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73例,从手术结束开始随访5年为研究终点,统计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析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是否化疗、HER-2表达与否等因素与该病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5年随访,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在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9%、48.6%、44.5%,中位生存期为38.0月.分别统计和分析患者的各项因素,其中性别(P=0.000)、年龄(P=0.012)、TNM分期(P=0.000)、淋巴结转移(P =0.000)、化疗(P=0.000)、HER-2表达(P=0.000)等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与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化疗、HER-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胃腺癌根治术后脉管浸润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1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脉管是否浸润分为两组:脉管浸润组[LV(+)组]47例和脉管未浸润组[LV(-)组]145例,分别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脉管浸润组和脉管未浸润组在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pT分期、pN分期、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与pN分期之间显著相关(P=0.007)。但在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脉管浸润组3年生存率为27.7%,脉管未浸润组3年生存率56.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探讨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发现,脉管浸润伴随淋巴结转移者3年生存率21.4%,脉管未浸润伴随淋巴结转移者3年生存率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脉管浸润(P=0.040,OR=1.595)、pT分期(P<0.001,OR=1.721)和pN分期(P=0.006,OR=1.354)是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腺癌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脉管浸润的胃腺癌患者预后差,当脉管浸润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提示要比单纯的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脉管浸润是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岩  曹玉  刘俊峰 《中国肿瘤》2020,29(5):391-395
[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PNI对预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的11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计算PNI值[PNI=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5+血清白蛋白(g/L)],根据PNI均值进行分组,分析PNI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吻合口瘘患者PNI均值为48.51 (43.25~56.25)。PNI≤48.51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8.9%,PNI>48.51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I≤48.51组患者中,N分期是影响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NI>48.51组患者中,是否给予术后辅助治疗是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NI与治疗方式存在交互作用(P=0.037)。[结论 ] N分期和术后是否给予辅助治疗分别是PNI低值组(PNI≤48.51)和高值组(PNI>48.51)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应回顾术前预后营养指数这一指标,以指导选择适宜的后续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患者肿瘤病理分型较差[93.3%(127/136) vs 76.8%(162/211),P=0.000],肿瘤位于全胃的比例较高[12.5%(17/136) vs 3.8%(8/211),P=0.002],肿瘤直径较大[49.3%(67/136) vs 27.5%(58/211),P=0.000],血清CEA浓度较高[33.1%(45/136) vs 22.7%(48/211),P=0.034],远处器官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11.0%(15/136) vs 2.4%(5/2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位置(全胃)、肿瘤直径(>6.1 cm)、病理分化类型(分化较差)、血清CEA水平(>5 ng/ml)、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内有233例(67.1%)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33.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根治性手术、肿瘤单发、淋巴结转移率≤28.66%、M0、肿瘤直径≤6.1 cm、血清CA19-9≤37 U/ml的T3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而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P=0.08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95%CI):1.487(1.139~1.941),P=0.004]、手术[HR(95%CI):1.741(1.205~2.515),P=0.003]、淋巴结转移率[HR(95%CI):3.053(2.293~4.065),P=0.000]、是否发生远处转移[HR(95%CI):1.766(1.043~2.991),P=0.034]是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类型、肿瘤直径、血清CEA浓度、远处器官发生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T3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可以通过相关血液、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01-2007-02-28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诊治的387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行根治性切除术368例,扩大性切除术13例,姑息性切除术6例。5年总生存率为28.7%,中位生存时间27.88个月。5年生存的患者中,姑息术为0,根治术达29.7%,扩大切除术为9.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5)、手术方式(P=0.000)、肿瘤最大直径(P=0.000)、病理分化程度(P=0.008)、肿瘤浸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0)、病理TNM分期(P=0.000)、上下残端是否阳性(P值分别为0.025和0.000)及围术期输血情况(P=0.003)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P=0.000)、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3)、病理TNM分期(P=0.000)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EG的预后较差,外科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肿瘤最大直径、病理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提高AEG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Ⅲb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213例ⅢB期AEG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进行了5年的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根治性切除术207例、扩大性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总体1年生存率为83%,3年生存率为46%,5年生存率为3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方式、残端是否阳性及术后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6)、手术方式(P=0.025)、术后化疗(P=0.001)及残端是否阳性(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ⅢB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预后较差,性别、手术方式、残端是否阳性及术后化疗是独立性预后因素。综合治疗仍是提高ⅢB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食管裂孔(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TH)法治疗SiewertⅡ型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TH法行全胃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1例进展期AEG患者资料。[结果] 术中食管显露长度为9.5±1.6cm;淋巴结清扫总数45±19枚,其中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为4±2枚;30例患者行R0切除;共6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无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11.3±2.1d。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58.1%。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5.124)。[结论] 腹腔镜TH法治疗SiewertⅡ型进展期AEG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为防治GIST的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87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87例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94例,截止随访日存活201例,死亡8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手术根治度、术后靶向药物治疗是GIST术后复发转移及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8)、核分裂象(P=0.012)、危险度分级(P=0.010)、手术根治度(P=0.009)、术后靶向药物治疗(P=0.010)是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肿瘤大小(P=0.023)、核分裂相(P=0.017)、危险度分级(P=0.005)、手术根治度(P=0.00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P=0.004)及术后复发转移(P=0.003)是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IST的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危险度分级、手术根治度、术后靶向药物治疗是影响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胃癌各自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院340例术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胃癌病例, 选择13项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周围器官受侵情况、残端情况、脉管瘤栓、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出现症状到首诊治疗时间)分别进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胃癌比较预后更差; 2)淋巴结清扫及淋巴结转移均为二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 患者预后越差, D2式手术较D1式手术可能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3)浸润深度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浸润越深预后越差; 而病变长度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病变越长预后越差。  结论  与胃癌相比,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更差, 并且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提示二者有所区别, 今后应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肺腺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肺叶切除肺腺癌病例,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统计学差异,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30%、58.00%、51.50%、44.90%,总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为3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x2=9.951,P=0.002)、临床类型(χ2=8.460,P=0.004)、肿瘤分化程度(χ2=4.807,P=0.028)、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0.516,P=0.000)、病理分期(x2 =38.769,P=0.000)是影响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OR=1.943,95% CI为1.091~3.463,x2 =5.082,P=0.024)、肿瘤分化程度(OR =2.570,95% CI为1.451~4.552,x2=10.467,P=0.001)、淋巴结转移情况(OR=3.196,95% CI为1.037~9.849,x2 =4.096,P=0.043)是影响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肺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