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近视学生每年屈光度变化情况.方法 对6~15岁学生68例136只眼近视屈光度数连续跟追3年.初诊低度近视95只眼(70%),中度近视29只眼(21%),高度近视12只眼(9%).第一年复查低度近视为88只眼(65%),中度近视34只眼(25%),高度近视14只眼(10%).第二年复查低度近视为68只眼(50%),中度近视52只眼(38%),高度近视16只眼(12%).第三年复查低度近视为53只眼(39%),中度近视65只眼(48%),高度近视18只眼(13%).结果 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学生近视只有极少数屈光度不变,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增加.3年后大部分低度近视变为中或高度近视.结论 中小学生近视屈光度随年龄和学龄增长,有所增加.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用眼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要知道,高度近视不仅只是屈光不正的问题,也是眼底异常的问题。如果高度近视患者不重视眼底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失明的危险。什么是高度近视近视根据度数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度数小于300度为轻度近视,300~600度之间为中度近视,大于600度的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变长,眼轴每拉长1毫米,度数增加300度。近视度数最高能达到多少呢?可达4800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西峰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分析小学生近视的成因,为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峰区14所小学2 595名学生进行视力、眼底、眼位和验光等检查,逐项记录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西峰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2.37%,其中城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8.78%,乡村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5.12%,城区患病率高于乡村;高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1.95%,低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1.19%,高年级近视患病率高于低年级;低度近视为24.05%,中度近视为7.75%,高度近视为0.58%,低度近视者占多数,高度近视者较少;男性近视患病率为31.41%,女性近视患病率为33.36%.结论 城区及高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小学生近视主要表现为低度近视.建议:应建立儿童屈光档案,进一步完善初级眼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4.
说到病理性近视,您可能感到有点陌生.的确,这种近视在80后、90后当中确实不多见,但如今在00后、10后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已经是越来越常见了. 很多儿童患上近视后视力下降很快,经过散瞳验光确认,大部分是真性近视.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视力矫正始终不理想且度数不断加深,最终发展成高度近视,也就是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近视.如果高度近视同时合并眼轴的增长和眼底的病变,就发展成了我们临床上所称的病理性近视.现在随着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增加,病理性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中高度近视女大学生眼压的影响,为近视人群合理运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北京体育大学选取111名非运动训练专业在校女大学生,按近视屈光程度分为正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3组,分别进行低、中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记录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恢复期眼压、血压变化过程.结果 正视组安静眼压值低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0,P<0.05).低强度有氧运动过程中眼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正视组、中度近视组运动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7,2.13,P值均<0.05).高强度运动过程中正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运动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94,0.24,9.12,P值均<0.05).恢复期低强度运动后2.0h后各组眼压低于安静值(P值均<0.05),中等强度运动后,正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眼压低于安静值(P值均<0.05),高强度运动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眼压均降低(F值分别为4.26,9.36,P值均<0.05).运动期与运动后眼灌注压与3组眼压变化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7,-0.36,-0.35,P值均<0.01).结论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正视和中度近视组眼压下降较明显,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高度近视组眼压下降较明显.适当运动强度能有效调节眼压变化,血压变化的过程影响眼压,推测其介导的眼灌注压可能是调节眼压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屈光度的变化,为制定近视早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4所小学一至三年级共1 724名学生开展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 随访2年后,参与调查的学生近视检出率从2014年的18.91%升至2016年的41.94%;轻度近视检出率由15.20%升至28.16%,中度近视检出率由3.31%升至12.74%,高度近视检出率由0.41%升至1.05%.近视年平均检出率为12.83%,等效球镜度年平均增长值为(-0.382±0.536)D.轻度近视的学生平均等效球镜度的变化大于非近视和中度近视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黄浦区小学生的近视眼及高度近视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轻度近视进展较快.应加强屈光发育监测,对有明显近视趋势和轻度近视者采取及早预防措施,以减缓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几十年来,我国近视与高度近视发生率持续上升,问题还在继续恶化。如上海市中学生近视患病率从1975年的20%飙升至2004年的62%。大学生中高度近视率也在一路走高,2012年的调查显示,每5名大学生中就有1人是高度近视。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近视人数之多,已让近视成了"正常"人群,大家对近视的问题已习以为常,到了不以为然的地步,忘记了高度近视是我国失明与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性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在此,我们要向大家提醒一下,近视问题不容小觑,防治近视应作为我国防盲治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是近视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在亚洲和中东较为常见。在亚洲国家比如日本,高度近视个体占近视人群的6%-18%,占普通人群的1%。  相似文献   

9.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4所学校学生屈光状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辖区2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共2 496名学生进行视力和非散瞳计算机验光检查.应用SPSS 11.5对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69.99%.非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7.97%,其中低度近视1 610眼(32.25%),中度近视1054眼(21.11%),高度近视231眼(4.61%).不同学段各屈光状态构成比排序情况:小学依次为正视(35.64%)、低度近视(28.76%)、远视(15.04%)、中度近视(10.45%);初中为低度近视(38.62%)、中度近视(29.07%)、正视(12.43%);高中为中度近视(37.31%)、低度近视(33.95%)、高度近视(11.34%),高中仅有5.29%为正视.低度近视在小学一(10.54%)至三年级(30.08%)快速增多,中度近视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分别为14.22%,17.94%,25.00%)快速增多,高度近视的快速增加出现在初二(7.11%)至高二(13.47%)之间.总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69±2.42)D,其中小学生为(-0.76± 1.87)D,初中生为(-2.41±2.40)D,高中生为(-3.09±2.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0,P<0.01).各年级的屈光度平均值随年级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97,P<0.01),年差值在-0.3~-0.7 D之间.结论 小学阶段以中低度近视为主.近视防控工作要特别关注小学学段,越早干预,越有可能防止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当前岳阳市青少年人群中的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门诊年龄在16岁左右青少年274例(548眼)屈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度近视为62.8%,低度近视为19.3%,高度近视为17.9%.平均屈光度为(-4.83±0.46)D.其中低度近视平均为(-2.29±0.46)D,中度近视为(-4.51±0.92)D,高度近视为(-7.37±1.52)D.结论中度近视是青少年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养成卫生的用眼习惯,科学合理矫正青少年近视眼,采取综合、简易手段,对其近视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综合保健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资料完整的213例进行综合保健训练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的训练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训练前视力越低,训练后提高越明显;患者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差;高度近视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中度近视者视力提高较低度近视者明显.本组28眼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训练有效率为100.00%;中度近视训练有效率为94.12%;低度近视训练有效率为83.22%.结论 通过保健训练,仅能达到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功能,提高视力,可部分控制近视的进展,并不能降低屈光度而真正治愈近视眼.减少青少年近视发生的重点在于幼儿阶段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正近视度数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近视度数800度或眼轴轴长超过26.5mm的则称为病理性近视。单纯的近视通常无眼底改变,而病理性近视眼的眼轴会进行性伸长,眼底可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高度近视的度数在18周岁以后仍然增长,眼底病变逐年加重,是青年时代致盲的首位原因。由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常见的有:豹纹状眼底、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现状,分析高度近视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北京市初中生高度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 442名学生参与调查,最终纳入学生1 405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2.69±0.768)岁,男生777人(55.30%),女生628人(44.70%)。学生高度近视患病率为6.48%,其中男生高度近视率为5.92%,女生高度近视率为7.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相比,父母一方近视(OR=2.253,95%CI=1.313~3.864)及父母双方近视(OR=5.389, 95%CI=3.033~9.574)的学生更容易患高度近视;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h学生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是每周户外活动时间≥9.92 h学生的2.242倍(OR=2.242, 95%CI=1.208~4.162)。结论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率较高,父母近视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增加工作日户外活动时间是高度近视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近视人口快速增长。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儿童近视更为普遍。家长应该有这一份意识:我家孩子是否近视了?特别是父母本身高度近视的,孩子将来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二十年来,我国近视的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受教育层次愈高,近视的患病率愈高。据有关资料,近视患者中高度近视者占42.2%,高度近视已是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病之一。据目前的调查和统计,我国近视人数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近视患者至少3亿。而近年来,每逢高中生升学季、学生暑期,都将迎来一个近视手术的小高峰。平日里,无论网络还是实体店,近视理疗仪  相似文献   

16.
李岩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3050-3051
目的:探讨应用眼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综合验光仪查近视患儿调节结果分布差异。方法:分析1 508眼6~12岁近视儿童不同近视类型分组,经过综合验光仪检查分析后,调节结果分布差异情况。结果:调节滞后所占比例远大于调节正常,大于调节超前;调节滞后者所占比例高度近视>中度近视>轻度近视,调节超前与调节正常者所占比例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结论:近视患儿调节滞后所占比例最大,而且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滞后者所占比例上升。延缓近视进展,进行调节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苑维 《医药与保健》2012,20(8):55-55
何谓高度近视眼近视眼指来自无限远的平行光,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其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正常。3.00D以下称轻度近视,3.00D~6.00D为中度近视,高于6.00D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屈光检查和家系调查来探讨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因和遗传方式。[方法]以眼科屈光普查和近视病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襄樊市区880名初三学生和1240名高三学生进行近视病因的调查分析,并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三男生和女生高度近视比例分别为3.10%和3.27%,高三男生和女生高度近视比例分别为10.17%和10.48%;中学生高度近视者一级亲属中高度近视发生率高达46.72%。[结论]高度近视是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度近视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本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现有近视人数已超4.5亿,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是30%,中学生是60%,高中生是80%。其中高度近视患者占到20%左右。高度近视发生致盲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如视网膜脱离、眼底变性出血等。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高度近视太可怕了!"我家孩子今年近视度又增加了一百多度,怎么办?"不想让孩子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矫治效果的差别.方法 利用检影验光和fareast综合验光仪进行配前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检查,与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后裸眼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近视程度越轻,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效果越理想.结论 使用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少年儿童轻、中度近视发展有明显效果,但对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