是否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为十二五终期评估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 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为91.87%(95%可信区间90.57%~93.05%),总体上,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其中省级医院最低。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组织体系、支持体系日趋完善,卫生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中仍存在待改进的问题。结论 指导医院改造和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使之达到符合传染病监测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重塑或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从医生工作站的诊断信息直通到网络直报系统是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的最优路径,而系统的良性运转要依赖于管理,为此基于电子病历系统下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流程、业务规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李顺承  薛华  苏焰  孙宏  赵锋辉 《疾病监测》2010,25(10):816-819
目的掌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查找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区150家医疗机构开展漏报调查。结果共抽查全区医疗机构1-10月乙、丙类传染病14种541例,总漏报率为13.68%、迟报率为3.64%、报卡完整率为90.02%、准确率为94.46%及两卡一致率为90.91%。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乙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麻疹及包虫病未发现漏报,未分型肝炎、风疹、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菌痢及肺结核等是漏报率较高的病种,风疹是迟报最多的病种。乡镇卫生院是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的医疗机构,村卫生所最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及化验室漏报、迟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的漏报、迟报是由临床医生造成的。结论 2009年张掖市甘州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认真落实制度和措施,加强督导和培训是提高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综合评价江西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收集2017—2021年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应用TOPSIS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7—2021年江西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8.2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三级、二级、一级和未分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也依次下降;2017—2021年江西省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前3位的地市分别为鹰潭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优于未建立的,有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优于没有的。结论 江西省2017—2021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漏报,报告不及时,填报不完整、不准确等现象,医疗机构HIS的建立和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的健全能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获取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水平,研究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方案。方法 利用2005年以来传染病报告率相关调查资料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根据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的理论和方法,分别计算总体样本、各层样本量、各阶段样本点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并,完成抽样框架设计。结果 最终确定本次调查的总样本量为1998例,按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报告机构进行分层,每层内调查样本分别为270、540、864和324例;各层内分别采用3、4、5、6个阶段确定抽样调查样本点。调查范围覆盖9个省、27个地市、27个县(区)、54个乡镇,每个行政区划内随机调查1所对应级别的传染病报告单位。结论 本次调查首次将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应用到传染病报告率评估工作中。在抽样设计过程中,通过限制样本误差,增加置信度,在保证从调查样本到总体推断的精度同时,也减少了调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大大提高调查效率,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宝鸡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传染病与死亡病例报告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查39所医疗单位(其中县级以上医院15所、乡镇卫生院12所、村卫生室12所)进行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调查.结果 传染病报告率县区级医疗机构高于乡镇级医疗机构(县区级报告率为98.12%,乡镇级报告率为83.72%);死亡病例报告率低,全市仅为60.10%;传染病诊断符合率较低[乙型肝炎(乙肝)诊断符合率为59.78%].结论 医疗机构部分传染病诊断准确性已成为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各级医疗机构部分医生对乙肝诊断标准了解不全面,分类错误是导致乙肝诊断符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同时死亡病例报告和管理不规范,漏报严重,直接影响了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