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23-923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方法对3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X线平片及钡剂灌肠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钡剂灌肠检查可清楚地显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典型的X线表现,可以明确本症的诊断。结论钡剂灌肠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可靠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非低张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夏伟,吴烈雄,潘旭,马伟宁常规肠道的钡剂单对比造影,很难显示较小、较早的病变,而低张力双对比造影虽然能显示结肠的细微结构,但低张药物影响肠腔的韧度、动度、血运等正常功能,这无疑影响对结肠病变的诊断水平。电视透视下非低张结肠双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钡剂结肠造影检查前均摄腹部立位片,采用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操作。结果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钡剂结肠照影检查方法阳性检出33例,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4.3%(33/35)。按分型有短段型10例(30.3%)、常见型19例(57.6%)、长段型3例(9.1%)、全结肠型有1例(3.0%)。2例合并腹泻患儿漏诊。结论改良钡剂结肠造影能客观显示病变结肠的形态及范围,可动态观察结肠的蠕动功能,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尤以粘液脓性分泌物的阳性率更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2慢性阿米已痢疾病变以右侧结肠为主,左侧结肠也可受累,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取溃疡周边渗出物镜检阳性率更高。抗阿米已治疗有效。3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常经直肠指检可触到肿块,结肠镜检可发现新生物或局部粘膜形态改变,活检可明确诊断;X线钡剂灌肠可发现钡剂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餐破坏等征象。须注意和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癌变…  相似文献   

5.
结肠良恶性病变中端粒酶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结肠粘膜、结肠良、恶性病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2例结肠癌、11例结肠良性病变和16例正常粘膜的手术标本,用半定量端粒重复扩增(TRAP)—银染法测端粒酶活性,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肠正常粘膜、良、恶性病变的端粒酶相对值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结肠粘膜、结肠良性病变、结肠癌的端粒酶相对值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端粒酶在鉴别结肠正常粘膜、良性病变及结肠癌中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结肠良性病变癌变危险性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通过结肠内窥镜咬取粘膜进行病理检查为结肠粘膜“咬检”,(简称咬检)。咬检在取材、包埋及诊断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恰当而准确地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估计予后呢?本文就咬检的目的,结肠粘膜非肿瘤性疾患的病变特点,分类及诊断谈谈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细颗粒硫酸钡结肠双重造影,能显示结肠内在的细微结构,对结肠的早期癌肿、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患的及时发现具有较高的价值。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该法造影中钡剂用量普遍较多(约200~300ml)。肠内残留钡剂常有重叠或遮盖现象,使部分结肠细微结构及细小病变难以显示。我们采用小剂量高浓度钡液结肠双重造影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19岁。因便秘,左下腹隐痛伴肿块一年于1984年5月16日入院。体格检查:较消瘦,慢性病容,血压120/70mmHg,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侧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肿块,稍活动,无压痛。X 线钡剂灌肠示钡剂通过顺利,结肠边缘光滑,袋形正常;左侧异常肠管内有粗大粘膜,异常肠管开口及其全貌均不明确。钡剂灌肠5天后钡餐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升结肠均无器质性改变;左侧有一U 形积钡肠腔,长50cm,宽4cm,移动度差,收缩性差,近腹中线呈盲端,在降结肠近端不能与(?)曲分离,降结肠无特殊。X 线诊断为结肠重复症,开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X线表现和病变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行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早期食管癌经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88.2%;单对比造影检出率仅14.7%.原位癌可疑检出率是33.3%;粘膜内癌的检出率为90.9%;粘膜下癌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明显优于单对比造影;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容易显示,原位癌X线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钡液与钡糊在排粪造影中的运用。方法 87例便秘患者均在检查当天同时进行钡液法和钡糊法排粪造影检查自身对比。结果 直肠前突并钡剂梗塞或嵌塞钡糊法比钡液法显示阳性率高。显示粘膜病变钡液法较钡糊法质量好。结论 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排粪造影,钡液法及钡糊法各有诊断优势,应联合使用,能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分析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27例新生儿中,腹部平片表现为结肠扩张及低位不完全性梗阻12例,无明显异常15例。钡剂灌肠发现(直肠直径/乙状结肠直径)1。而先天性巨结肠最易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造成病变部位近端的扩张与远端狭窄的受累部位比值的倒置(图2)。本组17例,见于短段型及常见型。为此,测量直肠、乙状结肠横径比值对新生儿结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32例回盲部低张双对比造影的X线所见。肠壁线和粘膜皱襞的表现,可帮助鉴别肿瘤和炎症。并介绍其操作方法,认为注射低张药物的时间应该在钡剂大部进入结肠,仅末端回肠存留少量钡剂时为合适。最后,就诊断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价X线在TCA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小儿TCA的腹部平片及钡灌肠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腹部平片均显示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小肠淤张、结肠少气或无气,结合临床可提示巨结肠可能;钡灌肠显示:结肠框变小10例,整个结肠壁较平坦、僵直、缺乏正常的柔韧度与活动度9例,部分结肠壁不光整、呈现齿状突起5例、钡剂逆流、末端回肠扩大9例,24h钡剂潴留8例。钡灌肠正确诊断TCA10例,诊断准确率达76.9%。结论腹部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是诊断TCA的首选方法;钡灌肠可以正确诊断TCA,是目前诊断TCA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掌握TCA影像特征表现.对早期诊断TCA具有萤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钡剂灌肠(下称钡灌),对诊断乙状结肠以上的结肠腔内肿物,起着重要作用。但“钡灌”前需有一系列较复杂的准备,“钡灌”时藉流体水压进入结肠,为了配合检查,常要求病人尽量耐住,而使整个结肠充盈,此时结肠腔径被充满拉长,若腔内肿物小于肠腔,或自其一侧壁生长的早期病变,尤其来自前或后壁的肿物,在仰卧位检查,常被钡剂遮住其一部或全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食道钡剂—胶体溶液双重造影法应用于检查早期食道癌。本法的主要优点:(一)检查技术操作简便,胶液量易控制,病员乐于接受,安全无害;(二)能使正常段扩张,粘膜皱襞展平,钡膜涂布较薄,暂无蠕动和小气泡影响。因此,立体感比较强,能避免重叠掩盖;(三)能清楚显示细微病变如粘膜增粗,毛糙及迂曲中断,小龛影,小充盈缺损和局部功能紊乱等。这些特点表明它对早期食道瘤的诊断价值优于钡—气双重造影,更优于普通钡餐法。  相似文献   

16.
<正>患儿,男性,2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出生后即有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曾有血便。摄取立位腹平片检查,可见低位肠梗阻征象。结肠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显示:全结肠细小,肠管宽约1.0 cm,直肠段肠管形态不规整,呈锯齿状边缘,结肠袋浅、少,肠壁较光滑,肝曲、脾曲较为圆钝,结肠框短缩,回盲部位置较高,回盲瓣开放,钡剂进入小肠,见末段回肠扩张。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  相似文献   

17.
张通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60-1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7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17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其中有13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16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1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段局限性切迹,24小时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 26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其中有16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20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6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24 h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程度判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消化道内镜检查是两种重要的诊断消化道疾病的方法,他们的原理不同,在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时,各有其优缺点.电子胃镜检查是在直视下观察粘膜并可对病变粘膜取活检,对诊断粘膜病变敏感度、灵敏度高;X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器官轮廓、形态及功能,对功能性改变观察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CT及病理表现。方法对22例先天性巨结肠进行CT扫描。结果对先天性巨结肠普通x线表现腹部立位片多显示低位结肠梗阻,钡剂灌肠可见到典型的长痉挛段和扩张段。CT检查有其独特的表现,结肠不同程度的扩张、直肠肛管段管壁不规则增厚、邻近脏器受压变形移位,合并一些脏器的缺如。结论cT对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