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骨伤科无菌手术后1~5天患者常见临床症状 ,多为中度发热(38℃左右) ,但少数患者亦会出现39℃以上的高热 ,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觉 ,我们用清热饮处理此类发热 ,有积极意义。1995年10月~2000年12月 ,笔者采用自拟清热饮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91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182例全部为骨伤科闭合性损伤后行手术治疗 ,术后出现发热的病例。排除体温调节中枢损伤、使用激素及其它可影响体温药物、其它器官感染的病例、伤口感染病例(如有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作伤口感…  相似文献   

2.
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2-4天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笔者用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科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一般都不超过39℃,原因有术后吸收热、排异反应等,一般通过对症处理可取得较好疗效.有部分患者排除感染可能,术后5 d仍然发热患者,依照中医辨证多属于气阴两虚发热的类型,应用西药多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桂芝  李小玲 《光明中医》2012,27(2):373-374
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热一般在术后1~4天,多数为中度发热(38℃左右),少数表现为高热或低热[1].我科对2010年1月~12月60例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应用中医理论实施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的口腔温度应该是36.3~37.2℃,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窝温度则低0.2~0.4℃。少数人可以稍高于37.2℃,或低于36.3℃。昼夜体温波动应不大于1℃。 一般认为,口腔温度超过37.2℃,直肠温度超过37.6℃为发热。发热了是否必须应用抗生素来“压”呢?这得从发热原因说起。 发热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1-3 d患者的常见症状,究其原因乃术前创伤或手术本身造成人体组织受损、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术后一般为中度发热(38 ℃)左右,西药治疗效果不著,而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常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文德 《陕西中医》2018,(3):310-312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化瘀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至400ml,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7d后,观察组体温下降(1.83±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7±0.25)℃(P0.05)。观察组的平均体温复常时间为(5.45±1.48)d,较对照组的(6.52±1.77)d明显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hs-CRP水平分别为(0.16±0.06)μg/L、(5.31±1.04)mg/L,对照组分别为(0.54±0.12)μg/L、(8.82±1.43)mg/L,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下调血清PCT、hs-CRP水平,促进体温复常。  相似文献   

8.
<正>发热是骨折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1]。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究其原因乃术前创伤或手术本身造成人体组织受损、瘀血内蕴、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所致,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小柴胡汤处理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常见,一般为低热、症状较轻,常无需特殊处理而愈。但亦有发热时间较长,且经抗炎、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后仍持续发热者。2000年lO月~2003年2月,笔者辨证治疗此类病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就其辨治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发热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调查208例发热病案,总结出24例发热误诊病例,并进行误诊分析及综述发热鉴别诊断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结果:24例误诊病人中,被误诊为感染性发热17例,非感染性7例;最后确诊为感染性发热仅5例,而非感染性发热19例;结论:注重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系统分析和鉴别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发热的误诊。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一、对内科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一般怎样确定病名诊断? 答:内科急性感染性发热,大多数属于时病范畴。中医时病的病名诊断,历来意见不一。一般根据时令季节、病邪特点、受邪的病位和症象特征而命名。我们从医疗、教学的实践中,按以下原则确定病名诊断: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手术指妇科手术,产科中的剖腹产手术等手术。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为妇产科术后并非常见的而且较棘手的症状。我科曾被邀请会诊对妇产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病人进行共32例。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2例均为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25岁;其中妇科术后9例,产科术后23例;最长病程2周,最短病程1周;最高体温38.7℃,最低体温37.4℃。气虚发热18例,血瘀发热4例,湿阻发热10例。共同症状:手术后发热,通常为下午发热,部分伤口愈合较慢但无伤口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改善,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气虚发热:并有乏力,纳少,产妇可有乳汁少,恶露较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血瘀发热:并有午后热甚,腹痛,产妇恶露为咖啡色样,舌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湿阻发热:其体温多于37.5℃~38℃左右,缠绵不绝,纳呆,恶心,腹胀,大便不爽,形体较胖,产妇可有乳汁不通,舌淡红、苔白腻或厚,脉濡。治疗方法气虚发热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主要药物:白术12g,茯苓10g,黄芪、党参各15g,当归、升麻各9g等。血瘀发热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主要药物:当归、生地各10g,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黄芪...  相似文献   

13.
妇产科手术指妇科手术,产科中的剖腹产手术等手术。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为妇产科术后并非常见的而且较棘手的症状。我科曾被邀请会诊对妇产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病人进行共32例。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2例均为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25岁;其中妇科术后9例,产科术后23例;最长病程2周,最短病程1周;最高体温38.7℃,最低体温37.4℃。气虚发热18例,血瘀发热4例,湿阻发热10例。共同症状:手术后发热,通常为下午发热,部分伤口愈合较慢但无伤口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改善,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气虚发热:并有乏力,纳少,产妇可有乳汁少,恶露较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血瘀发热:并有午后热甚,腹痛,产妇恶露为咖啡色样,舌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湿阻发热:其体温多于37.5℃~38℃左右,缠绵不绝,纳呆,恶心,腹胀,大便不爽,形体较胖,产妇可有乳汁不通,舌淡红、苔白腻或厚,脉濡。治疗方法气虚发热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主要药物:白术12g,茯苓10g,黄芪、党参各15g,当归、升麻各9g等。血瘀发热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主要药物:当归、生地各10g,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黄芪...  相似文献   

14.
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我们在急诊观察病房用中药生脉、穿琥宁、血腥草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院内感染性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凡60岁以上,入院时经查体排除有肺炎或肺部感染,在留观期间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双肺罗音,病程在1周内,经X线胸片证实,诊断为院内感染性肺炎者.1.2 病情程度 轻度:发热,体温≤38℃,咳嗽,咳痰,肺部闻及干湿性罗音,胸片示肺部有感染性阴影.中度:发热,体温38.1~38.9℃,咳嗽,咳痰,气促,双肺干湿性罗音较多,胸片示单侧或双侧肺部感染性阴影范围较大.重度:发热,体温≥39℃,咳嗽,咳痰量多,气急,双肺广泛于湿性罗音,胸片示片状肺部感染性阴影.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补气清热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37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就诊的7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手术均为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38.83岁;体温波动在37.6~38.3℃,平均体温  相似文献   

16.
发热刍议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许多疾病,通过不同的机制,均可引起发热。而发热可作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其所反映的疾病信息量很大。祖国医学早在《内经》里就有专篇讨论发热性疾病的成因、诊断和治疗。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发热的认识更全面。那么,中西医学对发热的认识有那些异同呢 1.概念的认识“发热者,热之发现于肌表也”(《杂病广要》)。中西医均认识到,发热是患者自觉体温升高引起机体的不适感,即发热是自觉症状。诊断时都要从体表肌肤测知。西医对发热症状有定量指标,体表温度在摄氏37℃以上为发热。而中  相似文献   

17.
清解合剂治疗骨科术后发热42例临床观察常州市中医医院(213003)蔡忠新关键词术后发热,清解合剂发热有内外虚实之分,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病人的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左右),亦有高热出现,然均属于中医内伤虚热范畴。临床上多给予抗感染输...  相似文献   

18.
<正> 发热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我科自1980年9月-1996年6月,共行心内直视手术37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病例376例。术后8小时内体温超过37.5℃,者360例,占95.7%,体温最高41℃,最低36.8℃,平均38.4℃,心率平均114.8次/min,一般发热3-5天。手术后10天以上病员仍在37.5℃者81例,发生率20.9%,其中非感染性发热15例,占3.9%;感染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003年12月,我院运用清骨散加减治疗手术后非感染性持续发热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十分复杂,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是由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约占癌症患者发热的60%~80%,往往通过抗生素等治疗见效;非感染性发热,也称癌热,是由于肿瘤表面组织坏死分解和毒素吸收,或肿瘤细胞中多糖体分解诱导正常白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或血浆游离胆烷醇增高等因素引起的[1],治疗棘手.近5年来,笔者以中药达郁解毒方为基础,治疗癌热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