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适应症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拔牙模式,拔牙后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数据,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平均矫治时间为2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将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结论安氏Ⅱ^1错[牙合]拔牙矫治,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拔牙模式。  相似文献   

2.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近年来,有大量成人患者要求正畸治疗。有关矫治前后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很多[1,2],本研究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希望对临床矫治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近年来,有大量成人患者要求正畸治疗.有关矫治前后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很多[1,2],本研究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希望对临床矫治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与安氏Ⅱ2类错(牙合)颌面部形态特点,通过对比研究二者颌面部形态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安氏Ⅱ1类与安氏Ⅱ2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性别比1∶1,年龄>18岁.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选取的22项软组织指标进行测量.结果:鼻唇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下唇突角、上唇厚、下唇突点-E线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下唇倾角(P<0.01).结论:成人安氏Ⅱ1类比Ⅱ2类的上下唇均前突,且其上唇厚度小于安氏Ⅱ2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郑州市区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牙颌颅面结构形态特征。方法以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41张为研究对象,用Winceph8.0头影测量分析软件,选用了国际上常用的Downs分析法对其有关角度、线距进行测量,并与其对应的正常[牙合]均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值比较,面角、U1-L1较小;下颌平面角、Y轴角、平面角、L1-OP、U1-AP(mm)较大。表明下颌相对后缩,下颌垂直向生长过度,上、下切牙唇向倾斜。结论与正常比较,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颅颌面骨骼呈垂直向生长型,下颌顺时针旋转,呈Ⅱ类侧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X线投影测量技术,观察分析MBT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时上颌切牙转矩及位置变化,为正畸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1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病例,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进行矫治,测量分析矫治前后X线的变化.结果 MBT矫治技术能有效控制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平均增加16.60°;同时切牙的阻抗中心U1R至颚平面的距离U1R-PP平均减少0.53mm.结论 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前牙的转矩有着很好控制,MBT矫治技术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侧貌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并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术后软组织以及侧貌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效果明显,并有改善软组织及侧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氏(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差异。方法选择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恒牙早期120例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其中未拔牙组42例,拔牙组78例,对其矫治前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软硬组织和牙[牙合]模型的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矫治前形态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硬组织:SNB、ANB、NA-PA、Npg-FH、Go-Pog、 Ptm-s、 FMIA 、U1-L1、 U1-Apgmm。②软组织:上唇厚度、下唇长度、颏唇沟厚度。③牙牙合模型:上下颌拥挤度、Spee氏曲线曲度、覆盖、上颌中后段宽、下颌中后段宽、上颌中段长。结论下颌的后缩程度、上前牙的突度、上唇厚度及牙列的拥挤度是决定拔牙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胡建 《淮海医药》2011,(2):139-140
目的 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侧貌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并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术后软组织以及侧貌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Ⅱ类病例30例,均采用拔除前磨牙方法,使用微种植体加强上颌支抗;通过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矫治结束,30例病人面型均得到改善.结论 使用微种植支抗可以更多地内收上前牙,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前后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功能矫治器对矫治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例(平均年龄11.4岁)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应用Twirrblock治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骨性标志点的垂直与矢状向变化,分析颌骨形态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明显促进了下颌的生长,对上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前牙唇倾度减小,有效的改善了面型。结论 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Ⅱ^1伴下颌发育不足高角病例,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上颌[牙合]平面前倾压低上颌前牙快速打开咬[牙合]的一种方法。方法选择成年安氏Ⅱ类Ⅱ分类错[牙合]伴[牙合]平面前倾患者,采用自凝树脂口内制作下颌前牙唇侧联冠水平导板,上颌辅助固定矫治器摇椅弓打开咬[牙合]。结果临床矫治12例,固定矫治器上颌摇椅弓配合下颌唇侧导板,治疗前后投影测量值改变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t检验进行处理(P〈0.01),上领前牙得到明显压低,平均打开咬[牙合]时间(2.6±1.2)个月。结论该治疗方法效果可靠,矫治效能高,可以作为水平生长型伴[牙合]平面前倾患者打开咬[牙合]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颜彦  王建国  张淋坤 《天津医药》2016,44(5):617-620
摘要:目的 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 探讨减数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情况及 相关性。方法 选取 50 例采用 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并减数双侧上下第一双尖牙的成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 拍摄 50 例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 采用配对 t 检验和 Pearson 相关分析以评价矫治前后软 硬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 正畸减数治疗后, 成年患者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 上下唇部突度减小, 深覆 牙合深覆盖得到纠正, 开唇露齿得到明显改善; 软组织变现为鼻唇角增大, 颏沟倾角增大, 颏厚增加及上下唇软组织相 对于 E 线的位置改变。结论 安氏Ⅱ1类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减数治疗矫治后可有效地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 改善 Ⅱ1类患者略突的软组织面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微型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方法16例安氏Ⅱ1类错年龄15~21岁,通过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患者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起到强支抗效能,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非依赖性强制抗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拔牙模式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例治疗完成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其中上颌单颌对称拔除两个前磨牙的14例(A组),双颌左右对称拔除四前磨牙的15例(B组),利用头影测量的方法,分析两组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测量值的变化。结果两组SNA角、U1-SN角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ANB角、SNB角、Ns-Sn-Pos角、SL值变化有明显差别(P<0.01~0.001),B组下颌向前自然调控生长及侧貌角改善更明显。结论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否则不利于发挥下颌的生长潜力,矫治后美观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廖明华 《河北医药》2011,33(22):3411-341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6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的TMJOA发病率2.4%(4/170)高于男性患者的1.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08,P〈0.01);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检出率为安氏Ⅰ类错[牙合]3.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的检出率为安氏Ⅲ类错[牙合]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错耠与安氏Ⅰ类错[牙合]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患者中TM.IOA较为常见,其检出率与年龄、性别、错[牙合]类型等多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成人安氏Ⅱ1类和安氏II2类错患者的牙、面、骨骼形态的对比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安氏Ⅱ1类60名和Ⅱ2类60名,男女比1:1,年龄大于18岁。根据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选取的45项硬组织指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骨的矢状向指标〈SNBa、〈S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Go、〈SNB、〈SND、〈FH—NPog、APDI、〈ANB、〈NAPog、〈AB-NPog、SL(mm)、S’-Ptm’(FH)(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的垂直向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的指标:〈U1--NA、〈U1--SN、〈L1-NB、〈L1-MP、〈U1~L1、U1-NA(mm)、U1--APog(mm)、L1~NB(mm)、L1-APog(ram)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安氏Ⅱ1与安氏Ⅱ2类错[牙合]形态差异的主要是上下前牙位置、下颌骨位置的差并,其它结构的指标无明显的差异,但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Angle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之一,除AngleI类错[牙合]居首位外,AngleⅡ类居第二,其中AngleⅡ^1类错[牙合]对患者的形态外貌和功能影响最为严重,其形成机制错综复杂,也是正畸治疗中的难点之一。近年国内外许多研究亦将重点放在有关Ⅱ类错[牙合]的诊治上。  相似文献   

19.
王青云 《贵州医药》2009,(5):447-448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治疗比较困难的错[牙合]类型。在临床上常表现下颌后缩和上前牙唇倾,多采用双期矫治,一期应用功能矫治器以矫形力促进下颌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及侧貌,二期为常规固定矫治,达到排齐整平牙列及精细调整的目的。Twin-Block矫治器(TBA)是Clack在1977年设计的全天戴用的功能矫治器,类似于一个schwarz双[牙合]板和一个分离的肌激动器组成。本文以TBA矫治前后X线分析,评价其骨组织变化对面部侧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72-473
笔者介绍1例利用Twinblock矫治器、J钩附镍钛推簧以及固定矫治器综[牙合]治疗恒[牙合]初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过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