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427-430
背景:牙齿正畸领域中托槽黏结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同的托槽底面设计会影响托槽的黏结强度,但目前的实验方法均不能准确量化牙齿的黏结强度。目的:通过建立托槽-黏结剂-牙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托槽底板金属丝网格密度对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参考CT扫描图像并结合标准方丝弓托槽的数值,建立牙-黏结剂-托槽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别在相同大小的剪切力和扭转力加载作用下,0.2mm和0.4mm网丝间距的托槽底板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0.4mm间距的网丝局部危险应力显著小于0.2mm间距的网丝局部危险应力,0.4mm间距的网底抗破坏能力优于0.2mm间距的网底。说明在保证黏结剂固位型的情况下,网丝间距越大,即网孔面积越大,黏结剂自身抗破坏能力越强,托槽黏结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背景:牙齿正畸领域中托槽黏结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同的托槽底面设计会影响托槽的黏结强度,但目前的实验方法均不能准确量化牙齿的黏结强度。目的:通过建立托槽-黏结剂-牙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托槽底板金属丝网格密度对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参考CT扫描图像并结合标准方丝弓托槽的数值,建立牙-黏结剂-托槽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别在相同大小的剪切力和扭转力加载作用下,0.2mm和0.4mm网丝间距的托槽底板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0.4mm间距的网丝局部危险应力显著小于0.2mm间距的网丝局部危险应力,0.4mm间距的网底抗破坏能力优于0.2mm间距的网底。说明在保证黏结剂固位型的情况下,网丝间距越大,即网孔面积越大,黏结剂自身抗破坏能力越强,托槽黏结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正畸托槽的间接黏结法是一种新兴的黏结方法,具有托槽定位准确、椅旁操作时间减少、可减少污染、应用灵活等特点,但也存在操作步骤多、总的操作时间较长、材料相对昂贵、需要添加专用设备等局限与不足。该文就这一技术的相关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树脂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和树脂面的粘接强度可能有直接影响.目的:观察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5/2007-04佳木斯大学口腔生物材料实验室完成.材料:制作20个双面充光固化复合树脂的长方块,共计40个树脂面,随机分为乙醇组、打磨组、酸蚀组、酸蚀+硅烷组,每组10个树脂面.方法:乙醇组: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的棉球擦拭树脂面,自然晾干.打磨组:使用钨钢麻花钻打磨树脂面中央使粘接面粗糙,打磨面积稍大于托槽底面积,用无油水气枪冲洗15 s,吹干.酸蚀组:9.6%氢氟酸酸蚀树脂面2 min,酸蚀面积稍大于托槽底面积,蒸馏水冲洗20 s,吹干.酸蚀+硅烷组:9.6%氢氟酸酸蚀处理同上,再在酸蚀的树脂面上均匀涂布一层硅烷偶联剂.在处理过的树脂面上均匀涂布一薄层光固化复合树脂底胶光固化灯照射20 s,将适量复合树脂置于托槽底部,以均匀适当的压力将托槽就位去除托槽周围多余的树脂,用光固化灯从托槽的近远中方向分别照射40 s使其固化粘接.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样品储存在37℃水中24 h后,5~55℃冷热循500次.将样品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下进行抗剪切强度的测试.并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树脂面破坏情况.结果:打磨组、酸蚀+硅烷组的抗剪切强度明显高于乙醇组和酸蚀组(P<0.01),打磨组树脂面破损率高于其他组,但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氢氟酸酸蚀+硅烷偶联剂联合使用可提高金属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粘接的抗剪切强度,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增加了托槽与树脂面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5.
漂白剂对牙釉质和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漂白后不同时间黏结操作时,釉质与复合树脂黏结后的剪切强度,评价漂白对黏结的影响。方法:18颗人磨牙切取釉质共36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组:漂白2周+即刻黏结;2组:漂白2周+延迟7d黏结;3组:漂白2周+延迟14d黏结;4组:生理盐水2周+即刻黏结。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剪切强度。结果:对照组为(24.4&;#177;3.7)MPa,漂白后即刻黏结,釉质剪切强度为(14.2&;#177;2.5)MPa,与漂白前有明显差异(P=0.000,95%CI7.6344~12.8478)。7d后剪切强度有所恢复,为(19.0&;#177;2.0)MPa,但与漂白前仍有差异(P=0.000,95%CI2.8322~8.0456),约14d后,剪切强度可恢复至漂白前水平,为(21.9&;#177;2.5)MPa(P=0.056,95%CI-7.0031~5.1434)。结论:漂白后即刻黏结,牙齿与树脂的黏结强度会降低。延迟黏结时间2周,黏结强度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托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Chigira H等提出自酸蚀理论。自酸蚀粘接系统最初仅限于牙本质粘接,后来发展为对釉质牙本质均可发挥作用,因其操作简单、快捷、很低的术后过敏、受操作者的影响小等优点受到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就自酸蚀粘接系统的粘接性能与影响粘接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本文对自酸蚀粘接系统应用于托槽粘接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氟斑牙釉质的特殊结构,氟斑牙患者在正畸治疗中,采用的传统黏结材料常导致托槽与牙面之间的黏结强度降低,托槽频繁脱落,严重影响了氟斑牙患者的疗效.目的:观察3种不同黏结材料黏结中、重度氟斑牙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差别.方法:选择正畸氟斑牙患者15例(共288颗),年龄13-26岁,男6例,女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京津釉质黏合剂黏接托槽、光固化流动树脂+Single Bond 2黏结剂黏接托槽、氟斑牙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接托槽,观察托槽的脱落率.结果与结论:3个月后京津釉质黏合剂黏接托槽组、光固化流动树脂+Single Bond 2黏结剂黏接托槽组、氟斑牙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托槽的总脱落率分别为65.6%,20.5%,2.5%.3种黏结材料临床托槽脱落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接托槽效果最好,其次为光固化流动树脂+Single Bond 2黏结剂黏接托槽组,两者都明显优于京津釉质黏合剂黏接托槽组.由于直接贴面需要磨除部分牙体组织,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在不破坏牙体组织前提下用光固化流动树脂+Single Bond 2黏结剂黏接托槽代替传统的京津釉质黏合剂黏接托槽可以有效降低中、重度氟斑牙托槽的脱落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正畸金属固定矫治器光固化粘接托槽脱落的原因。方法对2010—2012年3年内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矫治的700例口腔错畸形患者(男286例,女4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粘接MBT及ROTH直丝弓托槽13 500个,根据对年龄、牙位、牙列区段分组后托槽脱落的情况,分析其脱落的原因。结果经分析,总脱落托槽数目为2 084个,总的脱落率为15.44%。前磨牙区托槽脱落为1 192个(29.43%),前牙区托槽脱落为892个(9.44%)。其中下颌第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下颌侧切牙脱落率最低。后牙高于前牙,后牙区同名牙下颌高于上颌,前牙区同名牙上颌高于下颌。结论正畸托槽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牙齿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临床多用酸蚀、打磨、打磨+酸蚀等方法处理瓷面,但均未得到满意效果:亟待出现理想处理方法,为正畸医师提高工作效率.目的:观察用不同方法处理烤瓷冠瓷面,粘接托槽后的抗剪切强度.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8-03/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材料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80颗成品前牙烤瓷冠,随机分为4组,酸蚀组、打磨组、打磨+酸蚀组、喷砂组,每组20颗.测试前浸泡在人工唾液中大约2周.方法:酸蚀组的20个瓷冠用370 g/L磷酸酸蚀60 s;打磨组的20个瓷冠分别用快速涡轮机做以轻微打磨,去掉釉质光滑面为准;打磨+酸蚀组的20个瓷冠先打磨冉用370 g/L磷酸酸蚀,处理后酸蚀面积约为托槽底面积大小.喷砂组的20个瓷冠用喷砂机喷砂,面积与网底相近.4组样本最终用体积分数75%乙醇擦拭,吹干,常规光固化黏结,每个样奉固化20 s.再次浸泡于人工唾液中,时间大约2周.主要观察指标:①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瓷面.②拉力机测试抗剪切强度.③用10倍放大镜观察瓷面残留黏结剂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打磨组、打磨+酸蚀组处理后瓷面不均匀,喷砂组瓷面形成均匀.喷砂组残留指数最高;打磨组、打磨+酸蚀组数值相近,但低十喷砂组.喷砂组抗剪切强度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喷砂处理瓷面后粘接托槽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0.
背景:陶瓷托槽与牙齿间的黏接力较大,不容易安全去除,应用自酸蚀黏接剂能否降低其黏接强度,减少对牙釉质的损伤,一直是正畸医师关心的问题。目的:评估应用自酸蚀黏接系统黏接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并与国内临床最为常用的京津釉质黏接剂作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3在河北科技大学完成。材料:收集20个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完整前磨牙,要求所选牙齿表面釉质完好,有光泽、无裂纹、无龋坏、未曾接受任何化学治疗。陶瓷托槽采用美国3M公司的0.022系统标准方丝弓前磨牙陶瓷托槽,托槽底板面积12.61mm2;自酸蚀封闭剂和TransbondTM光固化黏接剂均为美国3M公司产品;传统酸蚀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由天津市合成材料研究所提供。方法:随机将20颗牙分为自酸蚀组和京津釉质组,每组10个牙齿,分别应用自酸蚀封闭剂+TransbondTM光固化黏接剂或京津釉质粘合剂黏接陶瓷托槽。主要观察指标:黏接托槽24h后,应用抗剪切测试仪分别测定两组的抗剪切强度,并对每一牙面上的黏接剂残留量进行统计。结果:自酸蚀组平均抗剪切强度低于京津釉质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自酸蚀组黏接剂残留量低于京津釉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酸蚀黏接剂黏接陶瓷托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且可适当降低其黏接强度,较易去除陶瓷托槽,从而减少对牙釉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背景:报道显示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与纤维桩黏结强度密切相关。目的:比较4种桩表面处理对玻璃纤维桩表面形貌及黏结强度的变化。方法:根据对玻璃纤维桩表面不同的处理分5个实验组,分别为过氧化氢组、乙醇钠组、磷酸组、氢氟酸组、对照组(蒸馏水处理)。选择25颗冠根形态完整、根长近似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去除牙冠,完成根桩的牙体预备后,将玻璃纤维桩黏固于根管内。用慢速金刚石切割机将每个牙根垂直于牙体长轴切割出3个2mm厚的测试样本。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各组(n=15)样本进行纤维桩推出实验并记录数值。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样本的破坏模式。结果与结论:黏结强度值由高到低如下:乙醇钠组>过氧化氢组>氢氟酸组>磷酸组>对照组。除了氢氟酸组和磷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样本的失败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结果表明,使用乙醇钠和过氧化氢进行纤维桩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玻璃纤维桩与牙本质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2.
背景:氮化钛涂层与黏结瓷均可改善钛瓷结合强度。目的:观察氮化钛涂层和Noritake Ti-22黏结瓷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个纯钛铸件表而喷砂后分为4鲥:纯钛组、氮化钛涂层组、黏结瓷涂布组、氮化钛涂层联合黏结瓷涂布组。将处理后备纰试件中间部分烤瓷,运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符纰金瓷结合蚀度。结果与结论:纯钛组钛瓷结合力低于氮化铁涂层组、黏结瓷涂伽组、氮化铁涂层联合黏结瓷涂们组(P〈0.05),后3组组间结合强度蓐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氮化钛涂层组、黏结瓷涂布组、氮化钛涂层联合黏结瓷涂们组钛瓷外面结合紧密,无明显孔隙和气泡:纯钛组钛瓷结合界面有明显孔隙。说明氮化钛涂层和黏结瓷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钛瓷结合强度,孽两种处理方法同时作用并不能更好地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3.
背景:长石质可切削陶瓷作为全瓷材料中不可分割的一种,应用于牙科椅旁CAD/CAM系统,具有精确、快速、高效并且一次就诊等优点,其黏结效果与各种瓷表面处理方法息息相关。目的:比较不同瓷表面处理对长石质可切削陶瓷的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切割好的32个VitaMarkⅡ瓷片分为4组:空白组瓷表面无处理;酸蚀组PorcelainEtchant酸蚀40s,流水冲洗1min后吹干;硅烷偶联剂组使用RelyXCeramicPrimer处理,1min后吹干;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按上述方法酸蚀后涂布硅烷偶联剂,1min后吹干。每组依次与RelyXUnicem进行黏结。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观察黏结界面。结果与结论: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的黏结强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硅烷偶联剂组黏结强度显著高于酸蚀组与空白组(P〈0.05)。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黏结界面最紧密。说明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应用可提高长石质可切削陶瓷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4.
背景:长石质可切削陶瓷作为全瓷材料中不可分割的一种,应用于牙科椅旁CAD/CAM系统,具有精确、快速、高效并且一次就诊等优点,其黏结效果与各种瓷表面处理方法息息相关。目的:比较不同瓷表面处理对长石质可切削陶瓷的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切割好的32个VitaMarkⅡ瓷片分为4组:空白组瓷表面无处理;酸蚀组PorcelainEtchant酸蚀40s,流水冲洗1min后吹干;硅烷偶联剂组使用RelyXCeramicPrimer处理,1min后吹干;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按上述方法酸蚀后涂布硅烷偶联剂,1min后吹干。每组依次与RelyXUnicem进行黏结。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观察黏结界面。结果与结论: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的黏结强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硅烷偶联剂组黏结强度显著高于酸蚀组与空白组(P<0.05)。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黏结界面最紧密。说明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应用可提高长石质可切削陶瓷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
16.
背景:已有国内外学者对崩瓷后暴露瓷面的处理与黏结进行了实验研究.然而,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崩瓷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金属基底暴露,而且,对于临床广泛应用的非贵金属烤瓷基底--镍铬、钴铬合金,其表面处理与树脂黏结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口内喷砂对非贵金属烤瓷基底表面粗糙度与瓷修补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镍铬合金试件与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镍铬组、镍铬喷砂组、钴铬组、钴铬喷砂组.口内喷砂后,测定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采用Clearfil Repair瓷修补系统进行树脂黏结修复,经37℃恒温水浴24h后,测定各组剪切黏结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裂试件的表面形貌.结果与结论:镍铬喷砂组、钴铬喷砂组粗糙度值、剪切黏结强度显著高于镍铬组、钴铬组,钴铬喷砂组粗糙度值显著高于镍铬喷砂组(P<0.05).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镍铬组与钴铬组试件全部表现为黏结破坏,而镍铬喷砂组与钴铬喷砂组的小部分试件呈现黏结破坏与树脂内聚破坏共存的混合破坏模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镍铬组与钴铬组试件的树脂-金属断裂面仅有少量树脂残留,而镍铬喷砂组与钴铬喷砂组则观察到较多嵌入的树脂残留.提示口内喷砂能有效增强非贵金属烤瓷基底的表面粗糙度与瓷修补树脂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金属托槽重复利用的抗剪切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口腔正畸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托槽脱落的情况.脱落的托槽是否能被再次利用,再次利用前需对托槽进行何种处理,其粘结强度是否会受到影响,这是正畸医师临床上非常关心的问题.目的:检测旧金属托槽再次粘结的抗剪切强度,并对重新粘结前的底板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设计:分组对照研究.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实验室.对象:实验所用离体牙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为口腔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 牙冠表面釉质完好,无龋坏、无裂纹、非四环素牙、非氟斑牙.被拔牙患者年龄11~19岁,男女各半;患者均同意提供所拔除牙用于实验.方法:实验于2005-12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离体双尖牙30颗,首次粘结托槽24 h后去除托槽,以此为实验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齿.第1组粘结新托槽;第2,3组粘结旧托槽,其中第2组托槽底板的残余粘结剂通过火烧去掉,第3组为保留底板槽沟内的粘结剂而将底板刮平.实验所用托槽为浙江orsu公司生产的整铸方丝弓托槽.粘结托槽24 h后,应用日本岛津公司所生产(Autogragh,Shimadzu,日本)的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测定以上三组托槽的剪切强度.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进行统计.主要观察指标:旧金属托槽再次粘结的抗剪切强度;粘结剂残留量.结果:①抗剪切强度:新托槽组、烧过的旧托槽组、保留槽沟底胶组分别为(10.094±3.158 9),(10.266±2.406 0),(8.898±1.365 9) MPa,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粘结剂残留量: 新托槽组、烧过的旧托槽组、保留槽沟底胶组托槽脱落后分别为51.7%,58.3%,35.0%,其中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旧托槽的重复利用仍能达到满意的粘结强度; 新旧粘合剂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强的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2月~2012年3月采用京津釉质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正畸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采用GC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黏结后不同时间的正畸拔除牙的黏结强度、黏结剂残留指数(ARI评分)及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不同时间的拔除牙对照组与观察组间的黏结强度比较,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不同时间的拔除牙ARI评分及正畸牙釉质脱矿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可有效保证正畸治疗中的黏结强度,并且对于牙釉质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6颗纵折后牙黏接再植后脱落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2007年进行纵折后牙体外黏结再植术治疗的249颗后牙进行随访观察。定期作临床检查、X线摄影、照像,所有资料存档。共随访到36颗脱落再植牙,其中前磨牙12颗,磨牙24颗。分别从脱落时间、生活习惯、X线检查结果等因素分析牙脱落的原因。结果:牙再植后第3年和第4年脱落最多,分别为7颗和8颗,脱落率分别为19.4%和22.2%。再植牙脱落由吸烟引起的有8颗,由冠折引起的有8颗,脱落牙中有16颗发生牙槽骨广泛吸收。结论:牙再植后第3年和第4年是牙脱落的关键时间,抽烟和冠折是再植牙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精确的托槽定位是取得快速、理想矫治效果的必要条件。不妥的托槽粘贴位置会导致咬He关系欠佳、牙根倾斜度不正确、早接触、食物嵌塞等问题,使得在后期精细调整时不得不通过在主弓丝上弯曲或重新粘结托槽来解决,如此往返势必增加了矫治的难度和时间。如何精确地定位托槽,不同的矫治系统有不同的标准,本就不同学关于托槽定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