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Th17/Th1比例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5例;健康查体者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Th17/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IL-17和IL-22的浓度。结果AMI组和U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2.98%±1.01%)和(2.63%±0.61%)]、Th17/Th1细胞比例[(0.71%±0.35%)和(0.66%±0.31%)]均明显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AMI组血浆IL-17(24.41±7.95 ng/L)和IL-22(34.18±7.04 ng/L)浓度均显著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UA组血浆IL-17浓度(22.86±8.62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IL-22浓度(28.98±4.35 ng/L)显著低于AMI组而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IL-22浓度与IL-17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422,P<0.01),且ACS组Th17细胞与IL-17(r=0.722,P<0.01)、IL-22(r=0.400,P<0.01)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ACS的发病。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因子IL-17、IL-22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RA是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IL-2从促炎因子到调节免疫耐受因子的重新认识,与IL-2共享γ链的IL-2家族成员IL-9作为一种多效性因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发现其主要来源于一种新型T细胞亚型Th9细胞.许多研究认为Th9/IL-9可能通过调控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从而参与RA滑膜炎症和病情活动,与R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Th9/IL-9调控RA患者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7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8例及胸痛综合征(CPS)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其占CD3T淋巴细胞比例)及Treg(其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Th17及Treg的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水平。结果与CPS组和SAP组比较,UAP组及AMI组Th17表达[(2.97±0.62)%和(3.58±1.02)%vs(0.59±0.27)%和(1.37±0.44)%]及血清中IL-17水平显著升高[(41.92±8.89)ng/L和(52.27±9.49)ng/L vs(10.32±2.05)ng/L和(14.73±4.74)ng/L,P0.01],Treg表达及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SAP组Th17表达及IL-17水平也显著高于CPS组,Treg表达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CPS组(P0.05,P0.01)。与CPS组和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Th17/Treg比值显著升高(P0.01),SAP组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CPS组(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失衡可能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进展并进一步诱导ACS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Th9细胞及IL-9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醒脑静对老年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9(Th9)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例该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100例予常规治疗,醒脑静组102例予醒脑静加常规治疗,另取10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健康检验者作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比例,使用免疫酶联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L-9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ICH患者外周血中Th9比例及IL-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醒脑静组外周血Th9比例及IL-9水平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Th9:(0.42±0.13)% vs(0.54 ±0.12)%;IL-9:(0.51±0.09) pg/ml vs (0.64±0.12) pg/ml,P<0.05];醒脑静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 Th9可能参与了ICH发生、发展,醒脑静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IC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Rho激酶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2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诊断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9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70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量化。外周血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蛋白表达来表示Rho激酶活性,磷酸化MYPT1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 UAP组和AMI组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Rho激酶活性抑制剂Y27632对ACS患者T细胞白细胞介素6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对白细胞介素10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P<0.05)。结论 ACS患者T淋巴细胞存在Rho激酶活化异常,并且与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Tfh、Tfh1、Tfh2、Tfh17),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7),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fh、Tfh2比例增加,Tfh1比例减小(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Tfh、Tfh2比例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Tfh、Tfh2比例与ALL患者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965,P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PTDM)患者外周血辅助性 T 细胞17(TH17)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 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PPTDM)、肺结核患者(PTB)及糖尿病(DM)患者、健康志愿者(HV)各30例,其中 PPTDM患者又分为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PTB -DM)和先患糖尿病后患肺结核(DM-PTB)患者两组,各1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 Th17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 IL-17A 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PTDM组 Th17细胞亚群和血清 IL-17A 含量均显著高于 PTB 组、DM组和 HV 组(P <0.05)。DM-PTB 组 Th17细胞亚群和血清 IL-17A 含量均显著高于 PTB-DM组(P <0.05)。PTB 组、DM组和 HV 组之间 Th17细胞亚群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TB 组血清 IL-17A 含量显著高于 DM组和 HV 组(P <0.01)。DM组和 HV 组之间血清 IL-17A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PTDM患者 Th17细胞亚群与血清中 IL-17A 呈正相关(P <0.05)。结论Th17细胞亚群和IL-17A在 PPTDM疾病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易损斑块的破裂被认为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炎症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促炎细胞因子,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粥样斑块易损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对心血管终末事件的发生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辅助性T细胞9(Thelper cell,Th9)是新发现的一种独立的不同于其他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的T细胞,其特异性分泌白细胞介素(IL)-9发挥效应。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h9细胞不仅参与了过敏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1(Th1)和亚群2(Th2)频率的变化,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ACS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内细胞染色对32例ACS患者(ACS组)、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Th1、Th2分型,ELISA法检测血浆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ACS组患者Th1细胞较SAP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组间Th2细胞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患者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2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CS组患者Th2相关细胞因子IL-10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4低于检测水平;IFN-γ和IL-2水平与Th1的升高密切相关(P<0.05).结论 Th1和Th2的失衡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的升高,使系统炎性反应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分为A组,将30例早期复极患者分为B组,回顾分析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脏事件情况。结果A组缺血性J波伴ST段上抬,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大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中ASC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同时ST段抬高常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09例确诊为ACS患者(ACS组)和69例心脏正常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指标。同时检测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根据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对所有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亚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UAP亚组,58例)。比较各组HRT的差异,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HRT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明显升高(P0.05),TS明显降低(P0.01)。与UAP亚组比较,AMI亚组患者Gensini评分升高,TS明显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TO呈正相关(r=0.23,P0.05),与TS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 ACS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提示ACS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并且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核糖核酸(miRNA)-13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冠状动脉无病变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ACS患者(68例)及冠状动脉无病变者(非冠心病组,32例)的血浆,提取总miRNA,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miRNA-137含量及分析miRNA-137在各组中的差异表达。测定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 I、脑钠尿肽(BNP)、冠脉SYNTAX积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并分析miRNA-137与这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ACS患者miRNA-13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37是AC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相关分析表明:ACS患者循环miRNA-137的表达量与BNP、cTnI呈正相关。而在冠脉病变血管数目不同组间,miRNA-137表达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另外,miRNA-137表达量在不同SYNTAX评分组之间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iRNA-137是ACS的独立相关因素,可部分反映ACS患者的严重程度,可能成为ACS潜在的诊断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Th)17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绞痛(UA)组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例和胸痛综合征(CPS)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2.3±1.3)%、(2.1±1.1)%,明显高于SA组(0.5±0.3)%和CPS组的(0.3±0.2)%(P<0.01).AMI组和UA组患者IL-17和IL-23水平[IL-17:AMI组(72.3±50.2)ng/L、UA组(64.6±38.7)ng/L;IL-23:AMI组(615±254)ng/L,UA组(571±252)ng/L]亦明显高于SA组[IL-17;(24.2±15.3)ng/L,IL-23:(136±67)ng/L]和CPS组[IL-17:(20.8±13.3)ng/L,IL-23:(128±70)ng/L],P<0.05;而SA组和CP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血浆IL-23水平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Fn和Fg水平,探讨其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8例。其中,ACS患者47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8例(SAP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者23例(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浆Fn水平,凝血酶比浊法测定血浆Fg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并结合改良的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标准分别比较血浆Fn和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管腔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浆Fn和Fg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P<0.05)及Control组(均P<0.01),SAP组血浆Fn和Fg水平亦高于Control组(均P<0.05)。血浆Fn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浆Fg水平在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双支病变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血浆Fn与Fg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r=0.381,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PCI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ACS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244例,根据BNP水平分为≤80 ng/IL组78例,>80 ng/L组166例,测定症状发作24 h内BNP及随访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131例患者发生MACE,35例死亡(14.8%)。BNP>80 ng/L组161例患者发生MACE 148例次,BNP≤80 ng/L组75例患者发生MACE 21例次(28.0%vs 91.9%,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LVEF<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节段性室壁运动正常及LVEF≥50%患者(P<0.05,P<0.01)。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03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181,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NP(OR=4.284,P<0.01)和年龄(OR=1.917,P<0.05)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病死率的预测因素。结论 BNP能较好地独立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促炎性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182例ACS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中Angptl-2、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ngptl-2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人重组Angptl-2蛋白干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IL-6及ICAM-1的表达。结果:ACS患者血清中Angptl-2、IL-6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ngptl-2水平对ACS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70),最佳诊断界值为5.77 ng/mL(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3.3%,P<0.001)。人重组Angptl-2蛋白干预HCAEC后,内皮细胞IL-6及ICAM-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Angptl-2促进...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清白介素 18(IL 18)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3年 6月至2 0 0 4年 1月入选本院心脏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88例 ,其中冠心病患者 70例 ,非冠心病者 18例 ,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及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IL 18,放射免疫平衡竞争法检测白介素 6 (IL 6 )。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P <0 .0 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血清IL 18,6在AMI组和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1) ;血清IL 6水平在AMI组、UAP组和SAP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 (P<0 .0 1) ;相关性分析显示IL 18,6与射血分数 (EF)均呈显著负相关 (IL 6 ,r=- 0 .70 7,P <0 .0 1;IL 18,r =- 0 .717,P <0 .0 1) ,IL 18与IL 6呈显著正相关 (r=- 0 .92 0 ,P <0 .0 1)。结论 IL 18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状态 ,可作为监测病情的临床生化指标 ,推测其与IL 6、EF可同作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胶原降解产物水平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ACS患者6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及正常人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Ⅰ和Ⅲ型胶原羧基末端终肽(ⅠCTP、ⅢCTP)、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结果ACS组患者的血清ⅠCTP、ⅢCTP、ⅣC、LN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组(P<0.001),其中AMI组较UAP组更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ACS患者的血清胶原降解产物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判断斑块不稳定性的生化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改良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按照Gensini积分分为低Gensini积分组和高Gensini积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分析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①与低Gensini积分组相比,高Gensini积分组患者的FG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t=-3.183,P=0.002);②FG水平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程度增加而增加;③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FG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OR=1.943,95%CI:1.129-3.343,P=0.017);④ACS患者FG与与CRP呈正相关(r=0.363,P<0.001),与WBC也呈正相关(r=0.145,P=0.028)。结论 FG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