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柯玲 《当代护士》2013,(12):182-183
总结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护理纠纷类别包括护患沟通不足、护士服务态度淡漠、护理操作技术不过关、就医环境欠佳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完善医院管理、改善输液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等。认为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总结、分析采取防范纠纷对策,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满意度,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急诊输液室的环境问题、护理人员技术问题、护患沟通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提高了医院声誉.结论 提高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救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位服务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急诊补液室推行补位服务,即当某一岗位的护理有缺陷或瑕疵时,其他岗位医护人员即刻补位为患者提供及时服务,取得患者谅解,防止护患纠纷发生,半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推行补位服务后,急诊补液室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均为零。结论在急诊补液室推广补位服务,能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有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急诊补液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儿科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竞 《天津护理》2005,13(3):171-172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急诊输液室36起家属投诉原因进行分析。改善输液环境,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结果: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的服务态度、静脉技术、等候时间过长等。结论: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以防止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探讨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3年间152例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对护患纠纷的原因分类,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药物外渗静脉炎、输液反应、输错液体、穿刺失败、服务态度生硬、巡视及呼叫不及时等。结论从强化护理管理制度入手,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消除护患纠纷隐患为目的,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何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18-1218
目的:为了有效地防范输液过程中的护患纠纷,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容易造成患者误解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由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达99.8%。结论:认真分析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纠纷的常见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地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林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27-3227
目的 探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如何防范.方法 针对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输液室通过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变中心注射室输液的流程,区别以往的操作方法,达到护理治疗安全的效果。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应用移动通讯技术,推车到患者前注射,加强输液过程的巡视,执行每日的质量管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与传统的输液流程相比,使用移动通讯技术能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了护理操作中的差错,每日护士长或组长跟班,及时发现输液操作中的问题;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患关系,让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安全放心,对治疗有信心。结论: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提高了输液室的工作效率,确保了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效果。心理护理方法包括:改善环境,有技巧的沟通,尊重患儿及家长等。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5年36例护患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2016年护患纠纷的例数下降至2例。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优质的护理服务,扎实的护理技能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卢婧  谢晓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66-2767
目的通过对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方法通过对护士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大健康教育,提高沟通技巧,加强医院管理等。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纠纷。结论门诊输液室涉及面广,发生纠纷较多,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心理护理、注重护理安全和护理管理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室和谐护患关系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3月到我院门诊输液的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输液时间的差异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和71例;综合组患者均采取门诊输液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门诊输液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输液过程中未出现投诉、护患纠纷;在输液室环境、护理技术、健康宣教、身心舒适、巡视检查等方面的满意度,综合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构建良好的、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士长在预防与处理输液室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建芬 《全科护理》2009,7(33):3073-3073
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在输液室安全管理、确保输液室护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经常深入一线,及时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护理意外事件或护患矛盾,做好现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4.
我院输液室是综合输液室,负责全院各科室的门诊及急诊患者的输液治疗,每天24 h输液人数300~500人次,高峰期可达600人次,是人群相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也是护患纠纷高发的场所。因此,提高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质量和服务意识,避免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1]。现就产生护患矛盾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在输液室安全管理、确保输液室护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经常深入一线,及时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护理意外事件或护患矛盾,做好现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6.
门急诊输液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萍  高清 《当代护士》2010,(7):105-107
对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主要原因包括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制度;服务态度不佳、技术不到位;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不强.认为输液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加强巡视.做好护患沟通,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的方法,以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进行现状评估,寻找薄弱环节和易发生护患纠纷及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完善设施,改造输液流程,实施输液告知服务,及时进行检查与处理;抓好护理文化建设,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实施前后分别随机调查300例次患者在输液等候时间、护理差错、护理投诉、输液室环境及总满意度的变化,并随机调查护士100人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后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不断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注重环境细节管理,全程无缝隙护理人文关怀,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能使护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更大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小儿输液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特殊窗口。从2001年开始,我院以窗口创建为契机,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在小儿输液室推出了一系列承诺服务举措,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近年来,患者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成为医院的品牌窗口。1统一认识,转换观念,为患儿着想1.1改善输液环境小儿输液室经常是护患矛盾的发生之地。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减少小儿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以争取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和信任。首先,从改善输液环境着手,专门设计了充满童趣的儿童输液室,墙面上粘贴色彩鲜艳、内容新颖的看图识字卡片,室内还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降低门诊小儿输液安全隐患及纠纷投诉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的21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及纠纷投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为4.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纠纷投诉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纠纷投诉率(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小儿护理中实行安全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及纠纷投诉率,从而为患儿的输液安全提供一定保障,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志芳  黄斌英 《全科护理》2013,11(23):2178-2179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