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动态观察,分别在病程第一、八及十五天测定,并与51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脑梗死患者生存和死亡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从病程第一天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至第八天达高峰,以后降低;死亡患者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与脑梗死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动态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可作为估计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反应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重要的生化指标是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升高,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高度关注.它不仅可以作为衡量急性脑梗死病情轻重的指标,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我们开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测定,探讨炎症反应与急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的病情轻重及预后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重症脑梗死CRP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浓度变化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脑梗死,毫者、2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PR含量检测,计算异常率,并按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梗死组CRP异常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CRP异常的患者CNF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RP水平是反映脑梗死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江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9-4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经CT等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上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入院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21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清晨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人院后的不同时间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院后的第1天、第3天和人院后的第7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人院后的第21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CRP水平,并对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①血清CRP浓度:大小梗死灶组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P<0.01),大梗死灶组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②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血清CRP水平依次增高(P<0.01)。③CRP水平在发病后24h至28d明显升高,血清CRP浓度与NDS评分呈正相关;24~48h相关性显著(P<0.01),随病程延长相关性逐渐减弱(P<0.05)。结论脑梗死与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中韵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①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分型与血清hs-CRP的关系:轻型脑梗死组3.83±1.31mg/L,中型脑梗死组5.95±1.68mg/L,重型脑梗死组8.38±1.85mg/L,正常对照组1.28±0.79mg/L。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1);②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比较:治疗前为5.81±1.78mg/L,治疗两周后为1.52±1.28mg/L。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0.79mg/L)(P〈0.01),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CRP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8,(1)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syC)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其C反应蛋白、胱抑素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病后的CRP、Csy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发病后3 d的CRP、Csy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发病后7 d、14 d(P<0.05);观察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发病后3 d的CRP、CsyC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CsyC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胱抑素C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11.
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2例ACI患者(包括轻型38例、中型39例、重型35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CI患者hs-CRP含量为(13.28±2.39)mg/L,治疗两周后为(2.91±1.08)mg/L,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为(2.58±0.65)mg/L。经统计学处理,ACI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叭),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轻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6.974-3.98)mg/L,中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15.12±7.98)mg/L,重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21.31±11.27)mg/L。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hs—CRP含量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含量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患者评分。结果: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的CRP异常率高于腔梗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者(均P<0.01)。结论: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2例脑梗死患者。均分别于发病后1、7、14d,对照组抽1次空腹静脉血进行CRP测定检查统计并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脑梗死组:轻型、中型、重型CRP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进行CRP水平检测对临床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的指导指标。可以做为病情发展程度的监控指标,其CRP水平值越高,脑梗死病情更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空腹采静脉血2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检测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hs-CRP能够更灵敏地反应炎症情况,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16-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清进行hs-CRP检测,并比较两组hs-CRP差异。结果脑梗死观察组hs-CRP水平为(10.12±1.56)mg/L,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为(1.28±1.52)mg/L。两组相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经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蕲蛇酶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蕲蛇酶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及ADL,对脑梗死病情变化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44例(A组)及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40例(B组),入院后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并与30例健康者(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临床及头颅CT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46例为脑梗死组,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APN、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P〈0.01),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其与hs-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同时也为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开发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一组为确诊的79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正常体检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时C反应蛋白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复发组CRP水平高于首发组(P<0.05);大、中灶组CRP水平高于小灶组(均P<0.05);中、重型组CRP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5);死亡组CRP平均值均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 CRP与急性脑梗死相关,并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一日两次,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后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及进行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增高,治疗组治疗2周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CS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对脑梗死病情变化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