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钰  索晓霞 《新医学》1999,30(6):333-334
1引言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摔死之间的临床状态,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2资料和方法2.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1995年1月至1996年5月人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根据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本组66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酶学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即初发劳力性、恶化劳力性、自发性和梗死后心绞痛。66例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4…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病情变化快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据报道约15%的不稳定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1]。故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心绞痛的频繁发作非常重要。我们观察了联用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参照1979年WHO提出的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3],选取1997年2月~1999年4月住院病人65例,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A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0~71岁(平均61-7±6-…  相似文献   

3.
4.
降纤酶与蝮蛇抗栓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纤酶和蝮蛇抗栓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降纤酶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蝮蛇抗栓酶治疗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降纤酶优于蝮蛇抗栓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宁、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基础上加冠心宁、降纤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静息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3.33%)、静息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宁联合降纤酶治疗UAP疗效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纤酶 (Dfb)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 :将 6 2例UAP患者随机分组 :A组 (32例 )给予口服阿斯匹林 (30 0mg·d-1)和抗心绞痛药 ,B组 (30例 )在A组治疗基础上 ,另加Dfb(10U·d-1共 3d)静脉点滴。结果 :A组和B组在住院 10d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n=27)在常规抗心绞痛及抗血小板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120mg/kg皮下注射,12h1次,共6d),B组(治疗组,n=30)在同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降纤酶(10单位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共6d)。观察终点为30d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性死亡总心脏事件率。结果 A组和B组总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1%与10.9%,P〉0.05。出血事件仅A组有3侧轻度皮下出血,B组无出血。结论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约与低分子肝素等效,且无任何出血,安全性亦好。  相似文献   

8.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40例UAP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9例用降纤酶5u(首例10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对照组21例用复方丹参液30ml加入右旋酐-4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0次。结果:临床疗效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则为71.43%(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心绞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尧 《临床荟萃》1997,12(13):578-579
根据WHO标准,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分为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包括卧位型)和自发型(包括变异型)。UAP病变复杂,进展迅速,其预后既可演变为稳定型心绞痛(SA),亦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就近年来在UAP研究中的某些进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兴怀  孟广琴 《临床荟萃》1998,13(20):929-930
降纤酶是一种溶栓为主的新药,1997年5月国家批准生产,并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经临床应用证实具有抗凝溶栓,抑制血栓形成和降低凝血因子1,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等功能.为探讨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我院自1997年7月至12月对31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1995—01/2005-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中心(2000-01/2005—06),手工检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2003—01/2005—06),收集以川芎嗪为干预措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助网专用软件RevMan4.2.2(Review Manager)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篇文献中共10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能显著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OR合并=3.20,95%CI=2.27,4.52,P〈0.01);治疗后心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OR合并=2.95,95%CI=2.13,4.08,P〈0.01);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和传统中药(OR合并=2.79,95%CI=1.74,4.48,P〈0.01)。 结论:与常规西药和传统中药相比,川芎嗪能有效地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于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氯丙嗪为传统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有安定、镇静、诱导入眠的作用,另外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理论上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减轻心脏负荷。本文采用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了经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2周后的患者,加用小剂量氯丙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入选患者均为常规的硝酸盐、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入选后,为每例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5000IU,1次/d,腹部皮下注射,治疗7~10d。结果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本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含化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便、安全、有效,无需实验室监测,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791-579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为非ST段抬高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故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降纤酶治疗UA 5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1998-06~2004-06收治的UA住院患者116例,年龄52~81(平均67.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Braun Wald提出的UA分类标准[1]。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的48 h内均有UA发作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男36例,女22例;对照组:男38例,女20例。两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心绞痛类型及并存危险因子等…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UA发病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参与,治疗的选择影响预后,但目前治疗上国内尚无统一意见,我们在常规抗心绞痛(硝酸酯、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抗凝血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UA30例,并设对照组,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997年10月至2000年元月入院病人,发作时表现为ST段压低的UA58例,男39例,女19例,年  相似文献   

16.
华法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主要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抗缺血治疗及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抗栓治疗.其中抗凝治疗在UAP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观察华法令治疗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1995-01/2005-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中心(2000-01/2005-06),手工检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2003-01/2005-06),收集以川芎嗪为干预措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助网专用软件RevMan4.2.2(ReviewManage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篇文献中共10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能显著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OR合并=3.20,95%CI=2.27,4.52,P<0.01);治疗后心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OR合并=2.95,95%CI=2.13,4.08,P<0.01);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和传统中药(OR合并=2.79,95%CI=1.74,4.48,P<0.01)。结论:与常规西药和传统中药相比,川芎嗪能有效地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于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体外超声与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部分,少数患者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猝死。采用体外超声加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病(U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葛根素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UA效果肯定,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